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96章 被人遗忘的角落

作品:天机之长生劫|作者:木野狐|分类:其他小说|更新:2025-07-02 12:39:53|下载:天机之长生劫TXT下载
  ♂

  梧桐小区是本市一个比较老旧的住宅区,共有五栋八层楼的建筑,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也许完全被城市规划遗忘了,几十年来这里几乎没有任何的变化。

  小区地处一座小山的山脚,一条破烂不堪的路从它的前面穿了过去,坑坑洼洼,对底盘低矮的小车来说,那绝对就是一场噩梦

  而这,也是唯一能让经过的人记住它的地方。

  狭窄的街道上,除了几个提着菜篮子的老人在蹒跚而行外,几乎看不到年轻人的影子,冷冷清清,没有丝毫的人气。

  孔志明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将车停下后,变戏法一般拿出来两顶义工帽子,递给萧凌一顶,嘿嘿笑道:这次咱们是代表义工服务队来看望老人家的

  萧凌无语。

  下车后,孔志明又从后尾箱拿出两袋五公斤装的大米一大桶植物油和两袋水果,就这样,二人拎着东西径直朝小区的门口走了过去。

  和其他地方的小区不同,梧桐小区除了两扇锈迹斑驳的巨大铁门,并没有所谓的岗亭,当然也不会有保安。

  铁门紧锁着,但门上的小门却是开着的,看不到有人出入。透过门洞,小区里面同样也看不到人。

  进入小区后,萧凌就问孔志明:这里怎么这么冷清

  被人遗忘的角落你还指望热闹孔志明叹了口气,继续道:住在这里的大都是老年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没有子女或被子女遗忘了的

  啥没有子女可以理解,被子女遗忘是几个意思萧凌大异。

  意思有很多,有忙于工作的,有合不来的,有觉得没油水的,有嫌弃的,反正理由很多,说不完孔志明懒洋洋地道。

  见萧凌无语,孔志明就白了他一眼,呵呵一笑:别那么在意,像这种情况,全国各地都有,多了去了,看开些,这只是个例子而已

  这可是生养自己的父母啊萧凌大叫道。全尼玛白养了

  别叫唤,如果这里要拆迁重新规划的话,我保证,绝对会热闹得不得了孔志明嘿嘿一笑。

  因为事先早有调查,萧凌跟着孔志明很快就找到了地头三栋四单元501。

  孔志明伸手敲了敲门:周大妈在家吗

  话音未落,那门立刻就开了,一个看起来差不多七八十岁的老太太出现在门口,一看到萧凌二人,原本带着微笑满是褶皱的脸上立刻就被讶异所代替。

  你们是老太太浑浊的眼神中充满了疑惑。

  周大妈,我们是社区义工队的,特地来看望您的孔志明微笑着躬了躬身。

  老太太目光一转,随即就看到了二人手里的东西,脸上的表情又立刻换成了惊喜和意外。

  谢谢你们,来,都进来说话。老太太连忙将萧凌二人让进了屋。

  这是一套两室一厅的老房子,墙壁和地板都已变色破损,面积不超过六十平,里面的摆设虽然陈旧,但却还整洁有序。

  萧凌倒没觉得怎么的,因为他老家的房子比这个还糟糕,但孔志明却微微皱了皱眉。

  因为他发现,饭桌上放着一碟青菜和一碟豆腐乳,旁边是一个小的高压锅和一碗只吃了一半的饭,筷子还在碗上放着。

  大妈,您怎么这个时候才吃饭呀

  呵呵,我一个老太婆,什么时候吃还不都一样。老太太有些局促搓了搓手,笑了。都坐吧,地方小,别嫌弃。

  萧凌也看到了桌上的情景,就问道:大妈,大爷不回来吃饭的吗

  哦,他现在帮老二带看孩子呢,没住这儿。说这话的时候,周大妈神色立刻就暗了下来,但她随即就转过了身去,给二人倒茶。

  孙子多大了呀萧凌又问。

  九岁多,上三年级了。估计听萧凌问到了自己的孙子,老太太情绪又仿佛好了不少。

  大爷平常回来吗

  基本没空回来,老二两口子太忙。老太太将两杯茶放在了小茶几上,微笑道:现在的孩子金贵,没人看着怎么行来,请喝茶。

  谢谢大妈孔志明眉头皱得更深了,问道:难道大爷一直都在帮着看孩子

  是啊,从几个月大就开始看着了。

  您咋不一起去呢话刚出口,萧凌立刻就后悔了,因为就在老太太放下茶杯的一刹那,他看到了老人脸上显出来一丝失望之色。

  没办法,老二家的房子也不大,住不下。老太太强笑着解释道。

  我听说您有两个孩子,老大呢孔志明继续问道。

  她呀,倒是经常回来,可在家也呆不了半天。老人擦了擦手,在一旁的小凳子上坐了下来。

  您为什么不给老大去看孩子呀,她的小孩很大了吗孔志明明知故问。

  唉,我这闺女麻烦大咯,快三十了还不成家。老太太脸上的失落之色就更甚了。真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到底是咋想的。

  老大通常什么时候回来

  一般是一个月就会回来一趟,不过也说不准的。老太太答道。

  哦,那老二呢

  闻言,老太太忽然就沉默了一会,良久才道:她呀,毕竟有个家了,能一年回来看我一次就不错了说完,就叹了口气。

  这么忙呀,难怪大爷也走不开了。萧凌忽然想再讥讽几句,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是怕刺激到老人家。

  是啊,老二结婚早,家里负担重。老太太似乎并未听出萧凌的讥讽,解释道。

  老二几个孩子了什么时候成的家孔志明又问。

  还几个一个都很吃力了老二十七岁成家,今年已经快二十七了。老太太叹息道。

  哦,这两姐妹相差还不到三岁嘛。见老太太心情又开始失落,萧凌只好换了个话题。

  老太太点点头:是相差不大。样子其实也差不多,都随我,还有那么高的。说完她忽然笑了,仿佛看到了自己两个女儿童年时的模样,眼神中流露出一种慈爱的光辉。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萧凌和孔志明继续陪着老太太聊天,这其中聊得最多的还是她的大女儿胡灵。

  临走时,孔志明往原本准备了五百元的信封里又塞进去八千元钱,说是社区义工们的一点心意,这让老人感激不已,最后千恩万谢地将二人送了出来。

  走出小区大门,萧凌就问孔志明:你不说周大妈六十不到嘛,怎么这么老还是你搞错了对象

  老孔志明忽然冷笑了一声,道:要不是还有个胡灵,我估计这老太太早已经老死了

  萧凌一愣,随即就反应了过来:我实在有点想不通,工作忙可以理解,毕竟现在生活压力大,但父母对孩子付出了那么多,临了却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这算是哪门子的事动物都懂得反哺,更何况是人了,说好的孝道呢

  呵呵,概括起来也就三句话,因事而异,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孔志明倒是看得很开。

  闻言,萧凌沉默了片刻后,忽然又想起一件事来:我觉得这老太太有点奇怪呀。

  哪里奇怪了,我怎么不觉得孔志明转头看了萧凌一眼。

  咱们一敲门,她立刻就开门了,就好像一直在等着咱们似的。萧凌摸着鼻子,眉头皱成了山。

  哈哈,我当是什么事。孔志明哈哈大笑,拍了拍萧凌的肩膀到:兄弟,等你到了这个年纪自然就会明白了说完,就重重地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