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外面呢。”萧元敏并没有直接回答,反而说道,“是的,让人很向往的生活,可也仅仅是向往。”
“我自己有几斤几两我是清楚的。”这话像是对二皇子说,也像是对萧玉祚说,“我不懂种田,不懂生火做饭,就算是刺绣,也仅仅是简单的随性而至,一个荷包都需要绣上一个多月,我不懂得如何像他们一样生活。”
“甚至可以说,我离开了伺候的人,将一无是处。”萧元敏看着坐在家门口纺纱的女子,“你看她,因为廉价的胭脂高兴,很满足的样子,我就不行……所以这种简单快乐的生活我向往,但是我无法去过。”
“我没办法为了生活每天的做绣品,与之相比我更习惯跟着大儒学习,在武场上弯弓射箭,可能会很累,也会辛苦……但是我只能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中,很多地方,我不如他们。”萧元敏说完,整个马车都安静了下来。
慕容熙第一次觉得自己以前还是看轻了长公主,也彻彻底底的想明白曾经的迷茫,他们的身份所学的东西,注定了他们能做的事情,慕容熙能想象自己上战场厮杀的样子,可是想象不到自己去种地,为卖出去菜给妻子买几文钱首饰而满足的样子。
要说几个人中,最震撼的是萧成轩了,当初他想过,为何要生在皇家,要是是个平民会不会更好些,生活的更容易些,要是能有一天,脱离了皇家的身份,过上种田的日子也是不错,可是今天听到了萧元敏的话,发现那根本不可能,他受不住天不亮就要起来做那些一成不变农活,晚上天刚黑,为了省下灯油钱就去睡觉的日子。
甚至无法想象,怎么样能吃一顿肉的生活,以前的自己想的太简单了。
虽然在宫中会累会辛苦,甚至会有委屈,可是他也享受着许多人一辈子无法想象的荣华富贵,他也真的算上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锦衣玉食的生活。
“我不如他们,也不如妹妹想的透彻。”多亏了二皇子也是个爽朗的性子,想明白了就直接承认,“以前我想的太过天真了。”
萧元敏摇摇头,其实这些她早就想过,也是今天才彻底想明白的,她要是出生在普通人家,那么还好,只是她如今已经养成现在的兴致,再让她去过那种生活,还不如直接要了她的命,能过是能过,只是还不如在宫中自在。
到达姚家的时候,姚父和姚盛勤甚至姚光耀都在门口等着了,毕竟来的不仅是自家亲戚,还是瑾朝的太子和长公主。
萧元敏下了车就见到了姚父,姚父的样子和她想象中差不多,没等人行礼,就先叫道,“外祖父,出宫在外,都是自家人,不必管那些繁文缛节。”
“是的,外祖父。”萧玉祚也上前,“要不玺儿以后可不敢来了。”
“好好。”姚父笑呵呵地摸了摸胡子,“都是好孩子……”
萧玉祚看向姚盛勤,其实他虽没有像萧元敏那样见姚盛勤频繁,却还是见了不少次的,他们之间到不生疏,毕竟姚盛勤还经常带东西给他,“舅舅。”
“嗯嗯。”姚盛勤的样子是想要去亲近,可是看到太子身边的姚府,还是停下了脚步,“进去说。”
“好。”
几个人有意无意都忘记了姚光耀,姚光耀摸了摸自己腰间的玉佩,果然是多余的啊。
慕容熙跟在姚光耀身边进去,觉得姚光耀真正的苦难才刚开始,毕竟不论是长公主还是太子,心眼都不是很大。
二皇子也是第一次来姚府,满脸笑容和姚盛勤搭话。
到了大厅,几个人让了一下,姚父才坐在主位上,萧玉祚和萧元敏坐在他身边,其他人依次坐着。
姚盛勤就一个嫡子姚澜之,妻子更是在生了姚澜之后伤了身子不可能再有孕了,就这姚盛勤也没再纳别人,甚至姚父也是赞同的。
几个人说了会话,就开始用饭了,姚府准备的饭菜到不奢华,反而有一种淡淡的温馨,就像是亲戚之间的家常饭一样,萧元敏用的开心,甚至比在宫中还多用了半碗汤。
郑嬷嬷记在心中,准备等一会去厨娘那里讨教一番,谁知去了才知道,这饭菜都是姚盛勤的妻子准备的。
这也算是对太子和长公主最大的重视了吧。
用了饭萧成轩和慕容熙就拉着姚澜之去逛姚府了,而萧元敏几人去了书房,萧玉祚像是才注意到姚光耀一般,只是静静地看着他,萧玉祚年岁虽小,但是一直养尊处优,太子的气派倒是不小。
☆、4o 第四十章
萧元敏像是没看出屋子里气氛的不对,只是拿着姚父给她找的书,细细翻看了起来。
姚父还时不时指点一番,姚盛勤茶端的很稳,太子明显是来收拾姚光耀的,和他有什么关系,既然没关系,那就看戏好了。
姚光耀其实早就意识到了,甚至在准备送堂妹进宫的时候,都想好了怎么与太子说,只是当他真面对太子的时候,才发现那些话根本说不出来。
萧玉祚忽然露出笑容,小小的虎牙若隐若现,“早就听了姚族长的名字,不过见面倒是……第一次。”
姚光耀赶紧起身,行礼道,“能得见太子,是下官的荣幸。”他身上也是有官职的,只是很小,甚至不需要上朝。
萧玉祚笑了笑,“我也听说了那个姚……姐姐那个人叫姚什么了?”
“我也记不太清楚了。”萧元敏头也没抬,又翻了一页书,说道,“我只记得宫中都在传那个人与母后长得极像,能养出那么一个,族长怕也是不容易吧。”
姚光耀后背出了一身冷汗,长公主这话诛心啊,像是他专门养了一个与先皇后相似的……甚至在先皇后死前就养了,这是要做什么啊。
“那姚族长可知她叫什么?”萧玉祚像一个好奇的孩子般,追问道。
姚光耀张了张嘴,发现自己竟紧张的说不出话来。
萧玉祚等了一下,见姚光耀没开口,有些无奈地说道,“好吧,既然都忘记了她的名字……唔不如就叫姚嫔吧。”
萧元敏可有可无地应了一声,反而看向姚盛勤问道,“舅舅我记得你当初给我讲过一首诗,其中一句是‘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对吗?”
“正是,那是《和子由除日见寄》里的。”姚盛勤回答道。
“嗯。”萧元敏说了一句后,才继续百~万\小!说,没再吭声。
姚光耀发现,真正的狠角色还是这个连看都没看他的长公主。
“蚍蜉撼大树。”萧玉祚也接话道,“可笑不自量。”
姚光耀低着头,被两个孩子这么说,他自然是不高兴,可是这两个孩子身份不一般,一个是瑾朝太子,一个是位比亲王的昌平长公主,他不仅不能不高兴还要虚心接受。
如今就连姚盛勤都有些同情姚光耀了。
“好了弟弟,不要耽误姚族长的时间。”萧元敏看差不多就开口道,姚光耀毕竟是姚氏一族的族长,事情不能太过,打一巴掌也该给个甜枣吃,“堂舅也是想送个人进去照顾你我姐弟二人。”
“只是堂舅对父皇不太了解,怕是以为父皇比较欣赏母后那种容貌的。”萧元敏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母后只有一个,正是因为那是母后,才是父皇最喜欢的。”
“我一个做女儿的说这些有些不合时,只是在场的都是自家人,堂舅更是姚氏的族长,弟弟与我以后还多需依仗,才提个醒。”萧元敏带着几许漫不经心,“次品就是次品,仿的再像也不可能是真品。”
“真品稍微碰下都会心疼,次品直接摔了也无所谓,堂舅说对不对?”
“长公主说的极是。”姚光耀还能怎么说。
萧元敏看了弟弟一眼,萧玉祚开口道,“我听闻堂舅有一嫡子,倒是个文武全才,过几日父皇身边要选近卫,虽不是多高的官,胜在离父皇近,到时候我会让人举荐堂兄的。”
宁在皇帝眼下做六品,不去外地做五品。
只要认真做得好,入了皇帝眼,比什么都强,宣和帝选近卫的事情,他们不是不知道,可多少人盯着呢,如今姚光耀得了太子的话,心中再欢喜不过了,他这一辈子为的不就是子孙有出息吗?
送走了满脸喜悦的姚光耀,萧元敏看向姚盛勤解释道,“舅舅,我想澜之堂兄还是走科举的好。”
“我知道。”姚盛勤并没有为这个生气。
姚父也点点头,“我们也是这个意思,到时候让澜之过了科举,我们再活动一番,让他去外面锻炼锻炼。”
萧玉祚捏了块绿豆糕吃了后,说道,“我与姐姐商量了许久,虽不是不能让澜之堂兄进近卫,甚至可以让他给二皇子当伴读,可这些都是捷径,还是一步步升上来更稳妥些。”
姚父揉了揉萧玉祚的头,“我们都是一家人,不需要解释的。”
萧元敏眼睛一热,低下头,她当初还害怕舅舅他们生气呢。
萧玉祚呵呵一笑,脑袋在姚父手心蹭了蹭,“我以后还需要澜之堂兄的帮助的。”
“那小子,就该把他下放的远些,历练一番要不不成气候。”姚盛勤捏了捏小胡子,“不过得看科举了,要是他不争气,我们盘算的再好也没用。”
“澜之堂兄肯定会中举的。”萧元敏笑道,说不得到时候名次还不会太靠后,毕竟父皇是要给弟弟找帮手的。
姚父他们也是知道,所以才更加看重姚澜之的学问,毕竟太差的话,实在丢人。
“下午有想去的地方吗?让臭小子给你们带路去。”姚盛勤也不再说这些,反而问道。
“弟弟?”萧元敏看向萧玉祚。
萧玉祚抿了抿唇,脸上带着几分犹豫,他想出去玩的,毕竟出宫一次不容易,可是……“舅舅,不知道家里可有农庄?”
“有。”姚盛勤有些疑惑地回答,倒是姚父眼睛一亮,带着几许满意。
“我想去农庄看看。”萧玉祚一脸严肃,“姐姐去玩吧。”
萧元敏露出笑容,小小的酒窝格外可爱,她伸手捏了下弟弟胖乎乎的脸,“今天你就好好玩吧。”
“是啊。”姚父也开口道,“改日再去看,这一来一回也需要不少时间,今天怕是赶不及了。”
“啊?”萧玉祚看了眼姐姐又看向外祖父。
“外祖父的意思是,你把今天所见所想都如实与父皇说,然后告诉父皇你想去庄子上看看。”萧元敏柔声说道,“说不定有意外惊喜呢。”
“可以吗?”萧玉祚眼睛一亮,这意思是他还能出来?
“父皇不会想要一个养在深宫的太子的。”萧元敏带着几许自信,“更不会想看到一个五谷不分的皇帝。”
萧玉祚愣了一下,就明白了,“那宫中采买的事情……”
“陛下会是个好父亲的。”姚父开口说道。
这意思就是也去问,看看宣和帝会怎么说,怎么教导。
“好。”萧玉祚开心了,“那我下午要去看糖画。”
“嗯。”萧元敏应了一声,伸手摸了摸弟弟,她也想好好看看这个京城,毕竟这次出宫后,她会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再出来了,“舅母给我做了那么多衣服,我还没好好谢谢舅母呢,弟弟陪外祖父说话,我去舅母那一趟。”
“也替我谢谢舅母。”萧玉祚应道。
“那元敏先告辞了。”萧元敏站起身,这是专门留时间让外祖父教导弟弟,毕竟很多东西,在宫中没有可以教给弟弟的。
“我送你过去。”姚盛勤开口道。
“不用了。”萧元敏笑道,“我到外面找个小丫环就可以,舅舅不用多跑这一趟,再说我与舅母也有些私房话说。”
“那好。”虽这么说,姚盛勤还是把萧元敏送到了门口,叫了丫环带路后,才重新进屋。
郑嬷嬷跟在萧元敏身后,笑道,“奴婢看今日公主饭多用了些,就想去找厨娘学学手艺,谁曾想竟是姚夫人亲手所做的。”
萧元敏脚步顿了一下,“那要好好谢谢舅母了。”看着满院子的花草,忽然觉得自己有些失礼了,虽然来姚家她也是准备了许多礼物,每个人都有,可那都是几个嬷嬷帮着准备的,不是她亲手备下的,和姚家为他们做的相比,差太多了。
姚夫人住的院子里不仅有花草还有许多小动物,看着脚边蹦蹦跳跳的白兔,萧元敏眼睛亮了一下,女孩子都喜欢可爱的东西。
“元敏快过来,我带你去看好东西。”姚夫人进萧元敏她们进来,就笑着招呼道,仿佛见过许多次,没有丝毫的生疏感。
“好。”萧元敏快步上前,没有了平日里的稳重,像个真正的孩子一般,姚夫人伸出手,萧元敏放了上去,姚夫人的手暖暖的,给人一种安心的感觉,不知为何就让萧元敏想到了母后,若是母后还在,会不会也这样拉着她走路?
一时间,竟有些嫉妒堂兄姚澜之了。
“看。”姚夫人并没有带萧元敏走远,而是到了屋后的一个竹篮边,那个大篮子里垫的厚厚的棉布,一只大猫懒洋洋地窝在里面,几只小猫偎在大猫身边,“好玩吗?”
萧元敏完全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那猫并不是宫中常见的那种纯色的,而是白色带着黄|色花纹的,粉嫩嫩的小鼻子满脸无辜地看着你,软软的喵呜喵呜叫。
其中一只特别漂亮,眼睛是水蓝色的,四只小白爪,白色的胸脯,四条腿上和整个后都是黄|色的花纹。
“可以摸摸的。”姚夫人笑着说道,“金子很温顺的。”
萧元敏点了点头,伸手往自己最喜欢的那只小猫头上摸了摸,果然大猫只是看了她一眼,根本没有动。
“要不要带走一只?”姚夫人见萧元敏喜欢,提议道。
萧元敏很想点头,可是……“还是放在舅母这边养吧,在宫中……我保护不了它们。”
☆、41 第四十一章
萧元敏忘不了那时候,她看到宫中有只小猫,很是喜欢,又因为弟弟年幼,怕猫伤了弟弟,就没再吭声。
只是宣和帝第二日就让人送来了一对小兔子,那兔子与别的兔子不同,长长的耳朵是垂下来的,毛也很长,远远看去就像是一个毛球。
据说是外邦进献给宣和帝的,整个宫中就这么两只。
萧元敏很是喜欢,亲自动手给它们准备了窝,只可惜那兔子只活了不到五日,就死在了东宫假山后面。
怎么死的,萧元敏是知道,可是谁弄死的,萧元敏至今也不清楚,所以自那以后,就算再喜欢,她也不再养小动物了。
姚夫人沉默了一下,伸手捏着大猫的爪子,对着萧元敏挥了挥,“那舅母替你养好了。”
“谢谢舅母。”萧元敏应了一声,就与姚夫人一起逗猫玩了。
姚澜之带着二皇子与慕容熙过来了,二皇子看到抱着小猫晒太阳的萧元敏,眼底露出几许笑意,“妹妹还准备去市集吗?”
“去啊。”萧元敏起身把小猫放回去后,说道,“现在就去吧。”
“好。”二皇子应了下。
姚澜之笑道,“外面马车已经备好了。”
“那我去叫弟弟。”萧元敏开口道,“二哥哥再稍微等会。”
“嗯。”
慕容熙默不作声地站在一旁,他发现那个抱着猫一脸喜悦的身影,自从他们进来后就消失了,更是在把小猫放下后,再也没看一眼,是因为太过喜欢了吗?
可是……微微深思了一下,看了眼那些小猫崽,它们很小很可爱,但是没有丝毫自保能力,是因为这样吗?
其实长公主比想象中还要心软一些,这样的人在宫中会不会……猛地意识到自己在想什么,慕容熙赶紧抑制住自己的想法。
说到底,萧元敏和萧玉祚都是不满十岁的孩子,能出来玩心里肯定高兴,市集上有很多卖小吃的,虽没有宫中的精致,在这样的氛围中却格外诱人。
只是不管萧元敏和萧玉祚都早熟的不像个孩子,那些东西都是看看就好,并没有要着去买吃的,倒是让跟着的人松了一口气。
萧玉祚不知为何,对那些劣质的玉制品很感兴趣,特别是小摊子上那些玉镯、玉簪子什么的,萧玉祚不仅专门选哪种劣质的还挑不好看的。
萧成轩在一旁看得满是疑惑,但是慕容熙猜到了萧玉祚的打算,果然是小心眼啊,这东西送给宫中的娘娘,还不得恶心死她们,特别是萧玉祚要是当着宣和帝的面送,不说别的,那些娘娘定得兴高采烈的收下,说不得还要戴上一段时日,再好好珍藏起来呢。
萧元敏倒是看了萧玉祚一眼,并没有阻止,反而不着痕迹的把几个颜色乱七八糟看起来异常显眼的拨拉到萧玉祚面前。
“五弟,这都是女人用的,你买这些干什么?”萧成轩忍了半天才问道。
萧玉祚开口解释道,“我要给人带礼物的,出来一趟不容易,你看这个适不适合林……”林贵妃这三个倒是不能说出来,不过已经足够让萧成轩知道他的意思了。
萧成轩脸色黑了一下,看了一眼那些东西,不会也给他母亲送这些吧,自己母亲一定了呵呵的,想到这里,他就有些郁闷。
像是看出萧成轩的想法,萧元敏笑道,“弟弟,那其她人的呢?”说着还看了一眼萧成轩。
萧玉祚马上明白了萧元敏的意思,拿出了一枚玉指环,虽还是劣质玉,但是倒不难看,特别是那指环比较细小,就算真戴着也不会太过显眼,松了一口气。
市集还没逛完,天色就不早了,萧元敏虽然满心的不舍,还是主动说道,“回去吧。”
“好。”萧玉祚恋恋不舍地看着老人画的糖人,又让画了一只老牛后,才满足把一只猫形状的糖画放到萧元敏手里说道,“姐姐送给你。”
萧元敏接过,应了一声看向姚澜之,“今日谢谢表哥了,时间太晚了,我们就不回姚府了,帮我给外祖父,舅舅与舅母说一声,若是改日有机会,元敏还会过去的。”
姚澜之笑着点头,“好。”
刚回到凤阳阁,萧元敏就看到唐嬷嬷在门口等着,见到她满脸笑容,“奴婢备好了热水,公主先梳洗一番,陛下也让李公公传话了,让公主一回来就去书房见他。”
“好。”萧元敏伸手捏了捏唐嬷嬷的手,“嬷嬷我回来了。”
“嗯。”唐嬷嬷脸上表情很柔和。
萧元敏梳洗了一番换上宫装后拿着给宣和帝选的礼物就去御书房了,到了看到萧玉祚已经在了,正在给宣和帝看自己买的东西,“这是姐姐和我专门给林贵妃挑的,父皇你觉得怎么样?”
宣和帝看着盒子里那根发簪,只能说真的很大,也很丑,他想象不出林贵妃会把这个戴在头上。
萧元敏进来后先行礼,才说道,“不好看吗?我也觉得,可是弟弟非说贵妃娘娘会喜欢。”
宣和帝看向萧玉祚,等着萧玉祚的解释。
萧玉祚眨了下眼睛,“贵妃娘娘平时都戴大的,我就选了个大的,是不是我买错了?”
萧元敏无奈的看着弟弟,“父皇,要不晚些时候我再选些送给贵妃娘娘,弟弟……很用心的选,我……”低着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我觉得弟弟可能不太知道这些,又不舍得弟弟……”
虽然萧元敏说的断断续续,可是宣和帝明白了她的意思,“也是玺儿和玄玄的一片心,心意最重要。”
“李德忠,你把这东西给林贵妃送去。”宣和帝吩咐道。
萧玉祚又推出去了几样,一个个指给李德忠看,“这个是皇奶奶的,这个是淑妃娘娘的,这个是宁妃娘娘的……”说完看向李德忠,“这个是给李公公的。”
给李德忠的是一个根雕的小东西,几文钱却很可爱,李德忠眼睛都眯起来了,“谢太子赏赐。”
“是姐姐选的。”萧玉祚开口道,“这个才是我选的。”
萧玉祚选的是一顶红色的帽子,“我看外面的人都戴这个样子的,我专门选了个最漂亮的。”
宣和帝忽然觉得,自己的太子应该学学怎么分辨丑和美了?
不知萧玉祚这诡异的审美怎么就入了李德忠的眼,他眼底也是真心的喜欢,他显示对着萧元敏说道,“谢长公主的赏赐。”又拿过帽子当场戴上,“太子眼光真好。”
萧玉祚点点头,也觉得不错。
萧元敏看了一眼,虽然有些别扭,但是李德忠戴起来还真不丑,“李公公看着更年轻了。”
李德忠笑呵呵了几声,亲手捧着东西退下去了。
“父皇这是给你的。”萧玉祚拿出一个竹制的笔架来,也不知是刚刚看过太多有碍审美的东西,还是这个笔架真的不错,竟让宣和帝觉得眼前一亮,亲自动手接过,摆在了书桌上。
萧元敏也拿出了自己准备的礼物,一个根雕的笔洗。
宣和帝满意地收下了,开始询问出宫后的事情。
萧玉祚说了一会,忽然提到了外面的菜价和宫中采买的菜价,“父皇,你说会一样吗?”
宣和帝沉默地看了萧玉祚一会,才说道,“不一样,东西是外面价格的十倍之多。”
这把萧玉祚吓了一跳,当初他也是听宫女提过一句,他每顿饭所需的银两什么,可是想不到差这么多。
萧元敏因为在宫中管事,虽没有管过这一块,但还是知道一些,所以并没有惊讶。
“那父皇为什么不管?”萧玉祚想了一会直接问道,“那么多银子都去哪里了?”
“自然进了别人的腰包。”宣和帝倒是带着几分笑意,“玺儿问了傻话,难不成那些银子还能自己跑了?”
自从宣和帝和萧玉祚说起这件事,萧元敏就不再说话,只是安静地坐在一旁。
“那不是用父皇的银子,中饱私囊了?”萧玉祚瞪圆了眼睛,“太过分了,拿着父皇给的俸禄,还做这样的事情。”
宣和帝眼神一软,孩子就是孩子,在他们眼中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没有什么中间带。
“那玺儿说该怎么办?”宣和帝开口问道。
萧玉祚挠了挠头,“抓起来,把他们弄走的银子都弄回来。”
“那谁来采买?”宣和帝接着问道。
萧玉祚看向宣和帝,带着几许迷茫,“那不是父皇该考虑的事情吗?”
“哈哈哈。”宣和帝笑出声来,摸摸萧玉祚的脑袋,“这件事父皇留给玺儿,等玺儿长大了帮着父皇管好不好?”
“好。”
“那还看到了什么?”宣和帝问道。
“京城里面的人过的很快乐。”萧玉祚特别形容了一下那画糖画的老人,画工很好,那个糖葫芦颜色漂亮,可惜姐姐不让吃的事情。
宣和帝听得更加高兴了,时不时也说上几句,什么东头有家馄饨馆,那老板夫妇做的馄饨很好吃,西边那家脆饼店,饼又香又大,就是关门早,想吃必须早早去排队……
当初宣和帝住在宫外的时候,没少去这些地方吃东西。
“父皇都吃了,我也想吃。”萧玉祚嘟囔道,“可是都不让我吃。”
☆、42 第四十二章
说了一会闲话后,萧玉祚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想去农庄看看。
宣和帝看了萧玉祚许久,才问道,“为何?”
“儿子不想五谷不分,连什么时节,种什么作物都不知道。”萧玉祚眼神很坚定,“儿子想知道,他们都需要什么。”
宣和帝沉默了一会,说道,“我们的锦衣玉食,都是这些子民供养的,一个好的皇帝,就是要让他的子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是,儿臣明白。”萧玉祚肃然道。
“去看看吧。”宣和帝带着几许感叹,“以后出宫不用专门来禀报了,晚上我会让李德忠把出宫令牌送到你那儿。”
“谢父皇。”萧玉祚行礼后退下了。
萧元敏这才站起身,开口道,“父皇,女儿有话要说。”
“玄玄怎么了?”宣和帝看向萧元敏,问道。
“女儿想以后每日早晨,让弟弟去弘文馆,和几位皇子一同学习。”萧元敏的声音不紧不慢,虽还带着孩童的清脆,却带着一种深思熟虑后的稳然。
“可是太傅教的不好?”宣和帝微微皱眉,神色有些不好。
萧元敏解释道,“太傅教的极好,从这次出去,玄玄就发现,弟弟很懂事,想事情也比以前周全多了。”
“那是为何?”
“弟弟不可能永远一个人。”萧元敏微微眯眼,“兄弟间的感情也是需要培养的。”
宣和帝愣了一下,明白过来女儿的意思。
“女儿这次出门,听到了一句话,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萧元敏笑道,“所以女儿想让弟弟多与其他人亲近亲近。”
宣和帝笑着摇摇头,玄玄虽想的不错,到底是个孩子不够成熟,“那你想过没有,太傅会怎么想?”
“啊?”萧元敏愣了一下,才有些羞涩地低下了头,“父皇,玄玄没想到。”
萧玉祚也努力思索,“玺儿也没想过,只是和哥哥弟弟们一同学习,玺儿很开心。”
宣和帝看着这一对儿女,笑出声来,“那父皇帮你们想好不好?”
“好。”
“七日中,两日让太傅去弘文馆教学,玺儿和其他皇子一同上课,剩下五日中,四日在弘文馆单设书房,用以太傅单独教学。”宣和帝沉思了一下,缓缓道来,“一日出宫可好?”
“好。”两姐弟异口同声道。
“下午练武时间共两个时辰,一个时辰各自练习,一个时辰你们兄弟间互相切磋。”宣和帝也想让自己儿子们关系更好,以后玺儿登基了,也好有个帮忙的。
“姐姐呢?”萧玉祚疑惑地问道。
宣和帝猛然想起了女儿,笑道,“自然是跟着你们一起,玄玄想去弘文馆吗?”
萧元敏带着几许渴望,可是还是摇摇头,“会让父皇为难的。”
“这有什么为难的。”宣和帝一脸笑意,“你就同玺儿一般,再说柳叔公年迈,也不好再留,让他在家养老吧,王光鉴倒是个能人,在不用给玄玄上课的时候,让他去弘文馆教教其他皇子也好。”
“是。”萧元敏欢欢喜喜的应了下来,“女儿一定好好学,不让父皇失望。”
萧玉祚捂着脸,“父皇,要是比武起来,怕是儿子次次都要输给姐姐了。”
“哈哈,所以要努力知道吗?”宣和帝看到儿子的样子,笑出声来,“我看啊,你们几个都是比不过玄玄的,玄玄这点像朕。”
两姐弟自然不会反驳,萧玉祚还问道,“那姐姐哪里像母后呢?”
宣和帝愣了一下,看着萧元敏许久,“玄玄其她都像你们母后,你们母后当初也……”说了一半,宣和帝不再说了。
“那姐姐哪里像我?”萧玉祚又追问道。
“应该是你像我才是。”萧元敏轻戳了弟弟的额头,“我可是比你先出生的。”
萧玉祚捂着额头,“姐姐……那好吧,父皇我哪里像姐姐?”
“你倒是不像玄玄。”宣和帝仔细看了一会,“像……斌儿,越来越像了。”
宣和帝这么一说,萧元敏也看向弟弟,毕竟萧文斌死的时候,萧元敏还小,虽一直记得对自己好的哥哥,可是长相也模糊了,更多的是记得那个冰冷的手。
萧玉祚眨了眨眼,“真的吗?”
“真的。”宣和帝想到大儿子,眼中带着几许伤感,要是斌儿没被害死,琳儿也不会伤心过度……如今……
“真好。”萧玉祚说道,“玺儿没见过哥哥,但是一直听说哥哥文武全才,玺儿比不上,能在别的地方像哥哥,玺儿也很高兴。”
“玺儿也很优秀。”宣和帝笑道。
萧元敏因为想起了哥哥,情绪有些低沉,宣和帝也难得有个能陪他想念大儿子的人,就与萧元敏一同说起了萧文斌以前的事情。
“我还记得,当初斌儿一直叫玄玄小灯笼,玄玄叫斌儿大汤圆的。”宣和帝想到那时候他们一家人在一起的样子,眼神都柔和了不少。
“嗯,因为哥哥喜欢吃汤圆,除了山楂馅的,其它都很喜欢。”萧元敏说起这些,脸上也带着笑容。
“玄玄还专门弄了山楂馅的,端给斌儿呢。”
“是啊。”萧元敏得意的微微仰着小下巴,“只要是玄玄端的,哥哥不管爱吃不爱吃都会吃光的,只是吃到山楂的,会很无奈的样子,很好玩。”
他们两个人说的开心,萧玉祚静静地在一旁听着,原来姐姐也有那么调皮的时候……原来,那就是哥哥,会无奈却永远不会对妹妹生气,会抱着妹妹,就算自己摔倒了,也让妹妹压在身上……原来哥哥是那样的优秀……怪不得宫中的人提起哥哥,都会说可惜。
要是哥哥还活着,姐姐是不是就不用活的这么压抑,明明那么喜欢小动物的人,却不能养,甚至不愿在外人面前露出一丁点,明明爱哭的性子,却成了如今的样子。
不知为何,萧玉祚又想起自己出痘那时,姐姐哭着留下陪自己,他们被搬到那样偏僻的地方,只有彼此,互相安慰,相互依靠的。
要是当时没有姐姐,自己能活下来吗?
萧玉祚不知道,他只知道,姐姐保护了他,他以后一定要保护姐姐。
等萧元敏回到凤阳阁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萧元敏斜靠在软榻上,拿着一本游记在看,而唐嬷嬷轻轻帮着她捏小腿。
“嬷嬷,趁着那些人没入宫,把凤阳阁里的人再过一遍。”萧元敏手指在游记上划了一道,“让赵嬷嬷把东宫的人也过一遍,那些心思浮躁的,都换下来。”
“是。”
“我带回来的东西,除了三位嬷嬷的,剩下的分下去吧,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图个新鲜罢了。”萧元敏吩咐道。
“是。”
秀女入宫,并没有什么仪式,这点连普通人家都不如,毕竟富贵人家纳个妾,有时候还会摆一桌酒席。
本来林贵妃提了,可是被宣和帝以政事繁忙给推了。
这弄得林贵妃极没面子,皇太后倒是心情很好,看着静妃问道,“你知道为何宣和帝这点面子也不给林贵妃吗?”
“不知。”静妃想了一会说道,“莫非陛下……”
“傻丫头。”皇太后笑道,“那是皇帝不想给林贵妃施恩的机会,这个宴不会不办,但是不会现在办,懂吗?”
“那么陛下的意思是……交给谁来办?”静妃有些期待地看向皇太后。
皇太后看出静妃的意思,“怕是宁妃或者……长公主吧。”
宁妃这段日子虽入了宣和帝的眼,但是她要不知分寸的话,不用皇太后动手,林贵妃就饶不过她。
而长公主……皇太后摸了下佛珠,如今虚算起来已经十岁,最多五年就该被指婚了,到时候太子也才十一,正是好时候。
思索了一番,皇太后又恢复了一派和善,“你这段日子在屋中好好抄几分佛经,慧脀皇后的忌日快到了。”
“是。”
“在惠脀皇后忌日前三天,那些荤菜就不要再用了。”皇太后对静妃算是仁至义尽了,静妃不聪明胜在听话,所以皇太后时不时叮嘱几句。
“是。”
入宫的这几个中,林家庶女模样最是出挑,住在林贵妃的偏殿,林贵妃倒是舍得,赏了不少好东西下去,一番打扮,更显得娇艳无双。
除了姚氏与周氏独居一殿外,其她人都被皇太后分别安排在了偏殿,也不知是巧合还是别的,宁妃殿中并没安排新人,而姚氏所住的地方离淑妃很近。
不过这些都与萧元敏无关,萧元敏因慧脀皇后忌日,连着五日在佛堂祈福,甚至茹素了四十九天,一不小心病了,此时正躺在床上难受。
最难受的是,病了还得不到安生,凤阳阁中来来去去的人许多,那些嫔妃身上还擦着香粉,可想而知,萧元敏多不舒服。
萧玉祚心疼地看着萧元敏用了几口粥就放下了,“姐姐还没好些吗?”
“好些了。”萧元敏擦了擦嘴角,“弟弟好好学习,就别来了,过了病气不好。”这话已经不是萧元敏第一次说了,可是没有用,总不能把可怜巴巴的弟弟关在门外不管。
“我没事。”萧玉祚也不喜欢那些名义上探病,实则想在父皇面前表现一番的人,“姐姐要快点好。”
“会的。”萧元敏笑笑,并没多说,心中已经把来的人都记住了,谁是真心谁是假意,更是一清二楚,只等好了,反击回去。
☆、43 第四十三章
萧元敏这一次竟断断续续病了快一个月才彻底好起来,宣和帝的赏赐也如流水一般进了凤阳阁,其她嫔妃也个有表示,弄得库房倒是多了不少好东西。
也不知是补偿还是什么,自从慧脀皇后五年孝期一过,宣和帝赏给萧元敏的布料大多都是艳色,?br />免费电子书下载shubao2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