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刚,咱们让老林从头开始慢慢讲,好不好?这样问下效率太低。”
李志刚点点头,示意林中校开始。
“夏岭基地离这里的飞行距离是六百公里,是空军在东南地区最大的,也是唯一正常使用的山洞机场。咱们国家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兴建了不少山洞式机场,不过受当时设计思路的限制,主要是面向一二代战机。所以后来就6续停止维护并退出使用,全军也就只剩下我们这一处了。”
“你们刚刚看到的我驾驶的战机其实并不是我们基地的飞机,而是零一六部队的飞机。说起我们基地,在军内素有‘流放地’的称呼,里面的飞机都是j82,属于咱们国家服役战斗机中最差劲的型号,全军也就我们基地和几个二线部队在使用,其余的飞行大队都已经使用歼十、歼十一等多年了,最差劲的也是fc系列。”
“我原来是在零一六部队服役,飞过多种机型,还立过几次功。去年,零一六部队发生一起飞行事故,有一名地勤人员当场死亡。这本来就是事故,责任人应被追究责任,事故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应通过技术改造来弥补。可那名地勤人员是一位部队领导的亲属,部队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同时也是为了保住责任人的肩章,故意说成烈士壮举,编造了不少虚假的情节,而相应的技术隐患则被隐藏起来,继续威胁着飞行安全。”
“我们所有飞行员都很不满,可摄于压力也只能私下发发牢马蚤。我平时比较耿直,又是飞行员们的‘大哥’,所以他们怂恿我向上级反映一下,至少应将技术隐患解决掉。我觉得为大伙的事情自己出出头是应该应分的,于是向上级介绍了技术隐患存在的危害性,也有意回避了事故的责任问题。可是没想到一位平时对我有意见的飞行员从中设个圈套,让部队误以为我在出卖领导,将这我做得这件事情上纲上线,变相整我几次。我火了,就和领导吵了一架,没想到他们担心我会将真相和盘托出,干脆就把我交流到夏岭基地,还且美其名曰重点使用,让我担任这里的领导。”
“我来到这一看,果然‘名不虚传’。交通不便,生活条件很艰苦,飞机全是j82,有些甚至不能使用。飞行员也都是从军内各飞行大队‘输送’来的,什么人都有。大家都将这里当成自己军事飞行生涯的终点,都等着‘刑期’满后去地方工作。”
“我首先想办法改善一下基地的生活条件,稳定一下大家的情绪。随后又和地方政府联系一下,出基地的道路也通畅一些,与外界的联系也多起来,大家的心情也日渐晴朗。”
“见工作取得进展,我更加踌躇满志,准备通过自己的努力,彻底摘掉‘流放地’的帽子。可是万万没有想到,有一天夜晚我正在睡觉,忽然有人进来报告,说哨兵不知为什么牺牲在哨位上了。当时国家反恐任务越来越重,我听到这一消息后第一个反应就以为遭到了恐怖袭击。领着人去哨位一看,果然哨兵小唐倒在哨位上停止了呼吸。将他的遗体抬进来检查一下,却没有发现什么伤口。”
“由于外面下着大雨,四周一片漆黑。我让手下人赶紧向上级报告,可是他们很快向我报告,说电话没有人接。我自己亲自去挂,军线号码挂了不少,却没有打通任何电话。我咬咬牙,决定违规向地方报告。可是没想开地方政府也是一片静悄悄,连11o都挂不通。”
“我以为是线路被大雨或恐怖分子破坏掉了,便用移动电话与地方政府联系。可联系了半天,与固定电话的结果一样,都是一片寂静,好像全世界都消失了,就剩下我们基地了。我分析一下,有可能是被电磁屏蔽,移动电话拨不出也接不进。”
“基地里面顿时紧张起来,我让大家都不要出山洞,所有人员都做好战斗准备。有人拨打自己家中的电话,发现也是无人接听。这时雨渐渐地停了,外面也渐渐亮了起来。我领着几个人出洞外侦查一圈,发现没有任何异常。我们又增大搜寻范围,增多了搜寻人数,虽然没有发现什么恐怖分子活动的痕迹,可有人报告地面有一些死亡的小动物。”
“这时我们仍旧无法与军部联系上,万般无奈之下,我只好领人乘车去地方政府。路上我们发现户外竟然没有一人在活动,来到最近的一个村子时,竟然在路边发现一具尸体。我们警觉起来,连忙向乡政府驶去,可到乡政府一看,整个中心村,也就是乡政府的所在地,一个活人都找不到,牲口棚里面也是一地的死牛死羊。”
“我们当时全被吓坏了,以为昨晚的大雨含毒,才让这方圆数十里的人畜悉数被毒害。我们就不再考虑哨兵遇害的问题,而是以目击者的身份开始四处求救。我们一口气跑到县城,结果县城里面也同样变成一座死城。”
“我们奔波了一上午也没有找到一个活人。各种联系方式也都用个遍,也没有任何回音。我们全都吓懵了,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灾难,也不知道我们自己会不会已经受到伤害,有些人受心理暗示的影响,开始觉得自己有异样的感觉。有的说头疼,有的说眩晕。我只好命令所有外出人员立即回到基地,可又不甘心这样傻等,便让通信兵按照军线号码簿开始地毯式地拨打,抱着死马当成活马医的想法,试图与其他部队联系上。”
“我呆坐在通信兵身边,听他一遍遍地拨打军线,大脑一片空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通信兵一开始还按号码簿拨打,可拨了很多号码后一无所获。后来他就干脆按流水号拨打,拨了无数号码后,他突然冲着话机激动地喊了起来:‘喂!喂!我是空军夏岭基地,你们是哪里?’我在一旁被吓了一跳,难道他真的联系上别人,还是遇到电脑自动应答机。可我随即清楚地听对方的声音,那绝对不是电脑应答,真的就是有人在话机旁边,通信兵已经和对方开始对话了!”
第八十三章 零一六机场
“我们都知道,战斗机越先进,对地面保障的要求越高。在一二代战机时代,特别是一代战机,普通的一块平地就能完成起落。可三代机就不同了,那澎湃的动力即让她在格斗中占尽优势,但起降时也对地面产生很大的冲击力。因此,机场地面必须是三级以上的标准,一般的简易机场无法满足这一条件。”
“我之所以下不了决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考虑到我们这里的跑道地面强度有限,不能起降三代战机。如果大家换飞机,那就意味着只能迁徙到别处。而在当前的灾难背景下,特别是遍地都是腐尸的环境下,迁徙需要慎重考虑,不能贸然行事。此前,我们只是在空中观察过零一六军用机场的地面情况,虽然平整度没有问题,跑道上也没有什么障碍物。但对于机场地勤的情况却是一无所知。”
“于是,我决定亲驾长机,基地年龄最大的飞行员老姜驾驶僚机,共同去零一六机场看看。自从我被调动到夏岭基地后,就一直没有回零一六。当我又飞回零一六机场上空时,心情特别激动。”
“地面的上一切是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战机排列的非常整齐,跑道上面也是空荡荡的。我在机场附近的生活区做了一个低空通场,如果在平常,我这样做是要被受处分的,激波会让地面乱成一遭的。可我通场后地面一点反映也没有。我心里一酸,知道我的家人和战友们都已经长眠在这里了。”
“我又在跑道上空做个通场,将跑道上的落叶及杂物都吹干净。僚机在后面帮我观察后说可以降落。于是我就开始在没有地面任何指挥的情况下进行降落,还好,降落成功。我将飞机开下跑道后,就指挥僚机降落。他也成功降落。我和他从飞机里面爬出来,我先跳下来,可没想到老姜往下跳时把脚脖子崴了。”
“你们刚在在机场接我们时,我在飞机里面没有动,就是怕像老姜一样受伤。除了舰载机和少量飞机外,世界各国的战斗机大都没有自带梯,飞机降落后需要地勤人员将梯子推过来,飞行员才能下飞机。这样做一来是确保飞行员安全,再者也可以降低飞机的重量,提高飞机的强度,加大作战半径。要知道,空中飞行中的每一公斤重量,每小时飞行耗油是o372加仑。”
“我见老姜吧脚脖子崴了,心里很着急。他苦笑着对我说,完了,几天内不能开飞机了,只能在这里做地勤了。”
“机场上空荡荡的,我扶着老姜往塔台方向走,突然有一种降落到月球上的感觉,荒凉,寂寞,死气沉沉。我高喊两声,根本无人应答。我又看了一眼停机坪上那一排排战机,想想此前热闹的景象,眼泪刷的一下就留下来了,怎不也止不住。”
“老姜劝了我半天,我才止住眼泪。这时我也意识到,老姜的脚崴的很厉害,便让他先走原地坐下,我去找电瓶车。可是由于时间太长,电瓶车里面已经没有多少电了,刚开到老姜身边,就没有动力了。”
“我很着急,后悔让老姜来。老姜毕竟年龄大了,柔韧性不够了。更后悔当时给老姜推来一架梯子好了,这样就不会出事了。同时,我也有些后怕,万一我们两人都把脚崴了,那只能彻底的被困在零一六了。”
“电瓶车废了,我又去找了一辆汽车,把老姜载到指挥塔下,让他现在车里面休息,我去塔楼里面找急救包。当我进塔楼里面一看,只觉得脑袋嗡的一下,里面的尸体都已经风干了,一具具地。”
“虽然这些尸体已经面目全非,但他们身上穿的军装还保持原样。我辨认着军装上的名章,名字都非常熟悉,都是我早先的战友哇……”
说到这里,林中校哭泣起来,李志刚眼圈也是红红的。
“我强忍悲痛,向这些遗体敬个军礼,然后到医务室把急救包找来,给老姜脚脖子贴上跌打膏。老姜让我赶紧检查一下这边的飞机,如果可以飞的话就飞回去,别让基地的战友等急了。”
“从灾难发生后,我们就发现短波电台都出现问题,飞的稍远一些,就和基地联系不上。我来到零一六时,在飞机上同样无法与基地联系。现在降落后用指挥塔的无线电台试一下,同样也联系不上。”
“对这些情况我是有思想准备的,在出发前就和基地里面的其他人约定,如果24小时候我仍未返航,他们就再飞过来两架。如果我和老姜的飞机在零一六机场,但人不见了,他们就立即返航,坚决不能再降落。”
“我这样做是担心机场地面有毒气之类的东西,以免造成连锁式的事故。老姜也知道这一约定,便让我不要管他赶紧返航。我说时间来得及,我还要检查一下飞机,争取飞上一次。不过歼十比j82要高一些,没有老姜的配合,我自己无法登机。我在那些飞机旁边转了几圈后,只好悻悻地回到塔楼。”
“我又仔细地检查了一遍机场的各种设施,发现所有设备都很完备,不过我同时也发现一个非常震惊的迹象,机场好像有老百姓来这里胡乱翻动过!”
“在指挥室内就少些痕迹,只不过当时我没有注意,在信息室里面就比较明显了,许多柜子都被打开了。而翻动最明显的是资料室。门是被撞开的,里面所有的柜子都是打开的,好像是遭遇了强盗洗劫一样。”
“要知道,零一六机场是军用机场,在灾难发生前是不可能有老百姓进来的。即便灾难发生前这里发生慌乱,他们也不会翻动资料柜的。这让我又高兴又恼火。高兴的是有可能遇到幸存者,恼火的是也不知道他们还翻动了什么,会不会对机场的安全造成威胁。”
“我仔细看了看资料柜的情况。柜门是被人用铁棍硬砸开的,里面的资料被翻得一塌糊涂。里面的飞机图纸也被一一展开,各种说明书和操作手册撒的满地都是。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难道进来的这个老百姓是个特务,现在这种情况,还有什么情报值得窃取的?看着看着,我忽然明白了,原来这个老百姓想学开飞机!”
“我暗自发笑,如果看说明书就能学会开飞机的话,那就好比看本字典就能够写出文学名著。闯入机场的这位(或者这些)老百姓真是幼稚的可爱。”
“我把这一发现告诉老姜,老姜说如果他们没有走远的话,估计听到咱们飞机的呼啸声肯定会回来看的,咱们就在这里等他们来就可以了。”
“我心里也是这么想的,觉得幸存者肯定会来的。不过我很奇怪,他(他们)是如何幸存下来的呢?这附近也没有山洞呀?”
“见老姜没有什么事情,我索性来到塔楼的最高层,透过观察窗向四周观看。机场附近的环境我是非常熟悉的,一马平川,连个小山都没有,那还有什么山洞呀。这些人是从那里来的呢?”
“离零一六基地最近的城镇是五安县,里面还有一些我的朋友。我本来想去那里看,可一想来回需要两个小时,怕老姜出现意外,便只好在机场里面继续晃悠,反正那些朋友们估计也成干尸了。”
“转悠了一会儿,我忽然非常希望那些幸存者出现,至少他们可以当地勤人员,帮我们做些事情呀。从他们想通过看说明书学会开飞机的冲动劲来看,十有八成是一群学生,或者应该是有些文化的人,这样一来是有可能培养成为地勤人员。由于j82是单座椅型,我们只能自己飞来,无法将地勤人员也带过来。如果这些幸存者能够出现的话,这无形中就解决了零一六机场缺乏地勤人员的问题。”
“我越想越急迫,便又爬到塔楼上去看果然,在附近的公路上来了一辆汽车。我激动得都跳了起来,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我总算看到了其他幸存者!”
那辆车来到机场,里面跳下两个人。我前去一问,原来他俩真是来过机场的那些幸存者。他们一共有三十多人,都是五安县城里面一个小金矿的矿工。这次来的两人是矿长和安全员,其中安全员在机场当过两年地勤兵,后来身体不好复员了。灾难发生时他们都在井下,一个班次结束后升井时才发现地面上发生了灾难。他们在县城周围东游西逛地活动了好久,前两天才来到机场,在矿工们的怂恿下,异想天开地想通过看说明书的方式来研究如何开飞机。”
“我说你们怎么可能学会呢,这飞机这么复杂。他俩说他们学开汽车就是这样的,首先由安全员看驾校里面的教材,然后上车鼓捣,安全员学会后再教其他人,一个月后大家基本上都学会了开车。”
“我没有想到安全员如此聪明,真是可惜了这么一个人才。我问其余的矿工都在哪里,安全员告诉我他们还在驾校,那里有宿舍,正好大家都能住下。我让他们赶紧来机场,争取把地勤工作恢复起来,我们就可以6续转到这里进行飞行了。”
“那两人立刻就要回去喊人,我说先不要着急,先帮助我搬梯子,我好重新回到飞机里面。然后我对老姜说,你就在这里当总指挥,我现在就飞回去,让战友们一口气飞来四架,全面恢复零一六的各项工作。他们俩现在就去喊人,回来后就可以开展工作。”
“我飞回基地后,将这里的情况告诉大伙,大伙都很高兴,四架飞机立刻就出发了。余下的人也都嚷着去零一六机场,我告诉他们可以6续飞过去,但这里也要留人值守,因为那七处6军山洞库还有可能来这里找咱们呢。”
“这些矿工的加入的确充实了我们的力量,几天后,我们许多人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