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部分阅读

作品:嫡长公主|作者:作者不祥|分类:其他小说|更新:2025-07-06 08:30:26|下载:嫡长公主TXT下载
  书名:嫡长公主

  作者:烟波江南

  文案:

  她是嫡长公主,位比亲王,她的弟弟刚满周岁就被封为太子。

  然而这些都是他们母后的死换来的。

  太子年幼,皇子众多,皇帝年富力强,后宫波澜诡橘。

  她能否在步步惊心的宫廷中生存下来,护住幼弟周全?

  又能否在这充满心机暗算的地方找到与子偕行的良人?

  从宫斗到宅斗,从宫闱到朝堂,这一切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内容标签:宫斗 天作之和

  搜索关键字:主角:萧元敏 ┃ 配角:慕容熙,宣和帝,萧玉祚 ┃ 其它:

  慧懿皇后的死换来了女儿得封昌平长公主,位比亲王,刚出生不久的儿子也被封为太子,宣和帝年富力强,皇帝的爱到底能保持多久,宫中皇子众多,关系错综复杂,宫妃眼红后位,步步算计谋害,皇太后咄咄逼人,太子之位更像是催命的诅咒,且看长公主如何在这暗藏杀机之中护着弟弟闯出一条活路,并找到那个能与之携手过渡一生的良人。 此文以长公主的成长为主,吃过亏受过罪,最后一步步变成那最耀眼的存在,与弟弟生死与共的感情让人落泪,女主与男主从开始的朦胧到最后的在一起,渡过了许多挫折,其中还穿插着早逝的慧懿皇后,就算是死也影响着众人,夺人眼球。

  ==

  ☆、1 第一章

  “陛下,我走了以后,请多怜惜我们的儿女,没娘的孩子……”皇后姚氏躺在床上,她的脸色红润,竟比平日里还好上三分,“没娘护着的孩子,莫叫人欺负了去。”

  宣和帝红着眼眶,紧紧握着妻子的手,他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姚氏,那个笑如春花的女子,“放心,朕这就封我们的玺儿为太子,玄玄为昌平长公主,位比亲王。”

  姚氏摇了摇头,“我只求他们一生平安,陛下,求您,若是他们惹了您生气,虽要严惩,可也听听他们的解释……臣妾是没有福气护着他们长大了,臣妾……去陪我们的斌儿了……陛下护着点玄玄与玺儿……”

  “放心……我一定护着我们的儿女。”宣和帝的泪再也忍不住落了下来,“你放心……”我绝不让他们同斌儿一般。

  姚氏在宣和帝还只是一个普通皇子的时候就嫁给了他,他们一同走过最艰难的那几年,更是在宣和帝登基后,就生了嫡长皇子,嫡长皇子萧文斌,三岁认字,四岁读史,五岁能诗……

  深的宣和帝喜爱,多次在众人面前感叹,朕之大皇子,最肖与朕。

  只可惜天纵英才,宣和十年,大皇子殇,宣和帝甚悲,追其为太子,以太子礼葬。

  大皇子出事的时候,皇后姚氏正有九个月身孕,听闻此讯,动了胎气,虽生下了五皇子,到底是伤了身子,勉强支撑了一年,如今已油尽灯枯了。

  “谨郎,琳儿这一辈子最幸福的就是嫁与你为妻,为你传宗接代……谨郎……来生……”

  “来生我们还做夫妻。”宣和帝小心翼翼把妻子搂怀里,“到时候就我们二人……”泪水落在姚氏脸上,姚氏露出笑容,恍若当年。

  姚皇后的长子殇,如今留下的仅剩四岁的长公主与不满周岁的五皇子,他们还不懂死亡。

  萧元敏呆呆地看着姚皇后的尸体,想要伸手摸了摸母后的脸,却不敢,“父皇,母后也走了吗?同皇兄一样,都不要玄玄和弟弟了吗?”

  “不是。”宣和帝心中酸涩,摸了摸女儿的头,“你们母后,只是……”别开脸,宣和帝稳定了下情绪后才看向女儿,说道,“要记住,不管是你们母后还是哥哥都是爱你们疼你们的。”

  宣和十一年,姚皇后殡天,谥号惠懿,盖棺地陵。

  后仅留一女一子,其子被封太子,其女为昌平嫡长公主,位比亲王,皇太子扶灵而入,帝泣不成声,留待百年之后,生同殿,殁同陵。

  萧元敏守着一直哭闹不停的弟弟,她知道母后没有了,就像是那个喜欢抱着她给她讲故事的哥哥一样,明明早上还一起趴在母后身上,商量着等小弟弟出生后一定要好好疼弟弟的事情,可是傍晚就只剩下脸色惨白浑身湿漉漉躺在床上再也不会说话抱着她的哥哥了。

  很丑,很冷,萧元敏看着哥哥的尸体,一向爱整洁的哥哥身上脏兮兮的,那手也湿冷湿冷的,她记得哥哥的手一直是暖暖的,冬天的时候,她最爱把自己的手让哥哥暖着。

  可是没有了,哥哥没有了,哥哥身边一直伺候笑的和善的嬷嬷没有了,漂亮的宫女没有了,会说笑话的小太监也没有了,那一年的雪都是红色的。

  如今连母后也没有了,耳边的哭声不断,李嬷嬷急眼睛都红了,“嬷嬷,把弟弟给我吧。”萧元敏的声音有些哑哑的,带着孩童特有的软糯,在这空荡荡的宫殿更显的可怜。

  李嬷嬷实在哄不住,小太子也不吃奶也不是拉了尿了,就是哭个不停,怕也是母子连心吧,太子殿下虽不是知事的年龄,却还是有感觉的吧。

  赵嬷嬷已经去求皇上了,等御医来了,也仔细给太子与嫡长公主瞧瞧,嫡长公主年纪小,可别伤了嗓子。

  萧元敏也才四岁,怎么可能抱得起来弟弟,李嬷嬷轻轻把小太子放在床上,靠着萧元敏的腿,而自己唐嬷嬷一起在床边,护着小太子与嫡长公主,免得他们一不小心摔着了,毕竟小太子现在正是爱动的年岁。

  “弟弟不哭。”萧元敏小声说道,“姐姐照顾你……母后说了,要玄玄照顾弟弟的……”只是说着说着,萧元敏也开始落泪了,“就剩下我们了……哥哥没了,母后也没了……不怕,有父皇和姐姐保护你……”

  唐嬷嬷与李嬷嬷都是惠懿皇后亲自为女儿和儿子选的奶嬷嬷,自然忠心耿耿,此时听了嫡长公主的话,只觉得心酸,不禁红了眼眶。

  宣和帝进来的时候,就看到这么一副场景,想到当初斌儿还没有死的时候,他们一家四口闲话家常,一并期待着新生儿出世的情景,心中苦涩。

  宣和帝愣神只是一瞬,快步走了过去,弯腰抱起太子,看向女儿问道,“玄玄怎么了?”

  殿里伺候的人都跪下给宣和帝行礼,宣和帝头也没抬,“起来吧。”

  也不知是父子天性还是太子哭累了,一到了宣和帝怀里,只见他抽噎了两下,就不再哭了,握着小拳头哼唧了几声。

  “赵嬷嬷,先把御医叫进来,给玄玄与玺儿瞧瞧。”赵嬷嬷本是惠懿皇后身边的,也是其留下专门照顾孩子们的。

  萧元敏见了宣和帝,赶紧起身就要下床,见了女儿的样子,宣和帝温言道,“别下来了。”

  只见萧元敏摇摇头,唐嬷嬷跪下把鞋子给她穿上后,才把她抱下去,萧元敏恭恭敬敬地行礼道,“元敏给父皇请安,父皇吉祥。”

  宣和帝坐到床上,看着女儿的样子,又是骄傲又是心酸,皇后把几个孩子都教的极好,“起来吧。”

  等唐嬷嬷再次把萧元敏抱上床,才接着说道,“你年纪小,以后就不用如此了,上上下下万一磕了碰了怎么办?”

  见弟弟不哭了,萧元敏也好了不少,奶声奶气地说道,“母后说过,我们不能恃宠而骄,父皇疼我们,我们更应该乖,做得更好,让父皇骄傲。”

  想到早逝的大儿子,也是守礼懂事,宣和帝不禁道,“你们都是父皇的骄傲。”

  赵嬷嬷已经带着御医进来了,那御医正擅给孩童看诊,不用把脉只观其色就已经猜的**不离十了,只是能当上御医还活到如今岁数的,都不是那种只懂医术的,先给宣和帝,太子与昌平嫡长公主行礼。

  “看看太子怎么了,为何一直哭闹不休。”宣和帝沉声说道。

  “是。”御医起身走到脚踏边跪下,李嬷嬷把太子的小手拿出来,露出藕节般的小胳膊。

  御医仔细把了脉,恭声说道,“陛下,请容微臣问照看太子的嬷嬷几句话。”

  宣和帝眉头微微一皱,“嗯。”

  萧元敏紧紧靠着宣和帝,小脸上满是担忧,“父皇,弟弟是不是病了?”

  宣和帝看向御医,那御医也是个知趣的,回禀道,“回长公主的话,太子殿下并无大碍。”

  宣和帝摸了摸女儿的头,看了眼御医,御医这才开始询问起李嬷嬷关于太子的事情,等问完了,就重新跪下回话,“禀陛下,太子殿下只是内火过旺,多喝些温水,用些果泥与蔬菜即可,并不需用药,也可用少量菊花水。”

  萧元敏松了一口气,小大人的样子令宣和帝脸上露出几许笑意,“玄玄听到了吧,弟弟没事。”

  “嗯。”萧元敏拉着宣和帝的手,小大人一样说道,“母后说过,要玄玄照顾弟弟的。”

  宣和帝摸了摸女儿的头,却没再说话,反而对御医说道,“给昌平公主看看。”

  “是。”

  小太子不用吃药,倒是御医给萧元敏开了方子,不过也只是些对嗓子好的,宣和帝心知女儿不爱吃药,就命御医做成药丸,弄得自认已经是大人的萧元敏红了脸。

  李德忠守在门口,看了眼带着宫女款款走来的女子,垂下了眸,来的是宫中正得宠的孙贵人,颇有几分姿色,而且很会做面子活,每次客客气气与他说话,次次都打赏,可是到底年纪小,那眼底里的情绪还不会隐藏,他们这些能伺候在陛下身边的,谁不是看得一清二楚。

  也就她自以为藏得严实,把别人都当傻瓜呢。

  “给贵人问安,贵人吉祥。”等人过来的时候,李德忠已经恢复了恭敬有礼。

  “李公公好。”孙贵人的声音极好,特别是惠懿皇后走后,宣和帝平日里心烦睡不着,就去听听孙贵人唱歌说话,所以一举从答应升了贵人,“您在这儿,莫不是陛下也在?”

  李德忠笑道,“陛下无事,来瞧瞧太子与嫡长公主。”

  孙贵人看了身边的宫女一眼,那宫女拿出一个荷包塞到李德忠手里,孙贵人这才开口道,“劳烦公公通禀一声。”

  “请贵人稍等一下。”李德忠满脸笑意,开口道。

  孙贵人心中不耐,脸上却露出笑容说道,“自然。”

  李德忠进去的时候,宣和帝正抱着儿子同女儿说话,前几日不知是谁养的猫跑到小花园里被萧元敏看到了,“白白的,毛绒绒的,看起来很好摸。”

  “那父皇送玄玄一只更漂亮的好不好?”宣和帝看着女儿比划的憨态,只觉得满心喜爱。

  萧元敏眼睛满上亮了,“好……”忽然看到宣和帝怀里的弟弟,“还是不要了,弟弟小,万一伤了弟弟不好。”

  “那好,等弟弟长大了,父皇送玄玄一只最好的。”

  “还要给弟弟。”

  “嗯,一人一只。”

  ☆、2 第二章

  李德忠行礼后,才说道,“孙贵人在外求见。”

  宣和帝眉头皱了一下,看了眼拿着布老虎与弟弟玩的女儿一眼,才说道,“让她进来吧。”

  萧元敏年纪小还不懂,可是赵嬷嬷听了,心中不悦,那孙贵人打得什么主意,一想就知,当初惠懿皇后还在的时候,这些人哪里敢耍这种小手段,一时间又觉得凄凉,两个主子如今年纪都小,又没了皇后护着,后宫那些都不是省油的,特别是太子这个位置……虽说是圣上一心为两个主子好,可也是把他们放在火上烤。

  萧元敏对于争宠女人的心思并不太懂,可是本能的不喜欢别的女人踏进这里,屋子里的一切都是母后亲自给她选的,帮她布置的。

  萧玉祚哭累了就在宣和帝怀里睡着了,李嬷嬷福了福身后,把太子接了过去,到了旁边的小屋。

  孙贵人进来的时候,是自己拎着食盒的,她行礼的姿势很漂亮,带着几分弱不禁风感觉,配着脸上甜甜的笑容,格外可人。

  宣和帝摸了摸女儿的头,才开口道,“起了吧。”

  “谢陛下。”

  在宣和帝喊起后,萧元敏才笑着说道,“贵人也好。”母后告诉过她,对待后宫那些女人,在她对你笑的时候,你要笑的比她还甜,在她对着你流泪的时候,你要比她落的泪还要多。

  “长公主殿下,消瘦了不少。”孙贵人微微皱眉,带着继续怜惜,“奴婢瞧了都心疼。”

  萧元敏笑了笑,没有吭声。

  孙贵人现在虽得宠,可到底只是一个贵人。

  “奴婢做了些家乡那边的小点心,请陛下和公主品尝。”

  李德忠上前接过食盒,并没有直接把糕点端到宣和帝面前,只是摆放在了一边桌上,孙贵人用银筷每样夹了一些放在宫女递过来的小碟里,然后吃下。

  宫女端来茶,孙贵人抿了一口后,才开口道,“希望陛下与公主喜欢。”

  李德忠这才把东西端了过去,宣和帝看了一眼,说道,“还有事吗?”

  “没事了。”孙贵人眼神闪了一下,“若是公主喜欢,就让奴才说一声,奴婢还去做。”

  “谢谢孙贵人。”萧元敏开口说道。

  其实还是萧元敏年纪小,若是大些只用说一句,到时让宫女去找孙贵人学了去,免得累着贵人了。

  这样既在宣和帝面前表现了自己的懂事,又打了孙贵人的脸,正管事的太后知道了,孙贵人也落不了好。

  毕竟宫中有专门做糕点的奴才,堂堂一个贵人,还需要自己下厨去弄吃食,跟谁亏了她月例一般。

  等孙贵人离开了,萧元敏明白自己没了母后,能保护自己和弟弟的只有父皇,而且绝不能让父皇忘了母后,要不对他们没有好处,眼珠子一转,脸上露出几许悲伤,直接靠到宣和帝怀里。

  “怎么了?”宣和帝有些疑惑,刚刚还好好的,怎么一会就如此了,“若是不愿意吃,就不吃,李德忠把东西撤下去。”

  “不是的。”萧元敏小声说道,“我想母后了,记得当时不懂事,只是听宫女闲聊时说起,她们的母亲会给她们做吃的……我就闹着母后给我做……”

  “朕也想起来了,你们母后没办法了,就着人弄了小炉子到殿中,亲自去熬了粥,你还嫌没味,朕还以为能有朕一碗,谁知道你和斌儿都给吃完了,要知道她都没给朕做过东西。”宣和帝也想到那时候的情景,眼底露出几许笑意,想到琳儿那时候的为难,他就觉得好笑,若不是玄玄闹得太厉害了,怕是琳儿绝不会去做这种落人话柄的事情。

  “以后玄玄给父皇煮粥吃。”

  这又与孙贵人不同了,萧元敏要真去做了吃食,任何人知道了,也只能赞一句孝顺,再说了,萧元敏是宣和帝亲封的位比亲王的昌平公主,而那孙贵人,仅仅是一个贵人。

  宣和帝并没有太多空闲的时间,又与女儿说了几句后,就离开了,没多久李德忠就去孙贵人那儿宣旨,贬其为常在。

  孙贵人偷鸡不成蚀把米,使得不少平日里看她不顺眼的人,都幸灾乐祸了起来。

  只是在幸灾乐祸的同时,也明白了宣和帝的意思,争宠献媚可以,但是绝对不允许利用到太子与长公主头上。

  宣和帝对两个孩子的疼爱和重视在他们名字上都有体现。

  萧元敏,元,始也。敏,《中庸》:“人道敏政,地道敏树。”萧元敏虽是女儿,宣和帝对她的期待却极大。

  萧玉祚,玉可是象征权势的,就像是传位需要的不仅是诏书,还有玉玺,那些雕琢于帝王宫苑的玉制品更是被看作是显示等级身份地位的象征物,没身份品级的都不能佩戴。

  祚字素有赐福的意思,《左传》 中就有“天祚明德”这样的话,《国语》也有“皇天嘉之,祚以天下。”

  祚字更有一层皇位的意思在里面,《东都赋》里有一句是“往者王莽作逆,汉祚中缺。”

  唐嬷嬷端了冰糖梨水来,里面不仅有切成小块的梨还有百合、莲子与枸杞,配着白瓷的小碗格外诱人。

  净了手,萧元敏就用了起来,赵嬷嬷看了眼孙贵人端来的糕点,开口道,“公主,这糕点瞧着有些甜了,不如奴婢去换了莲子糕来?”

  咽下嘴里的东西,萧元敏才开口道,“撤下去吧,我不想吃。”她年纪虽小,用餐的礼仪却是极好,勺子舀汤的时候,既不会碰到碗壁发出声响,也不会有汤水低落,举手投足间已带出几分雅致。

  “是。”赵嬷嬷她们是不会让太子与公主用外人送的吃食,就连用的,都是她们自己做或者仔细检查过的,一得了公主发话,赶紧撤了下去。

  萧元敏用了半碗就不再动了,唐嬷嬷也不劝,让宫女收拾了,用温水绞了帕子,给萧元敏擦了脸与手。

  “嬷嬷,弟弟醒了吗?”萧元敏托着腮看向外面,与刚刚在宣和帝面前的娇憨截然相反,唐嬷嬷与赵嬷嬷看了,又是心疼又是骄傲,公主如今虚算起来才五岁,自从惠懿皇后走了,就像是忽然长大了一般。

  “奴婢这就去瞧瞧。”赵嬷嬷轻声说道。

  “算了。”萧元敏伸手捞过布老虎抱在怀里,这个布老虎和刚刚逗萧玉祚的并不是同一个,颜色已经没有初时那么鲜艳了,可是能看出主人很爱惜,“弟弟要是醒了,李嬷嬷会抱他过来的。”

  “是。”

  唐嬷嬷让殿中的宫女都退了下去,只剩下她与赵嬷嬷后,才跪坐在脚踏上,小声说道,“明日公主和太子要一起去与太后请安。”

  “嗯。”萧元敏下巴压在布老虎的头上,“玄玄会紧紧牵着弟弟的。”

  太后多次与宣和帝提过,要接了太子与嫡长公主到身边,也好仔细照顾,只是宣和帝一直没有吐口同意,说是孩子小,换了地方怕不习惯。

  所以太后经常留了萧元敏与萧玉祚说话,好吃好喝哄着,就等他们主动开口,这样宣和帝就没有借口不同意了。

  萧元敏已经懂事了,而萧玉祚太小,就怕被骗了话,虽说童言无忌,可萧玉祚另一个身份是太子,年纪再小也应当言出必行。

  后宫的嫔妃皇子皇女每日都要去皇太后那儿请安,路上萧元敏他们难免碰上别的人。

  林妃是朝中大将军之女,在宣和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已经入府,她脸面圆润,漂亮的柳叶眉,梳着朵云髻,只插了珠花和浅蓝色的绒花,一身水蓝色宽幅裙,见了萧玉祚与萧元敏就停了下来双手手指相扣,放至左腰侧,弯腿屈身道了万福。

  萧元敏双手交叉置于腹部,可并没有屈膝只是微微的鞠躬点了下头,露出笑容。

  李嬷嬷在看到林妃身影的时候已经把太子放到了地上,他学着萧元敏的样子回礼后,就紧紧拉着萧元敏的手,仰着脑袋咧嘴笑了起来,萧元敏摸了摸他的头当做夸奖。

  林妃这才站起身,柔声说道,“两位殿下可是要去与皇太后问安?”

  “正是。”萧元敏声音有着孩童特有的软糯,“林妃娘娘可要一同前往?”

  林妃颔首,侧身等着萧元敏牵着太子走到前面,才走在了靠后一步的位置,唐嬷嬷与赵嬷嬷对视一眼,已有几分明了,林妃伴在宣和帝身边已有十年,只有一女,生来就是个病歪歪的身子,又有萧元敏珠玉在前,并不得宣和帝喜爱,平日大多留在屋中养病,皇太后怜其体弱,也免了她的请安,这下更是被人遗忘到了角落,若不是林妃父亲是大将军,掌着实权,她自己又是四妃之一,其女儿恐也不会活到至今。

  如今因惠懿皇后的死,宣和帝下令五年不选秀,可是五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林妃年岁也不小了,若不好好为自己打算,抓住机会,怕是无出头之日了,怪不得有了今日的偶遇,定是下了不小的决心。

  ☆、3 第三章

  萧元敏他们进来的时候,那些坐着陪皇太后说话的嫔妃都站了起来,林妃先立于一侧。

  二人刚跪下,就听见皇太后说道,“快起来,来皇奶奶这里。”皇太后本就喜欢小孩,萧玉祚不仅是她孙子,而且又可爱又乖巧,就算有些私心,可其中的疼爱喜欢也是不掺假的。

  两人没有真的起身,还是规规矩矩行礼后,才站起身,萧元敏笑道,“皇祖母怜惜,可是弟弟与我也想要孝顺皇祖母。”

  “知道你们两个孝顺。”皇太后脸上的笑意更深,招了招手,“快过来,皇祖母着人做了豆糕。”

  萧玉祚歪着小脑袋看了看皇太后,又看了下萧元敏,才握着小拳头往皇太后怀里扑去,地上虽有皇太后专门命人铺的厚垫子,可宫女嬷嬷们还是紧张的盯着萧玉祚,恐怕他一不小心摔着了。

  萧元敏跟在后面,坐到了皇太后身边。

  林妃这才站了出来,给皇太后行礼,皇太后自然知道林妃是与太子长公主一同进来的,先是拿了块豆糕递给萧元敏,又捏了一块放到萧玉祚小手上后,才开口说道,“起了吧。”

  林妃这才敢站起身,“乖孙孙,想皇奶奶了吗?”

  萧玉祚如今正是最好玩的年龄,走路走不稳却偏偏喜欢到处走,说话也是一个字两个字往外蹦,还说不清楚,弄得皇太后与皇上都极喜欢逗他。

  “想……”萧玉祚咧着嘴,沾了口水的小嘴使劲往皇太后脸上蹭,“皇奶奶亲。”

  “好孙孙。”皇太后也不嫌弃,萧玉祚亲了后,就把捏着的豆糕往皇太后嘴里塞。

  “吃,皇奶奶吃,香。”

  “好,好。”

  朱嫔是皇太后的侄女,在皇太后身边不像别人那么拘谨,此时凑趣道,“太子殿下与太后就是亲,连吃块糕都想着分太后呢。”

  皇太后听了心中满意,笑呵呵地咬了一小口后,使劲亲了亲萧玉祚的脸颊。

  “臣妾还没进宫的时候,在娘家也见了不少孩童,就算是比太子年岁大的,也没有太子这么懂事。”朱嫔刚入宫两年,每日都在皇太后身边伺候,因为皇太后关系,宣和帝也给她几分体面,她也是一个机灵的,心知皇太后最念娘家,就时不时像是不经意提一两句,使得皇太后越发喜欢她。

  萧元敏听着那些嫔妃奉承皇太后,顺着皇太后的意思说话,拿了帕子出来,仔细帮着弟弟擦手,并不插话。

  林妃眼神微闪,这朱嫔自从皇后逝去,因为皇太后的关系,倒是得意了不少,就连她们几个为妃的,都让着她几分,更不用说别人了,谁也不敢争了她风头。

  只是她忘记了,这宣和帝是姓萧的,皇太后更不是宣和帝亲生母亲。

  “臣妾绣了帕子送与皇太后与长公主。”朱嫔抿唇一笑,“臣妾手拙,希望皇太后与长公主别嫌弃的好。”

  “咦,你还绣了东西。”皇太后故作不知,笑道,“拿过来看看,哀家可不许不好的东西给乖孙女用。”

  “太后果然最疼长公主了。”朱嫔起身走到皇太后身前,双手捧着一条绣着富贵牡丹的帕子,那牡丹娇艳,更是皇太后最喜的花,果然皇太后笑着接过,夸了朱嫔几句。

  皇太后让人把帕子收了起来,笑道,“给我乖孙女的呢?”

  朱嫔从宫女手中接过另一条帕子,那帕子上绣了三只猫,一只大猫和两只小猫,懒洋洋地晒着太阳,很是可爱。

  “元敏看看喜欢不,若是不喜欢,就让朱嫔重新绣了给你送去。”皇太后一脸慈爱地说道。

  “朱嫔娘娘有心了。”萧元敏站起身,亲手接过帕子,把玩了一下,接着说道,“很精致,元敏喜欢。”

  皇太后见萧元敏脸上的笑意,满意地说道,“喜欢就好。”

  又说了一会话,皇太后开口道,“我身子也乏了,你们都回去吧。”

  “是。”

  嫔妃们虽回话回得快,心中多有不舍,毕竟皇帝马上就要来了,只是太后发话了,谁也不敢明着与太后作对。

  “朱嫔辛苦点,留下伺候我老婆子吧。”皇太后并没有看下面的人,只是与萧元敏一起逗萧玉祚玩耍。

  朱嫔眼中闪过得意,面上恭敬地行礼道,“是臣妾的福气才对。”

  “皇奶奶累了,元敏和弟弟会不会扰了皇奶奶休息,那元敏和弟弟也退下吧。”萧元敏有些担忧地看着皇太后,奶声奶气地说道,“皇奶奶要好好休息。”

  萧玉祚虽不太懂,但是姐姐说的话都是对的,所以在一旁点头,“休息。”

  “多陪皇奶奶一会,皇奶奶看到你们就高兴。”皇太后摸了摸萧元敏的脑袋,“不如让朱嫔陪你们两个玩会。”

  “臣妾定会照顾好太子殿下与长公主殿下的。”朱嫔行礼后说道。

  “嗯。”

  “元敏想陪着皇奶奶,元敏不玩了。”萧元敏往皇太后身边凑了凑,“弟弟想去玩吗?”

  萧玉祚虽还想玩,可是更舍不得姐姐,拉着萧元敏的手,“要姐姐。”

  “那朱嫔给老婆子捶捶腿吧。”皇帝马上就要来了,若是朱嫔什么都不做,就太显刻意了,皇太后心中只觉得孙女孙子孝顺,并没多想,毕竟孩子小的很,哪里有那么多心机。

  皇太后虽不是宣和帝的生母,但是该有的礼节,宣和帝一点都没落下,每日都会来给皇太后问安,有时还会陪着用饭。

  宣和帝一进门就行礼道,“儿子萧景给母后请安,母后吉祥。”

  “赶紧起来。”

  “谢母后。”宣和帝起身,萧元敏拉着萧玉祚上前给宣和帝行礼后,立在一旁的朱嫔才给宣和帝行礼。

  宣和帝并没太在意,心知母后亲近娘家人,自从朱嫔进宫后,大多留着她在身边伺候。

  “玄玄和玺儿可有给皇祖母添乱?”宣和帝坐下后,就招了招手,把儿子女儿叫到了身边。

  萧元敏鼓了鼓腮才说道,“皇奶奶说弟弟和玄玄都很乖。”

  “有他们两个陪着老婆子,老婆子都能年轻十岁。”皇太后笑的一脸慈爱,“皇帝啊,他们两个孩子自己住,老婆子天天担心那些奴才照顾不周,慢待了他们啊。”

  宣和帝摸了摸女儿的头,才说道,“劳母后担忧了,玄玄他们那有朕安排的人看着,那些奴才不敢。”

  “这就好。”若宣和帝是皇太后亲生的儿子,她也不会每次只能明示暗示,却不敢直接开口,毕竟当初宣和帝养在她身边的时候,已经记事了,“元敏年岁已经不小了,也该找人教她些东西了。”

  瑾朝公主的教育都是交给宫中后妃,宣和帝不是没有想过玄玄的教育问题,若是皇后还在,自然就交给皇后,可是现在……“母后有什么好的人选吗?”

  皇太后笑着说了几个人,朱嫔自然在其中,只是并没有着重去夸,“她们在家中都是善着文,如今也是手未尝废卷,老婆子挑花了眼,还是皇帝拿个主意吧。”

  “多些母后提醒,儿子会仔细考虑的。”

  “嗯。”皇太后满意地点了下头,“我瞧着林妃也不错,清蓉又是个身子弱的,不如就让林妃亲自教育吧。”

  “母后做主就是了。”

  又说了几句宣和帝站起身,恭声说道,“儿子还有些政事需处理,就先行告辞了。”

  皇太后闻言,开口道,“政事要紧,老婆子心知你孝心,以后不用每日来请安了,多休息休息。”

  “是儿子应守的本分。”宣和帝笑道,“儿子见母后面有倦色,玄玄和玺儿就随儿子一起走吧。”

  皇太后摸了下手腕上的佛珠,才笑道,“也好。”然后看向萧玉祚与萧元敏,“你们明日再来,皇奶奶给你们备好吃的。”

  “是。”

  宣和帝送了女儿和儿子回宫,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陪着女儿说话。

  “皇奶奶给玄玄和弟弟吃了豆糕,甜甜的。”萧元敏拿着嬷嬷专门缝的小球陪弟弟玩,“对了,去的路上遇见了林妃娘娘。”

  “哦?”宣和帝眼神闪了闪,看了一眼站在旁边的李德忠,李德忠退了下去。

  “朱嫔娘娘给皇奶奶和玄玄绣了帕子,玄玄不高兴。”说到这里,萧元敏鼓起了腮帮子,“很不高兴。”

  宣和帝一看,起了兴致,“可是不好看?玄玄不喜欢?”

  “好看。”说着还掏出怀里那条绣了三只猫的手帕,“很好看,可是她给皇奶奶那条是颜色很艳很艳的红牡丹。”连着说了两个艳字,可见萧元敏的在意。

  慧懿皇后死的时候,宣和帝下令,王公大臣都为其披麻戴孝,京城禁屠宰四十九日,在外三日。停音乐祭祀百日,停嫁娶官一百日、军民一月。

  宣和帝辍朝二十七日,一年不入后宫,五年不选秀,而萧玉祚与萧元敏更是守孝三年,屋中都用素色。

  如今惠懿皇后走了不到一年,朱嫔那条手帕绣工精细,也需一段时日,萧元敏看了如何不怒。

  ☆、4 第四章

  宣和帝听后,眉头皱了下,伸手拿过那帕子,上面的猫精致可爱,一看就是小孩喜欢的,“她不懂礼数,玄玄不生气。”宣和帝把帕子收了起来,并没有还过去。

  萧元敏靠到宣和帝怀里,小声说道,“是玄玄太小气了,朱嫔娘娘可能不知道,玄玄不该告状的。”

  “这不是告状,玄玄受了委屈自然要告诉父皇。”宣和帝笑着安抚道,“对了,父皇给玄玄和玺儿备了东西,一会就让人送来。”

  “好。”萧元敏眯着眼睛笑了起来,左脸颊露出小小的酒窝,“父皇,玄玄想读书。”

  “读书?”宣和帝眼睛眯了一下,笑道“玄玄想读什么?”

  “不知道。”萧元敏捏着弟弟的手指玩,“玄玄要学好了,以后教弟弟。”

  “父皇记下来了。”宣和帝愣了一下,才说道,“玄玄先陪弟弟玩,父皇去办事。”

  “好。”萧元敏赶紧拉着弟弟站起来,“父皇要注意身体。”

  “父皇要多吃……嗯……糕糕。”萧玉祚也开口道。

  “好。”

  送走了宣和帝,唐嬷嬷才上前问道,“公主要不要用些东西?”

  “让李嬷嬷带弟弟去用些东西。”萧元敏吩咐道,“我回屋休息会,不用人伺候。”

  “姐姐。”萧玉祚仰头看着萧元敏,叫道。

  “弟弟去吃点东西,睡醒了姐姐陪你玩好不好?”萧元敏对弟弟有着无限的耐心。

  萧玉祚明显有些不乐意,但是比一般孩子懂事,还是点了点头。

  看着李嬷嬷弯腰牵着萧玉祚离开,唐嬷嬷和赵嬷嬷伺候萧元敏躺床上,等门一关上,萧元敏就翻了个身把布老虎抱到怀里,小声哭泣了起来,“母后……”

  惠懿皇后在死前做了不少安排,更是经常把萧元敏独自叫到身边,交代一些事情,一些连唐嬷嬷她们都不知道的。

  就像是今日的事情,慧懿皇后说过,不管是皇太后还是宣和帝,只要他们提了关于萧元敏教育的事情,就要萧元敏和宣和帝撒娇说要念书,以后好教弟弟。

  绝不同意把他们养在别人身边,就算是皇太后身边也不行。宣和帝是他们姐弟两个在宫中的唯一靠山,绝对不能让宣和帝忘记他们,要宣和帝喜欢他们,若是有母后娘家的人入了后宫,也不能太过亲近,相信,甚至不能让她生下男孩,因为那样弟弟就会少了助力。

  萧元敏原来不懂,可是自从母后真的走了,渐渐的也懂了,只是越懂越的害怕,这种害怕却不能告诉任何人,母后的那些安排也不能告诉任何人,因为都是她与弟弟保命的东西。

  就像是母后说的,除非弟弟登基,否则她与弟弟没有丝毫活路。

  可是他们如今能依靠的只有父皇,而母后也说过,帝王的爱是最不可靠的,却也是最不能失去的。

  弟弟年纪小,她不敢说,父皇的孩子不是只有弟弟与她,她不能说,紧紧搂着布老虎,萧元敏甚至连哭都不敢太随意,若是眼睛红了肿了,被人发现了也不好。

  会不会像母后说的,等她学了学问,懂得事情多了,就好了,能更好的保护弟弟。

  只是为什么弟弟不能表现的太好,明明弟弟不到六个月就会说话了,明明弟弟那么聪慧,她是问过的,可那时候母后虽没有流泪,她却觉得母后很难过。

  可是最后母后抱着她,轻声说了,那时候有母后的保护,哥哥还是死于早慧,弟弟没了母后的保护,早慧是比催命符还可怕的。

  那时候母后也要求,她必须要优秀,甚至要比那些皇子还要优秀,因为她要护着弟弟,代替母后守着弟弟,让弟弟最后登上皇位。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