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
高家所在的那个地方,可以说是朝中重臣的集中地,若在那个地方放火,几乎等同于得罪满朝文武,若是想到真有人会放火,她白天就安排全家到庄子里去避难了,不过好在这火焰不大,想来若这不是意外,就是这个放火的人也不敢闹大了。
果然,不过会儿,那东南角的火就越来越小,然后在皇宫中就看不到了,而就在这个时候,京兆伊终于连滚带爬的过来了,只是她过来,就抱着安乐帝的大腿哭喊:“陛下陛下城破了城破了”
“什么”
“城破了,陛下,现在城中乱成了团,北门守将魏兰新已经殉国了请陛下从南门狩猎”
“胡说我大雁七十万禁军守京城,魏兰新又不是小毛头,怎会如此容易就被杀死高太尉呢”
“臣不知道,臣刚才也派人去找过,但是找不到。”
吴书宇边哭边说,原来在花岗台起火的时候,她就派人过去了,但是这么大的火势显然不是京兆伊的力量能控制的,因此她是边派人向宫中汇报,边去通知禁军的,禁军那边也很快出动了。
火势很大,不仅是有人故意纵火,而且显然还动用了猛火油之类的东西,再加上花岗台那边的民居都是木屋,鲜少有墙瓦垒成的建筑,因此烧之下,立刻不可抵挡。
而且火烧起来,普通的百姓自然是又惊又怕,再加上不知道从哪里传来的流言,更是人人惊惧,有的人是瑟瑟的躲在家里,而有的人则想出城避难,当然后者是绝对不会被放出去的,只是如此来,这些人自然就有诸多怨气,虽然戒严已经开始,晚上已经不让人随意出入了,但在这种情况下,这条禁令简直如同虚设
不过在禁军出动下,局势很快也算是稳定了下来,但就在这个时候,东南角起火了
东南角的火势绝对无法和花岗台相比,但是对城中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只是那刻钟,吴书宇就见到了八个管事其中有三个是宗室家的,两个是尚书家的,还有个皇商两个皇子家的,而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她找不到高太尉了。
夜变 中
第四十三章
在听到高太尉不见的时候,房中的人都是惊,就连高平也不免动容,不过不等她开口,安乐帝已道:“高太尉不见了,那现在禁军由谁统管”
“臣臣不知。”
安乐帝豁然起身,脚将她踢开:“你还知道什么”
“臣臣”
吴书宇满脸是汗,却说不出什么话,高平见她衣服凌乱,头发披散,虽然说不上多么狼狈,但是绝对说的上殿前失仪了,从她这个样子来看,外面的情况的确是有点紧急的,不过,她还是不相信自家的母亲会出事。
“陛下,若高太尉暂时找不到,那禁军那边”
皇夫开口,高平低着头不说话,若是般情况,她应该向安乐帝请示回家去看的,但这个时候,当然不能这么说,而此时禁军那边,她也应该有点发言权的,但若是她现在开口,那就是找死。
果然,安乐帝也完全没有考虑到她,她来回走了两步,开口:“召晴明入宫。”
她这话出口,高平有些发愣,过了会儿才想起这个晴明是谁,晴明,常王的次嫡女,可以说是几个宗室中,最不怎么显眼的个,唯令人比较有印象的,就是她的字还写的不错。
她既不像她家姐姐受旧党的拥护,也不像宁王受新党的拥护,当然,更不像鹤翔手掌军权,这位宗室,可以说什么都没有,同时,也不具有任何威胁力。
但是,安乐帝这个时候召他入宫,那显然就是准备将禁军相托了,高平张了张嘴,但最终还是没有说话。
“陛下,现在情况紧急,臣怕”
吴书宇还要进言,但没等她把话说完,就被安乐帝又踢了脚,指着她想说什么,但停了下,口气又变了:“书宇,朕知道你是个忠心的,但现在外面局势不明,朕又怎么能轻易出宫而且这宫里还有皇夫皇女皇太侍,朕又是能轻易走的更何况,朕若要走,又要从哪里走又要怎么走朕走了,这京城又该如何太庙又该如何祖宗的基业又该如何现在虽说有眺国的军队打了进来,但到底如何却不知道,我京城有七十万大军,岂是这么容易就被打下的现在就缺个人统领全局,朕若是”
说到这里,她停了下,又道:“书宇,朕望你出去后,能镇住场面,维护京城的安定,莫让宵小趁机作乱,朕和皇夫皇女的安全就要靠你了。”
吴书宇现在也仿佛回过了神,她整理了下自己的衣服,开口:“臣失态了,陛下说的是,是臣考虑不周,臣这就出宫,调集衙役,严守各路街口,必不令人趁机做乱。”
安乐帝含笑点头,吴书宇行了礼,向外退去,而就在这个时候,就听见轰的声,外面传来声巨响,地面都仿佛有些震动,本被人哄睡了的皇女哇哇大哭了起来。
“陛下”
皇夫的声音异常凄厉,高平不由得抬起头,就看到安乐帝嘴角带血,面孔蜡黄,和刚才的那个虽然看起来狂热,但精神奕奕的状态完全不同。
“陛下”
吴书宇也震惊了,安乐帝擦了下自己的嘴角,开口:“吴爱卿还不快去”
吴书宇转身就走,走到门边又回来磕了个头,这个时候,其他人都以为她磕这个头是为了对安乐帝表示衷心,只有高平觉得有些古怪,但也没有多想,她现在只是担心自家那里出了什么问题。
吴书宇出宫,就听到外城传来的哭喊,她的面色变,但最终还是咬咬牙,策马向东南角奔去,这个方位,并不是衙门所在的地方,但此时也没有人留心这点,就算注意到了,恐怕也会以为她是急着去安抚住在这边的达官显贵,而看起来也的确是如此,她从巷子的这边骑马到那边,路上除了接待了几个宗室的管家,并没有做什么,她路陪着小心,连连作揖,只让人觉得,她这个京兆伊做的实在费劲,特别是当面对宁王的管家,她更是几乎把头垂到了地上。
但是就在她走过后,宁王的管家就转回了府内,满脸喜色的开口:“殿下,吴大人刚才已经来过了,大功告成”
宁王听了脸上喜,正要说什么,那边就有人来报,说王梓山来了,若在以前,听人这么说,宁王总要走出房门去迎接的,但在今天只是淡淡的点了下头,人却不动,不过王梓山也不等她迎接,急匆匆的就走了进来,她进来就想说什么,但见房中还有其他人,就面色整,道:“殿下还是先请这些人出去吧。”
宁王笑了笑:“梓山有什么不妨直说,这些人,都是我的心腹呢。”
王梓山脸色阴沉:“殿下这么说是什么意思”
“梓山以为我不该有几个心腹吗”
宁王慢慢的笑道,王梓山长吸了口,开口:“我本来还不确定,现在看来,这件事真是殿下做的了”
“梓山说什么,我不是太明白呢”
她说着,露出个漫不经心的微笑,这个笑,带着那么点矜持,但更多的还是高傲,和她平时与王梓山说话的态度大不样。
“愚蠢”
宁王的笑僵在了那儿,她扬眉,开口:“王大人,是不是因为我直对你太礼遇了,所以你忘了自己的身份不管怎么说,我还是王还是这大雁的铁帽子宗室你这么给我说话,本身就是藐视皇家”
王梓山想说什么,最后摆手,转而道:“殿下请立刻收手现在收手还不晚,否则殿下难逃身死之祸”
“王大人这是在吓我吗”
“我知道殿下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殿下有没有想过这样做的后果殿下若是平西王,有大军压制,这样做,倒还有五成的把握,但殿下不过殿下您没有军权,又怎么可能真的成功就算成功了,天下人不服,这个位子殿下又怎么可能坐稳了更何况,京城七十万禁军,高远航”
“高家的事,我自有安排。”
不等她说完,宁王已道,语气中,很带了几分洋洋得意,王梓山窒,再也顾不得体面,当下气急败坏的说:“你怎么样高家了”
“王大人也未免有些太在意高家了吧,若是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和高远航非同般呢。”
“殿下,高家几百年的家业,岂是轻易能动的”她说完,顿时又明白了几分,“殿下是不是和其他高家人有过什么协议殿下糊涂啊无论哪人是谁,无论那人给过殿下什么保证,都是做不得准的这样的世家,不管内斗的成什么样子,除非这个家族要崩离了,否则岂是外人可以插手的殿下立刻收手吧,否则恐怕殿下连个全尸都”
“住口”听她这么而再再而三的说不吉利的话,宁王再也忍耐不住了,“王梓山,你是个什么东西若没有本王,你能入得了凤目若没有本王的大力支持,你真以为你那些新政能顺利实施本王给你机会,给你条件,帮你铺路,你又是怎么对本王的本王宽宏大量,这些都可以和你不计较,现在,你要么就留下来帮本王,要么就回去乖乖的呆在自己的府邸,等本王大事成了之后,再出来说话”
王梓山嘴唇动了动,还想说什么,但见她这个样子,明显是劝不了了,当下声叹气,转身走了。
“殿下,就这样让她离开若她在外面说些什么”
“她能说什么她说了又有谁听”宁王冷笑,“不要管她了,待本王大事定了,最初还要靠她支撑几分场面。”
就算登上了凤座,最初也需要有重臣来支持,她和旧党向不对,到时他们不反对就是好的了,更不要说跟风了,武官那边,虽然她有种种安排,但份量都不够,因此,她还要留着王梓山为她摇旗呐喊。
虽然王梓山现在看样子是不同意她的,不过她也不在乎,世人皆知她和王梓山是体,她倒霉了,王梓山也不见得能好到哪里去,若是她这次失败了,其他人登基,恐怕最先处理的,就是王梓山,站在这个角度,王梓山就不可能真的做什么。
“不要管她了,高家那边,没有问题吧。”
立刻就有人道:“殿下放心,林家家已经住进了高府,虽然现在还见不到高老夫君,但已无甚大碍。”
宁王点点头:“林开云,也就这点有用了。那晴明那边呢”
“晴明台下想来这时应该已经接到了圣谕,有李如蓝跟着,殿下也可以放心。倒是那些初芽人,竟然连雷震子都动了,将来”
“这点倒是的确过了,不过现在还不能约束她们,她们闹的越大,本王也就越容易进宫,待将来”她笑了笑,“本王还要靠她们平息众怒呢。”
宁王和她的手下笑了起来,而在此时,高平则在向安乐帝进言。
夜变 下
第四十四章
如果可以,高平真不想惹这些麻烦事到自己身上,但是眼看安乐帝现在已经不行了,谁知道现在已经这个陷入半疯狂的皇帝在临死的时候会做些什么
若拉着她陪葬,那她还不是般的冤。因此,哪怕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她也要说点什么转移这位陛下的心思。
“陛下。”见安乐帝又服了个什么东西之后她开口,“微臣有点想法,不知当说不当说。”
安乐帝看着她,神情幽暗,从理智上说,她知道,有高平在,高太尉出问题的可能就不大,但是在这个时候,她突然失踪,则不得不令她有别的想法。
“你说。”
刚又服下颗红丸,她的神色又好了些,但是她知道这恐怕是她的最后颗红丸了,在先前,她每次服用后,都会感觉到精力无限,而这次,她只有更深沉的疲惫。
在这个时候,她是有些疑惑的,她登基二十多年,虽说不上有为明君,但应该也算不上昏庸,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她却面临着无人可用的局面
高远航王梓山邓夏韦易
这些都是她的近臣,也都是她的重臣,是她托之为心腹的,是她挑选的顾命大臣,可是在这个时候,她却个都不相信
高远航,失踪了;
王梓山,新党的领袖,虽然她说会支持正统,近来也远离宁王,但是,过去的六年,她和宁王却是无限的接近;
邓夏,旧党党魁,在过去,直明确的支持着常王的嫡女;
韦易,中立,保守,因此她用她推荐上来的吴书宇,可是对于这个人,她却不敢相信,此人是两朝元老,在刑部说的上位高权重,在民间也很有清名,无论是谁做皇帝,她都会支持的,但是,在形式不明的时候呢
安乐帝此时只觉得悲凉,她有臣民亿万,但在这个时候,却没有人挡在她前面。
“臣恳请陛下急招城内三品以上大臣入宫议事”
高平本想等她回过神后再开口,但等了半天,见她还是魂不守舍的样子,只有先开口,安乐帝回过神,时还没有反应过来:“召大臣入宫”
“是,此时城中混乱,陛下将诸位大臣召入宫内,来是商议此时的情况;二来,宫中的守卫要更好些。”
她边说,边小心翼翼的观看安乐帝的表情,其实还有第三点,那就是将这些人都招进了宫里,安乐帝也不用担心谁会里应外合了,就算有哪位有异心,众目睽睽之下,也是绝对不敢逼宫的,否则以后,史笔如刀,必定会留下绝对的骂名。
当然,这个所谓的方法,也是建立在外面那个什么眺国大军,不过是营造出来假象的基础上,若是真的,外面没有人主持大局,那很可能就被人锅端了。
只是要让高平相信,真有眺国大军那除非她脑子有问题了
她说的虽然不清楚,但也足够明显了,皇夫开口:“陛下,岁安说的,也有几分道理,将诸大臣召入宫内,也能保障了她们的安全。”
安乐帝左右看了看,正要开口,突然外面就有人来报,说晴明觐见,安乐帝连忙让人请她进来。
晴明虽然穿着正装,但步调悠闲,只看她这个样子,是丝毫感觉不到焦急惊慌的,相反,她甚至还给人种无谓的轻慢感,她施施然饿走进来,施施然的行礼,态度悠闲,可以说,那是相当具有名士风采的如果不是在这个时候的话。
不过她这种态度,自然也令安乐帝放心不少,她强笑了下,开口:“高太尉突然失踪,禁军不能没有人统管,晴明向是有才干的,可以拿着朕的令牌暂时接手禁军。”
晴明倒也没有推辞,她看了眼旁边的高平,开口:“若是陛下信得过晴明,晴明自然是愿意为陛下分忧的,只是晴明向只知书画,于军事却是半点不懂,不如让忠勇伯辅助二”
这话出,不仅安乐帝,连高平都有些吃惊,隐隐的,有种不好的感觉。
“岁安的身体向不好,在这上面,是帮不了你的,你也不必再推辞,现在外面已不知成什么样子了”
“陛下放心,外面虽有动乱,但以我看来,是翻不了天的,既然陛下如此说了,那晴明现在就去接管禁军,只是陛下也知道我是真的不懂,若真的有了意外”
“你既然是去统领禁军的,那些将军自然就是你的手下,些小事,自然就可以交给他们去办,若真的无法解决,也可以进宫来见朕。”安乐帝开口,她说的温和,但意思却是明白的,现在让你去,不过是让你去做摆设,让外面的人见了不心慌,却不是真的要你去做什么的,这也是她不诏别人,单召晴明进宫的原因。
她并不是要依仗晴明的能力,而不过是要她以宗室的身份,压住场面,晴明对此也没有意见,行了礼,就施施然的告退了,出了宫门,自然有她的侍卫长随跟上来。
“高远航到底上哪儿了”
她进了马车,还是那么笑着,但说出的话,已经带了股肃杀之气,也跟着她坐进来的李如蓝看了她眼,又低下头:“还没有找到,只知刚才起火的时候,她回了高家。”
“然后呢,高家那边怎么说”
“那边说高太尉已经出去了,我们在高家的钉子也没有传出其他消息。”
“定要将高远航找出来。”
晴明靠在软垫上说,李如蓝恭敬的应声。
“如蓝,”过了会儿,晴明再次开口,“你和那个高平打过交道,你觉得她,如何”
李如蓝有些发愣,好像不解她为什么会突然提到这个,不过还是想了想道:“我只和她打过那么次交道,这个人说起来也算是不错了,但还有些稚嫩,若不是高远航的女儿,也不过是个中上的人才。”
“我倒想将她带出来的,有她在手中,无论高远航在哪里,也总有几分把握,只可惜”
说到这里,她停了下来,说起来,这还是她和高平第次面对面的接触,而且也没有交谈,但是她总有种古怪的感觉,就好像这个人非常重要,重要到,不能忽略的地步,真的只是她的错觉吗
她闭目沉思,自然也没有发觉李如蓝刚才回答时面色有些古怪。
“台下,有宫里的消息。”
晴明睁开眼:“传进来。”
个纸条从外面传了进来,李如蓝接过,直接转给了晴明,她打开来看,眼睛就眯了起来,然后道:“通知宁王殿下,陛下诏群臣入宫了。”
她说着,又踩了下车板:“立刻赶到东门,我要马上接手那里的禁军”
马车立刻加快了速度,路上不时的能听到惊慌的喊叫,那声音是模糊的,但是,就算只是单纯的个字,也仿佛能让人体会到其中的惊慌,李如蓝的脸色难看了起来,她是世家出身,但她自幼学的是四书五经,背的是圣人经典,虽然她也从不将这些百姓的生死放在心上,但想到这切都不过是场布置,也不免有些凄然。
七十万大军,当然不可能驻扎在起,晴明此刻到的,就是离皇宫最近的处兵营,她有安乐帝的手令,又有宗室的身份,更何况高太尉又不见了,此处的统领自然只有听令的份。
“眺国大军攻进京城,情况危急,你立刻随我进宫护驾”
“进宫”
统领有些迟疑,她们虽是禁军,但是和御林军还是两个系统的,怎么能轻易进宫晴明亮安乐帝的手令:“我刚从皇宫出来,眺国已经动用了雷震子,三品以上的大臣已经被宣召入宫,你还有疑虑吗”
对于这些话,统领是有些疑虑的,她们虽然只是驻扎在东区,但外面的情况也了解几分,现在,京城是有些乱了,但应该还没有危急到这种程度,也许真有部分来历不明的军队趁乱混入了京城,伺机破坏,但以她个武人的身份来看,这完全不算什么,现在最重要的,应该是扑救大火,遏制惊慌,同时按照区域的压制百姓,然后按照邻里连作的方式统管理。
只要将百姓安顿了下来,将火救了下来,再安排人全京城扫荡,自然能将那支乱军找出,如果人数真的不是衙役能解决的,那就派支两千人的正规军,拿着弓弩,条街条街的压制,哪怕对方个个都身手不凡,在这种压制下,也绝无幸免之理。
不过她虽然是个武人,能做到统领这步,自然也是懂得点权谋的,立刻就知道此时没有自己建议的份,虽然觉得晴明这话不妥,但既然有圣旨手令,她就只有先遵从,否则此时晴明就能令左右将她拿下
这两天本就在戒严,今天又发生这样的事情,军营上下自然是早有主内,因此也不耽搁时间,声令下,各级士兵都列了出来,晴明满意的点点头,翻身上了侍从牵过来的马,她现在作为禁军的暂时统领,又是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不可能还坐在马车中。
有这么句话,人满万,无边无沿,多少万大军听起来只是个数字,但若是真的将万人拉出来,那就知道是个什么概念了。此时晴明所调动的这个军营不过两万人,但是起出动下,也立刻带来股压制的感觉,在这种压制下,好像原本的混乱,也变得渺小了。
深宫 上
第四十五章
在历史转弯的时刻,总会涌现出众多的知名人物,如果不是在那个时候他们做了某件事的话,他们也只会如同历史长河中的沙粒样,也许被翻出,但不会被人重视。
如果没有这夜,许晴只是个小人物,禁军忠字营副统领,拿到外面也许能镇下场面,但在这京城中,实在是不算什么的,更何况在千百年之后了。
在这个时候,许晴没有想到自己会留名历史,作为她的直属上司许涛当然更没有想到,她跟在晴明的后面,心中是很有些不安的,她不能不跟,可是,再跟下去,恐怕就是深渊了。
她正想着,突然听到阵异响,作为军队的老行伍,她立刻听出这是大队人马行动的声音。
“台下,将军,是北门守将吴将军”
不等她开口,那边就有人去问话了,许涛愣:“北门吴将军那魏将军呢”
“魏将军已经殉国了”
说这话的,是个身穿铠甲却骨瘦如柴的女子,正是骑马奔来的吴洪喜,徐涛知道她是北门副守将。
“你说什么魏将军殉国了那北门呢”徐涛急忙开口,她知道外面情况不对,也隐隐的听到了些这样那样的传闻,但她是都当做传闻来听的
城破
七十万禁军的京城,高四丈,厚三丈,就算用大军包围,日夜不停的攻击,也不是轻易能攻破的,更何况是队莫名其妙的,不知从什么地方跑出来的“敌军”了。
“魏将军已经殉国了,北门北门也失守了。”
徐涛看着她,吴洪喜面露惭愧,她身边立刻有人出面帮着解释,说她们并不是逃跑,而是追敌,那队兵马已经顺着北门向皇宫而去了
“对对,就是这样”
吴洪喜连忙点头,徐涛看着她,只恨不得刀劈了她,她们守的是北门,如果那攻进来的敌军真的是顺着北门而向皇宫而去的话,她们现在也不该出现在这里
不过她早就听闻吴洪喜是靠裙带关系上位,此时也没时间和她计较,而那边晴明又道:“许将军,此时不是纠缠这些的时候”
吴洪喜立刻跟着高喊:“护驾要紧护驾要紧”
再上路的时候,许涛也顾不上东想西想了,她拉过许晴低声道:“此事蹊跷,那吴洪喜来的更是古怪,你吩咐下去,都注意些。”
许晴仿佛有些不解的看着她,她又道:“事关重大,今晚过后只望你我都平安吧。”
许晴点头应了声是。
“北门守将吴洪喜并忠字营许涛,有紧急军情禀报”不等接近宫门,吴洪喜就立刻高喊,许涛愣,正要开口,突然感觉身后有股凉意,再之后,就感到心空痛,她抬起头,就看到许晴焦急的面孔,那表情仿佛是在位她担忧,但那眼神,却是冰冷的,突然的,她明白了过来,有问题的,不仅是吴洪喜,还有她的这位族妹
这瞬间,其实是很短的,但对于许涛来说,却仿佛很长。
她和许晴其实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但都姓许,都是个家族的,她们这样的行伍传家,说起来,也是个小小的世家,许晴更边缘些,但也就是因为她的边缘,她才会提拔她,重用她,想的,就是她的忠心,而现在,却是她捅了她刀
恍惚中,她仿佛听到什么人在叫喊,仿佛在说什么危急,她隐隐的觉得,是在拿自己做文章,她想说点什么,却个字也说不出。
“姐姐放心吧。”她好像听到许晴的声音,“我会好好的照顾许家的,许家在我手中,会更辉煌的”
许涛瞪大了眼,她想告诉自己的族妹那是不可能的,这场政变就算暂时成功了,也不可能持久的她会为许家带来灭门之祸的
她想这么说,可是却只觉得意识越来越薄弱,然后,就什么都感觉不到了,而那边许晴则抱着她的尸首对禁军叫喊,她的动作做的很隐蔽,中间又有其他人阻隔,因此大多数人只是看到她们的统领突然倒下了,至于怎么倒下的,为什么倒下的,她们统统不知道,此时听到许晴的呐喊,就直觉听从了,虽然有人觉得不太对,但时也想不了太多。
面对禁军的愤怒,把守宫门的御林军挡不住了,更何况,晴明还有安乐帝的口谕和令牌,她们也是不好挡的,若是此时只有晴明人,她们早就让道了。
“晴明台下,陛下是准您进宫”
“既然是准我进宫,为何此时阻拦眺国大军进京,城内多处失火,高太尉失踪,陛下若是有半点闪失,你是否能担当的起”不等她将话说完,晴明就大声呵斥,郑林本想再说什么,在这种压制下,竟然个字也说不出。
“还是你挟持陛下,意图谋反”
“我没”
郑林开口立刻意识到不对,她本能的向后退去,但是她没有发现,在她和晴明争论的过程中,已经离宫门很有段距离了,她的卫队已经被吴洪喜和晴明所带的人包围住了。
她反身抽刀,而晴明则边后退边高喊:“郑林勾结外敌,把持国器,陛下急等我等入宫解救”
晴明作为宗室,又是在这个时候被安乐帝委以重任的,郑林自然对她客气,和她说话的时候当然也不可能高声,而晴明则恰恰相反,特别是最后几句,她更是几乎喊出来的。
于是众人先听她说郑林挟持了安乐帝,又看到郑林拔刀,立刻就觉得晴明所说不假,就算有人觉得这里面蹊跷,此时又哪有时间给她们去思考,只是有比较聪明的,不自觉中,就向后退了几步。
作为御林军的统领,郑林的身手自然也是不错的,但是在这种包围下,根本就没有反抗的余地,而晴明则带着人直冲宫门,不等人将宫门上锁,就挤了过去。
而在这个时候,宁王也到了,宁王服装凌乱,头发披散,看起来,是匆忙赶过来的,她下马就立刻高呼:“陛下在哪里眺国大军入城,陛下可安”
她声音急切,面容焦虑,晴明走过来,向她行礼:“殿下”
“原来是晴明妹妹,”宁王随便拱了下手,虽然两人是同辈份的,但现在晴明还是个闲散宗室,而她却是早就封王,因此两人的身份也是不同的,“不知晴明妹妹为何在这里”
“我受陛下信任,暂领禁军,此时情况危急,正要入宫面圣,殿下既然来了,正好起入宫”
“但是”
宁王面露迟疑之色,晴明已道:“殿下事急从权,而且我有圣上手令,许我自由进出皇宫,此时我带殿下同去,看哪个敢拦”
她说着,亮出安乐帝给她的手令,明黄色的凤凰令,原本还想拦着她们的御林军也不由得怔,她们现在已经弄不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郑林是她们的上峰,受安乐帝口谕严守东门的,但晴明的手令也的确是安乐帝给的,这个手令简直就和如朕亲临有差不多的效果。那边晴明又道:“殿下,请以国事为重”
“既如此,本王就事急从权了。”
宁王说着,向前走去,御林军本是想要拦的,但看了晴明手中的令牌,又不免有些迟疑,就这么停顿,就被她们进了宫门,两人进去,她们两人的亲随护卫都跟着拥进,御林军本想阻拦的,但这个时候又哪里阻拦的了,许晴跟在李如蓝的后面,本也要带兵而入的,后面却传来阵马蚤动。
“台下,有三位大人说是奉了陛下的诏令,要进宫面圣。”
晴明和宁王两人相视眼,晴明对许晴道:“你在这里,安抚众位大臣。”
许晴愣,立刻明白了过来,而那边,宁王已经快步前进了,已经有大臣来面圣了,那么,她必须尽快的将里面的事都处理了
“你这次做的很好,过去真是委屈你了。”
她边走,边对跟在身边的清明道,后者立刻道:“不过是殿下安排的好,我所仗的,也不过是过去无能的名声罢了。”
“你那名声也不是自己愿意得来的,这次事了,任谁也不敢小瞧你了,常王的位子,将来自然也有你继承。”
“多谢殿下,不,是陛下”
她最后句说的声音很轻,但宁王还是听到了,虽然她努力克制着,但嘴角还是忍不住的弯了起来。
是的,陛下,过了今晚她就是陛下了
虽然以后还会有很多麻烦,但是,她相信自己是都能处理好的。多少年了呢五年十年,甚至更久最初是在什么时候,她已经记得不太清楚了,但是,她知道自己为了这天,准备的很久了,只不过,她过去的对手是鹤翔,是晴明的长姐光晷,而现在,又加上了个自己的女儿罢了。
我不应该没有信心的,除了我,还有谁能进来还有谁能坐到这个位置上我怎么会听王梓山的走那么步
在步步接近御书房的途中,宁王的自信心也越来越膨胀,越来越认为,自己就是无敌的。
深宫 中
第四十六章
宁王步步的走着,然后,她终于来到了御书房门前,在门前,她长吸了口气。
然后,她推开了门。
安静。
御书房中,安乐帝坐在软榻上,皇夫坐在她身下,再向下是站着的高平,听到声音,三人起抬起了头,然后皇夫和高平又垂下了头,只有安乐帝直直的看着她。
这种目光,带着点疑惑,还有点责怪,宁王突然有些心虚,过去的十多年,安乐帝对她实在是不错,不过立刻的,这点心虚就被压了下来。安乐帝对她不错,也不过是因为她更听话,更会讨巧,否则,她恐怕要比鹤翔更不受待见。
“我没有想到会是你来。”
宁王笑了起来:“那么,陛下以为会是谁来呢”
安乐帝没有说话,宁王又道:“既然我来了,还请陛下发道圣旨,陛下放心,我并不是个忘旧情的人,陛下去后,我会尊皇夫为皇太夫,以后晨昏定省绝不含糊,皇女我也会好好照顾的,将来,我会为她找块很好的封地,此生此世,我保证她都绝不会受半点委屈。陛下生前的主张,我也绝对不会改变,王大人的新政,我绝对还是会执行下去,以后有了功绩,陛下在史书上也是绝对青史留名。”
“这么说,你是留不下我了”
宁王笑了笑:“不是我留不住陛下,而是我看陛下的身体,实在是很难再撑下去的吧,不过陛下放心,只要陛下能撑天,我就还会以嫡女礼对陛下天,陛下驾崩后,我也绝对会昭告全国,风光大葬。”
她这边说着,那边就有手下帮着磨好了磨,铺开了纸,宁王手提着支狼毫,帮着沾好了墨汁,然后送到安乐帝的手边:“陛下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吗”
“阿好。”
安乐帝突然开口,宁王愣,道:“在。”
“这二十年来,朕对你如何”
“陛下对阿好很好。”
“是啊,朕对你很好,你可以说是朕从小看到大的,朕以前就喜欢你,你也会讨朕的欢心,朕你已经是铁帽子王了,世代尊贵,为什么还不满足呢”她说着,看着宁王,“你就不能以朕对你的心,来对待朕的女儿吗你若愿意,朕会封你为顾命,以后更在高太尉之上,你离这个位置,也只是个封号的差别了。”
“但还有个差别。”
安乐帝看着她,她微笑。
“看来你是定要要这个位置了”
“陛下,换成您是我,您会如何选择呢说句大不敬的话,三十年前,您可想过退让走到这步,就算陛下您说的再好,我也是不可能退的了。陛下,还是不要犹豫了,您快快写了诏书,对我们都好,您不要以为拖延时间就能拖到别人过来救您。实话告诉您,外面有两万大军守着,任谁,也是进不来的。”
“你没有别的话对朕说了吗”
宁王低下了头,她的肩膀耸动,看她那个样子,就仿佛安乐帝说了什么笑话,令她无法克制住自己,就在她要说什么的时候,后面突然传来声大喝:“诛杀贼”
这声如同晴天霹雳,她还没反应过来,就觉得股大力从背后传来,然后身体不由自主的就跌了下去,在那瞬间,还是她身边的人最先反应过来,但没等她们拿起刀剑,就听晴明厉声喝道:“宁王身受皇恩,不思回报,意图逼宫,罪大恶极可有谁敢跟着犯着九族之罪”
她声音洪亮,在她身边的人都纷纷亮起了刀剑,和宁王的人相对。
“晴明”
宁王瞪大了眼,晴明却连看都没看她,直接单膝跪下,对安乐帝拱手道:“陛下,晴明时受了蒙蔽,担心陛下的安危,真的带此人入宫,实在是,罪该万死”
安乐帝没有说话,宁王却在旁边大喝:“晴明,你疯了”
“我没有疯,疯的是你,陛下对你恩重如山,你却狼心狗肺在公,陛下是国之君,在
私,陛下也是你的长辈,而现在,你却私自入宫,逼迫陛下真是猪狗不如陛下受惊了,晴明实在没有想到这畜生是来逼宫的,刚才实在没有反应过来,晴明死罪”
“动手”
宁王大喝,但就随着她这个声音,几扇窗户猛地被推开,个个冰冷的箭簇对准了房间,更有大批的侍卫涌了进来,而与此同时,高平和晴明几乎同时挡在了安乐帝的前面,当然,几乎就在她们这么做的同时,屏风后更是有队御林军将他们围在了里面。
宁王彻底的呆住了,她就算是再蠢,也知道此时这个局面意味着什么,她僵硬的转过头,想看安乐帝,结果却只看到些侍卫,以及也许是高平,也许是晴明的长袍的下摆。
“阿好。”安乐帝的声音,从里面传来,“朕没有想过会变成这个样子,朕给过你很多次机会的,如果刚才,你对朕宽容点,朕也愿意不和你计较的。”
“不可能的不可能的”
宁王喃喃着,也不知道在说给谁听,不可能的,她没有收到消息,这么大的动静,她在宫中有那么多的渠道,怎么可能点都不知道从城门到禁军到宫门,她都算计的没错,只有高远航但是,就算是高远航就算她是个意外,又能怎么样
就算高远航有翻天覆地的手段,她也不应该连个消息也收不到
“你定在想,你为什么点消息也不知道。”安乐帝慢慢的开口,对于这刻,她也是满意的,在经历了恐慌焦虑无奈之后,能把原本不能确定的敌人确定下来,并且将之打败,她也有种说不出的顺畅,当然,也不能说不伤心,不过这份伤心,在这个时候,其实是非常少的,“你觉得你在这宫里有很多的眼线,很多人为你传递消息,这是当然的,在你还是宁王的时候,这是当然的,不过,不要忘了,这天下,终究是朕的那些人为你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