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4部分阅读

作品:重生之嫡女倾国|作者:作者不祥|分类:其他小说|更新:2025-06-29 01:00:59|下载:重生之嫡女倾国TXT下载
  中海棠。

  玲珑抬头,有些雨丝落在面上:“杨叔怎么来了?”

  杨管家笑了笑:“小姐呢?”

  “在里头呢,是什么事找……”玲珑声音一滞,却见杨管家身后一个是位女子,一身红衣入火,娇俏可人,面上都是狡黠之色。玲珑有些奇怪,“这位姑娘?”

  杨管家轻道:“这位是姜姑娘,便是城中珍宝阁的小姐……”

  珍宝阁?

  只觉有些面熟,却不记得是在何处见过,经杨管家一说,珍宝阁可不就是那位云国首富姜沿的家业之一。姜姑娘?玲珑这才有意识,那日聚贤雅阁里的红衣小姐,花了重金想要博得金缕玉带枕的娇俏小姐,可不就是面前这位?

  玲珑连忙施礼:“姜姑娘有礼。”

  “姜姑娘此来是找小姐的。”杨管家道。

  “是。”玲珑应道,便是杨管家亲自将这位姜姑娘带进来,想来便是有老爷允了的。

  姜冉笑了笑,甚是俏丽:“温家迁到了京城之外,京中一群闲得发慌的人可没少猜测。”

  对于眼前这位姜大小姐,玲珑只得一笑应之:“姜姑娘请,我家小姐正在内室。”

  “嗯,有劳玲珑你了。”姜冉眉眼一弯,“我该是没有听错你的名字的吧。”

  玲珑将姜冉引到温清玉所在的内室。

  温清玉倚着窗,自是瞧见了窗外一幕,只听门外脚步声一动,温清玉蹙了蹙眉,悄然转身。

  只见内室之外,玲珑带着姜冉缓缓出现在内室之外。

  对这位姜姑娘,温清玉还是留了挺深的印象,尤其是那日的筹资会,聚贤雅阁里这位姜姑娘真真是出了彩。以女儿之姿出现在云都的官商场面,金缕玉带枕,下手毫不犹豫。该争便争,该弃便弃。

  而作为其父姜沿的唯一女儿,姜沿对这个女儿的栽培之心,更是众人都看在眼里。

  玲珑欠了个身,便退了下。

  姜冉一身红衣,俏生生的走近内室:“温姑娘久违了。”

  温清玉的印象中,虽是与姜冉有过两面之缘,却也实在是一句话都没有说上:“姜姑娘稀客。”

  姜冉笑了笑:“我可不是客,反而是来请温姑娘做客的。”

  温清玉一怔。

  “我爹已经亲口向温将军说过,我与温姑娘你一见投缘,来请温姑娘你一同去瞧瞧姜家在五里城新开的分店,温姑娘在里头坐着,不会抛头露面的。”姜冉俏生生道。

  温将军。温千山纵使退了官名,姜冉却依旧称呼为温将军……

  “若非我记错了,印象之中我与姜姑娘并没有说过话?”温清玉真是笑不出,一见投缘?

  “那又有什么打紧?”姜冉扬了扬,面上神秘,“关键是我答应了一个人要将你带出温宅。”

  温清玉不觉眉头蹙得更加深了:“何人?”

  姜冉面上一红,不觉间都是女儿家的娇羞神态,小脸粉扑扑地,眼中全然都是一副倾慕之色。

  “是……他?”见着姜冉如此神态,温清玉似有些了然。

  那日温清许进太子府,襄侯府里一派喜乐。而她,在花园的长廊里,清楚瞧见了那个白衣男子与姜冉。

  姜冉,是为了那个白衣男子来请她。

  顾子引是太子府的人,便是为太子伏引筹谋的人。

  而他,却告诉她“天色有变”。

  “放心吧,我来的时候乘的马车,连温将军都安心,温姑娘又何必担忧?”

  秋雨绵绵间,玲珑撑着纸伞,与温清玉一路跟着姜冉离开温宅。这是温清玉进入五里城后第一次出这个大门,有温千山的应允。

  姜家的马车,贵气非常,车帘是晶莹剔透的水晶帘,马车摇晃间清碎的声响无比清澈动听。

  “温姑娘,请容姜冉唐突,顾公子……与姑娘是如何相识?”据姜冉所知,顾子引入京当天便是进了太子府,而身为大家闺秀的温清玉,成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理所当然,二人便是不该有交集的。

  玲珑面色一颤,这个问题,她在初见那位男子之时也是好奇的。

  温清玉眸色略深,只轻轻一笑,将话题拨了回去:“姜姑娘又是如何与顾公子结识?”

  姜冉低头,似是在思索:“第一次瞧见他的时候,就记着了。”

  温清玉瞧着姜冉面上满满的爱慕之意。姜冉红晕晕的小脸愈是娇俏得惹人怜爱:“天下间怎会有这样的男子,我从未见过一个男子,可以一身白衣,仿若隔了尘世,他是第一个……”

  “隔了尘世,却也不真实了。”温清玉略略低声道。

  侧首看着姜冉的侧面,不若十四五岁的模样,面容姣好,眸光奕奕有神,谈及顾子引的眼中满是神采。却在温清玉说出一句之后眸色一低。

  姜冉愣住,看着温清玉。

  她虽不曾说过什么,但对顾子引的心意从未掩藏过,她用金缕玉带枕换得了接近他的机会,可他却仿若从未发觉。每日里往太子府里跑着,也便是为了瞧一眼那个白衣如雪,不经意间落在她心上的男子。

  那个白衣男子望着她的眼神亦是如初见时撞入她心底的温柔如水,那一份温润如玉溺着她靠近,可这样的温柔,姜冉却不知他的心思。

  不消片刻,马车一路驱驰。

  五里城里虽坐落云国都城之外,好在也是人声鼎沸之处,不比得云都里喧嚣,此处的人远离了政治漩涡,生活起来最是惬意自在了。

  马车拐离一片纸伞铺盖处。

  温清玉疑惑看了眼玲珑,玲珑诧异看着姜冉。错开了五里城最繁荣的街,姜家开分店,不该是在五里城中最繁华之处么?

  看着玲珑的眼神,温清玉终是了然了。

  说道是将她带去分店,实则主要便是要带她去见顾子引。以姜沿的名义向温千山说,这个姜冉的聪慧,一如初见的狡黠俏丽。

  天边的细雨依稀打在水晶帘上,错落的光影落在眼底,车帘外朦朦胧胧。玲珑见帘外秋风起得大了,拿了手里离开时特意为温清玉带上的披风,为其轻轻披上。碧湖色的披风,附住了温清玉一身单薄。

  秋雨在姜家华丽的马车外细密下着,秋风跑进马车中轻掀了温清玉的披风衣角,微雨氤氲着帘外的风光,眼中所见,皆是模糊朦

  第49章 被封德妃

  眼见姜家的马车拐出了街角,在一处小宅外停下。

  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风声潇潇,秋雨未止。

  “温姑娘,这是姜家在五里城的别院。他……在等你。”姜冉一袭红衣,面容俏丽。

  随着姜冉一路走进小宅中一个小楼,作为云国首富的姜家的家业,这处别院实在算是低调许多了。

  一入门,便见一个男子,长身独立,立在小楼中央,背对着温清玉,一身素净的白衣茕茕孑立。纵使屋外细语绵绵,屋内此人亦是背影清冽,衣襟白净,一如初见。

  “顾大哥,我回来了。”姜冉见着顾子引,忙忙便跑进了小楼里,笑得单纯清澈。

  白衣男子回身,眉眼之间温柔如水,手中的短箫玉质中透了几抹青碧之色,与男子的一身白衣搭得匹配。

  这个温润如玉的男子每每一见,便是惊艳。

  顾子引望着姜冉身后的温清玉,毫不意外:“温姑娘果真来了。”

  姜冉的面上有些僵,眼中失落,笑意也顿了顿。

  “顾大哥,温姑娘,我下去换件衣裳,失礼了。”姜冉扯了一抹笑。她的红衣衣角被雨打湿了些许,发间也难免沾了些雨丝。

  顾子引对着姜冉笑意温柔:“多谢。”

  姜冉娇羞红了半张脸,连忙便跑开了。

  “姜姑娘身为姜家的独女,心意终身关涉姜家今后谁属,姜家家大业大,实可说是……富可敌国。”温清玉看着姜冉小跑离开的背影,道。

  温清玉话中有些深意。顾子引是伏引身后的军师,很多时候他的决策于伏引很重要。

  顾子引笑了笑:“姜姑娘心思单纯,于在下而言,便如沁之无益。”

  沁之?温清玉不禁疑道。

  “红颜知己,无关其他。”轻轻一句,顾子引道。对姜冉,却是如同妹妹一般,若说真与沁之的区别,便是姜冉心性纯净,更似妹妹一般。

  “喜儿!”

  正在此时,立于温清玉身后的玲珑忽然唤道。

  温清玉眼一尖,便见顾子引身后,一个衣裳朴素的女子揭了后头的帘子缓缓走出来。

  女子不是旁人,正是早前温家散了家仆本该回老家许人的喜儿。此时出现在此处,如何不让温清玉与玲珑诧异。

  喜儿见着二人,双眼立马便落了泪:“小姐,玲珑姐。”

  喜儿面上泪眼迷蒙,满是委屈。

  玲珑连忙上前拉住了喜儿:“不是说回去了么?怎的还没有离开?别哭,有什么委屈好好说,玲珑姐在这儿呢。”

  喜儿呜咽着,拉着玲珑的手:“喜儿本是要回老家的,岂知还没有走出京城,便被人抢了包袱。可喜儿又不知道温家迁去了何处,一路找还险些被人骗去卖了……”

  听到此处,喜儿泪不成声。

  玲珑怜惜得将喜儿拥在怀里,轻言安慰。

  温清玉也算是听了个明白:“多谢顾公子救下喜儿。”

  “在下也是瞧着有姑娘竟被待价而沽才出手,不想她竟是温姑娘的侍女。算是误打误撞。”顾子引轻道。

  “是顾公子善心。”温清玉看着喜儿,有种深呼口气的轻松。算来,算上柳林涧的那一次,她已经欠了顾子引两次。

  顾子引笑意动了动,温柔道:“此次请温姑娘前来,是有一事求解。”

  至此,终是切入话题。

  温清玉不禁记起,顾子引曾与她说人处于世,不与相欠。

  玲珑心思剔透,见着二人的神色,连忙拉住喜儿:“幸而只是虚惊一场,我们找个地方好好说说。”

  带玲珑与喜儿离开,这小楼里便只有顾子引与温清玉二人。

  细雨打屋檐,“淅淅沥沥”的声音清泠作响。

  温清玉先打破了安静:“初见顾公子之时,小女子实在没有想到顾公子竟会是璇玑传人。”

  顾子引笑意间是满满可以溺毙人的温柔:“温姑娘与太子殿下的过往,亦是在下意料之外。”

  温清玉一怔:“顾公子知道的事情真是多。”

  顾子引轻轻摇了摇头:“在太子府住久了,人多口杂,便听了几句。近日宫外流言不断,在这个当口,在□为太子幕僚,自要为太子殿下分忧。”

  伏褚膝下的子嗣不多,能成正统的唯有伏引一人。若非王位之争,也只有旁的缘故。

  太子府的护卫说,他在柳林涧初见温清玉的前一日曾有个女子送过一封信到太子府。当时,他便有一个猜测,一个大胆的猜测。

  这个猜测,看似很不合理,实则层层剖析看来,正如师傅教授,一切可以相连的脉络都要相信是相连的。

  ……

  回温宅的路上,姜冉没有随行,依旧是姜家的马车送回。

  温清玉面色有些不好。

  “那位姜姑娘,小姐当真放心?”玲珑问道。

  “小姐,将喜儿留在姜家反倒好,姜冉是姜家今后的主家人,况且姜冉是个直性子,喜儿跟着也容易伺候。”温清玉道。

  喜儿被顾子引安排在姜冉身边也有些时日了,既然喜儿想留下,便也都不强求。(< href=”1en2” trt=”_b1nk”>1en2 平南文学网)

  只是顾子引……

  他的用意着实难猜。

  “消了气便停手吧,这会儿还能置身事外。”当时他站在她面前,面上复杂。

  她不想收手。

  伏引即位,从此便是云国的新主。

  也不真如温千山自己所想的那样已经看破了官场,终归还是对云国有所念。

  温千山被伏引这位新君迎回了京城。温清姿乐得都是笑声。为了安抚温千山,伏引即位后的第一道旨意便是为温千山的大将军位分前冠上了“护国”二字,依旧为襄侯府的温千山此番得新君器重,襄侯府里又是忙着了一阵。

  重回襄侯府,个人心思个人知。

  “主子,温家二小姐那边将锦帕送来了。”锦绣将锦帕送到温清许的手边。

  温清许被册封为德妃。

  只差行了册封礼。

  能用温清玉亲手绣出的绣帕行册封礼,这份得意,只有温清许可以明了。

  “什么样子的?”温清许略略抬了眼。

  德行高尚、德容言功,德妃二字,于温清许而言,实则讽刺。

  也算得是温清许进了太子府后得到的,太子府里一派温厚,善待下人,对伏引更是从无半句怨言。隐忍如在襄侯府之时,如今,终是得了这德妃的名分。

  伏引初初即位,太子府里只她一个侧妃,她便是伏引立下的第一个妃子。

  锦绣揭了摆放锦帕的锦盒:“二小姐许是也瞧着主子您今时不同往日了,瞧这些锦帕,废了不少功夫呢。”

  锦盒之中,平平整整铺了四面锦帕,都是以京中月绣坊的白锦为底,所用的丝线以金线为主,冠以其他色彩为辅。

  温清许手轻轻拾起其中一只锦帕:“她送来的帕子封妃典礼上用本宫还担心呢。”

  端详着手中锦帕,温清许手中这面是一面双面绣,两边为龙凤呈祥,却是好预兆。

  “龙凤呈祥,这做工真是精巧。”锦绣有些羡慕。

  温清许嘴角冷冷一笑,手起,随之一声裂锦之声。

  “主子?”锦绣大呼。

  温清许看着撕裂开的锦帕:“凡是双面绣都撕了。”

  锦绣终是明白,以温清许之谨慎,双面绣本就是可以内里藏乾坤的东西。温清许疑心之重,势必不会让温清玉又可乘之机。

  温清玉送来的锦帕里共有两个双面绣绣出。除却这“龙凤呈祥”,锦绣依照温清许的意思将另一面“桂堂春”亦是撕扯开:“主子,什么都没有。”

  连双面绣都没有做功夫?

  温清许又提起另外两面,一面是单面以白莲做点缀,清秀雅致,一面是单面以牡丹为点缀,贵气十足。

  温清许左右查示着两面锦帕,白锦丝线,针织细密,绣工细致。抚着纹理,最是柔顺。每个色彩搭配都是相得益彰、毫不突兀。

  “连香都不曾熏?”锦绣只觉这锦帕之上没有半分香气。

  温清许冷冷一瞥:“她是谨慎,不熏香没有味道最是不易惹麻烦。”

  很多时候,香气之上可以做出许多文章。没有香气,省事儿不招事儿。

  “真不枉了襄侯府里对她的栽培。”温清许看着锦帕上的丝线纹路,道。

  “能让主子开心,也是她的福气。”锦绣道。

  温清许得意一笑,将两面绣帕顺手丢进了锦盒:“好好收着,别弄脏了。她这番心意,本宫绝不辜负。”

  白莲、牡丹……

  纵是她温清玉,到了了,也不过是为她今日的富贵荣华添个锦帕。嫡女身份,又算得了什么?今时往后,伏引的后宫,她得为自己好好守住她此生荣华。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不要熬夜啦,要早睡早起,身体才能倍儿棒哟

  第5o章 大劫未解(附宫妃品级)

  朝慎殿,云国王宫之中那个可以步步高升的地方,“朝省暮慎”,是当年朝慎殿大修之时伏褚特意让工匠做上的金匾挂上的。

  华丽空旷的朝慎殿,连同整个云国,已然换了主。

  伏引一身明黄|色,衣上绣纹清晰的麒麟如同盘踞高堂的神兽张牙舞爪,长衣广袖,伏引高冠的发衬着这衣衫明黄,显得精神无比。一朝成新王,自此再不是那个一人之下的位置。

  高堂之下,听众人山呼“吾王千秋”,自有时不同心境。

  这片锦绣河山,便是他以高处来俯瞰了。

  温清许亦被接入宫中,身为德妃的温清许被安排在宫苑东面的华意苑主位清漪宫。

  温清许被封为德妃,身居正二品,足足便是与往日不同。入住后宫,实在钦煞了一群名门贵女,无不羡其庶女身份能得此尊崇。伏引身为太子之时成家晚,仅仅便也就纳了温清许一个。如今后宫只她一个妃子,她也便有了成为他日云国最显赫女子的机遇。

  有了温清许这一例,那些个庶女也不觉做起了可以成为凤凰的梦。

  “娘娘,明日便是封妃大典了,娘娘穿着这一身必定会让君上移不开眼。”锦绣随着温清许进驻清漪宫,成了清漪宫的掌膳。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连锦绣,都沾了温清许的福气成了品级为正六品的女官。

  温清许正试着尚服局送来的封妃大典的正二品仪制。

  满身的碧华之气,一身深蓝色的厚重宫装,纤腰长袖,盈盈而动,腰间腰带系住温清许纤细的腰身,显得腰间羸弱,不盈一握。中衣是白色月锦,以挽袖束住手腕,再配以外层深蓝色的广袖,落落大方、使得温清许这一身尊贵无比。

  配之尚饰局命人送来的一头珠翠,云鬓花摇,珠钿细玦,繁复缕珠的缕鹿髻间,搭配宝珠银光带翠压鬓簪,加之红玉为嵌,一身珠光宝气不嫌粗俗,反倒娇艳了温清许这满面红光。

  “把锦盒里的帕子拿来给本宫搭一搭。”温清许对着铜镜,做出一个大方温容的笑意。

  锦绣连忙便将锦盒里剩余的两面锦帕递到了温清许面前。

  温清许下意识拿起了一面素帕,一面绣着白莲的锦帕。

  不觉蹙眉,便也顺手将锦帕丢了脚边:“这白莲实则还是小气了些。”

  锦绣立在温清许身后,不觉心中滋味。她跟随在古氏身边,自小便也伺候着温清许,温清许从前,最是喜欢白莲。

  锦绣伸手,便将那面绣着牡丹的锦帕递上。

  温清许这才满意。

  牡丹贵气。

  “本宫让你办的事儿,你都办好了?”温清许扶了扶云鬓,漫不经心道。

  锦绣连忙道:“回娘娘,照着娘娘的吩咐,只说清漪宫里为女眷们办了个夜宴。给正四品以上的女眷们那边都送了帖,那些个女眷们都应承了。”

  “明夜君上请了相国大人商议赋税减免的事宜,本宫如今在后宫,也想学着从前的妗妃娘娘,与那些大臣们的女眷好好联系联系感情。”温清许懒懒扶着锦绣的手,便轻靠上了身后的贵妃榻上。

  不过,她不会是第二个妗妃。妗妃为先王筹谋勾洽,到了了却成了先王的牺牲品。纵使先王遗命让妗妃随伴王陵,可终归死都死了,这虚名有什么用。

  锦绣点头:“后宫如今就娘娘一人,君上又不想先王去了不久便往后宫里头填人,那些个大臣女眷也唯有靠着娘娘给吹枕边风。试问哪个女子不想自家的夫君能在朝堂上步步高升?”

  “本宫也需要筹谋,这宫里免不了的女人。现在没有不代表以后没有,本宫需要更多的筹码。”温清许瞑神,道。

  伏引顾念她一部分的缘由是因了温千山,但是谁会嫌手上的筹码少?拉拢朝中的大臣,他日进逐王后之位,也多了帮衬的人。

  从前的妗妃不懂得好好利用手中的筹码,实则是大错。

  云国宫外,太芓宫中,一个青衣女子身姿出尘,容颜绝艳,眉眼之间的淡漠冷艳煞是如冰山之巅的雪莲:“公子。”

  面前的男子白衣如雪:“不是去蜀国了么?怎跑到扈牧城去了?”

  青衣女子面容清冷:“无意看到蜀国的兵马动静,深觉有异。”

  男子微微叹了口气:“师傅说过,下了山,你送我来云都之后,从此便与我璇玑没了关系。”

  青衣女子没有说话。

  “沁之,你为我探了消息,自此便偿了师傅的恩情,想做什么便去做吧。”顾子引轻道。

  青衣女子面上淡漠:“公子的劫还未解,沁之还不能离开公子。”

  顾子引身为王者师,不可见于正史,只可留于太子府。

  王者师,筹谋见机,握时势掌微局。王者师,一生唯有一处大劫,若度不过,便废了一生。

  一如辅助先王伏褚的璇玑传人君陌褚,一道情劫,自此便于尘世失了踪迹。

  他的劫,还未解。

  男子面上淡淡,只轻道:“劫与不劫,都是天命。解与不解,都是宿命。未知之劫,唯有自身来解。”

  青衣女子一时无言。

  “公子保重。”青衣女子也不强求了,面色不变,只轻道了一声。

  身如轻燕,悄然一跃便离了太子府的高墙。

  这道大劫,是身为王者师的必经之劫。

  襄侯府中,一切如旧。

  各家院子落各家。

  因为温清许的缘故,襄侯府里多多少少与从前有了些不同。

  尤以古氏,在往日的谨言慎行之中多了些讲究。温清姿尤是不快,回了京本是让她快意的好事儿,可回了京,听着叶儿说着府外头温清许的话题,终归心里头酸酸的。

  同为庶女的温清姿心里头因着邵氏的宠爱总有种优越感,如今这种优越感被温清许的坊间流言冲得直剩了妒意。

  “就猜着她温清许要学着妗妃来拉拢,她果真通透着。”温清玉于妆台之上卸着发间的簪子。

  玲珑为温清玉搭手,解着耳环:“四小姐看着无害,实则野心不小,当初她既然花了心思,如今就不会止步于妃位。”

  “她的心思确实深……”想到当初她对伏引的设局,那一层心思,确实抓得稳妥,每一步都契合了时辰的把握。

  玲珑不觉道:“四小姐现今是德妃,想来还想做王后。”

  “成了王宫之中的女人,都得多些这样的野心。她也担得起这份野心,不过……这野心,我相信除了她云国女子间有的多着。”温清玉闻言,唇角微勾,“今后改口称德妃了,免得徒惹事端。”

  “是。”

  深宫红墙,从来都是个不缺争斗的地方。今日你桃花开满枝,防不住人家明日花开并头。

  温清玉看了看窗外:“娘的身子不知怎地,明明已经大好,回了京身子又伤了。”

  玲珑皱眉:“许是一时不大适应了,夫人的身子一直病弱,这会儿入了秋也容易着凉。”

  “倒不像着凉的样子,不管是府外的大夫还是宫里的太医,都说是忧思过度,心病难解。娘的心病我多少知道,可心病在,身子大起大伏倒有些叫我奇怪。”

  窗外风吹影动。

  若是心病使然,既是身子好了,心里头该是疏落了些。何以又让她心病复发。终归是要有个因由的吧。

  何氏的身子起起落落,时次多了,总觉得不大安心。

  “还是让安子再找个大夫去碧绰苑看看,娘不想麻烦,可我总要顾念她的身子。”温清玉道。

  作者有话要说:伏笔这下埋够了。

  好多好多伏笔。

  五章之内的剧情都会揭露。

  哇唔~埋伏笔,揭开。再满伏笔,揭开……

  阿里路亚!

  顾子引的大劫是虾米捏?

  何氏的身子真是是因为心病么?

  清玉难不成真就是好心送了帕子?

  清许不会那样顺利吧?

  嚯嚯嚯。

  温清姿即将杀青,哀悼~

  附注:本文宫妃品级

  一后二夫人,其后贵妃二人。

  正二品:妃 (6)

  以上称自己为臣妾,对下本宫。

  从二品:贵嫔

  庶二品:嫔

  正三品:贵姬(4)

  从三品:姬(4)

  庶三品:昭仪,昭媛,昭容,淑仪,淑媛,淑容,修仪,修媛,修容(昭仪1名,其余各2名)

  正四品:婕妤(4)

  从四品:荣华(5)

  庶四品:婉仪,婉媛,婉容,充仪,充媛,充容(婉仪1名,其余各2名)

  正五品:顺仪,德仪,佩仪,芬仪,芳仪(顺仪1名,其余各2名)

  从五品:小仪,小媛,良娣,良媛(小仪1名,其余各2名)

  以上称自己为嫔妾,对下本宫。

  庶五品:贵人(6)

  正六品:佳人(6)

  从六品:才人,美人,淑人(等大)(6)

  庶六品:良人,丽人(等大)(12)

  正七品:常在(12)

  从七品:宝林(12)

  庶七品:选侍(不限)

  正八品:舞涓(不限)

  从八品:答应(不限)

  庶八品:御女,采女(不限)

  正九品:更衣,充衣,华衣(不限)

  从九品:娘子(不限)

  无品级:秀女(不限 )

  本来王后应该没有品级,

  第51章 代掌后宫

  这场封妃大典,主角只有一人,便是温清许。(< href=”1en2” trt=”_b1nk”>1en2 平南文学网)

  在场的除了先王后,不,现今该唤作云国王太后了,即伏引生母箫氏,还有先王伏褚的墨太妃、贞太妃、梓太嫔、和太嫔,其余便是一众肃立两侧、低首端庄的宫女。

  王太后箫氏早已由栖鸾殿迁至画堂阁。奈何封妃大典自古便是在栖鸾殿由王后坐镇。温清许封妃,伏引未有立后,便由王太后掌管大局,亦不为有失。

  栖鸾殿的正殿以琉璃为铺设,柱上金碧辉煌,凤舞九天的雕刻契合着栖鸾殿中之人的身份。

  王太后箫氏正襟危坐于栖鸾殿主位之上,身后的宫女一动不动于其身后。以坐为尊,王太后身侧,墨太妃、贞太妃坐于王太后左侧,梓太嫔、和太嫔坐于右。

  宫女排列两侧,众人皆是严肃神态。

  温清许一身明媚华服,深蓝色的贵气衣装,配以发髻间若行云流水般的梳理,发髻间做工精致的金色鎏金攒玉华翠流苏,搭配贴翠两额,端庄之余,更多了分妩媚华美。

  轻移莲步,步步生莲,栖鸾殿中,温清许扬着得意自信的笑款款走向殿央。

  这一场封妃礼后,她便是名正言顺的德妃娘娘。

  徐徐而跪,礼数周全。

  手搭腰侧,锦帕微扬,一个欠身。福而起身,继而双膝着地,以云国大礼叩首正中王太后处。温清许眉眼低着,恭恭敬敬,俯身做礼。

  礼毕。

  王太后箫氏轻轻抬了抬手:“德妃起吧。”

  温清许又是一个谦卑福身:“谢王太后。”

  锦绣连忙上前,搀扶起自家主子。

  “只知道德妃是先王亲口为君上定下的人,却也一直不曾得缘见过,今次一见,果真是惊艳了一番。”说话之人是坐于左侧的贞太妃。

  贞太妃的叔父与温千山有些交道。

  梓太嫔与和太嫔下意识交换了一个眼神。

  都说一朝妃子一朝人,伏褚薨逝,这后宫都跟换了个天似的。

  墨太妃懒懒抚着自己的尾指:“这世上见过的惊艳女子也不少,可瞧着可以太太平平活到终年的还真不多。”

  后宫是非处,美人归香冢。

  王太后箫氏面色有些沉了,眼角扫了一眼墨太妃:“性子好、有教养自是可以抓住君上的心,命都是自个儿走出来的。”

  温清许深知后宫争斗的硝烟不能退散,却不想这些个太妃太嫔在先王都去了的时候还口头上争来争去。

  后宫,果真是个散不去争斗的地方。

  “从前这宫里都是哀家看着,如今先王都去了,君上也有了妃。哀家也要好好商榷着可否寻个人代掌后宫事了,毕竟君上没有王后,总不能让后宫一直没个掌权的主……”王太后箫氏坐于正位,恍若是在故意说给温清许听。

  贞太妃看了看温清许:“王太后娘娘懿明决断,想来心中早已有了打算了。”

  温清许自是听了窃喜。

  “王后之位兹事体大,既是君上不曾立后,后宫之事暂由王太后您管着好。”和太嫔眉眼间的笑意都快要漾开秋意了。

  梓太嫔连忙也跟着道:“和姐姐说得不错,这宫里还是王太后娘娘管着才合情理。”

  墨太妃没有说话,不曾发表意见。

  “哀家觉得近日里陪各位妹妹赏花游园也甚是欢欣,君上的心思也该由着君上的枕侧人去操劳了。”王太后箫氏一语定音。

  温清许连忙低低俯首,聪慧如她,怎会不知王太后之后会说什么。

  “德妃是君上现今唯一的妃子,可兴许要不了多久这宫里头便就热闹了。”王太后箫氏靠近了温清许,握了握温清许的手,声音低沉和气:“哀家也是从德妃这份上走过来的,只有一句,管你该管的。无伤大雅的事儿可以做,可若是闹大了,哀家的眼睛,是容不得沙子的。”

  王太后和蔼着面孔,面上笑得如同平常人家的家婆。

  可温清许却知道,这个自后宫里头摸爬滚打起来的女子,绝不是如同面上的笑意一般。

  从宫墙走出来的女子,已为一国王太后,怎会简单?

  温清许眉眼敛了几分得意,添上了几分恭敬谦卑:“臣妾必当不负王太后娘娘期望。”

  那梓太嫔跟和太嫔两两相觑一眼。

  回清漪宫的路上,锦绣端着王太后箫氏赏给自家主子的东海玛瑙手钏:“娘娘,王太后娘娘对娘娘很是好呢。”

  “好?”温清许嘴角不觉一笑,“瞧出来了么?梓太嫔跟和太嫔明显就是随着王太后的心思说话,不过王太后是个聪明人,纵是舍不下这权利,却还是顾念君上的颜面。”

  锦绣脚下步子一滞:“那今夜……”

  “自然依时而行,好歹王太后已经口头任命,本宫自然更加不能辜负了王太后的期望。”

  温清许何尝不知放权为之难。不过既然王太后顾念伏引,只要她成为伏引需要的女人,王太后便也就寻不到什么究竟了。

  “娘娘……”锦绣迟疑着,“襄侯府里传了消息,道是主母病倒了。”

  温清许眉眼一颤:“妾跟庶女都没这个身份,是她……”

  锦绣微微点头。

  温清许霎时足下一顿,定在原处。

  锦绣上前,怯怯道:“娘娘?”

  温清许轻轻将手中锦帕放置眼前,是一面芙蓉花娇的花纹:“封妃大典不可太过显露,本宫的夜宴便要带着她送的牡丹锦帕好好煞了她的面色。”

  封妃大典她终归还是用的旁的锦帕。

  温清玉来赴宴,当着她的面用她绣的绣帕,这一宴,定会别开生面。

  宫外女眷的马车停靠在宫墙之外,温清玉一身紫色宫衣,在玲珑的搀扶下下了马车。

  仰头看着傍晚天色下恢弘大气的宫墙,层层围起的院墙围住了宫墙内无数女子的倾国容颜。红墙绿瓦下,唯独这一片,最是惊心动魄。

  “这不该是襄侯府家的马车?”只听一个柔声细缓的声音,温清玉不觉望向身旁一个一身绿袍命服的中年妇人。

  妇人亦是瞧见了温清玉,几番打量,方迟疑问道:“听说温夫人病了,我还以为襄侯府里不会来人了。”

  “德妃娘娘乃是出自襄侯府,今日夜宴襄侯府岂有缺席之理?”温清玉笑道。看着妇人一身命妇仪制是出自二品官家,温清玉落落大方欠了个身,“小女乃是襄侯府中次女,娘身子不好,可府里终归不可有失。”

  妇人面上的神色先是凝了一刻,当日襄侯府里大小姐配了蜀国和亲,岂知中途又认了个确实的长女。这里头的渊源倒也叫一些知晓襄侯府内情的人猜测了几番,如今这个次女立在眼前,分析一番才分析得这女子原就是襄侯府的嫡小姐。

  妇人见着温清玉大方识礼,不觉笑道:“我是尚书府家的,与你娘最是投契,今儿瞧着你,真似瞧着第一次见着你娘的模样了。”

  尚书府林家,与襄侯府的关系确实一直好着。只当初温千山被伏褚薄待,其后迁至五里城,尚书府倒是匿了声响了。

  妇人乃是尚书府林家的主母关氏。

  投鼠忌器也是寻常,既是见着了,好歹伸手不打笑脸人,都是为了自家的官运亨通。

  温清玉侧头看了看四周,斜晖脉脉之间,晚霞树影下,却也瞧见了与她差不多年龄的女子。京城高官里头也有不少没了发妻纳妾却未续弦的,那些个人家也该是指令着嫡女来的。

  妻妾之分,嫡庶之分,向来便是严的。

  “算来该是世侄女,跟伯母一同走吧。”关氏亲厚拉着温清玉的手,便就一同入了宫门。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买了糖炒栗子,那味道真是一个好啊。

  嚯嚯嚯,有木有被如意馋到?

  如意每天说着减肥的话,说着增肥的事儿。

  不过,嘿嘿,能吃是福。

  少吃点确实还是有道理啦。

  套用一句曾小贤的发财秘籍:

  多读书,多看报,少吃零食,多睡觉。

  大家开心就好~

  第52章 预言又现

  宫墙东面的华意苑有主位清漪宫一处,偏位两处——玉漱宫、金碧宫。

  华美广旷的华意苑正厅此时正为温清许的夜宴筹划着。

  等候良久,温清许却迟迟未见。

  姗姗来迟的戏码,着实是一朝老戏码,却怎么也不过时。

  都是名门大院出来?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