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 12 部分阅读

作品:安徒生传|作者:51536110|分类:其他小说|更新:2025-06-17 22:16:21|下载:安徒生传TXT下载
  时间内的些信件,在这些令人感动的信中,我们可以看到,当爱德华在信中以“朋友”作为签名,并用这种诚挚的语气写下“信比我自己的语言更加诚挚”的时候,这段友谊也平生第次为安徒生带来了喜悦:安徒生认为,有足够的理由让这段敏感的友情更进步:“当你对我真诚相待的时候,我也应该给予你同样真诚的信任。”在爱德华科林所删减的其它信件中,我们可以对这段友情的最初动机略知二。其中包括1830年那个神秘8月所写下的书信,当时,安徒生在法堡遇到了里伯格沃伊格特,并写下了爱这首诗词。诗中的开始几句充满了激情,让人感到震惊:“看到太阳闪耀着爱的红色光芒,它把头枕在波涛上”,这似乎仅仅是写给作家脑海中的里伯格。但实际上,安徒生后来把这句示爱性的对白完全照抄下来,并同装在信中寄给在哥本哈根的这位朋友。这显然值得探究。连同第二句描写对恋人坐在船上隐藏于芦苇中情节的这首诗,诗中科林还收到下面段文字:

  “不要对我重复以前说过的话感到意外:你是我认为唯的朋友,我用我所有的心去依恋着你。这是我从来没有亲自告诉过你的事情,但你可以相信,你说过的每句话对于我来说,都有着无比的意义,因此,不要推开我我的感情已经很脆弱了。你肯定理解我的内心世界也许上帝允许我这样永远全身心地向你倾诉。在所有的诗歌中,有两首新近创作的诗,也就是我抄给你的这两首。你认为如何”

  在爱德华科林决定以全文或删减形式公开的信中,包括了安徒生的这两首新诗,也就是他请朋友阅读并评价的这两首新诗。这些抒情性文字的主题围绕这封信的阅读者。但科林却只选择了其中的个,首感情不是特别外露的诗死亡时刻。同时,科林还故意漏掉了安徒生在19世纪30年代写给他的系列情诗,作家希望自己的第位读者能对此予以评价当然不是作为个文学批评家,而是作为个具有情感的人。在这些信件中还涉及其它些人,比如路易丝科林亨丽埃特汉克亨丽埃特伍尔夫和b郾郾英吉曼。

  爱德华科林在信中的感情独白当然也没有包括在他的书中。例如,在1832年,当安徒生喜不自禁地告诉他遇到年轻迷人的路德维格穆勒之时,我们所看到的科林,则是个难得见的不拘小节且充满嫉妒之情的爱人角色,科林同样也认识这个女孩。尽管这封信的很多言词更像是剧院的卖弄风情的演出,但也包含了这样的句子:“我已经对你与路德维格穆勒之间的爱有所耳闻,这让我有些嫉妒;你不会抛弃我,是吧”在19世纪70年代末,当他消除了这种男性友情之中有可能带来误解并最终败坏科林家族名声的所有痕迹之后,这显然不是他想说的话。和他的父亲样,爱德华科林同样也是个对自己的私生活守口如瓶的人,他在70岁的时候曾经说:“对于我的内心世界,我觉得只属于我个人。”

  .b2.

  无名之爱1

  爱德华科林有足够的理由来解释他在书中的所言所写以及他在书中进行的编辑。他担心公众对这种关系的阴暗面以及个人生活隐私的好奇心会越来越浓厚。事实上,他也意识到,医学研究的发展以及人们爱各个方面的兴趣日渐增长,通过考察艺术家的性格特点来评述他的艺术已经成为件非常时髦的事情了。在19世纪末期,人们开始通过对些伟大艺术家传记的剖析,来挖掘他们在心理和性生活方面的不堪入耳甚至是不正常的部分。而最容易引起人们兴趣的是,恰恰是,某位世界闻名的男性艺术家是否曾经与其它男人有过那种或多或少的柏拉图式的关系。

  正是出于这个原因,爱德华在创作这本书时选择了这样的方式,它淡化安徒生那种奇特的“内心忧伤”,并将两个朋友之间不寻常关系的责任全部归咎于安徒生的性格特征。爱德华精心选择的所有书信无不提供了这样个证据:可以用来证明,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曾经是多么的不正常,有的时候甚至是在自甘堕落。但是在作品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和科林家中,通过诸多混乱不堪甚至是互相矛盾的推理和解释,爱德华总是能做到独善其身,让自己秋毫无损,这点也许让我们感到无法理解。这本书的个基本前提是,“即使他不是个伟大的人,但至少是个名人。”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和科林家的目的在于显示作者性格中的某些方面,而这些方面直被作者谨慎地掩饰着,以至于公众无从知晓。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在经过了大量情节上的跳跃和让人晕头转向的迂回之后,爱德华竟然在书中以这种方式,把安徒生原本神秘的爱情故事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这点绝对是我们所难以接受的。但这种情况的确出现在爱德华写给自己的亲戚乔娜斯丹普的封回信中,而科林对于安徒生所做的描述,乔娜斯丹普则给予了强烈的反对。1878年,针对科林家族成员对安徒生的评论,爱德华以极大的热情陈述了自己的想法,当时科林家的成员的确爱戴着安徒生,并把他视为神明。在1878年3月,爱德华在给乔娜斯丹普写回信的时候,开始混淆这事实:

  “但是现在,我们得讨论下他所谓的忧伤,毫无疑问,你当然也了解他的内心之忧伤。我只能说,安徒生的确存在着发自内心的忧伤,但是我不能告诉这种内心之忧伤到底是什么。我不想关注任何与之相关的事情。尽管他还从来没有告诉过我与内心忧伤有关的任何个词,但是,他确实在我面前暴露过他的忧伤,所以,我也只能猜测其中的起因。但他不可能在我面前把这种忧伤完全隐藏起来,在他写给我的封信中,这种忧伤便已经体现得极为明显。他也不可能让整个世界对他的忧伤视而不见当然,作家从来不会这么做关于安徒生的内心世界,我相信那些女人比我知道得更多,因为她们在窥探人的心理发掘人的内心世界所具有的能力,绝对是无与伦比的。对我而言,我不是个喜欢猎奇的人,但是在他的文档中,确实看到过些表露情感的书信,甚至看到过对方的名字。但是对于这些东西来说,我对那些女人们当然会守口如瓶”

  我们可以考虑爱德华科林写这本书的个意图,就是阐明安徒生性格中某些真实的方面,但这的确是段含义极为模糊的描述,至于这些方面,即使是安徒生本人,在他的我的童话人生中也没有说清楚,同样也采取了种模糊的手法。爱德华科林说:“我只能说,安徒生存在着某些方面,但是我不能说这些方面到底是什么。”通过这句话,爱德华科林让自己陷入个语言上的灰色区域,在19世纪末,讨论个男人与其它男人之间爱恋关系这种敏感而备受争议的话题,也只能采用这样的手法。那时,正是这个话题促使奥斯卡王尔德的恋人“伯伊西”在首诗中说道:“不敢说出彼此名字的爱情。”因此,在他于1882年创作这本书的时候,这个在当时极为敏感的话题直纠缠着爱德华科林,书中充斥着大量模棱两可的表达方式,这种表达在科林家被称为“语双关”,而在爱德华科林的书中,则被他用来称呼安徒生“病态发作”的想象力。

  爱德华科林在书中之所以会直接引用书信中的某些语句,完全是因为它们符合这样个流行语“病态”。这些说法似乎非常贴近当今科学针对性方向所做的最新诊断:精神变态性行为。“精神变态性行为”也是当时本书的名字,这本书的作者是性研究学家理查德德冯克拉夫特埃宾,该书于1886年出版。这本书在以后的10年里曾经再版过无数次,并被翻译成很多语言,在世界各地发行。尽管爱德华科林在书中多次不断地把安徒生称为“病态”,但他却直没有对自己的诊断给出定义,也没有做出任何解释。爱德华根本不敢对朋友的感情生活做出定义,直到这本书的结尾部分,他才提出了自己对安徒生性格的评价,他把这种所谓的病态描述为“病态的心理状态”,“间歇性发作”,以及“种心理精神或兼而有之的性格倾向”。这些说法乍听起来似乎和我们今天所说的狂妄症精神分裂症或是自恋癖相近。但是,要对安徒生所处的“紧张恋爱”状况做出个恰如其分的医学诊断,似乎还需要我们谨慎行事。如果读者不能从爱德华科林在1882年的描述中获得任何具体的称谓,那么从散落在书中的些词汇,比如“过分”“令人厌恶”“令人反感”和“诽谤”等等,也定会得到些相当明显的暗示。他曾经说:

  无名之爱2

  “我不想让自己偏离这样的想法:要真正地认识安徒生,就必须看到他在性情上存在如此偏执的病态,以至于每个人都会认识到,他对这个世界所具有的所有排斥所有反感无不缘自他的这种病态性格。安徒生同样也意识到了自己的病态,但他对此却束手无策,而且他经常为此而感到无比的痛苦。我从来没有对此进行过任何描述,仅仅是在突然发作的时候做过些暗示,他在突然发作期间完全处于疯狂的状态。”

  对于安徒生的心理方面和性格方面,所有评价的生杀大权完全掌握在爱德华科林的手中,这种情况直持续到20世纪。但科林在书中所说的那些事情并不能让我们信服,我们还应该从那些被爱德华科林在其书中删减的大量书信中,去探索安徒生真正的爱生活。我们更应该去看看安徒生在19世纪30年代创作的大量文学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每个字,每页,每本,都会让我们步步地走近那个更真实的安徒生,发掘其中更为复杂的事实。

  如果我们深入研究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在1830年到1840年期间写下的文学作品,就会看到扇通往作家真实生活的大门正在缓缓打开,它直通往作家心灵深处最黑暗的房间,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有关其作品及其本人更多不确定的方面。安徒生灵魂中那无拘无束的韵律魔鬼正在不断地把传统诗词抛在脑后,现在又夹杂着其它的声音和影子,它们不断地在问与答之间张牙舞爪。而这正是我们有必要去理解和定义的力量。安徒生曾经用不计其数的方式去构筑这种力量,他直想方设法地“表达这种力量,仿佛它就存在于我的内心”。这句话来自于安徒生于1832年创作的阿格尼特和人鱼前言。

  直到安徒生完成了1834年到1835年的意大利之旅回到家乡之后,他本人及其小说即兴诗人才开始触及他心灵深处那个与性别有关的零碎而尚未清晰的世界。他在自己的作品中为自己开启了条新的创作道路,沿着这条道路,分别在1836年和1837年创作了郾郾及只是个提琴手。在这些为其现有身份寻找基石的小说中,安徒生用艺术探寻着内心深处的世界。这3部伟大的小说分别是在4年的时间里先后完成的。通过这3部小说,安徒生义无反顾地求索着:在人们慢慢走向“男人”和“女人”这种概念上的存在过程中,作为个男人和个女人,到底意味着什么。在1837年的小说只是个提琴手中,这意味着,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把个雌雄同体的人物推到读者的面前。这个人物的名字叫做纳奥米,在小说中,作家把纳奥米比作歌德笔下雌雄同体的女英雄米格农,她是伟大经典巨作威廉米斯特的学习年代中的人物。“雌雄同体的个人”是浪漫主义时代诸多重要比喻中的个,它代表了切事物和所有年代和谐而统的融合。在小说只是个提琴手中,贯穿着各种奇形怪状的转换和性别变换,其间夹杂着对主角克里斯蒂安和纳奥米之间存在的二元性进行的探讨。因此,与安徒生的任何部其它作品不同,这部小说表达出种存在于男女之间的互补状态。

  事实上,在安徒生更早期的作品中,他就已经在描述和解释男人和女人之间发生爱情的方式方面迈出了大步。例如,在1834年的作品阿格尼特和人鱼中,安徒生就已经表达出那种“对个完全不同的新事物的渴望”。另个例子是他的作品相遇和分离,这本书是安徒生在1835年完成的,但是早在4年之前,他就已经写完了手稿。1835年夏天,安徒生曾经在菲英岛的庄园给爱德华科林写过封信,他在信中谈到,他已经完成了相遇和分离中第2幕中的第部分。安徒生还在信中提到,这意味着,这部歌剧会在剧院演出旺季到来之前交稿,而且他自己宣称,这部歌剧将会非常精彩:“尽管它在我所创作的歌剧中绝对是最好毫无疑问也是非常精彩的戏剧,但我还是担心不会被观众所接受。”在我的童话人生中,安徒生则指出,这部作品是他与里伯格沃伊格特之间爱情故事以及诗集幻想与随笔的自然延伸。幻想与随笔向所有人揭示了当时让他感到内心无比压抑的根源:

  “我内心的故事重新出现在个严肃题材的歌舞剧相遇和分离中,亲身经历与戏剧的唯区别在于剧中的爱情已经硕果累累。5年之后,相遇和分离将在丹麦皇家剧院上演。”

  在19世纪30年代,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通过作品来表达的内心故事,但是相遇和分离无疑是最令人感兴趣的,因为它描写了安徒生对于爱情和性别在深层次的分离感。这部歌舞剧是围绕着延续于几代人之间的两个爱情故事展开的。第1幕发生在1808年的欧登塞,当时西班牙军队正驻扎在城镇,皮肤黝黑但内心却充满激情的男子点燃了菲英岛女孩内心的火焰。就在西班牙人弗朗西斯科准备随部队离开的那天,丹麦女孩奥古斯塔也即将嫁给儿时的朋友路德维格,也就在这天,弗朗西斯科和奥古斯塔才第次意识到,两个人之间的感情是多么的真挚。看到这幕,您也许会认为,所有的希望都已经破灭了。但是伟大的爱情力量却征服了切,甚至征服了时间。这部作品令人匪夷所思地飞速跨越了25年的时间。此时的奥古斯塔已经成了个寡妇,和她的女儿生活在赫尔辛格,她的女儿名叫路易丝,是个容颜美丽,但却目光短浅的裁缝。而这时的弗朗西斯科已经成为富有的外交官。他的儿子英俊的叠戈刚刚离开奥古斯塔的哥哥家。在奥古斯塔的哥哥家中,又出现了主人的女儿,个名叫汉尼的女孩,这个女孩和路易丝同岁。来自南方的年轻男子叠戈马上和路易丝坠入情网。但是当外交官来到赫尔辛格的时候,便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儿子娶这个社会地位低下的女孩为妻的请求。后来,他发现,路易丝竟然是他在菲英岛与自己共度浪漫夏天的旧情人的女儿,此时,他改变了最初的决定。

  书包 网 b2. 想百万\小说来

  无名之爱3

  您也许认为这是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但在帷幕落下之前,我们却看到了个极其柔和但却非常不和谐的小调,最后幕出现了让人意想不到的变化。正当我们准备等大幕缓缓落下的时候,戏中最终的失败者跨前几步,咏叹她不幸的命运。她就是忧郁的汉尼,因为没有得到叠戈,而让她的父母备感沮丧,叠戈是她生活安定的依靠。更糟糕的是,她永远也不会得到路易丝的爱,汉尼直在内心深深地爱恋着路易丝,这种真诚澎湃的激情,是她对任何个男子都不曾有过的。实际上,从第2幕开始,我们就可以明显地体味到汉尼对路易丝的深深爱恋。在这幕戏中,我们看到汉尼和路易丝这两个女孩幸福地坐在起,路易丝边为汉尼缝衣裳,边谈论着叠戈,仿佛叠戈便是她的丈夫和情人。突然间,汉尼向路易丝吐露了自己的情感和内心深处的本性。她爱的并不是像叠戈这样的男人,而是像路易丝这样的女人:

  “我不会爱上他,永远也不会。我是那么地喜欢你我愿意同你度过生;和叠戈相比,你会让我更幸福。个女人,个有着像我这样的灵魂,有着和我样的情感和思想的女人,我们是般配的对,它给我们以无穷的力量。但是男人只是另种不同的生物而已你也许会笑话我只要我想到将要成为他的人,属于他,汲取他的精神和思想,我就会真正地感到浑身不自在我并不憎恨男人。我从来没有被男人爱过。你呢,路易丝”

  .b2.

  我也想有个人吻我1

  安徒生同样也从来没有被人爱过,1832年,他对爱德华科林的感情丝毫没有任何削弱。相反,他又重新开始去为赢取好友爱德华科林的信任而奋斗。但此时的努力已经变得毫无意义了,因为爱德华科林在4月就已经和18岁的亨丽埃特泰伯格订婚了。在敏感的友谊,这种温和但却同样坚固的关系当中,其最根本的思想在于,兄弟之爱能够战胜切,即便是那个爱友与异性之间的婚姻也不能破坏这种友谊。但有点却是毫无疑问的,对于安徒生来说,他必然要表达他所想所感的每件事,“甚至是埋藏在我心中最深处的秘密”。同时,安徒生对刚刚订婚的好友强调,书信还会继续成为他们的幽会地点:

  “哦,亲爱的,亲爱的爱德华,我是多么地爱你,我真不知道怎么恰如其分地表达我心中的感受,但我坚信,任何言语对于这种至深之爱都是苍白无力的但是在字里行间,在我现在写给你的最后这封信里,我可以告诉你我心中的切;当我们面对面站在起的时候,如果我用这种方式向你表达我的感受,会让我感到局促不安。”

  需要注意的是,在接下来因为“”和“”的称呼而争论不休的年里,爱德华科林并没有以任何清晰或具有决定性的方式让自己疏远安徒生的挑逗,经历了短时间的平息之后,两个好友之间的敏感友谊再次踏上了前进的轨道。事实上,爱德华科林的沉默和被动让他那永不满足的朋友迸发了丝新的希望,正如爱德华在信中对安徒生的问候:“现在已经晚了,我认为现在该是停下的时候了。但首先我还是要向你表达个朋友之情的问候,亲爱的安徒生。我知道你也会以这样的友情永远想念着我。”

  这已经足够让安徒生喜极而泣了。恋爱的法则就是这样:当安徒生读了爱德华的信之后,自然会认为,它意味着两个人之间的关爱在内心里是相通的,那是种相互之间的爱慕,虽然某些外部环境譬如爱德华科林同女孩的订婚以及他作为公务员的全部职业会给他们带来些无关紧要的障碍。而在这些细微的暗示中间,在爱德华科林写于1832年夏季的封信里,迫不及待的安徒生注意到了种感情格外奔放的语调,当时正值炎热的8月,安徒生正在位于西兰岛西部梯撒附近的诺里格庄园避暑,他在诺里格庄园住了两个星期,为了准备下部诗集年的12个月的出版,他在这段时间里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其中包括首名为8月的诗。诗中的词语如同束夹在诗句间的玫瑰,随着书信寄给作家刚刚订婚的朋友,此时的这位朋友肯定还有很多其它需要思考的事情,但这绝对不会成为让他忘掉安徒生的理由。“为什么我定要忍受孤独;为什么我定要抑止自己的渴望花儿昂头站在这里,微风亲吻着它们,我也想有个人吻我”

  是的,安徒生也想被亲吻,但是在1832年8月,当作家呆在这个让人赏心悦目的地方之时,似乎有无数的理由让他淡化这种欲望,这里的空气都是无拘无束的,成群结队的俊男靓女来到这里,享受着这份惬意。来访的客人中包括爱德华的妹妹路易丝科林,著名的医生兼颅相学者卡尔奥托,还有特别值得提的主教的儿子,年轻的路德维格穆勒,他曾经在1828年多次来克里斯钦港担任安徒生的家庭教师。对于“可爱”的路德维格,安徒生根本不可能隐藏自己的热情,事实上,他也没有隐藏这份情感,而另方面,路德维格也是爱德华的密友。在这3个人中间安徒生爱德华和路德维格任何浪漫的故事都是有可能的在这里,西兰岛的美丽风光为作家构建起幅田园诗般的背景,给他带来了无限的灵感,安徒生在首17句长诗中对这3个人进行了描绘,诗的名字是逃避盛夏。这首诗几乎可以代表诗集年中的12个月,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的速描中“7月”的全部别人,诗集在当年的圣诞节前夕正式出版。在这首充满调情味道的诗中,核心部分是围绕着路德维格和爱德华这两个名字展开的,在派欢快喜庆的气氛中,安徒生向我们展现了夏季乡间的田园景象。在拜访了海滨附近渔夫的小屋之后,诗歌的讲述者在黄昏时分漫步林间。在郁郁葱葱的密林深处,他遇到了个名叫路德维格的朋友,路德维格的出现,立刻让主人公想起正在等待他的爱德华,这让主人公“因渴望而浑身颤抖”。这首诗体现了个诗人所能表达的全部爱恋:

  路德维格,让我们起吧

  手挽手,漫步在柔软的沙滩上,

  看着天上的变幻莫测的白云

  在深邃的夜空中,它们飘忽不定。

  我张开双臂拥抱我的朋友,

  我们心心相印,

  友谊,我用自己的心去歌颂你,

  我也想有个人吻我2

  让压抑在心头的所有悲伤,

  消失在花香中。

  你将了解我心灵的深处;

  你的精神是我最宝贵的财富,

  上帝让你那双命令的眼睛如此纯真

  它让我如此的心醉。

  “友谊知识艺术和荣耀,”

  我亲爱的兄弟,这是我们共同的心声。

  心的嫩枝正在发芽

  在鲜花盛开之后,便是累累的硕果,

  我亲爱的

  感谢上帝,让我发现了你

  我的思想正在飞越自然,

  飞越涟漪的水面,

  飞到生长在大城市里墙边的菩提树上

  菩提树枝繁叶茂;

  在那里,我将拜访我亲爱的爱德华;

  他坐在那儿,抽着烟,副心满意足的样子,

  幸福地沈浸在书的海洋里,

  个永远充满智慧的人,

  他在书中寻找着知识;

  我的心是那么地爱着你

  即使是和你在起,我也会思念着他,

  我的心拥抱着你们

  爱德华和路德维格,

  拥抱着我最亲爱的人,亲爱的名字,

  你们活在我的心里,活在我的呼吸之中。

  你们即将让我的生命开始新的旅程

  让每个不愉快的声音陷入沈寂。

  在我的眼里,只有和谐。

  孩子般纯真的旋律

  让我因为渴望而浑身颤抖。

  1832年秋天,在离开诺里格庄园回到家乡之后,安徒生又设法在自己的新梦想三组合之外,为路德维格的两个兄弟亚当和奥托找到了个位置。当时,也就是从1832年到1833年,奥托穆勒正在德国进行个长途习作旅行。在此期间,他与已经回到哥本哈根的作家进行了大量的书信往来。安徒生在信中极为清晰地向这位正在旅行的朋友讲述了像爱德华路德维格以及奥托这样的年轻男人对于他来说意味着什么:

  “他路德维格和爱德华科林是我最亲近最密切的朋友。他们在我的心中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要是我能永远地拥有他们,该有多好啊我直在尽可能地经常拜访他们,但是我没有勇气告诉他们,他们是我的挚爱。那不是般人所能理解的感情;但我有着颗诗人的心,于是,它自然会让我拥有更多的情感。”

  的确,尽管这仅仅是个柏拉图式的爱情,但表现出点点的谨慎还是非常必要的,正如安徒生所说的那样,“那不是般人所能理解的感情”。但是他认为,正在德国的奥托穆勒能够理解他的情感。因此,在两个月之后,穆勒又收到了另封信,这封信更详细地揭示了隐藏在男性友谊关系网之后的思想,安徒生正在艰难地编织着这张大网。而在诺里格庄园表现异常亲昵顺从的路德维格,在接到这封信之后却突然退避三舍,整个秋天,他直对自己的感情保持沉默。奥托能够说服哥哥改变态度吗

  “那是种真正的爱情,个纯洁的精神上的感情,那使我依附于他们。我希望路德维格能意识到这点然而我完全赢得爱德华的感情还需要等好几年。我十分确信的是亲爱的路德维格会在将来的某天理解我。”

  我们有很多理由怀疑,安徒生对路德维格穆勒的痴迷是否真实,到底能达到怎样的程度。这个主教的儿子很有可能仅仅是存在于书信和诗词中的个诱饵,真正的目的在于让爱德华科林更加依附于安徒生。作家对于和路德维格的“爱”所搭建起来的舞台,几乎从来没有失手过,更重要的是,这种精心策划的方法总是让对方无法察觉。作家的热情在同期创作的自传中表现得异常明显,这本自传记录了安徒生截至当时为止的全部生活。之后,这本书落入科林家的手中。在这本自传中,作家把路德维格穆勒描写成个非常特殊的人物,“对我而言,他在我心中的地位是无法用言词来形容的;他魔幻般地吸引着我的心和我对他的信任,那是他应该得到的结果,因为他是如此的可爱。”此外,安徒生还在这段里提到:“我们的友谊已经亲密,而且坚不可摧,我将在随后详细讲述这段故事。”换句话说,作家承诺,他将在自传的随后部分,描述他与“无法用言词来形容的”路德维格穆勒之间这个故事的其余部分。但此后就再也没有下文了。我们所说的这本书,发现于1926年,并在同年印刷出版。我们可以看出,这本书似乎是部没有完成的作品,因为结尾之处恰好是b郾郾英吉曼来信的中间部分,这封来信讲述了安徒生同里伯格沃伊格特之间的“恋情故事”。但安徒生的策略却显然发挥了作用。首先,在安徒生于1832年8月以田园诗般的手法描述了他对路德维格和爱德华的双重爱恋之后,爱德华科林便立刻做出了响应。他马上给安徒生写了封回信,信中还包含首关于这3个男人的诗。其次,爱德华科林还在信中向安徒生透露,科林家都很想念安徒生,这使得作家格外开心。爱德华本人也开始憧憬着他们秋天即将分享的那份欢乐,其中包括我们可以“无忧无虑地在起,无所不谈”。

  书包 网 b2. 想百万\小说来

  我也想有个人吻我3

  爱德华科林之所以敢于做出这样出格的反应,也许是因为他现在已经订婚了,这意味着,安徒生不得不意识到,这段敏感的友谊关系将是毫无希望的。但是在这件事情上,他却犯了个严重的错误。正如我们将看到的那样,无论是路德维格穆勒,还是亨丽埃特泰伯格,都不是影响安徒生和爱德华之间关系进步升华的障碍。恰恰相反,这两个“新”人只能让安徒生那颗诗般的心灵更富于激情。他们的出现,让这种无法大白于天下的恋爱有了更大的空间。在这点上,同样也如先前提到的那样,在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和索伦克尔恺郭尔的思想进程中,的确存在着某种相似之处。在克尔恺郭尔的诱惑者的日记中,精明的诱惑者认为,个人完全可以同时爱上许多人,因为他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爱着每个人:

  “仅仅爱上个人太没有意义了;但爱所有的人则又太肤浅了;认识你自己,去尽可能地爱更多的人。然后以种特殊的方式把所有爱的力量隐藏在你的心灵深处:当份爱占据了你全部的意识之时,便全身心地去浇灌它。这就是乐趣,这就是生活。”

  索伦克尔恺郭尔写于19世纪40年代初期的这段话,极其鲜明地阐述了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在19世纪30年代异乎寻常的寻爱之旅,不仅包括女性,也涉及若干男性。而且正如我们在先前曾经讨论的那样,安徒生在这个同时包括男人和女人尤其是对兄妹之间的友谊漩涡之中,总能体会到无比的舒适。在安徒生的眼中,越复杂越好。安徒生在1831年写给亨丽埃特汉克的封信以及1836年创作的戏剧凯尼沃思宴会改编自苏格兰戏剧的台词中,都曾经提到了这样句成语,“友情是场猜谜游戏”。通过这句成语,安徒生在书信和诗歌中巧妙而准确地表达了自己对复杂的感情关系以及带有性角色的柏拉图式游戏的渴望。在安徒生的19世纪30年代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讲述者总会像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那样,向作品的某个“你”直抒胸怀,而这个“你”既可以是男性,也可以是女性。这种“猜谜游戏”最典型的范例便是写于1832年秋天的诗歌她就是我所倾心的人,当时,安徒生周围的每个人似乎都在准备结婚。于是,这个孤独的作家写信给奥托穆勒:“每当我听说某某人要订婚了,我的心情就会糟糕透顶。”

  在1832年到1833年的秋季和冬季期间,安徒生和科林家的关系正在飞速进展。每个周二的晚上,他都要在科林家里吃晚餐,他还要经常到朋友的房间里坐会儿。但是在封写于1833年3月的信中,我们清楚地看到,安徒生在他们之间的浪漫关系方面没有做出实质性的转变,而对于爱德华科林来说,让自己疏远这种在他看来缺乏阳刚之气的行为,则变得非常必要了。安徒生在这封信中写道,他每天都会觉得他的朋友正在疏远自己,而且越来越远。每当他需要有人倾听自己心声的时候,那个人却总是转过身背对着自己:

  “你的移情别恋让你饱受折磨,尽管我能感觉到其中的无奈,甚至是恐惧,但我的尊严早已经在我对你的爱恋之下分崩离析我真的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我是多么地喜欢你我现在是如此的绝望,因为你不能而且永远也不会再是我的朋友,如果我们互相换个位置的话,如果我处在你的位置我会怎么做呢在我的性格中,你到底认为什么东西让你感到如此厌烦呢告诉我快告诉我,我定改正自己,让自己远离这些令人厌恶的东西。”

  就在两个星期之前,安徒生曾经写信给亨丽埃特伍尔夫,信中的部分内容可以说是他内心世界的写照,这个世界如此的令人难以置信,以至于“我没有勇气提及这种悲伤的原因;它栖息在我的情感中,但我不敢正视它”在1833年1月,他给另位更年轻的好友亨丽埃特汉克写了封信,他在信中同样也提及其追求对象的具体姓名或目标:“是的,我是个奇怪的人我的心灵便是本日记,在这本日记中,有些内容被粘在了起,以至于不见天日,但这本日记本身却是对任何个男人开放的。而在我的行为后面,最能说明这些行为原因的正是这些被粘在起的页。也许有人认为这几张纸太薄了,以至于对着光线就可以读出其中的笔迹,但正如大家都知道的那样,如果用这种方式去阅读的话,你看到的文字必然是倒转的你的理解自然也是错误的。”

  从1833年春天开始,爱德华没有给安徒生写过封信。在这段时间里,安徒生同样也心神不定,他已经向皇室基金会提交了去意大利的旅行申请,此时,他正在等待着基金会的答复,而爱德华科林则刚刚接替他父亲在这个基金会的秘书长职务。作家的日记也因此而停了下来,似乎在养精蓄锐,准备着陪伴作家踏上新奇的南方之旅。但希望总是有的,本由已出版的文章构成的大型诗集正在酝酿当中,这同样给安徒生带来了分期待。诗集中包括句即兴创作的短句,在1年之前,他曾经在芭蕾舞剧新娘剧本里的歌词中用到了这句话。剧中的男主角有着与爱德华非常接近的名字:“不要让我们友情的梦境,像埃德加那样,掩埋在流沙中死去。”事实上,安徒生并不是定要去意大利,方面是因为当时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很多,另方面也是因为他的朋友。1833年的3月,他感觉无法得到帮助他实现意大利之旅的资金,他做出了相当过激的反应,似乎他与基金会秘书长爱德华科林的友谊已经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我也想有个人吻我4

  “这次旅行是我的梦想,它寄托着我的所有希望,甚至是我的生。坦率地告诉我切,爱德华不要担心我会让自己的悲伤大白于天下。我向你保证,我会把它隐藏起来,把它强压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会表现得相当明智。但是,请把你所有的意见,和切我想知道的事情告诉我,快告诉我吧,越快越好。”

  尽管与这位新任基金会秘书长的关系没有因此而得到任何澄清,但安徒生还是在1833年8月13日如愿以偿地实现了自己的意大利之旅。当时,皇室颁布了项法令,在为期两年的时间内,每年向这位作家提供600银币的资助。这只是笔小小的财富。尽管爱德华科林在皇家基金会秘书长这个职务上还是个稚嫩的新人,但有了乔纳斯科林的指教,的确可以让爱德华少走很多弯路,比如说,在他的帮助之下,即使是儿子申请书中的拼写错误,也会得到逐字逐句的纠正。像往常样,安徒生本人也觉得出去看看绝对是必要的。年中的12个月于1833年初出版,此时,他的出国旅行申请也正在审查当中。安徒生把这本书献给了国王,而这本书又让安徒生多了个新的读者腓特烈六世,同时,在乔纳斯科林的催促下,安徒生再次向国王表达了自己出国考察进步增加阅历开阔眼界的迫切愿望。

  4年之后,安徒生又故伎重施,他再次请求科林家帮助他向皇家申请出国资助。爱德华科林在自己的书中回忆说,最初事情的进展并不像安徒生希望的那样迅速顺利,在这种情况下,作家决定同时向郾郾奥斯特亮出老科林和小科林这两张牌。由他们起去说服郾郾奥斯特,在国王面前为安徒生美言几句,因为在“大家之家”中,没有任何个人愿意这么做。正如爱德华所说:

  “他出国旅行的愿望太迫切了,以至于让他忽略了所有的困难,也忽略了对于任何个了解我和这职位的人都应该非常清楚的事实。作为个刚刚上任的皇室基金会秘书长,这是个比较低级的职位,如果让我来充当他的保护人,只会让我在外人面前变得滑稽可笑,因为这种关照可不是件能轻易得到的东西。”

  我们的孩子阿格尼特1

  按照规定,安徒生最初必须和作家亨里克赫兹共同分享这笔旅行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