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基地,对美国的威胁将非常巨大。
如今虽然中美关系依然保持良好,但是美国政府已经暗自提防〖中〗国了。尤其是美国面临两洋海上安全问题,大规模建设海军依然不能停下。
为了对大西洋防范英国,对太平洋防范〖日〗本和〖中〗国,美国海军部决定开工建造缅因级战列舰,同级建造三艘。艘部署大西洋,两艘部署在太平洋。
另外还有批在建中的大型装甲巡洋舰,美国海军也加快的建造速度。
不知不觉中,中华帝国的艘神弓级战列舰,引起了世界各国新轮的海军军备竞赛。
当然确切的说是英国海军部为了捞军费而故意那中华帝国海军为借口,向英国国会要了钱之后,从而引发了连锁效应,掀起了全世界各国海军军备竞赛。
英国政府坚决不承认是英国掀起的海军军备竞赛,他们将错就错的把责任推给了中华帝国。而中华帝国政府对此也是矢口否认,将责任推给沙俄。
这样,你推给我,我推给他,他再反过来推给你,各国于是互相指责对方,军备竞赛便成了个封闭的循环系统,并有进步扩大升级的势头。
不管欧美各国如何相互指责,他们都没有主动削减军备的意思。
北京,紫禁城御书房。
每天下午三点到四点,王辰浩都会呆在御书房内,因为这时候内阁〖总〗理大臣张枫会过来向王辰浩汇报些情况。
中华帝国表面上是君主立宪式的政权形式,〖总〗理府成为全国最高国家机关,但实际上〖总〗理府依然只对皇帝人负责。
张枫每天处理完五省九部呈交上来的公文后,都会挑出些重要或者敏感文件拿到御书房交给王辰浩御览,这些文件须得到帝国皇帝王辰浩的点头或者用印方才生效,因为五省九部官员们在些重要的事情上只认皇帝的玉玺和批复。
比起之前在〖总〗理府时,王辰浩当上皇帝后,每天只处理些大事,其余全部交给〖总〗理府处理由此王辰浩也变得很轻松,不再像以前那么劳累了。
当然,王辰浩在政治上放权,并不等于他说的就不算了。事实上王辰浩现在每说句话,都会影响内阁和国会的决策,因此王辰浩平时尽量不去干涉,有内阁和国会自行决定以此来希望〖中〗国早日实现〖民〗主政治。如果到了王辰浩非要干预不可的时候,那定是内阁乱套了不得不由王辰浩出马来稳定局面。当然,王辰浩不希望看到那天的到来。
“启禀陛下,微臣接到报告河南甘肃带爆发蝗灾,目前已经造成十三县镇受灾,大量庄稼被毁。这已经是连续第三年了b及超过二十多万人口,国会已经通过紧急粮食援助法案,拨粮饷赈灾。”
这种事情就是赈灾拨款就行了不需要张枫向王辰浩汇报甚至地方民政部直接就有权利拨款赈灾,都勿须通过〖总〗理府。
“你想表达什么?说来听听。”
王辰浩直接道破张枫的话里机关。
张枫笑了笑,说道:“陛下英明,微臣有什么心思自然瞒不过您!”
王辰浩笑道:“少拍马屁了,几天拍次受用天拍好几次就俗套了。”
“陛下教训的是。”张枫嘿嘿笑,于是转入正题。
只听张枫说道:“微臣以为这几年河南甘肃带陆续遭遇蝗灾补种种子已经来不及了。况且甘肃气候恶劣,土地贫瘠,种百亩地也不如中原亩地打的粮食多。而河南人口众多,耕地也不够分配,微臣以为应该把他们迁出去部分,到东北富饶土地上开荒,这样不但解决原来地方的压力,也为这些老百姓谋个好生计,同时东北是帝国待开发的地区,鞍山抚顺工业基地正在建设,也急需人口。”
王辰浩点点头,道:“好主意啊!可以实行!”
“陛下明鉴!”张枫接着又道:“最近英属澳大利亚六个殖民地似乎要谋划成立澳大利亚联邦,并谋求独立自治。陛下您不是说澳大利亚资源丰富,将来帝国经济高度发展时,澳大利亚将能够为帝国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供应。况且陛下在澳大利亚设立了钠矿石采集基地,您还说那冉近将有仅次于南非的钻石矿和金矿,更有储量巨大的优质铁矿,所以微臣以为可以趁机以援助澳大利亚当地人为由,支持澳大利亚独立,接着帝国便想办法控制住澳大利亚,实在不行帝国武力予以占领,毕竟澳大利亚人口稀少,出动几个步兵师足以。“王辰浩笑道:“没错!澳大利亚朕是巴不得早日占领!”
王辰浩顿了顿,接着叹道:“只是,暂时不能诉诸武力。澳大利亚毕竟是英国人的殖民地,英国庞大的海军力量不是我们现在可以对抗的。”
张枫坚持道:“可是,现在正是好机会。等到英国〖镇〗压了澳大利亚独立〖运〗动,以后就未必有这样的好机会了。”
王辰浩微微笑,张枫的判断是没错,过了这个村就没这家店了。
但问题是,王辰浩知道英国不会向澳大利亚武力出手的,最终澳大利亚这次会实现自治,只不过依然在英联邦框架内而已,名义上还是英国的领地。
“英国正忙于英布战争,因此英国不会对澳大利亚动武,反而会允许澳大利亚六个殖民地组成联邦。”
张枫点点头道:“按照英固人对加拿大的做派来看,确实有这种可能。但微臣还是认为只有把澳大利亚真正握在帝国手里,才可以保证将来澳大利亚成为帝国所需各种资源的供应地。”
王辰浩赞同道:“没错!是这么个道理!不过眼下咱们还得指望英国支持,在对俄作战上面,如果没有英国在国际上的支持,到时候我们面对的未必就只有俄国国,毕竟法国是俄国的军事同盟,法国有义务出兵。而德国也想着在远东有更大的立足地,侵略我们,同时德国也想着把俄国的祸水东引到〖中〗国来,这样德国在欧洲的压力就减轻了。因此,我们现在不但不能跟英国闹矛盾,反而还得想办法跟英国结成军事同盟。只有跟英国结成军事同盟,才可以让法国有所顾忌不敢参战。”
而事实上,王辰浩却是根据历史上的日俄战争来判断的。正因为英国答应跟〖日〗本结成两年的军事同盟,才逼迫法国在日俄战争中选择中立。如果〖日〗本当时没有跟英国结成军事同盟,那么后果将是非常可怕的,法国根据俄法军事同盟条约,旦沙俄正式对某国宣战,作为同盟国的法国就必须参战。而几年前的中俄战争不过是局部战争,沙俄至始至终没有宣布对华开战,所以当时的法国没有参与。但如今随着中俄关系越来越恶化,沙俄直在忍耐,下次中俄之间的战争肯定是全面战争,到时候俄国肯定会宣战,如果〖中〗国不把英国拉入同盟,法国将介入战争。
其中关键利害,王辰浩已经想了很久,他直到上次中俄战争结束后想通此点时,才不由得捏了把汗,当初俄国没有宣战,法国没有参战,实属王辰浩的运气。但下次或许就没有这个运气了,王辰浩不得不全面考量。
张枫想了想,觉得王辰浩说的非常有道理,但如果就这样放弃侵吞澳大利亚的机会,他实在有些不甘心。
王辰浩看出了他的心思,于是笑道:“不用武力,我们也可以获得澳大利亚。”
张枫顿时惊喜的看着王辰浩,他知道王辰浩总是有办法的,在张枫的心里,王辰浩就像神样的存在,这也是张枫对王辰浩死忠的主要原因之。
“还请陛下明示。”
王辰浩说道:“听说过和平演变这个词吗?”
张枫摇摇头,他自然不知道这个“和平演变”是什么意思了。
王辰浩于是说道:“如果我们跟英国人结成同盟,来避免让法国介入中俄之间的战争,二来结成同盟后,我们可以名正言顺的大量向澳大利亚移民。
澳大利亚六个殖民地,其中四个都是人烟稀少之地,人口不过几十万。而我们所需要的资源却大部分集中在这四个殖民地里,只要我们以开矿为由大规模向这几个殖民地移民,当移民超过当地总人口半数后,发言权就是我们的了。”
“这就是和平演变?”
张枫顿时恍然大悟,惊喜万般的看着王辰浩,久久心情难以平静。
王辰浩点点头,张枫又细细品味番,方才拱手以礼,并说道:“陛下真乃神人也!微臣受教了!”
王辰浩谦虚道:“谈不上神人,这不过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而已。
须知,大规模向澳大利亚移民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张枫笑道:“那还不简单?包在微臣身上了!”
王辰浩奇道:“说说看!”
张枫于是腼腆笑,说道:“澳大利亚那么大,西部几乎是无人区,大规模移民如果被拒绝,那就偷渡。依微臣分析,在西澳地区建立起城市或者要塞,只要掩饰的好,十几年英国人都未必能发现。等到他们发现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说“我们已经在这里几百年了,这本来就是我们的地盘,。”
王辰浩哈哈大笑几声,不得不佩服张枫这招果然够无耻,但却是好方法,有些类似王辰浩那个年代的国家间的领土争端问题。只要在当地完成了事实上的定居,旦超过定时间,就可以宣布占领。说白了,这就是房产法中的合法逆权侵占,只不过偻占的不是房子而是领土,其道理都是样的。
张枫于是又道:“陛下,现在帝国在澳大利亚的钠矿开采规模不断扩大,微臣以为可以借助输入民工为由,向西澳和北澳先行移民。让工人拖家带口的过去,以后就生活在澳大利亚。”
王辰浩点点头,道:“移民优先从贫苦老百姓开始,他们到了澳大利亚生活会更好些。另外,帝国这么大,每年国内总有两场天灾,两个省份遭殃。对那些受灾老百姓,可以优先移民。”
张枫道:“陛下英明,澳大利亚那么大,足够容纳上千万移民,帝国将这些贫困人口转移出去,也为帝国减轻了很大的经济负担,更会对帝国的社会稳定有大大的好处。”
王辰浩点点头,不置可否。
“微臣这就去办!”
“记得通知外交部,同英国同盟的事情得早日解决。”
“微臣遵旨,微臣告退!”
张枫退出御书房,王辰浩则悠闲的躺在龙椅上。又处理了件利国利民的大事,王辰浩心中既高兴又有成就感。!。
章节目录第268章两年同盟
1900年的夏天很快到来,作为北半球的两个面积最大的国家。中华帝国和沙俄帝国之间的紧张局势也在不断的升温。
这年,世界各国的政客和军事家们除了关注布尔战争和美菲战争外,剩下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中俄两国正在不断升级的边境摩擦上面。
俄国的西伯利亚铁路工程横跨欧亚大陆东西两个节点,规模之浩大,直被欧美列强们认为是俄国向远东扩张的标志。而沙俄在欧美列强们面前的种种游说中,尤以渲染黄祸论〖中〗国威胁论为主,其目的是营造对〖中〗国开战所必须的国际舆论优势。
虽然俄国在欧洲大陆的人缘很差,但是欧洲大陆各国都摄于俄国数百万军队的强大威慑力,加之欧洲白人世界并不愿意看到东方黄种人崛起。此前欧洲各国为了消耗俄国国力,直暗中支持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俄作战,几个世纪以来利用奥斯曼帝国成功的消耗了俄国的国力。
如今,欧洲各大陆国家出于将俄国的祸水东引之目的,于是故技重施,挑唆中俄开战借机消耗俄国国力以减轻俄国对欧洲大陆的威胁,消耗〖中〗国国力,进而欧洲列强可以卷土重来,最终把〖中〗国重新纳入他们的殖民市场之内。
可以说,欧洲列强们都没有安好心。
月18日,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访问巴黎,双方在底下进步签署了系列秘密协定,包括进步强化了同法国的军事同盟关系,将俄法联盟从欧洲扩展至亚洲,在对华问题上保持致立场。以及法国政府同意在德法边境奥法边境牵制同盟队,缓解同盟国对俄国的军事压力。
俄皇在法国访问期间,法国政府免除了部分俄国到期债务。同时法国政府再次向俄国贷款五亿法郎折合两千万英榜,并鼓励法国国民购买俄国国债。法国些大资本家们得到风声,法国政府和俄国方面纷纷向他们保证,投资俄国国债将本万利。被政府引导的些投机商银行家们和大批认为中俄战争〖中〗国必败的法国人纷纷购买俄国国债。
这样尼古拉二世对巴黎的访问之后不久,俄国便获得了来自法国政府和法国工商界高达三千万英榜的战争国债。
随后,尼古拉二世又访问了德国柏林,同他的表兄弟德皇威廉二世会晤。双方同样达成了系列协议例如俄国答应在同德国奥匈帝国的边境地区减少驻军人数,减少重武器的部署。
在对华立场上,俄国要求德国在远东的殖民地可以在战时为俄国海军提供煤炭补给。
此时,德国将注意力转移到海上视英国为强敌,因此德国和俄国的关系较以前已经大为缓和。尤其是俄国许诺在b兰地区减少驻军和削减重武器,这让德国非常高兴。因为b兰边境线上的俄军离着柏林只有180英里德国视俄国为敌人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俄军旦在东普鲁士地区打场胜仗,就可能直逼柏林。如今俄国为了在远东展开攻势,削减在b兰的驻军对于德国的安全来说是大好事情。
对于尼古拉二世的提议德皇威廉二世表示同意。作为回报,德皇威廉二世表示德国海外领地可以为俄国海军提供补给,同时德意志帝国银行借款给俄国两千万英榜作为俄国的战争国债。
这样,当尼古拉二世回到莫斯科时,他已经为俄国筹集到了五千万英榜的战争资金同时强化了和法国的军事同盟,以及稳定了同德国和同盟国集团的关系。尤其是后者同盟国在俄国边境上牵制了俄国大量的军队,改善关系后,俄军可以从欧洲抽调八十万精锐开赴远东。
在东欧和西亚地区,沙俄政府最大的敌人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不过1跳年奥斯曼帝国爆发了针对亚美尼亚人的大屠杀,遭到国际孤立后奥斯曼帝国又陷入子国际银亏危机不能自拔,奥斯曼帝国国内爆发不断的反对皇帝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独裁统治的〖运〗动,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陆续罢免宰相,解散议会,〖镇〗压舆论,闹得帝国内部不消停。
在这种情况下,奥斯曼帝国没有能力威胁哦国,因此俄国陆军部认为可以从西亚抽调二十万精锐陆军到远东。
这样来,沙俄陆军部经过系列计划,最终可以从欧洲和西亚抽调百万大军开赴远东,加上远东的五十万大军,以及中亚的三十万大军,沙俄可以动员百八十万大军参加对华作战。
沙俄陆军部的战时调兵计划迅速被尼古拉二世批准,而财政交通大臣维特维特受命动用五千万英榜的战争国债加紧生产军械军火,储备弹药粮食医药等战略物资。
沙俄帝国通过系列行动,先后解决了发动战争所顾忌的外交财政军事调动等敏感问题,积极准备,就等着西伯利亚铁路竣工。
不打无准备的仗,这也是王辰浩直奉行的即定国策。
面对沙俄帝国的频频动作,中华帝国外交部大臣唐绍仪奉王辰浩的旨意先后出访英法德美四国,在外交上出重拳,回应沙俄的外交攻势。
针对沙俄同法国的军事同盟关系,唐绍仪出访英国的第目的便是促成中华帝国同英国的军事同盟,以便牵制法俄同盟。
唐绍仪抵达伦敦后,先后同英国外交部大臣第五代兰斯多恩侯爵
海军大臣海军元帅弗雷德里威廉理查兹爵士等英国主要官员会面,就中英建立军事同盟的可行性进行探讨和谈判。
英国政府认为俄法军事同盟条约有可能在未来中俄军事冲突和战争中产生连锁效应,法国有可能介入中俄战争。英国政府出于对抗法国和俄国的战略目的,兰斯多恩作为英国外交大臣,对于中华帝国希望建立中英军事同盟问题事原则上表示同意。
随后,英国新进晋升为海军元帅的英国海军大臣弗雷德里克元帅在同唐绍仪谈话后,认为中华帝国海军力量不足以应对沙俄帝国海军和法国海军联合在起的威胁。他在海军委员会和上议院的报告中称1
当前英国最大的敌人依然是法国和俄国,联合并支持中华帝国共同来对付俄法协约符合当前英国国策和国家战略。
英国上议院超过半的议员被说服,他们支持中英结成军事同盟,利用〖中〗国来对付在远东的俄国和法国。
不过,英国上议院些议员对于中英同盟问题持有不同的意见。部分议员依然奉行传统的光荣孤立政策,英国不应该卷入协约国的战争当中。还有部分议员则认为〖中〗国发展的速度太快了,旦中英结盟,得到好处的还是〖中〗国,而英国将因此培植了个类似美国的未来强大敌人。
英国议会于是出现了不同的意见,结盟问题被拖再拖。在这种情况下,唐绍仪并不气馁,在之后同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的会谈中,唐绍仪多方举例证明中华帝国不会成为英国的敌人,反而会是英国的好帮手。例如中华帝国可以在远东阻挡和削弱沙俄的扩张,在中亚阿富汗问题上同英国夹击俄国。在东南亚地区,同英国到压制法国的殖民扩张。在南非问题上,中华帝国可以为英帝国提供急需的粮食医药和国际舆论支持,甚至可以派出海军医院船帮助英军救治伤病员。
在系列许诺之后,唐绍侧旨出俄法军事同盟对中华帝国构成巨大威胁,旦俄法两国同时从南北东西同时发起攻击,中华帝国现有的军力和财力不足以抵抗他们的进攻。
唐绍仪故意在军事上示弱,称中华帝国还是贫穷的农业国,支持现有的百万军队已经是极限,对付沙俄帝国还算勉强,旦法国参战,中华帝队可能坚持不到三个月,届时英国在华利益将得不到保证,俄法瓜分〖中〗国是不会给英国好处的。
唐绍仪的示弱让索尔兹伯里感觉到了对〖中〗国的放心,同时也明白法俄如果同时对华开战,那么中华帝国的胜算很低。由于法俄两国都是英国的敌人,因此索尔兹伯里明白旦法俄获得胜利,那么在〖中〗国的利益就会被法俄独占。
最终,索尔兹伯里被唐绍仪说服,在此后三天里,索尔兹伯里陆续说服了英国议会其他反对派议员们,最终同意跟中华帝国结成军事同盟。
虽然英国议会勉强同意了跟中华帝国结盟事,但英国政府对于中华帝国的戒心还是很大的。当初王辰浩的北洋政府废除了绝大多数不平等条约,更是在鸦片问题上狠狠的打击了英国,令英国在华利益受到极大损害,这种影响造成英国政府很不高兴。而很多英国鹰派分子希望中华帝国跟俄国两败俱伤后,英国的影响力能婆重新回到〖中〗国,重新将〖中〗国纳入英国的殖民市场系统当中。
于是,英国政府作出了个妥协的决定。即答应跟中华帝国结成军事同盟,但是为了英国自身利益,同盟时间只有两年。
英国政府作出这个决定,主要是判断中俄之间的战争将在未来两年内爆发,英国只需要阻止法国介入战争,便可以让中俄两国打的两败俱伤。英国政府认为中俄的战争不会持续太久,两年足够了。
对于这个结果,唐绍仪觉得有些失望,但是当王辰浩得知后却是大喜。王辰浩知道当年英国为了帮助〖日〗本对俄作战,为了防止法国介入战争,也只跟〖日〗本结成五年同盟。英国当时同样也是不希望给〖日〗本太多的支持,防止〖日〗本做大。正因为只有两年同盟,〖日〗本在跟俄国打了年多后,当〖日〗本军事上大胜时,英国便不在续约,致使〖日〗本害怕继续打下去超出同盟期限,失去英日同盟后法国将有可能参战。因此,〖日〗本接受调停结束战争。
当年英国人就是用五年同盟来约束住〖日〗本,防止俄国被过分削弱让〖日〗本做大,英国的这个政策成切的止了俄国东扩和〖日〗本扩张。
如今,英国人自然对华也会采取这种策略。只不过中华帝国远较〖日〗本强大,因此英国人怕五年时间太长无法控制〖中〗国因此限定在两年。当然,如果两年内中俄没有开战,那么英国将再延长两年时间,以此类推。
王辰浩于是电告唐绍仪取得两年军事同盟已经是大胜,他功不可没,这才让唐绍仪好受些。
得到王辰浩的旨意后,唐绍仪代表中华帝国政府同英国政府代表兰斯多恩在英国伦敦签署了《中华帝国同大不列颠及爱尔兰印度联合王事同盟条约》条约规定:缔约国双方相互承认有权保护各自在全球的利益。缔约国方为保护己方利益而与第三国作战时,另方应严守中立:如缔约国方遭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进攻时,另方应予以军事援助,共同作战。条约有效期为2年。
在秘密条款中还规定两国海军应配合行动在远东海域保持优势。
中英同盟是针对俄国的军事攻守同盟。
中英同盟订立后顿时引起欧美强烈反应。首当其冲的便是俄国和法国。俄国本来在远东海上力量便不如中华帝国海军,如果英国海军介入的话,俄国海军维持平局的战略构想将面临失败。对于法国来说中英同盟的目的明确就是防止法事介入中俄战争。原本法国政府也打算在中俄战争的时候,悄悄的在〖中〗国南方分杯羹,或者胁迫〖中〗国签署些条约来让利给法国以换取法国不参战。但如今中英同盟定立后〖中〗国便不惧怕法国的军事威胁。
法国政府在随后的法俄对话中顿时不再明确表态介入战争,这令俄国方面非常恼火,尼古尔二世为此大发雷霆,发誓将来定要让喜欢管闲事的英国人吃屎去。
随后个礼拜,唐绍仪陆续访问了法国和德国两国并同德法两国分别展开对话和谈判。唐绍仪的目的不外乎就是让这两个欧洲强国在未来的中俄冲突中保持中立,两不相帮。法国碍于中英同盟的订立自然不会再叫嚣着介入了。
不过德国却并不买账,此时德国和英国在南非问题上闹得非常不愉快,见中英结盟后,德国非常不高兴,因此对于唐绍仪的要求,德国政府依然表示会为俄国海军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不过德国政府否认会介入中俄冲突,原因是德国同样忌惮英国的强大海上力量。
唐绍仪结束了欧洲访问后,随后来到美国。虽然美国政府同中华帝国在巴拿马问题上闹得很不愉快,但是两国在菲律宾问题上还保持着密切合作。二十多万美军在菲律宾作战,需要依靠中华帝国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基地的支持。美军的弹药粮食医药煤炭等物资补给从〖中〗国进口比从本土运来可以节省三分之的费用,节约成本总额高达两亿美元,而美菲战争打了快三年了,还没有消灭菲律宾军队,因此美国国防部在不确定美菲战争何时结束的前提下,还得依靠〖中〗国。
当然,王辰浩不认为美国会支持俄国,他让唐绍仪访问美国只是顺道。因为王辰浩希望唐绍仪到美国顺道将美洲银行储备的黄金运回国,王辰浩准备将美洲银行总部迁到上海。
王辰浩的美洲银行的黄金储备已经达到六千吨,其中在天津储备有三千四百吨,大部分是帝国银行的黄金,也就是中华帝国的国家黄金储备。王辰浩称帝后,决定将他个人资产和国家资产分开,因此天津的黄金储备将大部分运回北京帝国银行。而王辰浩在纽约的黄金储备达到两千四百吨,放在美国王辰浩觉得不安全,因此将黄金运回国内储存。
另外,唐绍仪还有个任务,那就是到美国继续圈地。
自从王辰浩上次在美国东德克萨斯州圈地卖石油后,美国人疯狂的闯进德克萨斯州,到处寻找石油。王辰浩在洛克菲勒财团的石油股份的价格已经涨到了两亿美元,考虑到洛克菲勒财团即将面临美国政府的反托拉斯法制裁,到时候洛克菲勒托拉斯将被拆分,股票价格将暴跌,于是王辰浩命唐绍仪将他持有的股票先卖掉,等到几年后洛克菲勒财团的股票跌至谷底时再重新买回,这样王辰浩从中可以多赚几千万美元。
唐绍仪抵达美国后,迅速跟小洛克菲勒会谈,将王辰浩持有的两亿美元股票卖掉。此时洛克菲勒石油股票依然在上涨,没有人知道洛克菲勒石油股票将大跌,包括小洛克菲勒在内。
小洛克菲勒问及唐绍仪为何王辰浩要将股票抛掉,唐绍仪称中华帝国正面临来自俄国的战争威胁,因此作为帝国皇帝,王辰浩需要用钱。
小洛克菲勒觉得有理,于是他便出两亿美元将王辰浩的股份买下。!。
章节目录第269章第二次美国圈地
早在王辰浩在美国东德东萨斯州第次圈地卖石油后,没过多久,
王辰浩便再次派人秘密在美国圣华金洛朽矶加利福尼亚西南沿岸伊利若斯堪萨斯东北威明顿库克湾乌尼斯塔阿纳达科
希尔斯等地区秘密圈地,并派出十几支石油勘探队在这些地区打井勘探。
经过三年多的勘探,勘探队陆续在洛朽矶威明顿库克湾等地区发现了八处大油田,储量超过十亿吨。其他地区暂时还未发现石油,但是王辰浩明确告诉勘探队那里有大油田,因此勘探队无法去别的地方,只能在王辰浩划定的区域内寻找石油。王辰浩知道他划定的这些地区的范围并不是很大,只是目前〖中〗国的这些勘探队的技术和能力还有限,所以他们只能发现些埋藏浅的油田。
但王辰浩并不着急,这些地方涵盖了美国80以上的油田储量,将会有百多处油田区,总量高达百二十亿吨,哪怕a费几十年在上面也都划算。
眼下发现的八处大油田中,洛朽矶地区占了五处,总量六亿吨左右。王辰浩决定让唐绍仪将洛朽矶的五处大油田卖出去,按照当前美国大型油田的价格,这五处大油田可以卖出三亿美元的好价钱,而王辰浩a在地皮上的钱和石油开采权却不超过千万美元。
至于其他已经发现的三处油田,王辰浩下令立即封堵,并将周边石油成田区的土地全部买下来,以备将来之用。
王辰浩知道油田不能下子都拿出来,那样会导致油田太多而价格暴跌,因此王辰浩决定每隔两三年时间便拿出几个大油田出售。通过这种方式来直保持高额利润。
洛衫矶的五处大油田王辰浩让唐绍仪联络策林根家族a旗财团克利夫兰财团这三个跟王辰浩关系好的大财阀,计划卖给他们。因为他们最有钱,最可能在短时间内出钱把油田买下。
很快,唐绍仪跟三大财阀取得了联系,将五处大油田的情况告诉给他们后,三大财阀都非常感兴趣。他们相信五块大油田的石油储量,因为之前王辰浩曾经在东德克萨斯成功的圈地卖石油。有了先例,所以唐绍仪几乎没有费多大口舌便将五块油田都卖了出去。
由于策林根家族是帝国恭妃的娘家,因此策林根家族分了两块大油田,克利夫兰财团分得块油田,a旗财团实力雄厚,口气吃下了剩下两个油田。三家财团最后出资合计2.8亿美元将五块大油田买下,比之前唐绍仪估测的市场价三亿美元便宜了两千万美元,造成这种情况都是策林根家族的老皮特死皮赖脸的跟唐绍仪讨价还价,甚至给王辰浩和洛希尔亲自发电报,最终王辰浩看在洛希尔身怀六甲的面子上,卖给策林根家族的两块大油田分别便宜了千万美元。
这样,王辰浩在美国第二次圈地卖石油净得两亿七千万美元,加上从洛克菲勒财团套现的两亿美元,王辰浩的个人资产增加到三十六亿多美元,如果算上王辰浩作为帝国皇帝而得到的前朝皇室财产的话,王辰浩的个人财产将达到五十亿美元,就快要追上罗斯才尔德家族的六十亿美元总资产了。
当然,这个结果的前提是王辰浩没把紫禁城算在内。
王辰浩第二次从美国圈钱的主要用途是准备对俄作战。这笔总额4.7
亿美元的资金全部被兑换成黄金运回国内,而王辰浩以个人名义将这笔巨款借给帝国政府。帝国政府于是以这批黄金为基准。印制4.7亿龙币作为战争储备军费。
王辰浩从美国套现了4.7亿美元的黄金,而美国也刚刚实现金本位制没多久,黄金市场还并不稳定。套理4.7亿美无的黄金就像块大石头砸进了平静的湖面样,掀起阵阵浪a和漪。此举差点又引发了美国黄金挤兑危机,对此美国政府随后就向中华帝国政府抗议,称这是中华帝国对美国发动的金融战争。
不过,中华帝国外交部随后给予反驳,称中华帝国皇帝这是在帮助美国政府检验美国的金本位制改革成果。
对于其他列强们来说,他们关注的是王辰浩用这笔钱干什么。同样,中华帝国政府也如实回应,这黄金将作为帝国的战争黄金储备之用。对于中华帝国的这个解释,各国列强们都表示理解。于是美国政府的抗议便很快石沉大海,各国列强不再过问,很快便不了了之。
中华帝国政府在跟英帝国结成军事同盟后,在对俄外交战上胜利的扳回局。而比起沙俄帝国靠着俄皇尼古拉二世出国访问,低三下四的从法国和德国筹集五千万英镑的战争军费,折合龙币2.5亿,而且还是带利息的借款。反过来,中华帝国皇帝只是在美国圈了几块地皮卖掉后边筹集到了4.7亿龙币,并且九偿借给中华帝国政府作为战争黄金储备。二者比起来,差距悬殊,沙俄皇帝尼古拉二世真应该买块豆腐自己撞死算了。
1990年九月,中华帝国五十四镇常备陆军陆续完成了扩充,达到井时编制。这样,中华帝国陆军便从现在的五十四镇扩充五十四个军,百零八镇总兵力达到百六十二万人。
五十四个军编为十二个集团军,每个集团军下辖来三到六个军不等。其中第集团军第二集团军划给北京军区指挥,并成立第集团军群,下辖十二个军,配合御林军禁卫军起保卫京畿周边安全。
第三集团军第四集团军第五集团军划归奉天军区指挥,成立第二集团军群,下辖十二个军,以保卫东北为第要务,并协防门古东部。
第六集团军第七集团军第八集团军为兰州军区编制,成立第三集团军群,下辖十四个军,保卫中华帝国面积最大的大西北地区为第要务,并协防门古西部。
国防部考虑到战事起将无法估计东南西南和东部地区,因此为了统指挥各省驻军,国防部继奉天北禀兰州三大军区之后,成立山东军区成都军区南京军区广州军区四大军区。
其中第九集团军归山东军区直辖,南京军区管辖第十集团军,分给成都军区的是第十集团军,分给广州军区的是第十二集团军。
新成立的四个军区,加上之前的三个军区,中华帝国便拥有七大军区。
北京军区奉天军区和兰州军区依然是主力战区,国防部将帝国陆军的精锐部队几乎全部集中在了这三大军区里。其他军区大部分都是扩编后的军队驻扎,基本上都是预备役和新兵组成。
同样,在武器装备上,北京奉天兰州三大军区三十八个军全部换装了更为先进的勃朗宁1897式系列的步枪骑枪手枪和重机枪。
火炮方面,北洋兵器重工在原先的克虏伯大炮的基础上,模仿法国施耐德兵工厂生产的乃毫米口径野战炮的制退机系统,开发出改进型的先进液压制退机系统。
这样来,中华帝国陆军的火炮便有了更强的速射能力,较之以前使用的德国式弹簧制退机系统的火炮,在射击速度上更为快速,次校准射击诸元后,勿须再修改,炮位基本上不会因为开火产生的后坐力而移动。
在增加了液压制退机后,北洋兵器重工也按照陆军部的要求,对火炮口径做了调整。因为炮弹装药已经改为了最强大的黑索金火药,相应炮弹尺寸和火炮口径需要调整,以便配合战术战役使用。
新更改的火炮口径为团级野战炮75毫米和105毫米,师级火炮口径增加到155毫米。至于师级火炮增加到155毫米后,火炮自身重量并没有增加多少,因为北洋兵器重工已经放弃用克虏伯钢材进行生产火炮,转而使用中华特种钢来制造。这样北洋兵器重工便不用在向德国克虏伯公司缴纳高额的专利使用费,反而大规模采用价格更合理,质量更高的中华特种钢更为划算些。同时,也能刺直隶钢铁公司的快速壮大和发展。
由于新式火炮使用的钢材技术和口径都不在学习德国,发射的炮弹更是领先世界的黑索金高爆弹药,新式火炮上面已经找不到德国式的任何影子,于是德械正式跟中华帝国陆军告别。帝国陆军也从此开始全面装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武器,从此世界武器装备名词中,多了批以中械冠名的先进装备,并由此引领新时代的潮流。
同样,步兵火力装备中最重要的角e之,雷击炮也全面得以升级。以前中华帝国陆军的雷击炮分作51毫米82毫米和107毫米三个口径。在经过多次陆军实弹演习之后,陆军部发现雷击炮的作战用途十分广泛,在雷击炮采用中华特种钢之后,重量轻了不少,单兵搏带更为方便。于是陆军部为了追求更优秀的步兵作战能力,即在没有炮兵支援的情况下,步兵自身便拥有更强的进攻和防御的能力。于是,雷击炮的口径也因此发生了变化。最终改为60毫米80毫米两种,放弃107毫米雷击炮。前者51毫米雷击炮有些鸡肋,威力和射程般,步兵使用手雷更为直接。同时,51毫米小口径雷击炮工艺相对复杂,成本和战斗力不成比例,因此改为60毫米。107毫米则因为重量太大,需要三到五个士兵携带,对于步兵的载荷是个很大的问题,因此裁掉107毫米雷击炮。!。
章节目录第270章世纪成就
1900年,注定是中华帝国同沙俄帝国烈博弈的年。
中华帝国和英国缔结军事同盟,算是在外交上和沙俄帝国打成了平手。而在随后的战争资金储备上面,中华帝国准备了4.7美元经费,压到沙俄的2.5亿美元。不过在军队数量上面,沙俄叫嚣着可以投入180万大军对华作战,而中华帝国只准备了162万军队,在线地区只有38个军,总兵力不过114万人,在军队数量上面中华帝国处于下风。
不过,在军队装备和作战训练上面,中华帝国陆军再次扳回局。
中华帝国北方三大军区作为对俄战争线战区,三十八个军的线主力作战部队除了换装了中华帝国最新式的先进武器装备之外,单兵防护装备也大幅度提升。
例如中华帝国线作战部队的名普通二等兵,装备勃朗宁刃式步枪支毫米子弹100发蜂窝式手雷四颗,钢盔和军帽,野战军靴和布鞋,作训服和常服雨衣刺刀军刀,军楸,指南针,水壶,以及行军背包等。
其中钢盔野战军靴和作训服等明显有别于当前世界各国的外军。
钢盔质量明显比同时期的外军钢盔高出大截,采用大型冲压机对中华特种钢次性冲压成型,比外军钢盔提升50防护能力,有效抵御和弹开80米外来袭子弹和弹片杀伤。野战军靴为皮革制钢底儿钢头,有效保护士兵的脚部,提升行军能力。而作训服为彩装,夏季作训服为草绿相间彩。冬季作训服为灰白黑交错相间的彩,可以大大提升士兵野战时的隐蔽和生存能力。
?br />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