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21部分阅读

作品:我们是传奇(17k)|作者:作者不祥|分类:其他小说|更新:2025-07-01 03:02:41|下载:我们是传奇(17k)TXT下载
  看咱们先把自己的底数摸清,数一下这边到底有所少人。然后就像薛建国说得那样,每五人分成一个小队,每三小队组成一个中队,三个中队再组成一个大队,这样的半军事化管理可以提高咱们的工作效率,避免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

  薛建国有些不快,赌气地问道:“我发现什么事情都是你想好后就强迫我们同意。那么我想好一件事,可不可以在取得半数以上就能够实行呢?”

  “可以呀,咱们现在是民主决策。”李志刚坦然地说道,“咱们这七人谁都有建议权,只要建议征得半数以上同意,就可以执行。不过,我要强调一点。咱们一旦形成决议,就不要轻易更改。”

  章武说道:“我看大伙扯皮结束后,咱们几个又开始扯皮。能不能快点开始呢,别人都在一边等着呢。”

  张凤波也劝道:“章武说得有道理,咱们内部的事情等晚上的时候再研究吧。我现在就和徐铃去组织人清理尸体去。”

  “那分组的事情……”李志刚问道。

  “那还不好办,我现在就让所有的人都站好,分成|人数基本相等的三组,然后咱们三伙就各自领上一组。这些人赶上哪一组就去哪一组,不允许挑肥拣瘦。”宋雪峰说道,“赶紧行动吧,我看咱们有些婆婆妈妈了。”

  依宋雪峰之言行动后,这些人被分成三组。当去向公布后,负责清理尸体的那一组都很不高兴,一些人嚷着要换组。宋雪峰把脸一板,喊道:“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任何人都不许调整。哪一组都很艰苦,这次你们辛苦点,下一次就能够轻松一些。”

  李丽走过来问李志刚,谁留下来和她一起看守溶洞宾馆,难道就让她一个人?李志刚一想也是,分组时没有考虑这一点。旋即一想王思远此刻应该还在病床上休息,便告诉李丽,王思远可以陪李丽留在溶洞这边。

  李丽有些不自然地说:“这方便吗,他一个男的……我又不熟悉……”

  李志刚觉得有些为难,这时再让任何一组的人撤回来,特别是撤回来一个女的,实在是没有合适人选,而且还容易引起大家的误解。这时张凤波走过来提议道:“可以让林秩林大夫留在溶洞里面,她年龄比我大两岁,正好又分在我们组,我这个当组长的就以权谋私一次,让她脱产休息一天。”

  李志刚一想,这真是一个好办法,从各个角度考虑都很妥当,于是立即表示同意。李丽对这一提议也很满意,连声对张凤波表示感谢。

  张凤波将李志刚拉到一边,小声说道:“咱们现在女的多男的少,又恰逢灾后乱世,现在大家还没有缓过神来,没有意识到法律已经荡然无存。所以,大姐建议你要留点神,注意一下咱们这里的男女问题,别让这些小姑娘受到伤害。”

  李志刚诧异地问道:“咱们能出这类问题吗?我比较熟悉我的那些同学,他们人品都不错。乘务员那边也错不了,都挺有教养的。除了你们那个杜仲杜大夫放荡不羁外,别人谁也不会干出不道德的事情的。”

  张凤波看了一眼李志刚后,意味深长地说道:“在这方面,女人比男人有直觉。你先忙去吧,回头我再和你细研究。”

  分头行动前,众人都去餐厅吃饭。与昨晚较为丰盛的晚餐相比,早饭是清一色的面条。有些人吃不惯面条,便向李志刚抱怨,想弄些别的吃得。李志刚只好宽慰他们,只要去北山弄来新的食物后,保证能让大家吃的满意,早晨先克服一下吧。

  这些人听后便都悻悻地散去,其中一人临走时嘟囔了一句:“把老赵分到清理尸体的那一组,他能高兴吗?中午我们就吃死人肉吧。”

  李志刚听后很刺耳,但也没有办法。看来真得像薛建国说得那样,尽快实行军事化管理,尽快把根据地建设好。否则这些幸存者的随意性就这样发展下去,不仅会出现张凤波担心的事情,还可能会出现其他意想不到的事情。

  吃过早饭,三个小组就分别出发。李志刚细心地发现,自己和宋雪峰这两个组的人明显偏多,而张凤波的那一组人数就少多了。由于当时分组时又没有记名字,估计是一些人不肯去清理死尸,便悄悄地溜到别的组了。

  第四章 我们不是客人

  果然,在那人所指的方向,众人在楼群中看到了一座草绿色的水塔。与城市里面常见的瞭望哨式样的水塔不同,这个水塔造型很现代,显然在设计时就下了一番功夫。从远处看去,犹如体育场的火炬台,高大,挺拔,给人一种力量感。

  水塔的发现让众人很高兴,都加快脚步向那边奔去。绕过几栋没来得及弄清楚是什么用途的楼房后,众人就来到水塔前。仰面望去,塔底整个被涂成绿色,并间隔暗绿色的间放射性条。支撑水塔的塔柱也与绿色的,而且从上到下绿色的浓度也是由浅变深,上面每隔几米设计了一个暗绿色的圆环。原来这个水塔就是一个大莲蓬形状,可真实少见。

  在“莲蓬”的底座,是一间很大的房子,房门紧闭,旁边挂着一个铜牌,上面印着“大学城水厂”五个黑色大字。牌子的下面还有一个警示牌,上面写着“机要重地,非请勿入”的字样。

  李志刚高兴地说道:“水厂!太好了!这就证实我先前的猜测,大学城里面有独立的供水系统。”

  “老李,你为什么不去找电力系统,反而先找来供水系统呢?”薛建国在一旁问道,“电力多重要呀,没有电咱们什么事情都做不了的。”

  “电力系统恢复起来非常容易,可以供水系统重建可很麻烦。”李志刚见许多人对此也很疑惑,便解释道,“别看发电厂咱们建不起来,可是移动式发电机可有很多,咱们昨晚栖身的宾馆里面就有一台。所以说,电力系统我看很快就能够恢复。而供水就不同了,没有专业队伍,咱们自己是无法建出一个卫生安全的水厂。眼下喝两三天瓶装水倒是可以,现在仅北山各大商场里面的存货就足够咱们支撑到这些瓶装水过期的时候。可是水的用处不仅是引用,还有洗衣、冲洗卫生间等。万一发生火灾,咱们也不能用瓶装水去救火呀。”

  “对呀,我已经两天没洗澡了,身上都臭死了。昨晚在宾馆里面擦了半天,才暂时缓解一下。真想洗个痛快澡呀。”有人说道。

  “可不是嘛,刚才我还看到有游泳馆呢,实在不行咱们去游泳馆里洗洗也可以。”

  “太恶心了,原来你平时游泳就是去洗澡啊。”

  “……”

  众人都在七嘴八舌地谈论着,李志刚却为这紧锁的大门犯起愁来。到门两旁的窗户看看,发现中间竟然是一道不锈钢防盗拉窗。看来,这“机要重地”果然相当了得,外人要想进去看来要费一番力气。

  薛建国又提议砸门,李志刚当场给予否定。

  “这个水厂很重要,大学城里面要保护,咱们更要保护!”李志刚说道,“这个水厂就是咱们健康和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不可替代的,必须要严格保护。现在进不去没关系,稍后咱们再想办法,总会进的去的。现在大家就离开这里吧。

  一些人很失望,只好垂头丧气地接着往前走。李志刚见状宽慰大家道:“咱们现在就去找专家公寓,那里肯定能够洗澡,百分百比溶洞宾馆条件好。”众人一听,也都来了劲头,不经意中都加快了脚步。

  在一个路口处,众人看到一个大学城平面交通图,上面将整个大学城的基本布局画得非常清楚。李志刚如获至宝,忙说道:“咱们应该把这张图临摹下来,发给大家每人一份。这样只要说清集合的时间地点,大家就可以分头行动了。”

  薛建国一撇嘴:“还用临摹那么费事?用我的手机把这张图拍下来,然后再到附近弄一台打印机打印出来不就得了吗。”

  “你说得轻巧,现在这大学城里面估计是没有电,你用空气给打印机打印啊?”有人顶了薛建国一句。

  “谁说这里肯定没有电?咱们进来半天了,一栋楼都没进去,怎么就说这里没有电呢?”薛建国白了那人一眼,“我现在就去旁边的这栋楼,看看里面有没有电!”说完,他就径直跑了过去。同行的几人提出要去上厕所,也要跟着过去。

  李志刚不放心,忙领着众人跟了过去。大家走到楼前一看,这是一栋试验楼,可惜楼门也是紧闭。

  薛建国用力推了几下门,没有推开。他气咻咻地骂道:“妈的,怎么到处都上锁,这不是难为老子嘛?”

  “看来你我还没有把思维转变过来。”李志刚若有所思地说道,“咱们不是这里的主人,也不是这里的客人,而是这里的建设者。”

  薛建国气急败坏地说道:“老李,别再将哲学了。我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想上厕所。”说完,他就向下一栋楼跑去。

  可惜这栋楼的大门也是关得严严的,一扇门也打不开。薛建国有些着急,便提议大家分头上厕所,男的在楼前,女的在楼后。

  李志刚连忙摆手:“我还得‘哲学’两句,这里是咱们的家,保持点卫生吧。我刚才在示意图上匆忙看了一眼,好像专家公寓离这里不远。大家在坚持一下,咱们很快就能找到落脚的地方了。”

  果然,众人在示意图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专家公寓的位置,按图上示意的路线走了一会儿,一幢很气派的米黄|色建筑就出现在众人面前,楼顶上挂着“专家公寓”四个大金字。

  更令众人欣喜的是,一楼大厅的门是敞开的,也就是意味着至少不会再吃“闭门羹”了。大家连忙走上前去,鱼贯而入后,都来到了公寓的大厅里面。

  与外面有些闷热的天气相比,大厅里面很凉快。薛建国等人也忙不迭地跑到卫生间里面去了,余下众人环视一下周围,之间也是一样的空无一人。总台后面的一排钟表都在静静地走动着,上面显示的是各国首都的时间。在总台的两侧,是一对用山胡桃制造的工艺大花瓶。总台的左侧是商务中心,右侧是餐厅。在通往电梯的那一边还有一个水池,里面一泓人工喷泉正在咕嘟嘟地翻着水花。

  众人都被这水花吸引住了,都围过来看。“没有电力,怎么这喷泉还会喷呢?”大家都很满腹狐疑。

  “太好了,这里竟然水电全都有!”卫生间里面传来薛建国兴奋的声音。

  第六章 秘密报告

  当李志刚翻开那份没有标题的封面后,发现里面是一份整改意见。整改意见的标题很是醒目,也正是这一标题让李志刚大吃一惊。

  这一标题是:关于北山大学城应对泥石流应急预案的整改通知。通知正文开门见山地说,由于北山地处凤凰山脚下,历史上这一地区曾经发生过泥石流。因此在这里选址必须对泥石流的防范工作给予高度重视。目前大学城虽然修建了高墙,但墙的厚度不够,强度也很有限,不能防范可能发生的泥石流,应此要求大学城必须立即整改。

  泥石流这三个字让李志刚看得心惊肉跳。自己虽然没有亲眼见过泥石流,但从电视上看,这种灾害非常可怕,经常发生在峡谷地区和地震火山多发区,在暴雨期具有群发性。它是一股泥石洪流,瞬间爆发,是山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李志刚开始犹豫起来。原本以为这个大学城可以成为自己等幸存者的一个非常理想的根据地,没想到竟然还会存在泥石流的威胁。倒是是放弃这里另觅新的根据地呢?还是留在这里想办法改善呢?

  他又仔细看了看附在后面的整改意见,大学城管理方提出了建设第二道围墙的方案,以确保泥石流发生时不会影响大学城。李志刚这才明白为什自己等人从凤凰镇前往大学城时为什么会被高墙阻挡,那堵墙为什么那么高,而且一扇门也没有。现在看来,那堵墙就是防止泥石流的,而墙内侧的加强筋也是确保大墙在泥石流发生后,不至于被压垮的。

  从整改才来看,在前两天已经有专家来过大学城,对围墙的现状提出了担忧,说仅靠这堵墙肯定挡不住泥石流,必须进行加固。大学城已经表示,马上组织整改,进一步增加墙的厚度,并在加强筋的位置修建复合墙。

  李志刚看后心里是有喜有忧。喜的是幸亏复合墙没有开始修建,否则幸存者是不可能破墙而入的。忧的是看来大学城也是靠不住,万一发生泥石流,这片根据地也只能放弃。

  从目前植物全部枯萎的情况看,未来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会增大。地表没有植物的水土保持,不仅会有泥石流,而且还会出现洪水。从地势上看,大学城位置比凤凰镇要低一些,在防御泥石流和洪水方面,都存在天然的劣势。

  李志刚忧心忡忡地看了看后面的文件,发现接下来的材料竟然是一份秘密报告。里面提到了大学城里面许多问题,而且这些问题都是专家发现后提出的,只不过看样子没有专家没有以书面形式递交,估计这些专家都是被做了工作。

  细看这些问题,没有像防范泥石流一样的危及整个大学城安全的。里面有财务账目方面的问题,有私自修改项目方案的问题等。如果没有灾难的发生,李志刚拿着这份材料可以掀起一场大案,将整个大学城的管理方全部送上法庭。

  这份秘密报告详细分析了问题的解决办法,提出了若干变通意见。李志刚回头看了看床上的这两具尸体,心里想到:也许这两人就是方案的编写者,或者是管理层的红人。如果是合法夫妻倒也无妨,就怕是对野鸳鸯。不过在快活后悄然死去,做鬼也值得了。

  李志刚又随便翻了翻,在没有发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正当他要把材料放回去的时候,在不经意中,一个小标题:“关于冷库超标问题的变通方案”引起自己的注意。

  冷库!这一字样引起他大脑中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冷库——冷藏——肉类——食物……

  对呀,这个冷库可是一个宝贝,能够为自己这伙人提供非常方便甚至非常重要的食物存放能力。如今所有生物都被伽玛射线杀死了,幸存者只能够吃各类耐储食品。米面粮油可以自然放置,但对于肉类和蔬菜来说,则很快或腐烂或风干。届时自己这些人只能靠罐头当菜吃。如今有冷库则不然了,可以将一些肉类放进去冻起来,为以后的日子做长远打算。对然冷冻肉类也不能存放太久,但也许届时幸存者将发现新的食物源了。

  李志刚仔细看了看,发现大学城里面的确有冷库,而且不仅一处,一共有三处。前两处是低温实验室,里面是零下一百度的低温。虽然温度低,但面积不大,而且现在还没有启用。最后一处是普通冷库,容积是21o立方米,而且已经启用。

  李志刚冷静地想了想,如果冷库启用的话,那现在还运转吗?对于这种耗电大、同时又特别怕停电的部门,能不能有自己的备用电源呢?

  李志刚又地翻了翻自己放在抽屉里面的那本大学城验收报告,欣喜地发现大学城里面的应急电源还真不少,冷库有,自己所在的专家公寓里面有,实验楼、科技楼等处也有。粗粗看了看,没看到学生宿舍设备移动电源的意思。唉,学生永远是最底层的,根本没有人考虑。

  更令自己惊喜的是,由于大学城是刚刚建成的,里面应急电源设备是非常先进,而且彼此已经联网,可以互相支援,统一调度。而且这些建筑里面都设有智能的节能措施,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将一些不必要的照明设施设计了超时自动关闭的功能。

  估计是灾难发生后,市电一停,智能节能措施便将一些照明电源关闭了。所以众人进入大学城后没有看到什么有电的迹象,就连大厅里面都没有亮着的灯光,如果不是薛建国的意外发现,众人可能也就想当然地认为,大学城也是一座没有电力的黑暗之城。

  感谢大学城的电力系统设置,李志刚欣闻地想着。目前这个大学城有独立的供水系统,有应急电源,交通也算方便,离北山仅一个小时的时间。这些有利因素与泥石流的威胁比较起来,还是利大于弊的。

  李志刚又仔细看了看,发现大学城之所以对应急电源如此重视,其中有关非常特殊的缘故。几年前的一个春天,z国部分地区遭遇百年难遇的大雪灾。不仅许多地方的道路中断。而且还造成了一些地方的电力设施中断。其中陈州停电时间最长,达半个多月之久。那次大停电让国人对应急电源很重视,可惜后来又出现地震等灾难,注意力又被分散了。不过对于陈州自己来说,这次灾难的印象太深刻了。也许正是这种深刻印象,才让该市的几位主要领导在一年前调任北山后,重点抓的就是应急电源建设。

  李志刚恍然大悟,怪不得北山大停电以后,竟然没有一处出现爆炸起火的现象。北山大学城在设计时,也能够重点加强了应急电源的建设。看来只要领导重视,什么事情都能够加快进度。

  那为什北山车站会那么早停电呢?还有移动电话的信号,也早早地因为基站停电而全部消失呢?李志刚想了想,想出个大概。估计这些部门都是中直系统,不与地方政府的发展思路同步。尽管地方重视,但中直系统没有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