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他们看不出材质的长衣服,新得很,也合身,不像他们,哪怕是新衣服,手肘膝盖的位置也提前打了补丁,这是怕穿着穿着磨破了,反正一看就知道不是他们胡同里的。
这两人正是向辰和许恒洲,因为四十多年后的首都跟现在变化太大,这里很多地方都拆迁重建了,许恒洲一边走一边回忆,还走错过一回,才找到这里。
向辰问“是这里了”
许恒洲沉默地看着这条胡同,点了点头“应该是,咱们去问问。”
向辰比较有亲和力,先上前找了个看起来年纪大一些的小孩,笑眯眯道“小弟弟,哥哥跟你打听个事儿,这儿是牛角胡同吗”
男孩怔怔地看着向辰没说话,直到向辰又问了一遍,才猛地点了点头“是、是牛角胡同。”
刚太远了围巾遮着脸没看清楚,近看这个小哥哥长得真好看,他又去看许恒洲,发现两个人竟然都好看。
向辰得了答复,给了小孩一颗糖,引来周边小孩羡慕的目光,之后朝许恒洲示意了一下。
许恒洲大步走过来,问小孩“胡同里最里头那家,你知道姓什么吗”
“我知道,姓钱”
“还有姓马的,马晓光他们家就住那。”
“姓李的也有。”
“还有姓董的”
这一回周围的小孩抢着回答,刚才向辰给糖他们可都看见了,说不定他们答得好也有糖呢
许恒洲一下僵住了,怎么会有这么多人他知道这胡同里的院每家都住了很多家,但他外公家是不一样的。
他外家算是个世家,从民国起就是国内有名的富商,他太外公当年资助过革命,后来建国后整个家族保持的非常完整。
上一世,前些年的时候他外公发现时局不对,当机立断把家里明面上该捐的都捐了,公司也改成公私合营,国家掌控,他们家吃分红。
自家这个院也是,好在他决定做的及时,家里的人都保全了,院因为保存的好,被当时革委会一个干部要走了,并没有跟胡同里的其他院一样安排很多人去住。
到这个时候,那人已经倒台了,家里的房也还了回来。外公从小在这座院里长大,对这里感情很深,所以屋一还回来,就收拾收拾搬回来了。
那些孩说的,却完全对不上,就算他记错了,房还没还回来,也不该住了那么多家,否则他家的院后来也不会保存得那么好。
向辰看出他脸色不好,掏了一把糖分给小孩们把他们打发走,扶着许恒洲到一边说话“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许恒洲心隐隐有个猜测,他没说出来,反而把自己发现的对不住的地方跟向辰说了。
向辰听完也皱起眉头“那咱们怎么办”
许恒洲已经控制好情绪,脸上的表情也恢复了淡定“来都来了,总要看一看才甘心。”
向辰自然是陪着他的,两人穿过巷,直接走到底,一路上看见的院,但凡敞开院门的,里头都熙熙攘攘挤满了人,院里也又脏又乱,到处堆满垃圾杂物,边角还有木板搭建的小棚。
住的人多了就这样,院里这种公用地方,大家都是能占就占,毕竟一大家挤一间小屋,能扩出一点儿地盘都是好的。
今天是个好晴天,大都敞着院门出出进进晒衣服晒被担水,走到最后一家,这家院门跟其他家一样开着,倒是不必许恒洲去敲门了。
许恒洲在离院门不远的地方停住,沉默地看着跟他记忆像又不像的小院。
这只是他母亲留给他的众多遗产之一,拿到手的时候他并没有多在乎,后来住的也不多,只是找人定期维护着。现在看着,他竟然想起很多以为已经遗忘了的事。
他小时候其实在这里住过挺长一段时间,那时候外公还在,他跟他学写大字,下棋,外公总让他多出去看看,跟胡同里的孩一起玩儿。他却嫌那些小孩又脏又吵,从不肯听话,偶尔被赶出去,也是拿本书自己找个僻静的角落自己看自己的。
向辰静静地陪他站着,不敢说话。院里两个女人的吵架声隐约传来,夹杂着其他人的劝架声,交织在一起,吵闹不休,只是人生百态小小一角。
但向辰听许恒洲说起过他外公家的事,他外公家嗣单薄,除了一个嫁出去的妹妹,就外公一个人。倒还有一直跟着的一家人,从祖辈起就给外公家做事,是以远方亲戚的名义住在一起的。
加在一起,也没院里那些人多,怎么看这里都不像住着许恒洲外公一家。
站了好一会儿,院里吵架的两人都休战了,许恒洲突然开口“走吧。”
他说走就走,干脆得很,扭身就要离开。
向辰连忙拉住他“等等,咱们还没问呢。也许、也许是房还没还回去,外公以前住这儿啊,又或者是咱们找错地方了,你看首都变化多大啊,咱们来的时候不就差点走错了吗”
他觉得,不管许恒洲怎么想,其实他也是很想再看一眼外公的。他和许恒洲一样,都是亲缘浅薄的人,在乎的亲人都早早去世,能有这一场奇遇,若是能让他们再见亲人一面,那真是上天的恩赐。
可惜天不遂人愿,似乎老天爷跟他们开了个玩笑。刚才见许恒洲看着那个小院时候的样,向辰心里一阵阵难受。
“不用问了。”许恒洲盯在大门旁的一处,那里有块墙砖只剩一半,断掉的形状很奇怪,他刚才已经想起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