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08部分阅读

作品:驰骋官道|作者:作者不祥|分类:其他小说|更新:2025-07-04 10:34:06|下载:驰骋官道TXT下载
  板砖,周君任总觉得心里有愧,只要到县里总要去徐永利那里坐坐,一来二往,两个人就熟悉起来,才发现彼此之间脾气还挺合得来,周君任也知道他这一次能跟着来,名义上是为了纯碱项目的事情,实际上也是想和江林涛亲近亲近。

  “江县长,现在县里企业方面基本是陷入停滞状态,财政收入也是裹足不前,忠本县长是搞得焦头烂额的,来之前,要我们一定听听你有什么指示,老邵本来也是约好了要来的,只是临时被调查组的人抓了壮丁,去了解一些事情……”

  江林涛摆摆手:

  “我现在是借调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忠本县长只要按照县里发展的大方向走就行了,老绍干得不错嘛,能够这么快把刘成林给揪出来,老绍是用了很大心思的,也算是间接的帮县里洗脱了一些罪名……”

  江林涛对于县里的情况很清楚,刘忠本在这些人面前叫苦,并把话带到,只是表明一个姿态,并不是政府这边的工作就是一团糟了。

  至于绍伟,现在是极力想靠近自己,确实绍伟能够迅速把拦路上访的事情这么快弄出结果来,他也是非常的满意。

  “江县长,他们报告地都是坏消息,我这里可是好消息。”

  周君任笑眯眯的道:

  “江县长,博联化工准备在我们安丽投资建厂,主要就是利用盐矿出产的纯碱等生产食用小苏打,他们已经派员进行了考察,达成了意向性的一些协议,不过,就是不知道四江化工能不能……”

  江林涛笑了笑,博联化工是一家私营企业,规模并不算大,但是是和纯碱项目可以配套的,他曾经和一起去京城的四江化工以及化工厅的那位处长提起过,希望能找一些相关的企业,想必这些人和博联的老板比较熟悉,给博联的老板透露了些信息,博联化工的老板也嗅到了里面的很多有价值的东西,才会提前出击。

  他知道周君任恐怕也想探探四江化工落户安丽的可能性有多大,江林涛心里一笑,四江化工现在对他是客气得不得了,在他们看来千难万难的经委、化工部的审批在江林涛的活动下如同探囊取物一般轻松就搞定了。

  江林涛在京城有关系,这回又帮了四江化工大忙,不把审批下来的纯碱项目落户海螺,四江化工的老总恐怕也清楚结果会如何。

  “老周你只管抓紧时间落实你那博联化工,江县长办事,你就不要操心了……”

  江林涛也点点头:

  “既然博联有那样的意向,你就要抓在手里,千万不要让它给溜走了。”

  “嗯,只是四江化工一天没落实下来,我有些话就不好讲啊。并且博联化工的那位沈老板希望和您碰碰面,说你是咱们四江最优秀最敬业的县长,是真心实意想要替乡里发展经济的干部,有你这样的干部,他在咱们海螺办企业才算是放心 。”

  江林涛笑了笑,那位沈老板说的什么最优秀的县长那都是扯淡的,想必也是希望能和自己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今后遇到一些棘手的事情也好有条路好走。

  一边的汪峰和一听说起这事也插嘴道:

  “我听说市经委熊主任也对博联化工很感兴趣,咱们这边谈着的时候,还领着沈老板四处走动,希望沈老板能够加大投资规模。”

  “噢?”江林涛立时警觉起来:

  “熊达文他想干什么?是想挖咱们的墙角还是干啥?”

  “不太清楚,但是我知道熊主任带着博联的人去市开发区转悠了一遍,而且招待的档次和规格还超高。”汪峰和也是觉得这中间有些问题,才会说出来,这年头,亲兄弟还得明算帐,虽然都是在宁陵市里,但是开发区属于市里边直管,若是这个企业落户在开发区,市里边那些个部门也是脸上有光。

  江林涛一听也是一脸的慎重:

  “这事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商人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肯定要弄几个我们县的竞争对手,从而实现其利益最大化,而其他地方看到有企业有投资意向,那就像猫见了腥味一般也会咬着不放的,当年我在金丰的时候,引进海外的刘家制药企业也是这般,当时我们市里的领导和宜都为了这事把官司都打到了省里,最后虽然还是落户在金丰,但是中间的过程可以说是跌宕起伏,险象环生,峰和,你回去之后马上和忠本县长说说,建议郑和他立即给廖汇报,务必要把他留在咱们海螺,必要时候我要回来和沈老板面谈,可不能让我们和开发区相争,让沈老板渔翁得利!虽然这个项目要说大也算不上很大,但是却能解决咱们好几百人就业……”

  刘家的制药企业那投入是将近十亿啊,这可是好大的手笔!那个地方见了会不动心?

  可是宜都最后居然还是没有竞争过金丰,这里面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金丰方面使出了什么杀手锏,最终取得成功,大家也就不清楚了。但是眼前他们年轻的县长肯定在当时是在这件事情上起到了关键作用的,这一点绝对是毋庸置疑的。

  “是啊,乡里的一些老百姓听说有企业来投资,也很想就近找份工作,那比出去打工划算多了,听到这个消息都积极主动的配合支持乡里对盐矿进行整顿……”

  周君任一听江林涛这么说,也是有些发急,“市里边咋能这样呢?这也太不地道了吧?”

  “老周你也别太担心,这小苏打生产也得选地方,最好是靠近原材料之地,这样成本上才划算,市开发区啥都没有,人家老板也得掂量掂量,何况咱们县里这般热诚,他要啥咱们给他解决啥,劳动力也可以就近解决,只怕工资也要比开发区那边低不少,这些优势条件不是他们开发区所能比拟的。何况,咱们江县长这些招商里的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给你支一两招,拿下博联化工那还不是小菜一碟……”

  汪峰和见周君任急得火烧眉毛的样子,也笑着劝慰道。

  江林涛摆摆手道:

  “战略上藐视对手是可以的,但是具体的工作却要慎重对待,不然那就只是空中楼阁,任何事情想要干成,一要靠思路,而还要靠踏实肯干,特别是招商引资,真心诚意是很重要的……”

  江林涛实在有些放心不下,这些事情说变就变,保不准市里边领导出面一张罗,这些私人老板觉得能傍上市里边这些大树,就要改变主意,何况开发区若能给更优厚的条件,运输问题也不是不可以克服,公司总部设在市里,在安丽设一个加工车间就了结了,这样虽然其他没损失,但是在税收上那就是白白的便宜了开发区了。

  几个人谈了一会工作上的事情之后,不可避免的要谈到调查组对他调查的事情,徐永利说道:

  “现在拦路上访的事情已经搞清楚了,但是市里还是没有传出江县长要回来的风声,我倒是觉得这事儿关键不在于上访反映了啥问题,关键在于市里边领导担心破坏了省里领导心情,省领导迁怒市里,自然也就得拿出一点动作来向省领导交待不是?现在江县长该受的打磨也受了,问题也搞清楚了,我看江县长恐怕也快要回来工作了吧?”

  徐永利说着目光往江林涛这边瞟过来,一干人的目光也都无声无息的落在了江林涛身上。

  江林涛当然清楚徐永利话里的意思,时间差不多过去快一个月了,市里边得就这个问题向省里作出汇报,自己地命运取决于省里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廖奇峰虽然不是纯粹的唯上,但是在陈微服私访之后压力也是非常大,相信他也不会吝惜牺牲区区一个县长来换取省里对他的认可。这群人也是希望这件事找点有个结果,心里才会踏实下来

  江林涛也是有些感慨,来自己的命运似乎也不仅仅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了,同样关系着许多人的命运,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他如果倒下了,估计这一批人又要夹起尾巴,灰溜溜的过活。

  谁都喜欢用自己了解、自己欣赏、在想法上比较合拍的干部,这并不是区区一句任人唯亲这样简单一句话既可以概括的。

  虽然古往今来不少领导者都讲要任人唯贤,不要任人唯亲,可是古往今来又有多少领导这能做到?

  任唯亲和任人唯贤之间地区别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是真正轮到自己才会理解其中真正奥义。

  你可能用你不信任的干部么?你可能用你不放心地干部么?你可能用你不符合你执政理念,对你的施政思路抵制的干部么?

  那个做领导的都觉得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工作的态度都是对的,那么你就只会用你认为正确合适的干部,这恐怕也是一朝天子一朝层的来历,在这其中,能够做到倾听不同意见,包容理解一些其他想法那已经是非常不错的领导者了。

  今天能来地基本上就代表了自海螺能够信得过地人马。咋一感觉似乎有些拉人马立山头地封建残余味道。

  但是几番折腾下来江林涛却不得不承认这是依靠自己信任的干部推动工作进行是目前最直接最有效推进自己工作思路地手段之一。而其他要么就只能诱之以利。要么就只有靠行政命令强行推进。而后者往往效果很差。就像解放前,的部队为啥搞不过一般,对士兵实际上是一种合作的方式,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聚集在一起,而很多士兵是被抓壮丁等方式强行征召而来的,依靠这种强行的东西,那些士兵自然就离心离德……

  党内无党,帝王思想,派内无派,千奇百怪,

  而在现实中,就像安丽乡的周君任,之前两人没什么关系的时候,安丽乡的工作也就那样,但是一旦变得亲近,他的意见就毫无保留地得到贯彻,就算是有啥不同意见也可以很快得到沟通,但是关系没有到这个层次,他只会去向他信赖的人交流,有些人可能想法会一致,有些人想法可能就不一致,若是不一致,这事情就耽搁了下来,换了是你,你愿意用你信任地人还是用不熟悉的人?你想让自己意图很顺利地贯彻下去得到实施还是这样拖拖沓沓敷衍了事?答案再简单不过了。

  而信赖你的一帮子干部心态也一样,能够在一个欣赏自己、作风近似、理念相同地领导下干干工作,心情舒坦不说,交流方便,有啥问题随时可以提出来交换意见,真有矛盾也可以求同存异而不至于引起什么误会隔阂,而且领导有好事也总能考虑到你,这样的环境是每一个想干一番事业的人所渴望的,干工作又能获得认同,而且兼有一个前途无量的上司,那自己的前程肯定也有更大的空间,这样的事情怕是没有一个人能够拒绝。

  江林涛想到这里也是有些感慨,看到几个人殷殷的目光,于是笑着说道:

  “呵呵,大伙儿也别那么担心,啥事儿也得讲求一个事实求是,不拦路上访造成了恶劣影响是不假,哪一级哪个部门负什么责任也没啥说的。但是啥事情也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喻省长也是在基层干过的,也许还是能够体会到咱们在基层工作的难处,就像永利说的,其实调查组调查的结果什么时候出来都无关紧要,我自家人自然知道自家事,关键在喻省长等省里领导会怎么看待这事,喻省长等领导如果一笑置之,那么市里边自然就很快就能雨过天晴,若是喻省长等领导穷追不舍,那市里边就只有挥泪斩掉我这个马禝了。”

  席间几人都是悄然无声,虽然知道江林涛既然能了解得这般剔透,似乎就应该有应对之策,只是省里对于在座众人来说太过于遥远,究竟有无化解之策,谁心中也没底,所以大家才会趁着这个周末走一趟省城。

  江林涛淡淡的一笑:

  “放心吧,若是我连这样的事情都过不了关,我还能和大伙儿坐在这里谈笑风生?”

  江林涛也不矫情,直截了当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时间已经过去这么久了,开始还能沉得住气,但市里一直还没有说法,大家心里就有些着急了,江林涛觉得还是先要趁此机会稳定军心,几个人才会把心思完全投入在工作上。

  实际上江林涛已经知道何主任在得到一些消息反馈之后,已经在喻省长那里替江林涛进行说项了,事实上喻明生在第一时间就觉得这其中有些不对头,都是些牛头不对马嘴的空|岤来风,喻明生其实也清楚,庸才混日子的干部才不会由人骂,只要你想做点事情,这就不可避免的总要触及一些人的利益,能有人来反映问题,只要不是涉嫌个人贪腐,那都说明你在干事儿,至于干好干坏那是能力水平问题,但只要干事情肯定比那种只知道成天昏昏耗耗做撞钟和尚的好。

  何主任几句话就让喻明生晓了内情,喻明生清楚能入何主任这样严苛的人法眼的,也不会是啥庸才废材,反倒让喻明生还有些好奇江林涛这样一个年轻的县长,而且是在一个被折腾得千疮百孔的一个县当县长,并且得到陈的称赞,心里更是有些好奇,心里也有些好才之心,只不过是按照何主任的要求,想要磨砺磨砺江林涛,所以才一直没松口……

  江林涛的话让一桌的人都吃下了定心丸,大家的心情就放得更轻松了,筹交错间,江林涛也有些酒酣耳热的感觉,到海螺也快一年了,收获还是不小的,除了干了点事情之外,也算有了一点班底,志同道合还远远算不上,但是至少能牢牢把力量纠集在一起往一处使的人。

  并不是每个人都当得江林涛心目中的心腹,徐永利算一个,汪峰和算半个,年龄是汪峰和的一个限制,而且之前被贬的经历也让他很吃亏,想要有所进步,就看他在这之后一两年的表现了。

  宋东海级别年纪等各方面层次低了一点,但是该做什么事情,该说什么话,还是很有章法的,头脑也还是挺通透的,只是经历的事情毕竟太少,就是很是符合他的胃口,想要往上走得更远,还需要经历更多的磨砺和锻炼,

  至于绍伟,这个人有思想,有一定的工作能力,但是他工作的专业性也就限制着他发展的领域可以选择的余地不是很大。

  至于周君任,只能算是一个外围员吧,能力有一些,但是其他具体情况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而刘忠本算是他在县里最得力的盟友,刘忠本也还是想干点事情,但是可惜年龄和能力都限制了他,能把海螺的一亩三分地按照他的想法,萧规曹随搞好就已经难能可贵了,最后的结果是或许能干一届县长,然后估计就是到市里的行局当个一把手过渡到退休,那也许就是他最好的归宿。

  唯一能够让江林涛真正入眼的只有徐永利,看似有些牛脾气,实际却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那完全只是表象,实际上徐永利做事踏实精细,而且领悟体会意图的能力绝对不低,能够把原来邱解放的人团结过来,增加他的助力;能够把周君任也给团结过来,让他在纯碱项目上做起来就更为便利。

  这些事情实际上是深深了解他的心思,能够揣摩到他内心的想法而又不动声色的就把事情办成,说明其心里还是有些沟沟壑壑的,仅这一点就足以看出此人的智慧和能力都绝对值得期待,江林涛甚至在琢磨郑来怀到点之后的人事调整,徐永利是不是有机会坐上常务副县长的位置……

  不管怎么样,有了一班子人,做起事情来也就由了更大的底气……

  第五卷 青云直上 第五卷 青云直上第八十四章 强势回归(一)

  第五卷 青云直上 第八十四章 强势回归(一)

  省市纪委调查组终于离开了海螺,调查组的调查结论是没有查出江林涛和郑来怀有任何的经济问题。只是这份调查结论迟迟未向外界公布,而是呈送给了市委一份之后,就带着调查报告径直返回了宜都。

  其实省纪委的一帮人心里也是腹诽不已,县里百姓反映的问题他们都不能置之不理,接近一个的调查也让他们疲惫不堪,可是随着调查的深入,他们越是觉得江林涛是一个地道的好干部,早就想结束这个无聊无趣而又无奈的调查。

  “林涛,吃一堑长一智。别以为自己只要一心为公就可以问心无愧。不要以为什么事情都能按照自己的设想前行。有些事情,其实就只是在领导的一念之间,如果领导不满意,就一条领导责任,很有可能就会让你吃不了兜着走。领导责任,这是一个很虚很飘渺的东西,可上可下。可大可小。就看从什么角度上来看待了。”

  李志佳看了江林涛一眼,说道:

  “不管是什么时候,干什么事情都得把事情考虑得细致周全一些,不要以为你在省委组织部呆过,就觉得自己是见过大场面的,实际上你在省委组织部根本就没有经受过这方面的考验。知道为什么砸组织部的人一个个都慎言慎行吗?那都是经过无数次深刻的教训之后成为的一种独特的风气。从这一点其实你也可以看出实际上在大机关工作那是步步惊心,说错一句话,或者做错一件事,就有可能影响到领导对你的印象,就有可能成为别人进攻你的靶子……

  而在基层,或许这些东西要稍微淡一点,方式上也许更简单直白一些,但是大致都一样,基层下边各种利益关系也是盘根错节,牵一发动全身。既然你在整顿盐矿的时候无意中捅开了一个窟窿,发现里面有猫腻,为什么不痛下决心,一捅到底?这事性质很恶劣,而且和又是和政治关联不大的经济刑事案件,从普通的刑事案件着手,堂堂正正,谁也无话可说,这种事情要么就不作。要作就的要以徐雷不及掩耳之势快刀斩乱麻之势敲定。你这样拖拖沓沓,见好就收,只拍到苍蝇,没打到老虎,只会让事情恶化。人家才会有机会那企业改制来大做文章……”

  江林涛点点头,虚心的接受着李志佳的教诲。

  江林涛这次是被李志佳专程叫到京城谈一谈的。江林涛思考了一阵才回道:

  “在整顿盐矿的事情上,我确实有失偏颇,总想着海螺已经经不起折腾,想着把事情控制在一定的程度,而在企业改制的工作上,前期做的工作力度上也有所欠缺,没有在县里主要领导中统一意见,没有能够形成组织意志,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失误。如果能够形成组织意志,就是整顿盐矿的事情有失偏颇,也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还有一个就是对困难企业职工的工作做得不够,不要说是企业改制,就是一些小事情,如果不设身处地的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出发,都有可能引起一些事端。

  百姓无小事,有些事情在我们看来似乎是不值一提,但是在老百姓看来那就是事关他们一家温饱乃至生存的问题,有时候好心未必能办好事,想要做一件事情,需要考虑综合因素,不然好事在有些时候也会变成坏事……”

  江林涛并没有在这些事情为自己进行任何的辩解,事情的结果已经摆在那里了,任何的辩解都显得苍白无力,总结教训,以此为戒,并举一反三,把今后的事情办得更好,这才是最好的。

  李志佳听到江林涛的话,颇感欣慰:

  “林涛,你能有这样的认识,说明这回这个亏是没有白吃,你现在所处的机会很好,虽然陈掌管一省不可能把关注的目光停留在海螺,但是海螺肯定是在他心里挂上了号的,对于你肯定也是有一定的印象的,陈这个人我还是比较了解的,毕竟是从省长上来的,做了之后,更加注重发展,陈想要在四江打出一片天的来。对于经济发展很是看重,对于民生问题也是相当的关注。你若是想要上一步。那就学会领会中央的思想,揣摩省里的意图。陈看重地方经济发展,关注民问题的改善。你就的要全副身心把地方经济搞起来。就要把民生问题摆在一个相当的高度,只有这样你才能有更大的机会。”

  李志佳并没有讳言一些东西,说得很是透切,江林涛对于李志佳的说法是深以为然,于是也回答道:

  “李部长,你说得太对了,我现在在县这一级工作,我的想法就是盯住一个中心那就是发展经济。其他都可以放在一边。”

  李志佳点点头:

  “林涛,你这想法不错。说实话,我在来中央党校学习之前,对于经济发展的问题的看法也还是有些片面的,我自认自己也是一个很开明的人,但是经过一年的学习,我发现在这方面还是有所不足,还是有些保守,万变不离其宗。你是县长,发展经济是你义不容辞的责任,只要你能抓住发展经济这个中心。其他事情上只要不是太过线。那就没问题。但是……”

  李志佳沉吟了一下道:

  “你想要一门心思发展经济,也是有不少前提条件的,必须要先处理好县里边方方面面关系。不要让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牵扯你的精力。嗯。怎么说呢。在一些不涉及原则的事情上。有时候就要学会妥协,学会有耐心,甚至有时候还必须要学会往后退一步,年轻人血气方刚在退一步的问题上恐怕是更不容易做到,越是别人做不到的,你必须要学会做到,这才能显示出你的成熟,其实在这个问题上,你也大可不必心不甘情不愿,不管是采用哪一种方式,其实都是一种策略性的选择,最终是要为了一个根本的目标而努力,后退也不过是一种策略而已,就像拳头一样,只有收回来打出去才更有力,有时候,后退一步,能让你把前面的路看得更清楚,后退只是为了更好前进的开始。”

  江林涛听着李志佳的话,心里也挺感触,在普通人看来,组织部门出身的人就意味着保守和僵化,但是李志佳作为一个老组工,能够对经济发展有这么充分的认识,并在用人等方面付诸于实施,在江林涛看来其思维方式和意识在同类的领导中都算是很超前的。恐怕这也是李志佳很受看重的原因之一。

  江林涛一边想着,一边也在琢磨着李志佳话里的含义,李志佳无疑对海螺发生的事情洞若观火,难道李志佳觉得自己在海螺还是太冒进了?

  自己已经是够有耐心的了啊,江林涛有些不甘心的抬起头,想从李志佳的目光中看出一点什么来,李志佳并没有回避,说道:

  “林涛,你千万要记住,欲速则不达,在你没有掌控住整个大局之前,千万不要有任何高出自己力量限度的想法,你想要借助一些力量来达成你的目的的想法没错,但是如果没有具备一定的条件,你自身力量还没达到,贸然采用,有时候反而不是什么好事,你想要借用外力,人家何尝又不会借用。林涛这一回你是运气好,陈对你印象不错,喻省长也不是那种见风就是雨的人,你才会安然过关,换了其他省里的领导,那就不一定有这么好说话了……”

  江林涛心中一凛。李志佳的话无是在暗示自己什么,难道这事还有市里边的影子?

  江林涛琢磨着,身在这个复杂的环境,任何事情都不能把其进行割裂和独立来看待,盘根错节之中,牵一发而动全身。

  李志佳见江林涛若有所悟的点点头,知道他明白了她话里的深意,才说道:

  “你们廖曾经给我来过电话,廖还是很关心你的成长和发展的,他希望你能够除了在海螺能够在经济上取得突破之外,也希望你的能力能够全面均衡的发展。不要拘于一时一地的得失。”

  李志佳看着江林涛说道:

  “这一回的这些是是非非恐怕也会到此为止,事情有了一个结果,这就足够了。再去计较什么,追究什么都没有什么意义……”

  江林涛咀嚼着李志佳其中含义。看来廖奇峰是希望兰凯能保持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环境。特别是不希望海螺这边再给他添什么乱子了……

  ——————————————————

  海螺随着调查组的离开,也终于从喧嚣和躁动中归于平静, 一切就像是从来没有发生过一般。省纪委前来调查的人员回到宜都也有几天了,省里依然没有对海螺的事情给出一个态度,似乎完全忘记了这事一般。

  但是廖奇峰却不敢有任何的侥幸,和闫开阖专门跑了一趟省里,就这些事情进行了专题汇报,喻省长专门抽出时间听取了汇报之后却没有任何表示,但是让他们意外的是省委陈专门抽出一刻钟的时间听取了他们两个关于兰凯的汇报。

  陈根本就没有提及海螺的问题,只是指示兰凯市委市政府要围绕发展这个中心,狠抓干部队伍素质建设,从组织上保障发展这个中心;要做迎风破浪的弄潮儿,不要做裹脚的小脚女人;要在发展经济、增加老百姓的收入上多想办法,要有更大的突破,以发展来带动全市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陈的话里虽然有对兰凯眼下的发展状况有些不满意的意思,但是陈只字未提海螺,这让廖奇峰和闫开阖也是大大松了一口气。

  调查组的调查结论,一直没有对外公布,但是江林涛的回归,这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

  随着江林涛回到县里,原本归于平静的海螺又开始变得热闹起来,只是这种热闹和之前的那种喧嚣和躁动完全不同。

  四江化工在江林涛回到县长位置的第二天就由其董事长带队来到海螺,双方很快就达成意向性的协议。接下来只需要在一些细节上达成一致就能正式签约。

  实际上四江化工对安丽盐矿的考察一直在进行,只是四江化工一直在等待江林涛什么时候回到县长的位置上。

  江林涛一回到海螺,就达成一笔将近六千万的投资意向,这一下顿时让县里的人感到振奋。

  四江化工的人签完意向性协议之后,博联化工的两位老板兄弟俩联袂到了海螺,江林涛亲自陪同考察,亲自过问需要协商解决的一些事情,但是两位老板却一直模棱两可。

  江林涛清楚,虽然四江化工这么干脆对博联老板的触动很大,但是由于开发区那边空头支票开得不少,博联也开始认真考虑在市开发区落足一事,毕竟市开发区地理位置、各方面的条件更优越一些,但是小苏打使用的原材料也是挺笨重的,需要用的原材料从安丽运到市区这笔费用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开发区承诺的东西若是有一些不能完全到位,那优势也就会抵消得差不多,因此博联的两位老板估计还是处于犹豫和摇摆之中。

  该考察的已经基本上考察了,江林涛也只有最后一招了。

  “林处长吗。我海螺的江林涛啊,哎呀,有个事情想请老哥帮忙啊,我想邀请你们郑厅长和你到我们海螺指导指导工作啊,四江化工的意向性协议已经签了,我们县里也是非常重视,也想把工作做得更好,有郑厅长和你老哥这样的内行和专家指点一二,我们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呵呵,什么事情都瞒不过你老哥,有一家生产小苏打的企业本来也想落户在我们海螺,但是我们市里的开发区也在竞争啊,你想我辛辛苦苦拉来地企业。却被别人摘桃子,我心里能好过么?我们海螺这样的小庙,人家有些看不上眼啊,说不得还得请你老兄帮我这个小老弟把场子扎起啊,你也知道你这个小老弟在海螺是水生火热啊,想搞到一个企业不容易啊,对对,呵呵,感谢老哥的理解,理解万岁,恩恩,没安排?” ”

  江林涛喜出望外:

  “林处长,你帮帮忙,一定要帮我把郑厅长也请下来……好好,我等着……”

  不一会,对方就回了电话,表示郑厅长最近两天就会安排下来一趟,但是考察只有一天的时间,江林涛已经很满意了,只要郑厅长愿意到海螺露个脸,他的目的就达到了。

  “志胜县长,我把郑厅长给弄到海螺,你得帮着我把博联的客人给留住……”

  江林涛的挥洒自如让黄志胜是叹为观止,十分钟内江林涛就搞定了省化工厅的领导,这份本事就怕是一个副市长只怕也不容易办到,从上边下来地干部的确在这一方面有着天生地优势,这不是下边起来的干部能够轻易达到地。

  这一点江林涛也不否认,郑厅长人还年轻,还有想上走的雄心壮志,能这么爽快的答应,恐怕也是想和他背后的李志佳搭上关系,想必这事林处长早就在郑厅长面前透了风的……

  沈氏兄弟俩其实对于把公司设在何处也一直有争论,

  “蕉岭,这事儿听我的,海螺条件是好,但是毕竟是县,很多东西和市里一相比就显得格局太小了。”

  “大哥,我们把厂建在市里。光是运费就是一大块,太不划算……”

  沈家的大哥沈明涵摇摇头:

  “划不划算不是这样看,虽然海螺这边可以无偿的提供土地给我们,但是通水通电却需要我们自己负责,咱们设在市里边,贷款、用水用电市里都会给我们最优惠的待遇,还有环保这一块,海螺一个小县城要求却比市里还高,这方面江县长是死活都没有松口,这么已算下来,实际上市里的条件比县里要优厚,你怎么就不考虑这些因素呢?”

  沈蕉岭也不以为然的说道:

  “环保这一块,其实是我们最担心的,开发区说得天花乱坠我心里也还是没底,还不如江县长说得实诚,何况安丽那里等于是荒山野岭,没有什么人家,即便是环保上稍微有点问题,也不会由什么影响,在市里,现在还没落户什么都好说,一落户,估计就没有这么好说话了……”

  沈蕉岭仍然不想放弃自己的打算,这边投资建厂今后主要就由他负责,若是在决策上出现了问题,今后他的日子就会很难过。

  “蕉岭,这事儿不用争论了,我们商人投资的目的就是要利益最大化,市里能够给出的条件,海螺县没办法给,这就是最现实的东西。”

  沈明涵皱起眉头,他也不知道自己这个弟弟原来一向都是听他的,这回怎么就犯了牛脾气,咋就这么固执。

  沈蕉岭见哥哥有些生气,想了一下说道:

  “大哥,你也先别忙下定论,我们走之前江县长还要请我们一次,到时候在谈谈如何?”

  沈蕉岭看了他大哥一眼说道:

  “不说江县长和四江化工关系挺好,估计在化工部还有些关系,就从做事的态度上看,我总觉得海螺这边比开发区那帮人地道,你看开发区那帮人除了会请吃请喝表示所谓的热情,其他的干了啥,就是一张嘴,嘴巴两张皮,说话不费力、

  再看看人家海螺,虽然也有所短,比如没有钱把我们要修建的厂房搞出三通一平,但是人家的土地是无偿提供的,更重要的是人家的态度,从土地、用电、用水到用工,他们都是做了详尽的规划和设想的,都能实实在在的拿出东西来,而且咱们一提出来有什么困难,人家马上就会进行研究,拿出切实的解决方案来。这样的态度难道还不够显示诚意?和这样的地方干部打交道,我觉得更靠谱一些!”

  第五卷 青云直上 第五卷 青云直上第八十五章 强势回归(二)

  第五卷 青云直上 第八十五章 强势回归(二)

  鞠躬感谢“知知”大大支持!祝各位大大新春吉祥!

  ——————————————————————————————

  沈氏兄弟一边争论着,一边来到海螺宾馆的宴会厅,看到江林涛和黄志胜两位县长在门口亲自迎候,也有一些受宠若惊的味道。

  他们两人虽然是有那么一点身家的人,但是真要说有多大,却也说不上。

  两个人随着江林涛和黄志胜进了餐厅的时候,餐厅里已经坐了几个人,省财政厅的副处长,市农业银行的行长都赫然在座,

  不过似乎和他们在海螺这边投资建厂没啥干系,这倒是有些诧异,经过江林涛一番介绍之后,沈氏兄弟倒是立即明白海螺这么大张旗鼓的请这顿饭的意图了,这顿饭实际上就是探讨海螺建设以化工为基础的产业问题。

  海螺方面在介绍他的时候,是以博联化工有意在兰凯搞一个小苏打的项目为由,并没有直接讲他们准备直接在海螺建厂,这让沈氏兄弟也不至于难以做人,被逼得如坐针毡。

  沈氏兄弟见上位还空有位置,按照一般的常理,最重要的角色应该是最后到场,看这样子,应该还有什么重要的人物参加,沈氏兄弟心里也在揣测会是什么样的人物。

  谜底没多久就揭晓了,省化工厅的郑厅长和林处长的到来以及省财政厅行财处的副处长的到来让海螺方面的这顿践行宴会增加了不少含金量。

  沈氏兄弟也没有想到花林方面居然请到了省里?br />电子书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