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73部分阅读

作品:我们是传奇(17k)|作者:作者不祥|分类:其他小说|更新:2025-07-01 03:02:41|下载:我们是传奇(17k)TXT下载
  国家体育场集合,召开了第一次大会。”

  “在那个类似鸟巢的体育场,我用高音喇叭通报了灾难的覆盖面积,提议大家都住在体育场,统一行动。可是大家都不同意,理由是这个体育场没有盖,无法这封避雨。而旁边的国家游泳中心虽然是个相对密闭的地方,但里面如果住上两三千人,也很容易造成瘟疫流行。”

  “我一想,满城的尸体即将腐烂,这样分散居住也不失为选择之一。现在回忆起来,我这一妥协为日后的乱局留下隐患,当时应坚持一下,确保幸存者的团结。”

  “灾后的首都虽然人口骤减,但交通依然十分困难。满大街的死车停得乱七八糟,我们每次进城都要费一番周折。后来我索性就离开指挥中心,领着一些同时去首都博物馆,住在展馆里面。”

  “这时从陶家庄等地的幸存者开始6续抵达首都,开始时我们对他们非常欢迎,认为是增强了自救力量。可是随着他们人数的增多,加之满城尸体开始大规模腐烂,我们自己的栖身之地也出现问题,无奈大家只好向郊外转移,来到一个没有启动的别墅区安身。”

  “在那片别墅区,各派之间开始出现分歧,出现了迁都和留守两大主要派别。你们都知道,首都历来都是思想观念很解放的地方,大家都比较敢想,也喜欢坚持己见。结果我们在那片别墅区里面吵了起来,原来形成的派别不断进行着组合,分歧也越来越大。陶家庄等外地人想参与进来,我们当中的一些人就提出了户籍门槛这一说法,结果将这些人都给气跑了。”

  “当时,我们大部分人不以为过,反而沾沾自喜。没想到这些外地人离开首都后,我们内部的分歧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升级成为暴力冲突。”

  听到这里,李志刚十分吃惊,他失声叫道:“什么?暴力冲突?”

  “是的,就是这么悲哀,我们同为灾后的幸存者,却不知为什么竟走到同室操戈的这一步。现在回忆起来,就好像是做了一场噩梦一样。”那人叹道,“我一直反思这一问题,发现咱们国人从骨子里面的奴性实在太深了,几千年来封建统治文化所造成的影响仅靠一百年的变革是根本很难彻底改变了。说破了,咱们都习惯于强权的管理,喜欢被统治,无法实现自治。”

  李志刚也深有同感地说:“咱们老百姓遇到麻烦,总喜欢说一句话‘这事怎么没有人管呢’,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大家的确奴性十足。”

  那人又接着说:“不仅奴性足,而且权力也很足。当时首都各派都想成为最大的帮派,以便将来国家复兴后好成为统治阶层。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各个帮派6续离开别墅区,自寻一个根据地定居起来,首都变成了一种群雄割据的状态。”

  “我失望极了,领着指挥中心的同事以及几百名愿意跟着我们的幸存者又重新回到指挥中心。中心里面有充足的食物储备,足够我们这些人生活一阵子的。我本想在这里躲过那一阵子的混乱局面,等入冬后再回城内,这样一来尸体的腐臭问题基本能够解决,二来帮派的混战也可能会告一段落,那些普通幸存者可能会厌倦这种生活,从而自愿地加入我们这一群体。”

  “可是,我的想法实在太幼稚了。灾难发生前,我们的指挥中心是高度保密的场所,灾后我将这些手续都简化了,对进入中心的人并没有严格管理。结果一些幸存者觉得这里不错,便6续去找他们的朋友来这里。指挥中心的情况逐渐被其他帮派所知,特别是我们无意中发现,指挥中心里面的一些粮食储备可以当成种子使用,我们成功地完成了样品的发芽试验,将来我们就可以用这些种子开展农业种植,解决灾后种子灭绝这一最大的困难。这一情况更是让他们垂涎三尺,开始密谋攻占这里。”

  “这一密谋让一名军人得知,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便连夜赶到我们这里,将情况报告给我们,建议我一定要保护好那些农作物种子,为将来整个国家的幸存者留下希望。”

  “指挥中心的同事们都很气氛,提议用中心里面的武器来保卫中心。我说枪一响,就意味着冲突的全面升级。咱们都是手足同胞,干嘛彼此互相残杀。我说咱们离开这里集体南迁,按照当时的设计,只要我按要求进行全面关闭,即便外面的敌对势力用重武器来攻击,他们也攻不进来。”

  “这种设计对中心里面的保护是有前提的,全面封闭后里面的人可以生活一段时间,静静等待外面的同伴前来救援。可是我们当时根本没有什么外援,如果固守在里面,只能是等待对方自行离去。因此,我说服大家,乘着对方还没有开始进攻的时候,集体撤离这里。而撤离后的去向,我们争论一阵子,都认为向南走是正确的,一来南方的气候比较适合居住,免去入冬后的取暖麻烦,二来南方的地形复杂,幸存者也可能多一些。”

  “思想统一后,我们将中心里面的秩序重新整理好,开始一道道地关门。当最后一道水泥门关闭后,我执行了自我掩埋指令。预先设置好的机关开始启动,大量的沙石将水泥门彻底掩埋。”

  “做完这一切后,我领着当时聚拢起来的九百多人开始南迁。南迁之路是非常艰辛的,高速公路上的死车成了我们前行最大的障碍。我一看照这种方式走下去,走到南方不知道要什么岁月。另外,担心其他派别前来追赶,我们必须要立即离开首都,不能躲在附近,否则迟早会被发现。”

  “这时我们的队伍当中有人提议走水路。提议者是一名轮船驾驶员和几名船员,他们说可以前行到离首都不远的青津市,在那里的密沽码头上船,经海路前往南方。”

  “青津虽然离首都不算太远,但我们这一千来人也走了好几天。来到青津市,我们又意外地收容了两百多名当地的幸存者,将队伍进一步扩大。另外,我们还遇到了来自首都的另外一支南迁队伍,他们有四百多人,正集聚在密沽码头准备上船呢。”

  “虽然那批南迁队伍此前与我们有些冲突,但既然都同意南迁后,也就变得同仇敌忾了。他们和我们一样,对城内一些有私心的帮派很有意见,也进一步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可以说,我们这些首都的幸存者在走了这么一段弯路后,终于算取得一些共识了。”

  “可是,当时我们已经没有重新回到首都的必要了。当时首都里面估计还应剩下一千多人,他们自己愿意在城内称王称霸,我们如果回去后肯定会和他们发生冲突。我们既然放弃了指挥中心,也就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我们遇到的那伙南迁队伍里面也有懂得船舶驾驶的,两方面的技术力量汇集在一起,对航行的安全性提高不少。我们在码头上选择了一条尸体相对较少的邮轮,花了一天时间对船内进行清理和检查,大家集体登船,开始向南方进发。”

  “邮轮的生活还是比较舒适的,空气新鲜,社会功能又比较齐全。大家总算不再与尸体们为伴,都提议在船上生活一段时间后再重新登6。我觉得这一想法也不错,于是就让船沿着海岸线慢慢地航行着,每天只向南航行也就几十海里,航行一段距离后,再到港口里面补充生活物资和燃料。我们都将这艘邮轮当成一个世外桃源,等待着尸体腐烂阶段的结束。”

  “可是,在航行了一个多月后,在某一天,我们大部分人都在甲板上百无聊赖地闲逛时,意外地发现天空中竟然有一架战机飞过!而且机型竟然是j1o!”

  第六十六章 南方大区

  李志刚想了一下,答应了这人的要求。他让李丽将直播内容改成音乐,自己则走到直播间外,来到一个周围没有人的地方,说道:“你说吧,这里只有我一个人在听。”

  那人低声说道:“我听过你的大区建设方案,听后我一直在想,既然你有建设南方大区的想法,我干嘛不直接去建设南方大区呢?我们现在有船,大伙在心理上也做好了去南方的准备。这时我要是去南方的话,不正好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吗?”

  李志刚听后没有吭声,他觉得对方没有将真实的想法说出来。对方察觉到李志刚的沉默,便“嘿嘿”一笑,说:“我们这边人数也不少,组建一个南方特别行政区,如何?”

  李志刚无奈地一笑,对方的目的果真是这个。看来宁当鸡口不为牛后的思想在国人心中根深蒂固,就连对方这位在首都时没有野心的人,也未能免俗,未能抵挡住权力的诱惑。不过这人看来心地还是善良的,至少肯将这个想法讲出来,而不是伪装起来欺骗自己。如果这人能够保持这种朴素心态,将来南方也能够安定。可是如果照他目前心态这种发展速度,估计几年后南方特别行政区发展起来,保不齐他会滋生更大的野心,开展觊觎全国的通知,从而与联盟为敌,导致内战的全面开始。

  李志刚犹豫起来,这真是一个两难问题。答应对方,则有可能养痈成患。可拒绝他,暂时又没有代替对方的人选。他想了一下,决定和蔡同荣商量一下,争取让他用空投的方式,将联盟这边的人空投过去几位,一来可以控制一下对方,二来也能够准确及时地掌握那边的情况。

  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蔡同荣拒绝了自己的提议,理由是近来南方的季风频频,上次空投卫星电话时就差点遇险。在对南方的季风没有准确的预报的前提下,以后不能贸然执行飞行任务。

  李志刚不太相信蔡同荣的解释,他隐约间感到蔡同荣真实的想法是想制约自己,不让南方真正归顺联盟,这样岛内可以暗中联系南方,提高与联盟抗衡的资本。

  在这段时间内,广播里面一直是播送音乐。各地的幸存者都在焦急地等待正常播音的继续,纷纷议论着这段时间李志刚等人究竟在商议什么。薛建国骂道:“那人肯定不是什么好东西,连解释一下都要躲躲闪闪,有什么见不得人的?老子北上结束后,就立即挥师南下,看看那帮人究竟想干什么?”

  王强冷静地分析道:“我感觉这个家伙有些私心,要不干嘛不肯与咱们汇合,反而跑到祖德地区去?”

  蔡同荣也在等着收音机中直播的开始,他心中很清楚为什么李志刚会中断直播,也理解李志刚为什么迟迟不能恢复直播。他拒绝李志刚的求助,虽然有保障飞行安全的考虑,但也有些自己的想法。

  对于李志刚这个年轻人,自己是很欣赏。但个人欣赏不能代替历史的选择。作为一个经历过谍战锻炼的中年人,自己很清醒地认识到,李志刚虽然身上有很多优点,但他目前的资历,是不能成为z国灾后复兴的领导人。因此,自己借口飞行问题,让李志刚给刚才那个国家应急指挥中心的处长一个台阶下,使其能够实现独霸一方的想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在帮李志刚的忙,而不是拆李志刚的台。

  李志刚曾经强调过,想建立一个类似联邦制的国家。但李志刚在实际工作中,自觉不自觉中又有些集权思想。这也很正常,比较几千年的文明所形成的英雄主义其实就是强权情结,包括李志刚也未能免俗。因此他很是想将联盟大全独揽一身,这一点在自己提议联盟秘书长人选时,就从李志刚失望的神情中得到证实。

  与李志刚相比,蔡同荣更想建立起一个联盟制的灾后政权,虽然他也顾虑过国人的政治习惯,也担忧这种政权是否会造成国家的分裂,会重演当年军阀混战的局面,不过当他得知李志刚也有这样的想法时,一度很是振奋,但见李志刚在政治上有些稚嫩,自己又不便指点,便在暗处协助,充分发挥嘉山基地飞行的优势,该帮的时候就鼎立相助,不该帮的时候则低调一些,尽量让李志刚少吃些苦头。

  不过蔡同荣也承认,自己有时也有些权力欲,也想名留青史。可是自己毕竟不是灾后大6的原住民,想成为核心人物,从情感上是很难让那些原住民理解的。不过如果没有这方面因素的影响,自己其实是灾后自治政权首席长官的最佳人选,拥有的资源也是最有优势的资源。通过郝华国等人参与北上搜索,自己的势力已经扩张到联盟的多个角落,如果不是自己再三自律的话,制造一个小事故取代李志刚,其实是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就在收音机旁边的人等得五脊六兽时,直播又恢复了。李志刚在收音机里面宣布,南方大区正式组建,大区的负责人就是那位从首都南迁到南方的国家战略值班中心的处长——张海林。

  这一消息传出,大家一片哗然。

  薛建国很是不服,他立刻打电话给李志刚,质问为什么这样决定,征求传奇小组成员意见了吗?李志刚解释道,关于大区建设目前刚刚开始,南方大区的成立纯属超出原来的想象。大区已经是联盟层面的事情,不需要传奇小组讨论通过,只需要秘书长之间商议通过即可。自己刚才已经和蔡同荣和林中校通过话,他们两人都同意这一提议。

  薛建国不服气地问:“那我可以成为北方大区的负责人吧?”

  李志刚说他可以就此事征求一下意见,但现在北方大区的规模实在太小,只能算是筹备阶段。

  蔡同荣倒是很会做人情,立刻打电话过来替薛建国说话,提名薛建国为北方大区负责人。

  第六十八章 疯狂的蘑菇(1)

  虽然政体一事让李志刚伤透脑筋,协调结果迟迟出不来,但体育馆稻田里面却传来喜讯,稻子开始抽穗了。

  这一消息让大家都非常高兴,李志刚随即将这一消息广播出去。几个大区的人也暂时性地停止讨论政体建设,转而关注水稻繁育这一话题了。

  李志刚忽然意识到,自己掌握了一批专家,这也是提高联盟凝聚力的法宝之一。此前他无意中听岛内派来的士兵嘀咕过,说蔡同荣曾经组织人试着繁育,因无人懂得种稻结果半途而废。如今联盟总部稻种繁育成功,不正好可以藉此掌控整个联盟吗?

  更重要的是,自己控制的专家有三十多位,目前仅仅几位农业专家就发挥出如此重要的作用,其他专家如果有适当的舞台,同样也能发挥出重要作用。这样的作用不亚于一支强大的军队,可以兵不血刃地实现对地方政权更替。如果某大区想与联盟彻底决裂,那么那个大区必须面对文明加速倒退的危险。

  不过,李志刚也清楚,蔡同荣手中掌握着通信系统和飞行系统,也同样是十分重要的。好在这个人要比那个张海林值得信任一些,在短时间内不会与联盟为敌。这是非常难得,所以李志刚一直没有表现出来强势。

  对于林中校的病情,张凤波反馈说已经明显好转,估计再有两个月就会痊愈。目前的问题是如果几年后这种结核病重新发作的话,届时专用抗结核药物已经过期,染病的幸存者只能等死,联盟将会遭受重大打击的。

  张凤波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薛建国,北方大区条件艰苦,薛建国又喜欢逞强,一旦积劳成疾,很容易被结核病乘虚而入。结核病最讨厌的地方是它具有很强的潜伏性,可以十年八年都不发作。可是一旦有适合的外部条件,它就能放到一条汉子。

  水稻抽穗带来的激|情很快就过去了,大区之间又重新讨论起政体来。好不容易,几方面打成一个协议,既重复传奇小组的模式,李志刚、蔡同荣、张海林、薛建国以及林中校五人同为副秘书长,负责对联盟重大事项的商议。五人小组彼此间以卫星电话联系,召集人为李志刚,但第一副秘书长仍为蔡同荣。

  至于制度建设这个“热山芋”,仍旧是李志刚自己接着弄。三个大区行政长官不仅都等现成的,并且还给李志刚一个高帽戴,美其名曰为“立法委员长”。

  听到这三人的玩笑话,李志刚哭笑不得。就当他又开始研究制度草案时,张海林打电话过来,说他们的人在野外有一个非常让人震惊的发现——有一座山满山遍野都是蘑菇。

  对于蘑菇,大家都很熟悉。雨后的山林角落里面,常常能够看到成片的蘑菇。在西北草原,这种成群的蘑菇被当地牧民称为蘑菇圈。但是,这些蘑菇的规模是很有限度的,也就是能够在直径2o米到3o米。一般人看到这样一个大蘑菇圈,往往就会叹为观止,但张海林那边的人看到满山都是蘑菇时,其震惊感是相当大的。

  李志刚有些不太相信,张海林自己也半信半疑。可是当他亲自道现场看过后,给李志刚打电话的口气就完全变了。

  “太令人震惊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壮观的蘑菇世界。真的是一座山都是蘑菇,而且都是清一色的灰白色蘑菇,密密麻麻满山遍野,远看就像山上下了一层白雪!走进一看,仿佛就是童话世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