任何以外事件都可能导致不可想象的事情发生。我们应该平安地让它沿着轨迹驶出太阳系,不要没事找事,自寻麻烦。”墨菲再一次强调。
迈克尔没有立即回答,装成又要看一遍墨菲报告的样子,心里却在盘算起来:撞击计划是麦凯思总统亲自签批的,里面有个不可告人的秘密,就是利用撞击测试一下“通古斯计划”的可行性。当初物色撞击对象,曾经考虑过其他彗星,但那些彗星要不是质量过大,要不就是离地球过远,都不太适合测试。计划的实质就是“精确控制天体运行轨道”。后来正巧蒙斯特彗星列队飞近地球,麦凯思总统当机立断,确定了这个撞击对象。
源于国天文物理学家贝拉尔早在3o年前提出的一个理论,既天体轨道的改变不仅取决是自身质量的变化,同时也取决于外界撞击力的大小。后来通过许多天文物理学家的努力,逐渐形成了一个数学模型,可以通过选择天体表面着力的大小和具体位置,准确干预天体的运行轨道。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这一数学模型处于高度保密中。
目前国详细了解贝拉尔技术的人不算太多,而知道“通古斯计划”的总共不超过2oo人,就连一些议员都被蒙在鼓里。迈克尔是由麦凯思总统亲自点名而成为“通古斯计划”小组成员中少数几位天文方面的专家,当时还为国家情报总局签署了保密协议,承诺不能向外届泄露任何有关“通古斯计划”的情况。
麦凯思总统对外是个和蔼可亲的形象,选民率很高,很有可能连任下届总统。但对内麦凯思总统却是个非常严厉的人,做事说一不二。“通古斯计划”是麦凯思总统最关心的事情,在这种时候和总统唱反调,那无疑是在拿自己的政治生命开玩笑。再说,麦凯思总统对自己的印象不错,为了感谢总统的知遇之恩,也为自己顺利当选下一届议员乃至成为内阁成员,就必须坚定地。由于保密的原因,暂时还不能在这个时候用“通古斯计划”这个理由来说服墨菲,否则这个一根筋的家伙不知道还会闯出多大的祸来。
可是墨菲说的也在理,他在报告中陈述的种种假设也决不是危言耸听。一般情况下,彗星的阿尔法值不得超过15o,否则就有可能出现星体坍塌或轨道改变的可能。虽然彗星是个“脏雪球”,即使坍塌也不会造成太严重的星际事件,但目前蒙斯特一号彗星的轨道很微妙,如果有些外力影响,就有可能与地球的轨道交叉。届时轻者可能会地球虚惊一场,重者还可能会最多和地球撞个满怀。不过以蒙斯特一号彗星的质量来看,即使冲向地球也不会有太大的杀伤力,厚厚的大气层会将彗星烧个精光,最多也有出现一些陨石坠落的事故而已。
在权衡利弊后,迈克尔眼睛翻了翻,想出一个两头堵的办法。他用商量的口吻说:“墨菲,我对你反映的这个情况很重视,你看这样行不行,咱们兵分两路来处理这件事情。你将这份报告递交国家天文总局,把情况反映给他们,看他们怎么办。我马上和议会秘书处联系一下,由他们来协调国家航天局,来决定是否修改下一步的试验计划。”
墨菲没想到迈克尔会将球又踢回来,他连忙说:“这能来得急吗?话又说回来,你不是还兼任国家天文总局副局长吗,你直接将这一情况反映给国家航天局不就行了?”
“唉,我若不是议员,也就不用绕这个弯子了,问题是我属于民主党,国家航天局局长属于共和党,过多行使议员权利,会让共和党的人反感的。算啦,就按我说的办吧。”迈克尔开始耍起了政治手腕,
墨菲没办法,只好失望地离开迈克尔办公室。迈克尔取出一张便笺,沉思一下,在上面写了这么几句话:
议会秘书处:
今有一重要情况向你们反应,据我台最新观测,蒙斯特一号彗星内部结构很不稳定,建议联系国家航天局,请他们慎重考虑“勇敢者”撞击试验。时间紧迫,详细情况请见我台首席技术师拉里8226;墨菲的观测报告。
本届议员、拉里希克天文台台长道格拉斯8226;迈克尔
2oo9-7-1
写完以后,他将便笺和墨菲的报告一起装入一个大信封,便和天文台综合处打声招呼,装模作样地驾车前往州政府,准备将这些材料交给州长办公室,再由他们通过专线报告议会。
拉里希克天文台离州府大约有一个小时的车程,今天是工作日,路上没有太多的车子,很是通畅。迈克尔不紧不慢地开着车,心里盘算着:按这个速度,墨菲那边和自己这边的都不可能在“勇敢者”撞击前将汇报送交总统那里,到时候撞击指令已经是生米煮成熟饭,估计国家航天局就只能将这些材料送到档案中心一封了之。想到这里,他的脸上露出笑容。
正当他在为自己的计谋沾沾自喜时,发现前来的车子慢了下来。定睛一看,原来是前方的拉里大道路口有人在搞街头演讲,可能是比较引人关注,聚集了许多人围着听,结果造成了暂时的交通堵塞。不过在一旁已经有警车停着了,在交通警察的疏导下,车子还是可以开起来的,只不过要慢一些。
迈克尔的车子随着车流慢慢地向前开,不一会儿,就开到了演讲者附近。这时听众已经少了一些,透过稀疏的人群,只见里面的演讲者是位身穿怪异服装的男子,他手中晃动着一个大牌子,上面写着:反对撞击彗星。并倘若无人般反复大声朗诵着一首诗:
1999年7月之上,
恐怖大王从天而降,
使安哥鲁摩阿大王为之复活,
前后由马尔斯借幸福之名统治四方。
对于一些民众反对撞击彗星一事,迈克尔近来时有耳闻。在两年的第一次撞击时,反对者比现在要多得多。虽然他对此已经见怪不怪了,但刚才演讲者的朗诵却让他心头一惊。
这首诗是法国人查诺丹马斯预言诗中最著名的一首,说的是人类的世界末日的事情。这首诗在上世纪曾非常流行,可谓妇孺皆知,在1999年7月还一度引起部分人的恐慌。但1999年过后,地球上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这首预言诗也成为民众笑谈。
可是,如今冷不丁再次听到这首诗,特别是那个演讲者挥舞的大牌子,让迈克尔突然想到一件心事。顿时,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不祥之感涌上迈克尔心头。
难道这是巧合?还是冥冥之中的畿语?,在“通古斯计划”中,“勇敢者”探测器要发射的撞击器的内部代号,不就是“恐怖大王”吗?!
第六章 太空核爆
这是人类第一次将核爆技术应用在太空中,麦凯思在决策时犹豫了许久,但最终还是下了决心。毕竟,“通古斯计划”的打击效果实在是太诱人了。但是,麦凯思也清楚这种做法的冒险性,公众如果知道真相后一定会有所争议的。因此,他亲自给“勇敢者”探测器要发射的撞击器起了一个让人毛骨悚然的内部代号,叫做“恐怖大王”,用在“通古斯计划”中,以提醒和警示参与者们,让他们时刻保持高度的紧张感。
太空技术和核武器一样,都是人类近代科学技术重大发展的结果。1939年初,d国化学家o哈恩和物理化学家f斯特拉斯曼发表了铀原子核裂变现象的论文。几个星期内,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验证了这一发现,并进一步提出有可能创造这种裂变反应自持进行的条件,从而开辟了利用这一新能源为人类创造财富的广阔前景。
但是,正如历史上许多科学技术新发现一样,核能的开发也被首先用于军事目的,即制造威力巨大的原子弹。特别是当时正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那些掌握核技术的科学家在反复权衡利弊后,在国政府的下,启动了代号为“曼哈顿工程区”的庞大计划,直接动用的人力约6o万人,投资2o多亿美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制成3颗原子弹,使国成为第一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
1945年8月,原子弹投入了实战,造成r国两座城市的毁灭,也让世界开始全面认识核武器的巨大威力和可怕后果。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恢复和平,但已进入了核时代。许多国家相继研制成功了核武器,同时核武器的威力、数量也在不断提高和增加。
也许在冥冥中就有内在渊源,太空技术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展起来的。1942年,用于战争目的的导弹发生成功,在成为战场利器的同时,也为日后人类探索太空打开了一扇神奇之门。二战结束后十二年后,也就是1957年,前s国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创了人类航天的新纪元。随后,各种探测器相继问世并开始遨游太空。二战结束第二个十二年后,也就是1969年,人类就凭借航天技术第一次登上了月球。
太空飞行器和核武器,都是人类的科技成果,两者发明和使用的时间又都差不多。但是,这两项技术发展了半个多世纪,却始终彼此没有交叉,也就是说从没有在太空中进行核爆。
在太空进行核爆,许多科学家都曾经研究过其可行性。一些学者还为这一应用找到了具体项目,有人主张利用核爆技术来炸毁或击偏小行星、陨石之类的天体,使地球免于被撞击的劫难。还有人大胆地建议,利用核爆技术在金星上认为地制造“核冬天”,从而降低金星表面的温度,将浓密的气态二氧化碳被岩石所吸附,最终可能让金星变成一个原始地球,为人类将来移居金星做前期准备。
但是,科学家们也认识到,太空核爆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和技术难度。如果飞行器装载了核弹,那么一旦发生出现问题,将极易产生核事故。即使成功太空核爆,产生的太空核污染也将是被世界舆论所抨击的。
同时,核技术是一种特殊技术,使用它要统筹政治和经济等多方面。在和平利用核能方面,一直在核俱乐部在掌控。而在核爆方面,则是被控制得更加严格。因此,没有政治家的点头,科学家在太空核爆方面只能是坐而论道。进行太空核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超出了科技领域。因此,掌握这两样技术的国家都非常默契地将这件事情列为禁区,从不涉足。
国政界一直对太空核爆不感兴趣。即使是在冷战时期,国是那么非常热衷于“星球大战”计划,在太空武器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但始终对太空核爆讳莫如深。后来冷战结束后,太空核爆一说更是被束之高阁。所以当麦凯思提出太空核爆后,不仅在世界政坛反响激烈,就是在科学界和社会公众也引起了很大争议。就连国国内,也有一些百姓上街游行,抗议在外太空进行核爆试验。
世界政坛对太空核爆褒贬各半,国的大多称赞麦凯思为地球安全着想,未雨绸缪,有大国应有的责任意识。而中立者则认为在太空核爆可能会引起宇宙环境和别是近地空间的污染,破坏太空的生态平衡。反对国的更是借机发挥,声称国是想借机将核弹部署在外太空,为二次核打击建设更隐蔽、生存能力更强的发射平台。
对这些争议,麦凯思一面窃喜自己的“通古斯计划”的真实意图没有被世人察觉,另一方面也很恼火,竭力利用各种机会进行解释和说明。好在通过自己过硬的口才的巧妙的政治技巧,经过一段时间后,世界舆论逐渐接受了太空核爆的事实。
看到太空核爆的舆论压力减轻后,麦凯思立即着手布置“通古斯计划”。他首先物色了一批称心的人选,组建了自己中意的团队,随后又煞费苦心地打造出携带核弹的“勇敢者”号探测器,将其任务多样化,既首先对宇宙中的一些天体进行半天的观测后,再进行太空核爆。这样一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淡化太空核爆的舆论压力。
半年前,“勇敢者”号探测器被“天梭”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在发射的当天,麦凯思还破例亲临发射场,向公众证明将核弹发射道宇宙中是件非常安全的行为,不会有什么危险。发射成功后,麦凯思还在发射场附近植树一颗,以纪念这次发射。
世界风云变幻,“勇敢者”探测器升空后,公众也就逐渐将其遗忘。在随后的日子里,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恐怖活动不断,洪水和瘟疫依然困扰着人类社会,温室效应和贫富分分化等问题分散着公众对核爆等老问题的关注。
在静寂的太空中,“勇敢者”探测器肩负着核爆的使命,沿着既定的轨迹,无声无息地飞行着。经过半年的飞行,它终于接近了蒙斯特一号彗星……
第八章 政治的力量
与世界大多数国家不同,国首府没有坐落在某个大都市内,而是位于一个小镇级别的城市内。由于没有大都市里常见的高楼大厦,才五层楼高的国总统府在首?br />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