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了脸,问题已经严重了,如果这次的事处理得不好,他的威信会再降一大截。
如果王铎再……
邱大才正憋得不行,一见别人嘀咕这气就不打一处来骂道:“麻痹的,你大声点!”
那人是县供销社的一个科长,直起腰来,结结巴巴地说道:“达芒乡有人收购橘子。”顿了顿,又补了一句,道:“九分钱一斤。”
橘子去年收购价才八分钱,邱大才一听,大怒骂道:“麻痹的你是不是吃撑的胡说八道?”
那人不敢说了。
张楚皱了皱眉头,问道:“确实吗?”
那人道:“我也是刚接的电话。”
这时,邱大才也顾不得发火了,他想到了王铎在达芒乡待得时间最多,上次的事儿也在达芒乡。
会议室里,有的人沉默不语,有的人叽叽喳喳,邱大才能想到的,其他人早想到了谁都感到辉县的形势要变了,至少不再邱大才一人独大了。
对这种形势变化,这屋里大部分人是忧心忡忡的。
邱大才后台硬,不会倒,但邱大才大老粗一个,肯定斗不过王铎,以后吃瘪的事儿不会少。
而吃瘪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王铎从邱大才这儿挖走一块块肉。
邱大才的肉也就是他们的椅子。
消息很快落实了,确有其事,就是前些日子野猪刘打的那个王铁根组织几个年轻人干的这事儿。
不用问后面的人肯定是王铎。
邱大才摆下了一桌丰盛的酒席,客人是张楚。
两人的关系有点怪。
他们两个,谁也不喜欢谁,互相都瞧不起,而且不藏着掖着,只靠着上层的关系维持着。
两人说是同盟,但张楚毫无地位,在邱大才面前,张楚说话跟放屁没啥区别。
今天这是第一次,邱大才正式请他,但张楚没有任何感觉,他认为邱大才不值得他产生什么感觉。
邱大才一阵气闷,他最讨厌张楚这一副样死不拉活的脸,但没辙,他们商量来商量去,找张楚是唯一的法子。
向张楚求教,邱大才实在尴尬,陪酒的连镇三连连劝酒,活跃气氛。
这张桌上,连镇三只有劝酒的份儿,最多敲敲边鼓,如果连镇三主谈,张楚理都不会理。
这个道理连镇三已经说清楚了,邱大才无奈,心一横,道:“张书记,王铎这小子要起浪,你看得怎么办?”
张楚早已摸清了邱大才的脾气,以前邱大才太强势,太混蛋,县里又没有对手,何况他只是一过路财神,来辉县为了搭上邱大才的后台,所以就没必要和邱大才如何如何,但现在不一样了。
王铎是一头过江的强龙,他必须得帮邱大才,没得选择。
要对付王铎,必须把邱大才笼络住了,让他听自己的,所以千万不能让邱大才对自己心里有气,否则,以邱大才的驴脾气,随时会犯浑。
没有拿捏,沉吟一下,张楚道:“橘子这件事我们千万不能搞事,否则搞出的任何事都会被王铎利用,让人们恨你。
这个,连镇三已经给他分析过了,邱大才咬牙切齿地骂道:“这个兔崽太阴了,一肚子都是坏水!”
王铎的手段张楚也是叹为观止,不过,好在他们还有太多的优势,只要不犯错误,王铎想要掌握辉县的主导权也是难。
张楚道:“橘子这事儿最后弄成什么样还不好说。”
连镇三道:“张书记说的是,橘子卖不出去是事实,如果他有关系,也只能消化一部分,到那时要是只卖出去很小的量,我们就可以搞点动作了。”
张楚道:“王铎这个人不能以常理度之,我们得按他把橘子卖出去来想对策。”
邱大才问道:“什么对策?”楚道:“今时不同往日,我们必须搞好同市里面的关系。
这是最令邱大才头疼的。
跟张楚服软还容易点,张楚怎么说也是自己人,但市里那些……
连镇三把道理跟他掰开揉碎地讲,看这架势必然得要跟王铎来一番龙争虎斗,而要跟王铎斗,首先要跟张楚服软,然后通过张楚,跟市里的头面人物搞好关系也就是服软。
几年前,因为邱大才争这个县长的位置,由于人性太臭,市里阻力太大,上面说话也没用,邱大才一怒之下,愈发的变本加厉,干脆就和市里断了来往。
现在再把脸贴上去这脸实在是抹不开。
张楚说完这句话就沉下去。
这一关,邱大才必须得过,否则,没人帮得了他。
也别说邱大才后面的人,就是比这个再厉害十倍,以邱大才这个做派,也没用。
沉默好久,邱大才终于无可奈何地道:“好吧,你说怎么做都听你的!”
张楚道:“其实也没那么难。”
邱大才一听,眼睛一亮,道:“这话怎么说?”
张楚道:“先从市组织部长李进才做起。”
邱大才道:“怎么做?”
“从他外甥女吴秋燕身上着手。”顿了顿,张楚道:“先把吴秋燕提为团委书记,再给她各种荣誉好处,最后让你儿子给吴秋燕赔礼道歉。”
邱大才一咧嘴。
张楚立刻道:“晓江必须道歉!”
邱晓江让邱大才惯坏了,邱大才也不大管得住邱晓江。
邱大才最后道:“好吧!”
“达芒乡的橘子怎么卖出去了?”
“人家达芒乡是私人收购!”
“私人都卖出去了,公家怎么卖不出去?供销社的人吃屎的!”
邱大才焦头烂额。
人人都知道辉山县当家作主的是他邱大才,所以不找别人。
以前,橘子销售是一块肥肉,供销社承担了绝大部分的销售,为此甚至动用行政手段,以及其他一些上不了台面的手段。
这两年,橘子不好卖了,但人们的观念还没转变过来,出了问题就找头头脑脑。
如果人少,吃再大的亏也不敢阄腾,但现在不一样。
“马勒戈壁的!马勒戈壁的!……”在张楚的办公室里,邱大才咬牙切齿,一连声地咒骂着。
张楚紧锁眉头。
事情越来越严重,今年的橘子全面滞销,但价降得狠点,也能卖出去大部分,可王铎这一搞,老百姓全都盯达芒乡,没人肯低价卖。
当初这个没想到,还想看看王铎怎么把全县的橘子都卖出去呢。
用不了几天,就得有乡镇干部撑不住劲,得去王铎那儿拜码头。
有了第一个,后面什么情形不用想也能知道。
如果王铎真的能把全县的橘子卖出去,邱大才的权力基础就会出现极大的松动。
虽说那些乡镇干部不会因此就倒向王铎,但有什么事,也不会像以前那样站在邱大才一方了。
“要不我找军才?”邱大才道。
刘军才,邱大才的后台,开国元勋之后。
毫没犹豫,张楚当即就否决了邱大才的提议。
“都到这时候了,为什么不能找军才?”邱大才瞪着俩牛眼珠子问道。
对邱大才的愚蠢了解的太多了,早已没有了轻蔑、瞧不起等情绪,张楚耐心地解释道:“对军才来讲,这算不上大事,却是件麻烦事。”
邱大才疑惑地道:“怎么,军才办这点事还办不成?”
“不是办不成,而是很麻烦。”顿了顿,张楚又道:“邱哥,人情总有用尽的时候,用军才的人情得用在刀刃上。”
邱大才这方面倒是明白,他道:“不找军才,那可怎么办?”
张楚道:“我们找不到橘子的销路,就只有找王铎的漏洞,那百十万斤橘子不是说卖就能卖出去的。”
邱大才刚要说话,就在这时,电话响了。
张楚拿起电话,道:“喂,哪位?”,
听了会儿,张楚放下电话,眉头也皱了起来。
邱大才问道:“什么事儿?”
张楚道:“王铎带着大王村的人修水渠。”
邱大才也愣了,道:“他修水渠干嘛?”
张楚摇了摇头。
邱大才打了个沉儿然后迟疑地道:“要不跟那小子谈谈?”
张楚又摇了摇头。
跟王铎谈什么?不论王铎怀着什么目的,为民造福、为老百姓做点事儿也好,还是为自己捞政绩也罢,都是要踩着邱大才的尸体。
王铎的做法很明显,一方面向方方面面显示他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不回县委县政府,向市里展示辉县的现状,从而给市里往辉县调人制造借口。
厉害,厉害啊!
王铁根家。
屋里,虽然已是深秋了,天气起码是不热,但王铁根、刘振云、李三柱、刘海成四人的脸上却全见汗了。
刘海成是刘海军的大弟刘振云和李三柱同王铁根一样都是年轻的农民也都脑子灵活,胆大敢干,人品也都不错。这次收橘子就是他们牵头的。
橘子是销往东北的。
王铎让他们干,他们都心中忐忑,好在成功了,想到卖橘子的盛况,他们现在还激动。
北方,尤其是东北,卖南方的水果少·他们的橘子一运到就批发光了。
收农民的橘子都是赊账,农民的橘子钱都结清了,接下来就是他们分钱了。
王铎自然得拿大头。
王铎除了告诉他们怎么做,最主要的是王铎给联系的车皮。
王铎来了,王铁根拿出一个该扔得过的黑皮包,打开,里面是钱,零票整票,捆得整整齐齐。
打开黑皮包·王铁根道:“王县长,全在这儿呢,我们这次赚的,一共两万一千七百四十八块。”
王铎看了一眼黑皮包,道:“铁根,你错了,是你们赚的,没我的事。”
“这怎么行!”王铁根急了,刘海军、刘振云和李三柱也都急了。
王铎想了想,道:“那这样吧,前些日子我提出修水渠,全村老少爷们没二话就跟我修,大家辛苦这么多天,你们买些东西,犒劳犒劳大家伙。”
王铎给四人强烈的一种感觉,王铎不在乎钱,王铎说的话都是真心实意的。
王铁根道:“那就犒劳犒劳老少爷们!”
把钱收起来了,王铎沉吟一下,道:“你们觉得明年的橘子怎么办?”
刘海成兴奋地道:“还往东北卖!”
王铎道:“以后需要你们自己搞车皮。”
一句话,刘海成傻了。
南方的水果北方卖得少,不是因为没有聪明人,而是运力的制约。
王铁根道:“我看把橘子弄好吃才是关键,橘子好吃,在当地一样卖。”
“铁根说得对。”王铎道:“我希望这件事由你们来做。”
“我们做?”王铁根道:“我们这么做?”
王铎道:“你们成立一家企业,负责橘树种植的技术等各种工作,然后和让你们负责的农户签订下一年的包销合同。”
四人听得晕晕乎乎的。
清醒过后,王铎详细给他们解说。
李三柱道:“王县长,我们没谁会那种技术啊!”
“不会就学。”顿了顿,王铎道:“我已经送三个人去省农科院去学习,他们可以帮你们。”
刘海成问道:“那签啥合同,要是价格比实际价格高我们就亏了,要是比实际价格低,有的人不按合同办,怎么办?”
“这都题。”王铎道:“很快大家就发现这是一种对橘农最有利的方式,橘农不懂销售,作为个体,议价的能力弱。有了你们,他们不必担心橘子的价格波动,只要专心种好橘子就好了。”
又谈了一会儿,刘海军进来,说是市里通知去开会。
他们也能办企业?送王铎出门的时候,四人都跟喝高了一样。
王铎走了,四人的注意力暂时又回到钱上。
刘海成有点揪心地问道:“怎么个犒劳法?”
王铁根道:“我看这样,我们每人四千,剩下的拿去买米买肉给村里人分了。”
刘海成的声音都变了,急道:“什么?那可是六千呢!”
要不是王县长,你四分也得不着!
王铁根没理会刘海成,向刘振云和李三柱问道:“你们俩觉得呢?”
这俩也觉得肉痛,不舍得,但他们明白道理,都点头同意。
把钱揣起来,王铁根四人向外走去。
这时找人你得上地里去找。
王铎号召修水渠,是为了种冬小麦。
这儿都是水田,只种水稻。
千百年都是这么种的,那位王县长却突发奇想,可虽然出奇,但仔细一想还真是有理。
王县长请来了省农科院的专家,专家也是极感兴趣。
实际上,多种上一季,说容易也容易,说麻烦也麻烦。
容易,修一条排水渠,把稻田里的水排出去就成了。
麻烦,包产到户了,地一块一块的,不能统一修水渠,那这事儿就成不了。
大王村人不多,只有六十三户,全姓王,而王铎在大王村拥有极高的威望,知道跟着王铎干有好处,所以王铎一声号召,全村没人讲条件,王铎咋说咋地。
农科院的专家对王铎新奇的点子极感兴趣,他们常驻大王村,这会儿正在指导村民种小麦。
村长叫王大生,五十多岁,是王铁根的亲二叔。
王铁根、刘海成、刘振云和李三柱来到地里,王铁根喊道:“二叔!”
王大生正陪着两位农科院的专家,见侄子喊自己,跟两位专家言语一声,然后向王铁根走过去。重要
以前,王大生不大看得上这个侄子的,觉得这小子不安份,快三十的人了,没个稳当劲儿。
就拿铁根跟王县长走得近,王大生私下说了铁根好几回,王县长人是不错,可谁不知道辉山县的县长是怎么回事。
铁根非但不听,反而跟王县长走愈发地进了。
这回,王大生承认自己错了,王县长绝对是压地头蛇的强龙,铁根算是走对了。
第一卷 二八六章 对策
王大生后悔,后悔没跟王铎走近点,要不卖橘子也有他一份
到了近前,王铁根道:“二叔,有这个事儿,需要跟你老商量一下。”
王大生热情地道:“铁根,啥事儿,说吧,二叔能帮上忙你尽管开口!”
王铁根道:“这不卖橘子挣了点钱,你老知道,都是人家王县长弄的,我们想谢谢王县长,但人家王县长一分钱不要,我们也是死活不同意,后来王县长说这么地吧,村里修水渠的事儿大家伙很给面子,王县长记着老少爷们的好,让我们拿出点钱来,买些猪肉米面犒劳犒劳大家伙。”
谁给他们发过东西?王大生一听,自然高兴,同时又有一种说不上来的复杂情绪,心里既暗暗有点高兴,却也感到失望。
高兴和失望都是因为觉得侄子他们丝毫不像猜想的挣那么多钱。
王大生兴奋地道:“好啊,沾王县长和你们的光,全村的人有福了,可以打打牙祭!”°
王铁根道:“二叔,我们打算拿出八千块钱来买东西,你老给张罗张罗。”
“八千!”王大生一个趔趄,差点没摔倒。
城里一个八级钳工一个月才一百多块钱,农民包产到户,吃穿不愁,可也看不到多少钱呢。
王大生毕竟是当村长的,晕乎了一会儿,清醒了过来,赶紧确认,道:“你们要拿八千块钱买东西?”
王铁根点头,道:“是二叔,我们要拿八千块钱买东西。”
这王八羔子赚多少钱呢?王大生心里说不上是个什么滋味,后悔啊!这要是自己也早点跟王县长靠近靠近,是不
这一刻,王大生追随王铎的心似乎刀斧加身也不改了。
一户一百多块钱这得买多少东西啊!
复杂的情绪过后,王大生瞧了一眼刘振云、李三柱和刘海成三人,然后对铁根道:“铁根,八千块钱每户平静下来得有一百多块钱,这得买得少东西啊!你看这样好不好,买点东西,剩下的钱分了。”
王铁根立刻道:“不行,全都得花了但买什么可以听听大家伙的意见。”
王大生不解刘振云、李三柱和刘海成也不解。
王大生问道:“这是为啥?”
王铁根道:“为啥?我们买东西声势要大,越大越好!”
王大生明白了,这个侄子真有出息,以前咋就没发现呢?
这等于和邱大才对着干了,稍一犹豫,王大生道:“铁根,今个儿不赶趟了,明儿一大早,我组织人咱们赶车去县城!”
王铁根笑了。
回去的时候,刘海成问道:“不是不到六千吗,怎么弄出八千?”
王铁根道:“图个吉利,那一千多,我自个儿添了。”
刘海成放心了,刚才他的心一直悬着呢。
刘振云和李三柱都很看不起刘海成,但他们虽然明白,像王铁根那样把钱拿出去也做不到。
几乎立刻,消息就传来出去。
因为大王村听信王县长的话修水渠种小麦,王县长把本该自己分的钱拿出来,犒劳大家伙,平均每户有一百多。
东西还没买呢,大王村的男女老少比过年还兴奋。
吉普车不紧不慢地开着。
刘海军一边开车,一边汇报。
两个月前,王铎安排一个通信员,在自己的办公室守着。
作为县长,王铎没有秘书,但实际上可以有,不过不叫秘书,叫通信员。
通信员和刘海军对口,传达一下县里和市里的消息,比如参加个会议什么的。
自从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初见成效之后,王铎的会就多了起来,甚至特意点名让王铎参加。
以前,王铎很少参加县里的会,但经常参加市里的。
由于邱大才的强势,州好像没有辉县一样,所以去市里开会是个苦差事,辉县参加会的人往往得憋一肚子气。
王铎来了之后,沿袭老习惯,是专职去市里开会的县长,尽管他不怎么到县里来,来了开会的通知也尽量通知他。
每逢这种个时候,只要不是脱不开身,王铎一定会去的。
及至张楚、邱大才感觉不妙-,发觉王铎是借着开会的机会,拓展人脉,拉关系,他们开始一反常态,也变得喜欢去市里开会了。
刘海军道:“他们提前知道了市里要开会,而且由县长参加,他们就找借口支开小李,然后由邱副县长去,但没曾想,让人给撵回来了。”
王铎笑了笑。
邱大才的危机不是一天两天了,临时抱佛脚怎么能赶趟?
邱大才的后台王铎没有特意打听,但和市里的官员接触时也弄清了。
这本不是什么秘密。
邱大才的大儿子邱晓鹏是位军人,打自卫反击战时,刘军才是特务连连长,邱晓鹏是他手底下的兵。
邱晓鹏和刘军才之间发生了什么,别人不是很清楚,总之,邱晓鹏牺牲了,刘军才亲自送骨灰来辉县,并为邱晓鹏守灵。
邱大才那时只是个大队书记,此后一路高升,三四年就成了副县
也许是太顺了,邱大才不可一世,受不得一点委屈,一来二去,就成了今天这幅样子。
王铎不认识刘军才,也没听说过这个他觉得邱大才的事儿,刘军才或许清楚,或者不清楚,但不论清楚不清楚,刘军才可能根本不在乎。
刘军才在乎的是邱家人的平安。
开国元勋之后,战场上九死一生王铎觉得应该这样,这样的人该有这样的气度。
去市里得经过县城,到了路口,刘海军道:“县长,去县政府吗?”
王铎道:“去。”
不一会儿到了县政府,王铎下车,向办公室走去。
路上,遇到的每个人,不论是普通干部,还是副书记、副县长,全都王铎打招呼。
这些人跟王铎打招呼,其中有些是真心的但更多人是不得不打因为打招呼比不打招呼更难受。
一开始众人知道这个县长和以前的那些县长不一样,很横,邱大才都吃瘪,但和以前一样,不少人还是坚决站队。
开罪王铎,没这个胆子,但我不搭理你,你总不能说出来什么。
后来,野猪刘那事儿尤其是卖橘子,很多人心里没底了。
不搭理王铎,县长没权时还没什么,可邱大才真要是斗不过王铎,那可就惨了。
所以,也不知谁是第一个,反正是不知不觉,人人都跟王铎打招呼了。
办公室里,站在窗户前张楚默默看着王铎转悠一圈就出去了。
王铎上车走了,张楚回到办公桌后坐下,沉思良久,拿起电话,打给邱大才。
邱大才正生闷气呢。
每次看见他的人跟王铎打招呼,他都是吃了苍蝇那么腻歪,但他没辙,不知怎么就这样了。
更可气的是,王铎回县政府走走,就像一个国王视察他的领地一样。
这是他的领地吗?
不,是我的!
这是我邱大才的地盘!
邱大才正生闷气呢,张楚的电话到了。
随着王铎给的压力越来越大,邱大才和张楚的关系也就越来越好。
晚上,邱家,张楚、邱大才、连镇三围坐在酒桌前。
“,这都叫什么事儿?”没喝两杯酒,邱大才又开始抱怨上了。
邱大才还是为和王铎打招呼的事儿生气。
张楚喝了一杯酒,缓缓地道:“这就叫势。”
邱大才一听张楚又掉书袋,不满地道:“我说张书记,咱能不能整点能听明白的?”
张楚笑了笑,道:“到今天我才想明白王铎的套路。”
邱大才立刻问道:“他什么套路?”
张楚严肃起来,郑重地道:“王铎的套路是农村包围城市。”
邱大才似懂非懂,有点愣神。
连镇三明白了,他点了点头。
“这个核心就是钱,只要谁给老百姓弄到钱了,老百姓就跟谁走。”说到这儿,张楚顿了顿,又道:“虽说这和解放前打土豪分田地不一样,但由于我们的反击都会被王铎利用,使得我们无法发挥我们的优势,就使得我们束手束脚,一切只能看着。”
邱大才有点明白了,现在的劣势还是因为他,什么事儿也不敢阄大,怕市里往辉县塞人进来。
邱大才的头耷拉下来。
连镇三问道:“张书记,您一定有办法了?”
张楚:“我们什么也不能做,那我们就要王铎竞争,王铎让老百姓挣钱,我们也一样。”
张楚的点子一出,邱大才和连镇三都傻了。
他们何尝不想?这么做,一是造福乡里,有个好名声;二么,老百姓都能挣到钱,那他们不是能赚的更多?
问题是,怎么能做到?
邱大才和连镇三眼巴巴地看着张楚,他们知道,张楚这个人既然提出这个法子,就有办法。
张楚道:“他搞农,咱们就弄工业,工业比农业更容易出成绩。”
邱大才兴奋地道:“对!咱把工业搞起来,他再来搞也显不出他来!”
连镇三比邱大才想的远,搞工业,怎么搞?就这破道就是条拦路虎。
忽然,连镇三心中一动,他似乎有点明白张楚的路数了。
连镇三越想,这个法子越妙。
搞工业能不能搞起来,就一个字,钱。
有钱万事好办。
这钱不是小数,他们要弄到这笔钱,只有通过刘军才。
为县里办事,找刘军才帮忙理直气壮,刘军才肯定得帮这个忙。
这样一举能稳定住眼前不利的局面,日后工业要是干好了,不,只要不出大纰漏,和王铎这场斗争就算胜了。
张楚这个人了不得。
这事儿要是做成了张楚的好处最大。
连镇三知道,张楚还搭不上刘军才,张楚搭上的只是刘军才身边的
如果由此,张楚获得了刘军才的好感,那是他最大的政治资本。
其次,张楚是县委书记,不论是王铎的农业,还是他们搞的工业功劳最大的是张楚。
这又是一项硬梆梆的政治资本。
最后干这么大事儿和市里进行各种交易,同样会成为张楚向上爬的资本。
当然,他的好处也不少。
连镇三很有上进心,但成也邱大才,败也邱大才,邱大才把所有人上进的路给堵死了。
这一阵子,邱大才改多了,如果通过修路建工厂,跟市里的关系完全是可以处好的。和市里的关系好了·邱大才高升,他自然也跟着起来了。
连镇三也兴奋了。
放下电话,张楚长出了一口气。
电话是邱大才打来的,拨款的事儿终于板上钉钉,省长都签字了
三百万!
张楚从办公桌后站起来,在屋中来回走着,兴奋地直搓手,他简直难以抑制心中的兴奋之情。
他一个月的工资是九十多块钱,三百万·是他想也不敢想的天文数字。
他以为邱大才能要来一百万顶天了,三百万,根本想都没敢想。
有了这三百万,能解决大问题了。
首先,王铎的问题解决了;其次,将彻底改变县里和市里的关系。
这两个问题都是和他的利益密切相关的。
通过运作这三百万,明面上,他会获得响当当的政绩,暗地里,他和市里方方面面的关系会得到质的改变。
这还得谢谢王铎啊。
发泄得够了,张楚出了办公室,上车,直奔市里而去。
办公室里,市委书记齐敏鹏正批阅文件,这时,秘书刘英年走了进来,轻声道:“书记,辉县县委书记张楚同志要见您。”
见齐敏鹏一皱眉,刘英年又道:“他是为修路的事儿向您汇报工作,辉山县可能从省里要下了修路资金。”
现在哪不缺钱?辉县修路的事儿根本提不上日程,再说辉县……
张楚为辉山县修路来见他,纯粹是找不自在,但辉县自己从省里要出钱来,那得鼓励。
齐敏鹏问道:“省里拨了多少?”
刘英年道:“据张书记说,有三百万。”
齐敏鹏当时愣住,过了会儿,道:“让他进来。”
张楚进来了,神态极是恭谨,道:“齐书记,您好,打扰您了。”
指着办公桌前的一张椅子,齐敏鹏道:“坐吧。”
齐敏鹏是命令式的的口吻,张楚不敢推辞,赶紧坐下。
看着张楚,齐敏鹏问道:“你们从省里要来三百万?”
张楚毕恭毕敬地答道:“是,是邱大才同志的功劳,他刚刚给我打电话,说周省长已经签字了。”
齐敏鹏蠕动蠕动嘴巴,没说话。
对邱大才,他是极其不满的,因为顾忌邱大才的后台,加之辉县那个地方也不重要,再者辉县死水一潭,没有好事也没有坏事,他在州这几年没出什么事,也就没理会。
最近,因为王铎这个县长不简单,单枪匹马愣是撬动了辉县的局势,给了市里面动手的机会。
现在,动一动辉山县委县政府的班子,除了市长梁继平一系的人外,几乎是所有人的共识。
看来,这下动不了了。
对张楚和邱大才的关系,齐敏鹏不是很清楚,但猜也猜到个十之**,所以,他对张楚是不待见的。
王铎难了。
对王铎,齐敏鹏也是不喜欢的,他不喜欢王铎的理由除了空降这点外,还有就是王铎傲气。
虽然王铎在表面上挑不出什么来,但是,王铎的傲是骨子里的,最明显的是王铎没有下级见上级的敬畏,见他和见市委其他人没两样。
齐敏鹏对王铎的工作能力还是满意的,在辉县那种情况下,王铎做得不能再好了。
这次邱大才动用刘军才的关系,也是被王铎逼的。
这相当的不易,易地而处,他去,也得灰溜溜地回来。
把张楚打发走不久,财政局长赵海就到了。
赵海是刘英年叫来的,这就是做秘书的眼色。
“辉山县的拨款是怎么回事儿?”赵海是齐敏鹏的嫡系,他一进来,齐敏鹏就问道。
赵海道:“正式的批文还没下来,但周省长确实签字了,而且这笔钱专款专用,任何人不许挪作他用。”
还有这么一手。
齐敏鹏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近期,邱大才脾气大改,张楚领着邱大才四处拜访。
临时抱佛脚没什么用,可有了这“专款专用”的三百万,情形立马就完全不同了。
王铎怎么应付这种局势?
张楚离开了市委书记的办公室,然后,去了市政府大楼。
他来之前,就和梁继平打好招呼了。
张楚进来,梁继平心情很好。
本来,动辉山县班子已经挡不住了,就是自己阵营内部也有不少人想动邱大才。
现在好了,一天云彩全没了。
对梁继平而言,这次邱大才要来钱最大的意义是证实了邱大才和刘军才的关系。
邱大才和刘军才有关系,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关系深浅厚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梁继平认识一个刘系的人,他和刘家的关系比张楚还不如,所以,知道这个很重要。
知道这个,支持邱大才需用多大的力度,心里就有底了。
现在,在梁继平眼里,邱大才百分之八是块宝。
难怪张楚这小子在辉山县那么窝着,一呆就是三年,都是聪明人啊。
张楚和梁继平谈的很愉快,张楚离开的时候,浑身轻飘飘的。
第一卷 287章 算计
以前,开常委会是不通知王铎的,但认识到王铎的厉害后每次开常委会都会通知到。
这是怕王铎拿这个搞事儿。
现在,王铎依旧把大量时间放在乡镇,不过不在达芒乡,而是每个乡镇都去。重要
在井水乡接到了通知,第二天一大早,王铎赶回了县里。
这次回来,气氛有些变化。
原先打招呼已经很自然的,这次打起招呼感觉别扭的紧,就是点个头也是这样。
然而,依然没人敢在王铎面前表示点什么。
王铎的通信员叫李长江,二十三岁。
小伙子很老实,从不多言多语,但脸色有点发白。
王铎笑了笑,歇了会,拿起李长江泡的茶,向会议室走去。
显然,常委们都很嗨,会议室里笑声阵阵,离多老远都能听到,尤其是邱大才,笑声更是畅快之极,也得意之极,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王铎走进了会议室。
一见王铎,邱大才大声道:“王县长,我从省里要来了三百万,把咱那破路好好修修,以后你走就顺当多了!”
王铎笑了,这话本应是捧臭脚的活,这货性子太急,一个人全给包办了。
王铎微笑着道:“好啊,邱副县长你功德无量。”
邱大才又郁闷。
本是示威的,可王铎这个王八蛋的口气…就好像他是一个要讨大人欢心的小孩子,做了件事儿兴匆匆要大人夸奖而王铎就是那个夸奖他的大人。
因为王铎的一句话,会议室里的气氛就有了微妙-的转变。
邱大才很尴尬,他怒也不是,笑也不是。
不少人凛然。
张楚是最后进来的,进来后发现会议室的气氛和他想的正相反,压抑的很,而王铎,一如既往地淡然。
不要问,邱大才又吃瘪了。
蠢货!
张楚坐下后,会议开始。
张楚道:“同志们,我们辉县穷,落后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路况不好制约了我们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为了建设辉县给辉县造福,邱副县长不辞劳苦跑省里要来了三百万。”
为了缓解刚才的难堪,众人以最热烈的态度鼓起掌来,王铎也跟着鼓了两下掌。
掌声响了足有三分钟,邱大才又得意洋洋。
待掌声停下来,张楚又道:“同志们,为了用好这三百万,需要成立一个领导小组具体领导。”
又是一阵热烈鼓掌。
这个领导小组是因王铎而成立的。
这是政府的事儿,而王铎是一把手以王铎的强势,他很容易插手进来。
现在,成立这个领导小组,张楚为组长,王铎、邱大才为副组长,这样一来,架空王铎就容易了。
没人反对,领导小组顺利组建。
而后,又讨论一些具体的事项王铎无一反对,都顺利通过。
如此顺利,张楚又没底了,这些决议有些暗藏了架空王铎的条文,王铎不可能看不出来。
张楚没底,邱大才不,他认为这是形势比人强,王铎没咒念了。
邱大才没事儿就看王铎一眼,挑1衅的意味极其浓烈。
一项项议程都结束了,常委会也到了尾声,张楚没来得及说话,邱大才又抢话了,他看着王铎,挑衅地道:“王县长不说两句?”
整个常委会,王铎一直没说话,所有决议全部同意,邱大才觉得很不过瘾。
王铎笑了笑,道:“我本来不想说的,但邱副县长这么希望我说,我就说了句。”
扫视了众人一眼,王铎道:“邱副县长希望我说两句,那我就说两句。邱副县长跑来修路的钱,正?br />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