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71部分阅读

作品:我们是传奇(17k)|作者:作者不祥|分类:其他小说|更新:2025-07-01 03:02:41|下载:我们是传奇(17k)TXT下载
  人已经没有生命体征了。

  听到这么惨烈的描述,搜索队员心里都十分沉重,对刘左的这种伟大的自我牺牲精神肃然起敬。唐艳艳虽然不知道刘左是什么人,但她听薛建国这么一说,也为之动容,愈发觉得联盟是一个非常值得信赖的组织,国家的希望就在这些年轻人身上。

  众人欷歔不已,王强劝大家节哀,说刘左的所作所为是正确的,大家要向他学习,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要保护好自己,不能做无谓的牺牲。郝华国抱怨说核电站的泄露问题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结果造成惨剧。

  薛建国恨恨地说道:“宋山核电站是咱们国家的第二个核电站,这一常识大家基本上都知道。华国说得对,咱们错就错在咱们对核电站在无人职守后会发生泄露这一问题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李志刚在电话里面已经检讨了,说他犯了急于求成的错误,同时派出几支搜索队,结果一下子管理不过来,给联盟力量造成了重大损失。”

  王强问道:“除了宋山核电站以外,国内还有没有其他核电站了?我只知道还有一个大关湾核电站。”

  薛建国擦擦眼角的泪水,对王强说:“咱们国家核电事业起步比较晚,但近两年发展较快。已经建成的核电站一共有十二座,都位于沿海。其中岛内有三座,大6有九座。”

  “这么说,咱们以后要离沿海远一些了?”王强问道。

  “其实,核电站只要不发生爆炸,即便瘫痪了,污染范围也是很小的。”薛建国坐下来,喝了一口薛小妹递过来的水,平静一下情绪,接着给大家讲道,“刘左这次遇难,主要是因为宋山核电站发生了爆炸,对周边地区造成严重污染,刘左贸然赶到那里,发现自己身处污染区后但一切都为时已晚。”

  薛小妹吃惊地问道:“核电站爆炸后污染真的如此严重吗?”

  薛建国苦笑一下,说:“傻妹妹,你年龄太小,可能不知道e国的诺贝利切尔核电站泄露事故。当时,由于电站人员多次违反操作规程,导致反应堆能量增加,反应堆熔化燃烧,引起爆炸,核原料冲破保护壳,整个核电站变成一片火海,放射性物质源源泄出。当时消防队用水和化学剂灭火,瞬间即被蒸发,消防员的靴子陷没在熔化的沥青中。”

  有人问道:“当时死了不少人吧?”

  “事故发生时当场死2人,遭辐射受伤2oo多人。”薛建国继续讲述道,“接下来的几天,核电站附近的邻国都检测道核辐射严重超的灰尘,都忙着进行隔离和撤离,闹得方圆近千公里都人心惶惶。几个月后官方公布,在此次事故中一共死亡三十多人,主要是抢险人员,其中包括一名少将;得放射病的仍然是一开始宣布的两百多人。”

  薛小妹不解地问道:“既然伤亡这么小,那么刘左他们怎么会遇难呢?”

  薛建国又苦笑一下,说:“你们不知道,当时真实的情况被隐瞒了,该国为了降低国际影响,故意淡化事故的危害。这一事故过去几年后,该国发生政治分裂,核电站所在地独立成为一个新的国家。这个新的国家不久正式宣布,在事故中已有7ooo多人死亡于核污染。”

  “啊!?”周围的人都非常惊讶。

  “这还是在世界多国联合抢险后的结果。”薛建国严肃地说,“现在核电站都处于无人值守的情况,一旦发生泄露事故,根本没有外界力量来干预,只能任其自有发展。所以说,核电站是咱们这些幸存者最大的威胁,咱们先期都忽视了。”

  唐艳艳若有所思地插言道:“我在首都时,好像听那些战略值班室的人议论过这件事。他们说核电站的反应堆一旦失控,高温会将一切都融化,不过他们说现在的核电站都有严格的自我保护机制,设计时就有这方面的程序,无人值守后就能够自动关闭。”

  郝华国也皱眉说道:“宋山核电站我听说过,它应该是大6的第一座核电站。也许当初设计时没有考虑道无人值守的情况?”

  第五十三章 青安门

  青安门,本来是古皇城的一道城门。因z国当年在这里举行了开国大典,因此一跃成为国家的象征,其图案被用于国徽、钱币,在国人心中具有十分崇高的地位,同时也是首都重点旅游景点之一,搜索队员们但凡来过这里的,都在青安门下拍过照片。

  长平大街上,虽然路边不时有撞在一起的死车出现。但白雪很仔细地将这些不和谐的景象遮盖起来,尽量营造一种安静祥和的景象。四周静悄悄的,车队排成一字纵队,在雪地上静静地开着。望着路边一幢幢挂着“国家xx部”大牌子的各部位办公大楼,又想到即将到达青安门,大家都有些莫名奇妙的紧张,心“砰砰”乱跳。

  郝华国也来过首都,在他的印象中,青安门高大威严,对面的青安门广场上,有英雄纪念碑和开国元首纪念堂。每天仪仗队都要在广场上在数千人围观之下按日升日落时间进行升降国旗的仪式。在重大节假日,升降旗仪式还有军乐队现场伴奏,更引得数万人行注目礼,场景十分感人。也就是从那一刻起,他的心中真正认识到两岸统一的必然。

  随着道路两旁高层建筑的减少,特别是驶过那条闻名遐迩的“金融街”街口后,薛建国知道,青安门马上就要到了。

  车队首先经过国家政务中心的大门,也就是新闻报道中经常提到的“新夏门”。“新夏门”实际是一座两层楼房,据说修建于三百多年前,本来前后不通,后来因位置正好处在国家政务中心的交通要道,建国前就被当局开辟为门,建国后继续保持,并在门口的影壁墙上悬挂“为公民服务”的标语,用于彰显政府为民之决心。

  车队不由自主停了下来,大家都知道,从这里进去,就是国家政务中心了。而国家政务中心,一直是整个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在人们心中是最为神圣的。此前,幸存者们进入过一些省市政府的办公大楼,一面是为了搜寻物资,同时也是想看看政府机关里面究竟是什么样,时间久了,也就并未觉得过于神秘。

  但是,对于国家政务中心,所有人都是肃然起敬,没有任何非分之想。此时的“新夏门”空无一人,门前附近的两处微微突起的雪堆下面,估计就是当时遇难警卫的遗骸。门楼上面的国徽依旧高悬,门前的石狮子的威严之气丝毫没有任何减少。队员们向这里行注目礼后,便缓缓地启动车子,继续向前方驶去。

  “新夏门”的斜对面就是国家大剧院,这个椭圆形的建筑上面挂了不少黄土,看样子雪落前首都是饱受风沙之苦。这栋建筑是近年来新建的,建成后被百姓戏称为“大土包”,与国家电视台“大裤衩”齐名。

  而国家大剧院的斜对面,就是青安门。

  队员们都已经看到了远处的青安门,心中都为之一震。

  在白雪的映衬下,青安门的红墙黄瓦十分鲜亮,楼台上面成排的红旗依旧在寒风中呼啦啦地飘动着,一切与灾难发生前没有什么区别。

  车队来到青安门前,在银水桥旁边停了下来。薛建国首先从车里面下来,他仔细地望了望楼台上的红旗,发现有许多红旗都已经有些破损,颜色也有些发黑。城楼下面的开国元勋巨幅画像也有些污损,毕竟灾难已经发生快半年时间,这期间没有进行任何维护工作,一切都在风吹日晒下,自然会严重老化的。

  大家仰面看了半天,又不约而同地回头向广场方向看。广场上面的积雪如同一张白色毯子,上面一点痕迹也没有。广场前方的旗杆光秃秃的,薛建国看后心中发誓,一定要将国旗重新升起,让全国的幸存者的心中重新竖立起国家的概念,团结起来,重建家园。

  “我以前冬天时来过这里,当时游人如织,广场上没有任何积雪的。哪像现在,一个人也没有。”有人小声说道。

  没有人吭声,大家都心事重重地看着四周。

  “只有国家举行重大政治活动时,广场才封闭。而咱们目前所处的长平大街,即便在升降旗的时候,也只有在仪仗队行进时封闭两分钟,其余时间都正常同行。咱们现在能够大摇大摆地将车子停在这里,政治待遇可非同一般呀。”有人打趣道,想打破这种沉闷的气氛。

  “政治待遇?”薛建国笑道:“在传奇部落建立时,我们就规定,所有成员都是平等的,没预报任何人凌驾于其他人之上。所以就不存在什么政治待遇。”

  王强摇头说道:“建国,你说的不对。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是两码事,和特权更是不一样。”

  郝华国也插言道:“对于国家元首来说,一些特权是国家权威的象征,是必须进行的。”

  薛建国说咱们先不用谈论这件事了,先将国旗升起来再说。他抱怨那些战略指挥中心的人为何不将国旗升起来,如果没有唐艳艳的讲述,他都不敢相信首都曾经有那么多的幸存者。

  队员们裹紧防寒服,跟着薛建国往旗杆走去。

  国旗底座是一个由汉白玉护栏围起来的小平台,在平时,这里是有警卫看护,游客们只能在远处拍照,不能靠近的。如今,这里已经没有人看管,队员们径直来到旗杆旁边,研究起如何升旗这件事。

  这根旗杆通体呈银灰色,一共有四节。与旗杆平行的有一个升旗绳。一端在旗杆顶部,另一端在旗杆的底座上。大家琢磨半天,也不知道如何起国旗升上去。有人说平时升旗都是采取电动方式,现在肯定没有电力供应,即便有旗,也难以升上去。薛建国不相信,他用手拉了拉升旗绳,说可以拉动,只要去青安门里面的国旗班找来国旗,情节可以用手动的方式将国旗升上去。

  一部分人依言向青安门走去,他们搬开隔离护栏,又穿过银水桥,从青安门下面的城门洞里走进去,来到青安门的后方,去找国旗班。

  正当众人东张西望之际,忽然有人惊呼:“那里有人!”

  第五十五章 大内护卫

  这句摸不着头脑的话让众人又是一愣,郝华国嘟囔道:“莫非这位是在搞行为艺术?拿个长剑作甚?”

  王强悄悄拉拉薛建国的衣襟,低声提醒道:“情况不妙,你千万不要贸然靠近他。”

  薛建国瞄了瞄那柄长剑,只见它寒气逼人,心中不知道为什么徒生畏惧,隐隐地打了两个冷战。他用力握了握手中枪短枪,高声问道:“你是什么人?咱们和平对话好吗?”

  那位红衣男子注意到薛建国等人手中的枪支,他仰面哈哈一笑:“你们持枪进入皇宫禁地,还妄谈和平,快把这种把戏收起来吧!”

  听到这个男子再一次提到“皇宫禁地”这四个字,薛建国微微皱皱眉。不错,这里曾经是皇宫禁地,草民是无权进入的。可是,早在皇权被推翻时,这里已经成为博物馆,皇宫禁地何从谈起呢?莫非……莫非这个幸存者的精神有问题,是个疯子?

  这个念头从薛建国的头脑中冒出后,他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个红衣男子就是个疯子,便不言语了,静等这个红衣男子自我表演。众人也看出一些端倪,也不再惊诧。

  果然,红衣男子见众人对他的警告无动于衷,好像有些生气似的,挥动着手中的长剑,凶巴巴地向众人走了过来,嘴里念叨着:“大胆狂徒,胆敢无视本护卫的正告,看来不取你们的人头是不行了!”

  从红衣男子站立之处到众人所处的位置,只有二十多米远。薛建国一看红衣男子竟然是个“武疯子”,忙让众人后退。红衣男子见众人后退,便停了下来,仰面长笑道:“哈哈哈!胆小鼠辈,敢不敢与本护卫过上几招?”

  薛建国听那人又频频自称为“护卫”,心中有些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他停止脚步,收起短枪,冲红衣男子一抱拳,朗声说道:“久仰护卫威名,我等冒昧闯入禁地,不知是否惊动圣驾?”

  红衣男子显出一副十分受用的样子,他也停了下来,高声答道:“尔等知错就该,本护卫也就不再追究。圣主乃真龙天子,岂能轻易被惊?”

  队员们见薛建国和那个红衣男子一唱一和地讲鬼话,都觉得好笑。薛建国仍旧故作严肃地和红衣男子对话,他又恭维了红衣男子几句,拍的对方十分舒服,脸也不再绷得紧紧的。薛建国见火候差不多了,便指着地上那行脚印问道:“刚才圣上是否微服出宫?我等想一睹天颜,不知护卫大人可否代劳?”

  红衣男子不知是计,张口答道:“圣上已回驾宫中,尔等如想面圣,忠心可嘉,本护卫现在就进去禀告,尔等在这里侯旨。”说完,就一本正经地回去了。

  那红衣男子回到门内,队员们哄堂大笑。郝华国笑道:“建国,这个拿长剑的可真能发神经,竟然以为自己就是个大内护卫,张口闭口就是圣上圣上的,估计是武打小说看得太多了。”

  王强也笑道:“一会皇帝出来,咱们是不是要下跪呀?我看这里面怎么变成精神病院了?从哪里来的这群疯子?”

  薛建国摆摆手,对众人说:“刚才那人是疯子,可控制他的人可未必也是疯子。我估计你们看到的人影就是这里的‘皇上’,咱们先等一会儿,看看那人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这里面究竟住了多少人。”

  第五十七章 潜艇部队

  康强接下来的讲述证实了薛建国的猜想,他遇到的那支海军果然就是z国潜艇部队。那支部队一共五十多人,由一名少将艇长带领。(z国海军的惯例,对于核潜艇的舰长给予高配为少将军衔,一来是符合核潜艇的重要作用,二是核潜艇工作过于艰苦,每次执行任务,都要在大海深处航行一两个月,那种暗无天日的生活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是极大的挑战,所以不仅艇长军衔高,里面的其他军官职位也相对水面舰要高上半格到一格。)

  灾难发生时,这支潜艇部队在水下进行静寂航行,也就是关掉所有通讯设备,以防止被水面上的他国海军发现。这是潜艇部队进行远距离航行的规矩,就是为了制造一种神出鬼没的效果,让敌国的反潜力量无法找到潜艇的准确位置。与常规潜艇相比,核潜艇能够长时间潜行而不用换气,再辅以无线电静寂后,一般来说,是很难被发现的,这也正是进行二次核反击的关键所在。

  在这次出航,潜艇部队不仅担负着执行二次核反击的重任,同时还要完成一次检测任务。原来,国在某海域进行了一次秘密军事试验。这次试验规模很小,但涉及的事项密级却非常高。试验前,z国安排在国关键部门的情报人员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向z国报告。z方高层决定立即将派一支核潜艇提前进入试验海域,密切关注试验过程,以便掌握对手高新武器的研制情况。

  灾难发生后造成的海面舰人员全部死亡,试验也就自然而就地停了下来。不过潜艇部队对这一情况开始却以为是试验内容,后来又幸灾乐祸地以为是对方试验作法自毙,新型武器将参与试验的人悉数消灭。可是等了两天后,不见对方其他地方的海军过来增援,觉得有些不妙。想与本国联系,又担心这是一个圈套,故意制造假象引诱潜艇启动无线电通讯设备,好伏击潜艇。于是潜艇继续在海底潜伏,等待海面上的变化。

  终于,海面上出现变化了。潜艇的潜望设备里面显示,海面上出现了一艘不明国籍的潜艇,该艇上面的人员来到那些参与试验的水面舰上查看了一番,便重新下潜开走了。

  潜艇部队的人看得目瞪口呆,大家争论半天,也猜不出这一变化究竟意味着什么。他们留在原处又观察了两天,结果又发现一艘潜艇上浮。

  这第二艘潜艇也是不明国籍,和先前上浮的那艘潜艇一样,他也是观察一番后,也重新下潜不知去向。潜艇部队试着监听这两艘神秘潜艇的无线电信号,努力半天仍一无所获。

  潜艇部队一直等待既定作战计划中规定的日子,才重新返航。行驶到可以进行无线电通讯的海域后,他们却联系不上潜艇基地了。潜艇里面的人惴惴不安地驶回基地,这才发现6地上已经是横尸遍野,臭气熏天,所有地方就如同遭受瘟疫一样,没有一个能够活动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