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下达命令,让中械集团军进行反突击的命令。朱可夫是不同意这样作的,但斯大林急于想要振奋苏联军民的士气,再次不顾朱可夫的反对。
反突击是由罗科索夫斯基的第16集团军和扎哈尔金的第49集团军进行的,反突击的目标是沃洛科拉姆斯克地区和纳腊河下游地区的德军北翼和南翼。
这两个装备了先进中械武器的集团军战斗力提升很大,283主战坦克碰上德军的三号四号坦克以及俘获自苏军的34等坦克后,几乎对这些坦克是边倒的屠杀,德军第十七装甲师顿时遭到重创。
尽管苏军取得了局部战斗的胜利,但毕竟装备的中械武器太少,苏军亦不太适应中械装备,加上苏军以战略防御为主导思想,此举除牵制了克鲁格的部分兵力以外,对德军主力影响不大。德军很清楚苏军为了保护莫斯科侧翼,不敢贸然出击,所以避免跟其正面交战,而是迂回至其他方向继续进攻。
12月15r至18r,德军经过调整和补充后,向莫斯科重新发起进攻。德军在加里宁沿克林罗加切沃方向和图拉方向分别实施主要突击企图从北面和南面迂回莫斯科。
12月17r,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最高统帅部下发了第0428号命令,该命令的目的是摧毁和焚烧前沿的所有居民区,开始焦土战争。
12月底,德军付出了巨大损失的代价,前出到莫斯科运河,攻陷加里宁。莫斯科附近的战斗变得越来越激烈,苏军派了无数新兵和自愿者,甚至个个的妇女营也投入到德军的机枪炮火中。
苏军经过12月底到次年初的顽强抵抗和多次反突击战斗后,成功的阻止了德军占领莫斯科的企图。苏军虽然经常处在危急状态,但终于依靠倾国之财力物力,在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后,终于坚持了下来并消耗了德军。
仅从12月16r到次年1月5r这二十天的战斗,德军在莫斯科附近就死伤超过15万余人,损失坦克约2800辆火炮2300门飞机近1500架。其中德军坦克大部分被苏军装备的中国造283坦克和29反坦克战车以及大量的反坦克狙击枪反坦克火箭弹所摧毁,损失的飞机基本上都是被歼十战斗机和地面强大的防空炮击落的。只有德军的火炮阵地是苏军以血肉之躯和顽强的神意志反击成功的。
另外,1941年底到1942年出的冬季,就算以俄国人的标准来看都异常地严寒。德军因战线过长,补给不足,战役中消耗过大,既没有设防御阵地和战役预备队,又无在冬季条件下作战的准备。11月上旬入冬,虽然道路能够使用,但德军的冬季装备不足,由于认为在入冬前就能结束战事。保暖衣服和白e伪装服都不足,坦克和其它车辆的发动机和油箱都因为低温而不能启动,使得德军士气遭到严重挫折,相反苏军的士气却渐渐高涨起来。
对莫斯科的苏军而言,情形则恰好相反。来自北极附近的苏军早已习惯了寒带生活,有着足够的冬季作战装备,他们的枪炮套上了保暖套,涂上了防冻润滑油,有足够的棉衣皮靴和护耳冬帽用来防寒。中华帝国紧急出口给苏联的850万双军靴,1.05万吨制靴皮革,都保障了苏军能够在寒冷条件下作战。当然,苏军的坦克同样因为寒冷而无法启动,于是双方就开始放弃装甲部队而进行最原始的战斗。
德军不仅仅在莫斯科方向上碰了钉子,从基辅向外高加索开进的德军第25装甲军初期连续击溃了苏军六个装甲军,摧毁苏军1300多辆坦克,路逼近外高加索石油区。同时,德军组建了外高加索突击集群,准备直接攻占苏联的产油区。
由于苏联将外高加索的兵力大部分抽调至莫斯科方向参加莫斯科保卫战,导致外高加索地区的兵力不足,外高加索方面军已经被德军的钢铁洪流给打怕了,为了避免被德军再次包围,避免发生基辅战役那样的悲剧,苏军计划主动撤退,并打算放火烧毁所有采油炼油设备。
斯大林顿时反对,虽然他清楚石油区落入德军手里的危险,但是没了石油区苏军的装甲部队也将失去战斗力。如果连石油也从中华帝国进口的话,那么苏军的脖子就被中华帝国掐住了。斯大林很清楚中华帝国的战略,旦发生那种情况,中华帝国肯定会更加压榨苏联人民的血汗钱,甚至再次导演第次世界大战的那样的胶着战争,那苏联辛辛苦苦二十多年的经济建设可就彻底完了,会被中华帝国榨干最后滴血的。
斯大林绝对不允许那种情况发生,因此他下令外高加索方面军死战到底,不得撤退。
外高加索方面军已经接连损失了六个装甲军,更锐的部队早就被斯大林调往莫斯科了,此时安多诺夫将军手里不足23万人,只有可怜的133辆坦克和667门大炮,飞机倒是不少,附近有战期间沙俄军队的飞机坟场,里面上万架老式飞机,不少都能飞起来,但很可惜苏军没有那么多的飞行员。
在这种情况下,安多诺夫只能命令苏军用血肉之躯同德军的钢铁洪流战斗了。结果显然是边倒的被德军屠杀。
12月8r,德军突入外高加索区,安多诺夫已经回天无力,大批苏军投降,他身边甚至都没有人手去炸毁迈科普和格罗兹尼的石油生产设施。
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外高加索国家亚美尼亚在中华帝国的暗中指使下,于12月9r出动了六个装甲师和12个山地步兵师,偷偷越过高加索山脉进入阿尔马维尔,强行缴了当地苏军的军械,控制了迈科普石油区。同时,亚美尼亚里海海军出动十艘驱逐舰掩护两个摩托化步兵师在马拉奇卡拉带登陆,当地苏军以为德军来了,未进行任何抵抗便缴了械,格罗兹尼石油区也落入亚美尼亚手里。
当德军逼降了苏军外高加索方面军司令安多诺夫和十万苏军,正高高兴兴的准备去接收迈科普和格罗兹尼的丰富石油时,却发现那里已经被贴上了亚美尼亚的标签。
德军立即跟亚美尼亚交涉,但遭到亚美尼亚拒绝。由于亚美尼亚背后的主使者是中华帝国,德国不得不打狗看主人,立即派出特使同中华帝国方面进行交涉。但中华帝国却拒绝表态,只希望德国和亚美尼亚两国心平气和的坐下来谈判,中华帝国不希望两国爆发武力冲突。
中华帝国的答复很明显是偏袒亚美尼亚,德国跟亚美尼亚的谈判几乎不报有任何的希望,因为亚美尼亚坚决不松口,已经将这两块石油区纳入亚美尼亚版图,希特勒气得头发都立了起来。
这时,苏联方面也立即派出代表跟亚美尼亚谈判,感谢亚美尼亚军康康相助。苏联想要派军队跟亚美尼亚军共同防御迈科普和格罗兹尼,但遭到亚美尼亚拒绝。斯大林对此亦是相当的不满,但考虑到目前外高加索地区的局势问题,斯大林选择同亚美尼亚妥协,暂时允许亚美尼亚军驻扎在那里,但希望亚美尼亚将石油供应给苏联。
亚美尼亚在中华帝国的斡旋下,同意每桶18龙币的价格向苏联出口原油,虽然这已经是国际上的最低价了,比中华帝国卖给德国的石油便宜了7龙币,但还是让斯大林相当的蛋疼。
但斯大林还是选择了妥协,他希望借助这件事让亚美尼亚跟德国开战,那么苏联就多了个盟友了,同时亚美尼亚背后的中华帝国肯定会有所动作,加入协约国阵营的几率就更大了。
希特勒很清楚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但他的犹豫不决,造成外高加索的德军的不满。
1942年1月17r,外高加索德军第25装甲军悍然向亚美尼亚军发起了进攻,亚德战争爆发。当天,亚美尼亚向德国宣战,德国随后被迫向亚美尼亚宣战。
而中华帝国依然保持中立,但却暗中全力支持亚美尼亚对德作战。这跟中华帝国支持苏联和英法不同,跟他们的关系只是金钱关系,出口给他们的武器都是“外贸简型”。但亚美尼亚完全依附在中华帝国的羽翼下,是大中华共荣圈的成员国,中华帝国对亚美尼亚的支持则是全方位的,帝国高尖武器装备基本上都能够在亚美尼亚军队里找到影子。中华帝国让亚美尼亚跟德国开战,实际上也是中华帝方想要通过亚美尼亚军来试探下德军的真正战斗力,看看中德军队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少,为中华帝国r后介入二战打好基础。
第二卷经营北洋第593章外高加索坦克大战
德军第25装甲军根本瞧不起亚美尼亚军,尽管对方装备了来自中华帝国的先进武器装备,但德军指挥官斯蒂芬中将认为可以轻易将亚美尼亚军赶出外高加索,给中华帝国点颜e看看。
实际上,这是整个德军各阶层对中华帝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态度和作风的强烈不满的次爆发式的表现,他们就想打狗给主人看看。期待通过教训顿亚美尼亚,让中华帝国有所收敛。
1月17r,斯蒂芬将军指挥25装甲军直接向正面的亚美尼亚军第五装甲师发起了突然袭击。由于是斯蒂芬的擅自行动,德国参谋本部并不知情,使得附近野战机场的德军飞机未能配合第25装甲军的行动。
骄横的德第25装甲军于拂晓前突然发起进攻,在猛烈的炮火突袭掩护下,以约四个团的兵力作为先导部队,在400多辆坦克的引导下,成纵队由克鲁泡特金向阿尔马维尔扑来。另有两个装甲旅担任侧翼戒任务。
在阿尔马维尔担任戒任务的是亚美尼亚第装甲军第四战车旅,有80辆283坦克,20辆35坦克,48辆30步战车,12辆29反坦克战车等。由于德国正跟亚美尼亚e谈判,因此亚美尼亚军并未意识到德军敢突然发动袭击,最前沿的戒部队在第时间就被德军的猛烈炮火摧毁。
突如其来的战争虽然在亚美尼亚军的预料当中,但没想到会是这么快,仓促间,亚美尼亚军司令部命令第四战车旅死守阵地,第第二第三第七战车旅随后从附近紧急赶来增援。
第四战车旅奋力抵抗,凭借283豹式主战坦克的强大作战能力同德军的三号四号坦克火拼,尽管数量不敌德军的坦克,但却给德军造成巨大的损失,挡住了德军装甲部队快速突防的企图。
亚美尼亚军常年受到中华帝的培训,作为大中华共荣圈的成员国,亚美尼亚军经常参加中华帝方组织的环太平洋联合军演,战斗力非常强,德军直把亚美尼亚军看做不如苏军的小国部队,结果顿时吃了大亏。
亚美尼亚军利用28和35坦克在前同德军坦克部队火拼,在后面快速部署了伏击阵地,将29反坦克战车反坦克火箭营和反坦克狙击枪连埋伏在那里,部署了个火袋。
德军坦克部队战斗经验丰富,虽然他们的三号和四号坦克在对抗28坦克的时候比较吃力,但凭借经验和数量的优势,激战四十分钟后便取得了胜利,消灭亚美尼亚军六十多辆28豹式坦克和十几辆35猎犬坦克,但德军付出了百二十多辆坦克损毁的巨大代价。
亚美尼亚军残余的十几辆坦克奉命快速撤离,在这时,28坦克的优势顿时体现了出来,越野速度比德军最快的四号坦克高出10公里每小时,而35猎犬坦克的速度更是快了近20公里每小时,将德军坦克部队甩在了后面。
亚美尼亚军指挥官齐米拉顿时暴跳如雷,他急忙下令让前线部队撤退的慢些,要让德军紧紧的咬住他们,只有这样才能把德军引进伏击区。
于是,撤退当中的亚美尼亚军的各个坦克顿时减速,但表现了很明显,让人看就知道减速是故意的。为此,齐米拉再次用无线电步话机大骂群饭桶,以为伏击阵地很快会被德军洞察,已经准备放弃伏击了。
巧合的是,德军前锋部队指挥官虽然感觉到了亚美尼亚军撤退的速度突然慢下来有猫腻,但他想得复杂了,以为亚美尼亚军这样轻易暴露前方的伏击区,是为了喝退德军,让德军不敢前进。德军就此判断这是亚美尼亚军打不过他们,唱的出空城计,于是德军不但没有减速,反而加速前进,口气扎进了亚美尼亚军的伏击区。
齐米拉顿时哭笑不得,再次大骂了起来,这回不是骂自己人了,而是骂德国人是蠢货了。
当德军前锋100多辆坦克500多德军步兵进入伏击地区后,亚美尼亚军的反坦克战车炮反坦克火箭反坦克狙击枪等突然从四面八方向德军纵队猛烈e击。德军队形顿时大乱,步坦协同失调。
亚美尼亚军则抓住有利时机,撤退的十几辆战车立即掉头反攻,两翼的30轮式步战车迅速出击,车载2重机枪发扬火力优势,从侧翼攻击德军步兵,顷刻间弹如雨下,德军步兵伤亡惨重。
在亚美尼亚军的火袋阵里,德军面临灭顶之灾,短短十几分钟时间里,德军的坦克便被击毁30多辆,汽车损失了28辆,步兵死伤尤为惨重,伤亡高达300多人。德军被迫慌忙撤退。
这伏击行动,有力地阻止了德军的突进,迫使其退回去调整攻击部署。
但亚美尼亚军第四战车旅亦损失惨重,无力再阻挡德军的下波猛烈攻势了。就在这危机关头,亚美尼亚空军赶来帮忙。
亚美尼亚空军除了装备最先进的螺旋桨战斗机歼十外,还配备了中华帝国现役最先进的对地攻击机——5喷气式强击机。
5强击机作为中华帝国的现役装备,本来是不对外出口的,但随着德国也有几款喷气式飞机正在欧洲战场上实战测试,中华帝国空军认为应该用实战来检验下帝国空军的喷气式飞机的作战能。毕竟这种喷气式飞机刚刚研制出来,帝国空军心中也没底,比起螺旋桨式飞机的成熟技术和制造工艺而言,喷气式飞机有待改进的地方实在太多了,不参加实战测试很难做出判断。
就这样,中华帝国空军本着试验新式武器装备的意图,将5喷气式强击机出口给了亚美尼亚空军,同时配备给亚美尼亚空军的还有b2野马喷气式战术轰炸机。中华帝国很放心亚美尼亚空军,因为亚美尼亚没有任何的飞机生产线,不会对中华帝国的先进武器装备进行仿制生产,其空军的后勤补给全部依赖中华帝国,在中华帝国的严格监控下,技术保密程度甚至高于中华帝国国内的军工企业。
由50架5强击机和20架b2野马战术轰炸机组成的对地攻击机群超低空飞临战场,给正在准备第二次进攻的德军装甲部队造成重创。亚美尼亚空军发e了400多枚反坦克火箭弹,次袭击就摧毁了德军130多辆坦克,212辆各种卡车,25辆油罐车,11辆弹药车,并造成德军两个步兵团的2200余名德军士兵死伤。
德军损失惨重,立即调来大批的防空火炮,但是这些防空炮大多数针对的是中高空的敌机,面对掠地超低空飞行的5强击机和b2轰炸机,他们的防空火力很弱。
德军的进攻就此暂停,而亚美尼亚军第四战车旅也迅速转移到后方的个村落休整。
德国e很快向亚美尼亚正式宣战,希特勒亦没有追究斯蒂芬的责任,只是要求他务必尽快攻占外高加索,控制石油区。
斯蒂芬随后得到了德国空军的支援,大批德国飞机飞临战场后,同亚美尼亚空军进行了激烈的空战。
尽管亚美尼亚空军装备了最先进的歼十战斗机,但是因为亚美尼亚兵力有限,空军规模不大,只有不到400架歼十战斗机,但飞行员都经过中华帝国空军作训中心的严格培训,小而。德国空军在作战技术上并不能形成优势,但却占据数量优势。
连续三天的空战当中,亚美尼亚空军损失了120架歼十,24架强五和3架野马,而德国空军仅仅损失了213架飞机,战损比接近比,而在三年前,这个战损比是不敢想象的,那是德法空战,使用同样使用中国产歼十战斗机的法国空军,在对付德国空军的时候,战损比高达1:7.8,这表明德国空军经过三年半的世界大战后,已经迅速成长了起来。
好在德国空军主力机群都集中在莫斯科方向,在外高加索地区的飞机数量并不多,基本上跟亚美尼亚空军相当,双方在制空权方面打成了平手,这也让德国人大吃惊,之前小瞧了亚美尼亚空军的实力,而亚美尼亚空军也因此战成名。
尽管德国空军未能夺取制空权,但是却成功的阻止了亚美尼亚空军强击机群对德国地面部队的攻击行动,使得斯蒂芬的装甲部队得以迅速出击。
1月21r晨,亚美尼亚军坦克第7旅的侦察车发现,德军约有150辆坦克沿公路斯塔夫罗波尔方向开进,意图穿插到阿尔马维尔的侧后方。
德军接近亚军第7旅的西侧的前沿防御阵地时,即展开战斗队形,从行进间发起了猛烈的冲击动作,约50辆坦克突入了亚军的防御阵地。防守在该地的亚军个反坦克炮兵连与德军坦克展开了激战。
经过激战,亚军的反坦克炮门接着门的被德军坦克摧毁,德军以为已经突破了亚军的防御,便大胆向前推进,未料却进入了亚军第7旅的伏击圈,当即被突然而来的猛烈火力打得晕头转向狼狈逃窜。
战斗中,亚美尼亚军中士凯米尔指挥的坦克口气击毁了德军坦克9辆,其车载重机枪消灭德军整整个步兵连,成为亚美尼亚军首个陆军战斗英雄。
经过12小时的激战,亚美尼亚军第7战车旅击毁德军坦克43辆,反坦克炮26门,毙伤其官兵约500多人。德军被迫后撤了整整两公里,并在块洼地内集结,收拢残兵。
傍晚,中华帝国将雷神17多管火箭炮系统直接空运至前线机场,很快被亚美尼亚军部署到了线阵地上,并对集结在洼地内的德军进行次火力齐e。
是夜,雷神火箭炮发出震耳聋的怒吼声,道道火龙划破夜空,呼啸着扑向洼地内的德军。德军队形顿时大乱,人车相践,损失惨重。
这次伏击战,亚美尼亚军第7战车旅仅损失坦克6辆,其中2辆在战场上烧毁,其余4辆被战地救援拖车拖走,运往后方很快被修复,但摩托化步兵营和反坦克炮兵营损失较大。
1月22r,暴跳如雷的斯蒂芬下令德国第25装甲军全线出击,直扑亚美尼亚军第7战车旅和第4战车旅的结合部位,务求举突破。同时,德军第47装甲师亦开到了顿河,从侧翼攻击斯威特勒,牵制亚美尼亚军的增援。
典型的围点打援战术。
22傍晚,亚美尼亚军第4战车旅的防御阵地被突破,赶来增援的第三步兵师遭到德军的埋伏,死伤两千余人,被阻击在了拉宾斯克,无法及时增援第四战车旅。
由于此前第四战车旅已经被德军重创,当斯蒂芬的装甲大军猛攻三个小时后,第四战车旅被迫放弃阵地向后侧退。
这样来,结合部位被德军撕开了个大口子,突入进去的德军装甲部队没有继续向前推进,而是掉头进攻亚美尼亚军第七战车旅的侧后翼,斯蒂芬是准备报仇雪恨。
由于亚美尼亚军第七战车旅被正面的德军死死的咬住了,旦撤退,德军势必蜂拥而上,很难安全撤离。无奈之下,第七战车旅只得向大本营求救,就地坚守阵地,结果很快被德军包围。
同样,在顿河方向阻挡亚美尼亚援军的德国第47装甲师也接到了不准后退的死命令,像钉子样死死的钉在那里,同样被亚美尼亚军包围。
此时,亚美尼亚军和德军成犬牙交错态势,双方都有钉子嵌在对方里头,都在进行围点打援战术,唯的不同就是谁的钉子够硬能够坚持的时间更长,谁就能取得胜利。
亚美尼亚军司令部内,中华帝国特别军事顾问张凯枫中将及时给他们出了主意,由中华帝国空军驻里海巴库空军基地的第49航空联队负责将亚美尼亚军的个整编师直接空降至第七战车旅所在防区内。
齐米拉采纳了张凯枫的建议,于是在当夜,中华帝国空军第49航空联队派出200架大型运输机飞临沙里机场,将刚刚赶到那里待命的亚美尼亚第空降师装上了飞机。
由于德国空军的拦截机依然没有夜间升空的作战的能力,因此中华帝国空军很是大胆的派出了最先进的8战略运输机将亚美尼亚军第空降师直接空运至第七战车旅的上空实施空降,其中80的空降部队和70的物资直接空降在了预定位置,但依然有10的空降兵部队和15的物资落在了德军战区内,其他部队和物资落在了周边无人区。
10的亚美尼亚军空降部队落在了德军战区内,这给正在进攻当中的德军造成很大的恐慌,度以为亚美尼亚军在德国大后方进行战略空降,斯蒂芬当即派出大量部队戒后方。但很快德军从抓获的亚美尼亚军口中得知了行动目的,知道个空降师落在了包围当中的第七战车旅阵地上。
德军获得了不少亚美尼亚军的先进武器装备,斯蒂芬不由得大赞中华帝国的装备真是先进无比,消息在德军内部传出,很多德军甚至将攻击目标转为搜寻空降物资,就为了能够拥有来自中华帝国的先进武器装备。
亚美尼亚军第空降师和第七战车旅合兵处,继续抗击德军坦克集群的疯狂冲击。23—24r,德军不清楚到底多少兵力空降到了包围圈以内,多少兵力散降在周围,给德军进攻部队的侧翼带来多大的威胁,因此斯蒂芬只能以小股兵力进行战斗侦察。
此时,亚美尼亚军第7战车旅和第空降师在新的防御地带上已严阵以待。
25r,德军出动了大批战斗机挡住了亚美尼亚空军,分出20架飞机掩护轰炸机群,对包围的亚美尼亚军的防御阵地狂轰滥炸。亚美尼亚军使用先进的防空速e炮落敌机5架。
尔后,德军坦克引导约个团的步兵,向亚美尼亚军的防御阵地的中段和左翼发动攻击,遭到第七战车旅的摩托化步兵营营和第空降师混成山地作战营的顽强阻击。德军见正面攻击不成,便企图迂回,但遭到第空降师分散在侧翼的两个山地步兵连的伏击。
26r夜,亚美尼亚空军派出了20架双座的5强击机和18架双座的b2野马战术轰炸机首次展开夜间对地攻击行动,目标直击德军第47装甲师。
在猛烈的空袭当中,德军防空部队遭到5强击机群的猛烈攻击,很快陷入瘫痪状态,接着b2野马轰炸机对德军指挥部弹药库油库军营等重点目标实施饱和轰炸,使得德军第47装甲师陷入了片火海当中。
随后,亚美尼亚第装甲师和第六战车旅发起猛烈夜袭,举突破德军的阻击阵地。
经过夜的激战,德军第47装甲师损失过半。第二天中午,亚美尼亚军集中数倍于德军的战车和火炮,举击溃德军第47装甲师,攻占了萨利克斯。
28r,亚美尼亚军火速增援阿尔马维尔,德军的围点打援计划破产,斯蒂芬不得不放弃到嘴里的肥肉第七战车旅和第空降师,命令德军全线撤退。
30r开始,亚美尼亚军队全线反击,千多辆28主战坦克开路,四个装甲师和六个摩托化步兵师路猛追德军,直把德军第25装甲军赶到了顿河口的罗斯托夫,控制了整个外高加索地区。
2月1r,亚美尼亚e宣布取得了外高加索战役的胜利,并宣布对外高加索地区实现控制。同r,德国e亦宣布在外高加索战役中暂时失利,但表示不会放弃。
由于希特勒重点关注莫斯科方向的战斗,德军在那里陷入了僵局,因此在外高加索方向上,德军暂停了进攻,转入防御。
而亚美尼亚军亦没有向前推进,主要是亚美尼亚是小国,兵力不足,财力有限,吞并了整个外高加索地区已经是其极限能力了。
第二卷经营北洋第594章法国沦陷
德军在外高加索战役中失利,这让德军不败的神话破灭,也让亚美尼亚军跃成为区域军事强国。
当然,全世界并不在意亚美尼亚军成为外高加索强国,而是忌惮亚美尼亚背后的中华帝国的强大军事实力,这令协约国为之振奋,同盟国陷入担忧之中。
德军暂时放过了亚美尼亚,因为苏联战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德军在莫斯科方向上陷入了苦战,这迫使希特勒不得不在顿河方向采取防御措施,将兵力调往莫斯科方向。同时,希特勒指示罗马尼亚军和保加利亚军继续进攻外高加索,同亚美尼亚军作战。
而原本直对苏联作战的土耳其,亦因为亚美尼亚的参战而产生了顾及。土耳其虽然没有加入大中华共荣圈,但是跟中华帝国是有着密切的准军事同盟关系的。亚美尼亚参战,表明了背后的中华帝国的军事意图,这让土耳其不得不放弃外高加索,避免跟亚美尼亚开战。于是,土耳其成为同盟国阵营中唯个没有对亚美尼亚宣战的国家,而亚美尼亚也心有灵犀般的同样没有对土耳其宣战。
没有了土耳其的策应,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在跟亚美尼亚军的战斗中明显处于弱势。如果不是亚美尼亚军兵力不足,战线太长的原因,恐怕会直接打到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本土了。
德军重点放在了莫斯科方向上,但苏联寒冷的冬天让德军苦不堪言,大量使用柴油的坦克和军车熄火,德军的装甲优势已经荡然无存。没有了装甲战车的德军部队,在缺乏冬衣保暖的情况下,跟苏联红军进行步兵作战时,显然很吃亏。
1942年1月5r,朱可夫带领苏军发动大规模反击,此时德军进攻能力显然已经衰竭,而苏军其中最主要的攻势集中向a集团军群。从第二天开始,苏军的攻势在莫斯科地区全面展开。
早在莫斯科危急时刻,斯大林从苏中边境地区调回了些装备了良的中械武器的苏军部队到莫斯科,但朱可夫直留待反击之用。他相信苏联间谍理察佐尔格的情报,指亚美尼亚军战胜德军的主要原因是他们装备了中械先进武器。
朱可夫投入大量援军以对抗德军的攻势,包括将中械283主战坦克和新建造的34坦克,以及山寨中华帝国的雷神17火箭炮系统的俄国版本喀秋沙火箭炮。同时,朱可夫已经为冬季战事准备好了多个滑雪特战营。
虽然德军将领都再要求撤退,而且古德里安和赫普纳都因擅自撤退而被免职,可是希特勒却认为万万不可以退却,否则就会重蹈拿破仑的覆辙。
这次,希特勒的决定是对的,因为他的固执,才使他不曾跳入法俄战争这个深渊。毫无疑问的是,因为他不肯撤出苏联,不肯放弃斯莫棱斯克以东的地区,才使他的大军避免了个比1812年还更可怕的浩劫。
希特勒的计划与拿破伦不同,不是全线撤退而是向后方运动,将原前进的补给线都变成了抵抗据点,这样避免了被苏军路猛打的情况发生。
1942年1月7r,苏军重夺了莫斯科以北的加里宁,西部战略方向的反攻乃告完成。疲力竭的德军已经撤退到100至250公里外。德军38个师,内15个坦克师和摩托化师遭重创。进攻莫斯科的突击集团被击溃,使德军惊慌失措,希特勒要求死守每个居民地,步也不后退,直到最后兵卒。
1月8r,希特勒不得不签署了在苏德战场全线包括莫斯科方向转入防御的训令。但在第二天,苏军便收复了罗加切沃,伊斯特拉和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等地区。希特勒的训令丝毫没起作用,德军主力持续的大撤退。当苏军解放了图拉后,气得希特勒立即免去了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的职务,自己亲自兼任陆军总司令。他发布命令说:“每个人应站在其现在位置上打回去。当后方没有既设阵地时,绝对不许后退”。
苏军西方面军,加里宁方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实施了进攻战役进攻维亚济马。由于缺乏实施大规模进攻行动的经验以及缺少快速兵团,因而未能全部完成所赋予的围歼“a”集团军群基本兵力的任务。
2月初,来自西欧的德军增援部队12个师又2个旅和a集团军群北翼部队,分别实施反突击。
由于苏军持续进行战略防御,大批苏军战斗经营都擅长打防御战,突然间进行大规模反攻德军,使得苏军经验不足,加上各部队过于分散,缺乏机动进攻能力,致使后退当中的德军突然采取反突击作战,再次重创苏军。
为了避免再被德军反突击成功,避免莫斯科战场的态势恶化。4月20r,苏军最高统帅部命令西方向部队转入防御撤回外线作战部队。
德军见苏军不再反攻,于是亦放弃进攻,就地部署防御,莫斯科会战就此结束。苏联付出了伤亡和被俘共计90多万人,坦克9800辆,火炮1.2万门的惨重代价,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最后胜利。
经过莫斯科会战,德军口气吞并苏联的野心告吹。在冬季战局中,德军35名高级将领,其中包括布劳希奇元帅博克元帅古德里安上将施特劳斯上将等被撤职。德军在莫斯科会战中损失兵力50多万,投降9万,丢失坦克3300辆,火炮1.4万门,汽车1.5万辆以及其他技术装备不计其数。
德军在莫斯科战役中的失败,标志着希特勒闪电战的彻底破产。这是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第次重大的失败,远远不是德军在外高加索作战失利所能够相比的。
尽管苏联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但在在大战略态势下,苏联依然处于危险当中。德军只不过放弃了全面进攻战术,但德军的攻势远远没有停止,整体上还算苏军处于劣势,随后的斯大林格勒和库尔斯克方向上再次爆发苏德激战,德军针对的部署了新式武器装备,使得苏德战场陷入了胶着状态。
尽管德军在苏德战场和外高加索战场上碰的头破血流,但是在西线战场上却是意外的打开了局面。
1942年1月初,就在莫斯科保卫战取得阶段成功,苏军展开反攻,德军被迫进行战略撤退的时候,希特勒为了增援苏德战场,于是从法国前线抽调了15个机械化师和22个步兵师,造成德军在西欧战场上的兵力锐减。
英法协约国统帅部亦得知了苏德战场上的逆转情况,为高加索战役和莫斯科战役的胜利而高兴,认为同盟国不败的神话终于被打破,推断同盟国末r即将到来。
很快,协约国的间谍发现德国大规模从西线战场上抽调锐部队,凭借德国强大的运输能力,迅速调往苏联战场,意图挽回德军在苏联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英法协约国推断德军锐东调苏联,西线战场上的压力顿时大减,这时斯大林亦兴高采烈的向英法提出了灭亡德国的作战计划,指出苏军正在进行全线大反攻,德军正在大规模后撤,苏军计划在三个月内攻入德国本土,但要求英法协约国提供军事支援,立即在西线发动大规模攻势。
英法协约国当即答应了斯大林的请求,但是英法迟迟不发动大规模攻势,只等待德军主力调往苏联的机会。到了这个时候,英法依然算计着苏联。
当德军主力从西线秘密调往东线时,英法协约国立即组织了总兵力高达250万人的庞大反攻兵团,其中42个机械化师囊括了英法几乎全部的机械化锐部队。英法准备借助苏联拖住德国大部分主力之机,次的大反攻打垮西线德军,然后将战场直接烧到德国本土。
为此,英法协约国口气从中华帝国进口了总额高达840亿龙币的武器装备和各种作战物资,包括1500辆283主战坦克,600辆30轮式步战车,320辆29反坦克战车等陆军主战装备,空军采购了3000架歼十战斗机400架轰五轰炸机和200架轰六轰炸机,以及2.4万辆运输车辆和800架军事运输机等。甚至想租借中华帝国的战列舰航空母舰,但是被中华帝国拒绝了。
当然,这批物资就算以中华帝国的强悍工业生产能力,亦需要至少3个月的时间才能生产出来。但英法协约国这次很走运,中华帝国的各大军火商们当中,有批军火商们早就开始投机第二次世界大战,他们秘密囤积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和战略物资。此时投英法所好,瞅准英法急于在短时间内得到这批武器装备的心里,以高于市场价20的价格卖给了英法协约国,为此狠狠的敲了英法协约国笔。
英法两国此时已经不在乎被中华帝国的无耻军火商们敲诈了,他们只在乎这次大反攻作战的成败,并且两国为此倾尽国力,准备口气灭掉德国。
然而,希特勒亦不是傻子,他当然不敢真的将全部的锐部队都调往苏联战场。尽管苏联战场的局势出现了逆转,但是希特勒相信德军能够稳住,至少能够拖延住苏军的反攻时间。
当德国情报局探知英法协约国的异动后,希特勒和德军参谋本部决定将计就计,表面上将德军大部分锐部队调往苏联前线,实际上真正去苏联前线的只有其中的四分之,其他德军锐到达德国本土后,立即跟德国本土的预备役部队悄悄的替换了。预备役继续做火车开往苏联前线,而德军锐部队则扮演预备役部队留了下来。
德军故意秘密行事,给英法苏三国造成逼真的军事行动,让他们信以为真。为此,知道计划的只有德军高层少数人,德军中下层军官甚至大部分高层军官都不清楚参谋本部的计划,真的以为增援苏联前线,这样顺利的瞒过了英法苏的间谍,甚至连中华帝国的间谍亦未能掌握德军的真正情报,以至于未能给英法协约国提出告。
希特勒的战术欺骗成功了,因为苏联战场上的德军成功的顶住了苏军的反扑,并且取得了局部反击胜利。同时,德国大批的预备役部队开进苏联,希特勒为此发动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给英法苏造成假象,他们确定进入苏联战场的德军是从法国战场上调过去的。
于是,英法协约国统帅部立即启动了大反攻作战计划。英国首相丘吉尔和法国总统阿尔贝亲自坐镇,组成英法大反攻总指挥部,集合英法全部军事力量,务求在短时间内打败正面的德军,并在东线德军主力回援之前,将战场推到德国境内,甚至如果可能的话,英法联军将在德军反应过来前,直接攻入柏林,结束战争。
1942年2月3r凌晨4点15分,英法联军方面开始炮火准备。6.7多门各种口径的大炮对准对面的德军阵地的各个定点目标发e高爆炮弹。3000多架各种型号轰炸机向德军阵地纵深腹地的机场军事指挥部和交通中心倾泻下瀑布般的弹雨。
代号“复仇女神之怒”的作战计划开始了。
按照计划,英法联军分三路发动进攻。
北路,北方集团军群在英国查尔斯波尔爵士陆军上将的指挥下,由法国北部城市亚眠出发,向德军控制的阿拉斯里尔防线发起进攻,目标是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战略任务是全歼在法国北部的德军主力,并解放比利时和荷兰。为协助协约占领阿拉斯,荷兰比利时挪威流亡e组织的几个军,从敦刻尔克方向发动了佯攻,牵制里尔的德军增援部队。
中路,即所谓“a”集团军群,是支主要由法军组成的军队,由法军元帅贝当指挥。其作战目的从法国重镇凡尔登东北部出发,向德军控制的法国重镇梅斯发动攻势,目的是占领梅斯,继而消灭梅斯线的德军主力,并直接将战后烧至德国本土,远期战略目标是在德军增援赶来前攻占柏林。
南路,由法国陆军上将斯考特率领的南方集团军群从马奇诺防线越过科尔马山区,沿着山路出发,经巴卡拉向阿尔萨斯方向进攻,战略目的是夺回阿尔萨斯工业区。
战争同时在三条战线打响。在兰斯河这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