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像童话打火匣样,在欧登塞的许多门上都画了个十字。在祝贺安徒生70岁的生日宴会上,有人认为他的出生地在汉斯让森斯大街,安徒生对此嗤之以鼻,说这肯定“没有在小说中出现”。早在几年前,他的美国出版商霍雷斯斯库德就想证实个谣传:作家的个崇拜者根据推测购买了欧登塞那座拐角处的房子,并将房子转给了安徒生。这个传说是不是真的呢斯库德很想知道。安徒生立刻做了回答,信息很明确:没有人购买或送给他那条狭窄街道上的房子。他用英语写道:“毋庸置疑,没有人购买了我的出生地并赠送给我,我也不喜欢这样做。”
换句话说,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在晚年听到许多传言,说他可能是出生在欧登塞个不体面的地方。事实是,他的外祖父母从1802年到1804年底曾住在汉斯让森斯大街的那座拐角房子里。据大家所说,当他母亲在商人伯克罗德家当女佣时,他们还照顾着安徒生的同母异父妹妹,但是当安徒生于1805年4月来到这个世界上时,这座房子已经不再是外祖父母的了,而是给了家与安徒生的父亲有关系的人。
童年故乡2
上了年纪世界闻名的安徒生,非常讨厌别人说他出生在位于圣汉斯帕里斯街区的座房子里,这里13的孩子是私生子,根本没有快乐可言。甚至在1867年,安徒生被授予家乡名誉市民时,他大声宣布自己不知道确切的出生地,但猜测可能是在斯库尔肯堡或拉姆施里德它们均位于汉斯让森斯大街那座拐角房子附近。
但如果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在回忆录里只说些富有田园诗意味的家庭史,那我们应该去哪里寻找他童年的真相呢我们应该去哪里寻找他所谓“使他的生活变得片黑暗”的全部记忆呢
我们可以寻找的个地方,就在安徒生40年代以前创作的文学作品当中,当时他创造了美丽的天鹅从肮脏养鸭场走出来的神话。安徒生在自传中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惬意形象与我们在他的其它作品中,尤其是40年代以前的作品中看到的邪恶残酷的世界有着很大差别。可以这样说,在他的小说中史诗抒情诗和戏剧安徒生在关于他的童年故事方面要比在他所谓事实的回忆录中更为接近现实。在他的回忆录中,是他的想象和梦想在引导着他的笔,这里每天都是从来没有阴郁悲哀或邪恶的。
正如上文提到的,我的没有诗歌的童话人生应该是浪漫主义时代做个纯洁和未被玷污的人的梦想,这种人像孩子样,心中充满了纯粹的感情冲动和自然本质。正是由于这个原因,1847年德文版的自传和后来1855年的我的童话人生,删掉了作家生活中所有与肮脏丑恶分裂或不和有关的切内容。这些自传意在表达人类崇高精神中的正面形象。由于这个原因,那些野蛮的东西被写进了作家的日记书信和文学作品当中。
在安徒生的作品当中,自传中父母子女之间的正常和快乐关系与童话小说和戏剧中的混乱破碎和创伤的家庭类型存在着极大反差。有时是虚假导致打开了潘多拉盒子,邪恶跑了出来,出现了不正常的母亲强乱囵以及走失了的不知道自己身世的孩子。换句话说,在安徒生的作品中存在着种社会现实,它被从自传中删除,却出现在了他的小说童话和戏剧当中。1800年前后的世界是个野蛮的世界,其中有许多没有父母的孩子,有的是男女通所生的私生子,有的孩子生下来便被父母杀死,有的则被抛弃。在最好的情况下,孩子也许会有个正常家庭。在安徒生的早期作品中,我们尤其会碰到这些来自社会最底层的孤独和忧伤的孩子,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真正的父亲是谁。
从安徒生作品中零星的散落之语可以看出,安徒生小时候看到的和听到的是粗俗和残酷的事情,当他走在欧登塞的大街上时,他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人类堕落。正如只是个提琴手中所说的:“个人可以忘记是甘甜的水让他身上充满了力量,但永远也不会忘记肮脏与苦难”作为作品中沼泽性象征的延伸,安徒生在童话佩特彼得和佩尔中提到,水池里的泥浆与浮萍总要紧紧贴在人的生活故事当中。
而对于安徒生本人来说,他直到年老后,才开始讲些关于自己童年中的不幸,而且几乎都是在与各种各样的年轻人谈话时说的,他非常信任这些年轻人,经常与他们起出游,其中包括爱德华科林的儿子乔纳斯,他把其中些涉及个人的故事记了下来,并给后世子孙保存了下来,但是从未出版。安徒生有次对乔纳斯讲了自己小时候在欧登塞市场上的经历。当时他还是个小孩子,熙熙攘攘的市场上有个算命的,他拿了个窥视盒,交钱就可以看到你的未来。这时,作家的母亲想知道自己不同寻常的聪明的儿子将来能干什么。算命的仔细地看着盒子里面,之后递给她张印有诗的小纸条。上了年纪的安徒生居然还给乔纳斯背了其中的句:“他能成为个皮条客但不可能是个贼”他母亲不得不作罢,转过身,对围在周围的女人说:“噢,好吧,感谢上帝,至少他不会偷别人的东西”我们在安徒生的自传中找不到个像这样的故事,但的确出现在他的早期文学作品中,如30年代的3本小说:即兴诗人9郾9郾只是个提琴手。这些小说使用作家自己的传记作为传声板,来描绘个小孩子在长大成为个男人并寻找问题“我是谁”的答案时的艰难过程。
3从这3本小说与安徒生自己生活故事的联系来说,它们都有种公开与隐蔽的混合意味,而在18351837年间,许多丹麦人都非常了解他。方面,这3部书都明显流淌著作家自己过去和现在的经历。另方面,作家明显是在掩饰和躲避着某些特定的联系,以防止将其与作家本人联系在起。因此,文字的掩饰意味很重。只是个提琴手中就有个很好的例子。这篇小说是在1836年即兴创作的,几乎像是在自动写作。在写作时,安徒生从开始就没有设定故事的发展情节,而是让自己的笔随意在纸上自由书写,因此人物与情节就会或多或少地掌握着文章的发展脉络。安徒生几乎是刻意让自己的下意识力量在创作过程中释放出来,而这对作家有种救赎性质的影响,使他明白了其中些道理,对此,他于1837年2月在给英吉曼的信中分析说:
童年故乡3
“就我的心情来讲,许多年来我还记着是再好不过了。我已经清楚地看到了世界和自己,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加清楚地意识到,上帝给了我们什么,为我们做了什么;不快乐是不对的,因此我在看待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会从乐观面去看,这对我来说很容易。如果黑暗的念头真的来临,我会像冰岛的吟游诗人样,唱出我的悲伤。所有悲伤,所有痛苦,都写进了小说。这将是本非常奇特的书,让我告诉你它像我写的大多数书样,是我自己的面镜子。在9郾9郾中,我在写之前就有了个详细的计划,但这次我是在让上帝来照管切这次我不会写个字,直到这个字自己出现,几乎是逼着我写的。”
只是个提琴手中的沼泽1
现在还不能确定,安徒生通过自己的作品所描绘的这种关于自己和世界的清晰的概念,是否是由他内心对两性界限模糊的与众不同的认识而产生的。也可能是因为,在将自己过去的感受变成文字时,他突然发现了自己童年中的黑暗和隐秘之处。估计二者都有可能,但有件事情可以肯定,即小说只是个提琴手直在找寻可以拯救人的心灵的词语和意象,而这种做法我们也可以在他后来的小说中找到,包括1847年的两位男爵夫人。两位男爵夫人中说,作为个人,你必须在生命中的某时刻做好准备,探求自己肮脏的内心世界,研究其中体形庞大的水蛇和蜘蛛。这个生动的意象出现在两位男爵夫人中个特定的章节中,其中反复使用了像“无意识”和“梦”这样的时髦词汇。叙述者在其中处还指出,即使是沼泽也会有百合花,“看不见的神圣丝线”就藏在百合花的花丝中。
我们在1858年的长篇童话沼泽王的女儿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看不见的神圣丝线。在这个海尔格的故事中,转折点是这位少妇试图依靠自己的力量从悲剧性的人格分裂和双重人格中解脱出来。她不得不返回“荒无人烟的沼泽”,潜入沼泽,过着悲惨生活。海尔格是残暴的沼泽王将美丽无比的埃及公主强后所生,这位埃及公主身穿天鹅皮来到丹麦,为住在尼罗河岸边病重的父亲寻找医治良方。在沼泽中,她怀上了海尔格。现在,海尔格不得不回到原地,看着水中自己的倒影,希望能找出导致她分裂和悲苦生活的答案。基督教神父对快要长大的海尔格说:你得“冲破那覆盖着深沼泽的水,把你的生命之根和摇篮拉出来”。
在半个世纪前,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超自我”的概念。然而安徒生在沼泽王的女儿中用海尔格这个角色创建了由遗传和环境所形成的反作用力会使个人崩溃的画面。这样的力量既会出现在阳光之下,也会出现在泥潭深处。在1854年2月写给世袭大公卡尔亚历山大的封信中,安徒生像弗洛伊德那样清楚地将所有这样的沼泽符号同人类的性驱动联合起来。在这封信中,安徒生谈到了他遭遇的不舒服和很多的其它丹麦人样因为看过了本新小说米诺纳。这本书出版,就因为它对对兄妹爱关系的直白描写而成为了公众愤慨和讨论的话题。这本有争议的小说的作者是克拉拉拉斐尔,这是玛蒂尔德菲比格的笔名,她是安徒生的好朋友。在给卡尔亚历山大的信中,安徒生把自己的阅读经历比喻为像在手中抓着“个又臭又黏,还有毒的水生植物”。不过他还是看完了全书。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够分析和解释对这部小说的厌恶,这部小说将重点放在了肉体之爱,而不是精神之爱上。在同时候写给b9郾9郾英吉曼的封信中,安徒生又次提出了沼泽符号的问题,希望和自己持相同观点的人是同样愤慨。
“你看过这本书么这本书的作者肯定是病态的。为了她自己,为了文学,我真希望这本书没有被创作出来。我觉得我好像抓住了个臭不可闻,有毒的水生植物,而且现在我觉得自己抓住了整个这个植物,它分裂开来,黏糊糊的,又令人作呕个小女孩怎么可能沈沦在这样的思想中或者,也许是为了纯洁,她走向沼泽,在沼泽上方游荡,指出沼泽的力量,然后陷入其中死去。”
考虑到在作家作品中发现的沼泽画面和沼泽中或多或少暗含著作家自己的生活,很值得细看下小说只是个提琴手中的某些部分。这些章节揭示了些关于妓女斯蒂芬卡里特的事情。在封探讨小说的书信中,安徒生称她为“个不开心的沼泽肖像”。在小说第二部分的开始5页非常集中和晦涩的叙述中,作家或深或浅地谈论了人类道德的堕落。这个讨论用到了些词和短语,譬如“污水坑”“沼泽”“坟墓的有毒恶臭”“罪恶的土地”和“丑陋的浑身黏糊糊的癞蛤蟆”。在叙述斯蒂芬卡里特悲惨生活的更深层次中,沼泽符号根植于作家自己的生活,以种启发性的方式,缠绕于情节之中,并使引人注目的章成为艺术和自知之明的混合,难以辨别。这就是安徒生的瑞典朋友,作家弗雷德里卡布莱默看过他的小说后对这章的描述。1837年夏,她在瑞典和安徒生在艘汽轮上相识。在船上的栏杆旁,两人很快对彼此产生了信任,安徒生简要叙述了对他来说,在自己的新小说中什么是重要的中心章节。1837年11月,这本书出版后,安徒生赠送给弗雷德里卡布莱默本。弗雷德里卡布莱默在几个月后写了封长信给安徒生,在信中她表达了自己是多么感动和震撼,正是安徒生称为“最低层次的堕落”,也就是上面提及的章节描述使她感动和震撼。布莱默被安徒生的性格和人格魅力深深地迷住了;因此根据安徒生自己生活中的不快之事来阅读这本小说,安徒生暗示的事情就是这部小说的基础。
只是个提琴手中的沼泽2
“在你的只是个提琴手中,我非常高兴看到了令我难忘的场景,在船上的那个夜晚当你向我讲述了小说的大体框架之后。艺术是多么奇怪多么有力量的炼金术士啊从生活的最不开心的事情中,从原始而卑鄙的话题中,和在引起我们反感的真实生活里,艺术家在他的精炼炉中炼成了最纯的黄金,而且,在另方面使我们发抖的东西让我们狂喜。”
在所涉及的那章中,这个在哥本哈根寻找立足点的名叫克里斯蒂安的男孩,陷入了大城市的人际沼泽中。这章以引用维克多雨果的首诗开始,这不但是对雨果的尊重,而且也是对在大城市中所有“出售甜蜜的爱情之名”的不忠贞的女人的警告。这就定下了个基调并指明了个方向:读者将陷入泥潭真实的是我们和克里斯蒂安同被拽入海平面之下。克里斯蒂安在停泊在新港的船上间昏暗低顶的船舱中找到了避难所和张床,他最近遇到了渐已衰老的斯蒂芬卡里特,在孤寂中他依靠着她。深夜里,她和水手索伦出现在船上。这个男孩熟睡着,起初并没有听到任何声音。他梦见个友善而亲爱的女人,这个女人有个非常奇怪的名字“斯蒂芬卡里特”。应该注意到,对于个比克里斯蒂安大的男人来说,这个名字是对世界上最古老的职业的种清晰暗示。在丹麦语中,“卡里特”的意思是“手推车”。个妓女通常被称为“乞丐的盒子”“弯曲的灵车”和“木头屁股”。在这个孩子的梦中,他母亲般的朋友这位友好温柔的天使,拉着他的手,把他从荒芜之地带到了充满鲜花音乐和欢乐的天堂花园。在梦境中,斯蒂芬突然给了克里斯蒂安把银制的小提琴。只要他用琴弓在弦上滑动,这个乐器就能发出比其它成千上万乐器同时演奏的音乐更为有力和美妙的声音。就这样,克里斯蒂安在这种声音中醒来了,在半醒半睡的蒙眬中,他听到成年人微弱的交谈声。在交谈声中,他听到斯蒂芬请求水手索伦帮她把,因为她怀孕了。如果他和自己结婚,她愿意偿还自己欠索伦的全部,这样她就可以逃避羞耻和公众谴责,逃避进监狱和罚款等各种形式的惩罚,避免被社会抛弃。1800年左右,无论乡下还是城市,到处都有带着没有爸爸的孩子,单身人四处游逛的女人。克里斯蒂安不再睡觉了,他在听着卡里特请求水手索伦:
“个孩子和个灵魂是否会沈入永远的污水坑,全都靠你了。”她说。
“你已经成为虔信派教徒了”水手笑着问道。
“我必须告诉你我心中的每件事情”她说,语气有种奇怪的颓废。克里斯蒂安听着,因为她肯定将要谈到自己
“救救我吧我在泥潭里啊”她说,“没有人尊敬我,我也不尊敬我自己。救救我吧,索伦我诚恳地和你分享我的钱,我还有40元。和我结婚吧把我从悲苦中带走,带到个没人认识我,你也不会因为我而感到羞耻的地方吧我会为你干活,直到手指甲渗出血来。哦,把我带走吧再过年就太晚了。”
“我能带着像你这样的人去见我老父老母吗”水手说道。
“我会亲吻他们的脚,他们也可以打我,我会耐心忍受每个人的殴打。我已经老了,我知道;不久我就28岁了,但这是我求你做的件慈悲事。如果你不这么做,没有人会做了,那我就不得不去酗酒,直到脑袋爆炸,这样我就会忘记自己多么悲惨”她靠着这个肮脏的水手。
“这就是你想告诉我的重要事情”他推开了她。
眼泪夜景和令人绝望的言语,深深刺痛了克里斯蒂安的心。梦境中的画面破碎了,他看到了现实的阴暗面。
他又次孤独了。
据弗雷德里卡布莱默以及与安徒生通信的女人所说,只是个提琴手对作家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安徒生是否在描写自己家庭和祖先的部分真实生活呢是否在描述不能在浪漫版童话人生中告诉大家的自己的身世呢
在小说这具有超现实主义色彩的章节中,叙述者不时出现,几乎是带着不安,出来为我们提供与情节并不相关的信息。甚至在克里斯蒂安的梦里,在不需要证明其合理性的梦里,讲述者还是插了进来,开始解释我们读者为什么应该作为见证人,见证这场男女之间可耻和令人不快的私人谈话。讲述者带着歉意说,这是个既让人厌恶,又让人同情的场景,但有必要对其详细叙述。接着,我们读者便会被这位叙述者笨拙的介入大吃惊:没有做任何解释,个新的女性角色被引入到这章。第眼看上去,她似乎是斯蒂芬卡里特的影像,两人极为相似,但经过进步研究和比较尤其是这个女人的年龄,她又好像来自个与小说描绘的完全不同的时代,甚至完全不同的空间。也许她来自于现实。叙述者在向读者讲述并说到她时,对卡里特水手索伦和克里斯蒂安毫不理睬:
只是个提琴手中的沼泽3
“如果你在18年前看到这位身形苗条眼神中带着生活的喜悦的14岁女孩,你会想到塞默勒希腊神话中腓尼基王子卡德摩斯之女。译者注,就是那个等待朱庇特罗马神话中统治诸神主宰切的主神,古罗马的保护神。译者注的女孩。在神话中,她的爱人终于来了,但他不是温暖的太阳,而是熊熊燃烧的火焰,她在他的怀抱中变成了尘土。尘埃和泥土成了美丽的化身。”
对梦境中的女人的年龄进行精确描述,这可能与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的姨妈克里斯蒂安娜有关。在这部小说出版的18年前1819年,她向14岁的汉斯克里斯蒂安敞开了自己的家门和妓院。他正好刚从欧登塞而来,但当他找到他的姨妈时,他发现正如只是个提琴手中说的那样“堕落在最底层”。过了阵子这个男孩才发现他的姨妈在她的寄宿处干的是什么营生。姨妈的寄宿处大概位于霍尔门斯盖德附近,在当时这条街到处都有“放荡的女人”。把它阐述清楚是很重要的,即只是个提琴手中的直接向读者说话的讲述者试图理解这个女人,并想解释在深层次的意义上,她是遗传和环境的牺牲品。无论她的生活是多么的烦恼和不开心,讲述者还是用亲切包围着她,讲过后仍然在以种正确的方式关心和理解着她。“如果个人能找到个体面的家庭,那她就是幸福的。但是,她没找到。”男人的甜言蜜语在女人的灵魂中滴下了什么毒药,使她掉进了耻辱中”
他在这里指的是姨妈的脸庞和哀伤吗安徒生同时也将母亲这边的亲戚小心地关联起来了吗在自传中安徒生从没有提过他们。无论如何,他努力抹去这样个关联的痕迹。他这么做是因为安妮玛丽安德斯达特出身于这样的家庭:不道德和女人们之间的放荡生活似乎就是标准而不是特例。
安徒生的外祖母安妮索伦斯达特17431825和3个男人生了3个孩子。这3个孩子都是非婚生的,在1773年她被关进欧登塞法庭下的监狱,在那里她被判处吃个星期的粗劣的饭菜。这是对她“通”的惩罚。不可否认安徒生的外祖母曾经参与卖滛,并且还开了家妓院。这是非常普遍的,而且也为四处游荡的最底层女性提供了种谋生方式。在18世纪晚期,安妮索伦斯达特很明显地属于这些最底层女性中的分子。无论如何,我们还是不知道安徒生的外公是谁。可能在那个时候他是驻扎在菲英岛的骑兵团中的士兵。
我们知道汉斯克里斯蒂安的外祖母生的3个女儿中的个,就是上面提到的克里斯蒂安娜约翰逊姨妈17781830,在哥本哈根参加了个有组织的卖滛活动。在1832年安徒生的自传体著作中,他极其镇静且毫无保留地叙述了在1819年困苦的秋天,在大城市找到了他的姨妈。这本自传直到作家死后多年才被出版。他也描述了儿时在欧登塞母亲与姨妈之间的遭遇。安妮玛丽安德斯达特曾责备她的这个同母异父的妹妹“喜欢漂亮衣服”。在当时,普通大众会认为穿着这样衣服的女人是人尽可夫的。安徒生的母亲是大姐,她现在是体面和合法地结婚了。毫无疑问,她不得不给妹妹上了堂道德教育课,这很可能让克里斯蒂安娜非常生气。在1819年,汉斯克里斯蒂安事先未打招呼就突然出现在克里斯蒂安娜在哥本哈根的住处,并且像个乞丐样穷困,她看着这个男孩,对她妓院里的姑娘们说:“好啊,看看啊,以前对我那么不客气,现在还带着孩子给我增加负担偏偏又是个男孩,要是个女孩就好了”
是的,如果这个瘦长丑陋的少年是个来自菲英岛的活泼漂亮的女孩,他姨妈就会马上收入她的哥本哈根少女公司。安徒生从1832年便不再提起这位妓院姨妈的事情,说正是因为他在霍尔门斯盖德的女房东索格森,使他终于有天明白了,每当他姨妈和那些衣着华丽的女人与位男客人走入房间时,他们实际上是在干什么。同时,安徒生接着强调说自从那次发现了这件事之后,他立刻同那个小镇说了再见,此后他再也没见过姨妈。“从那以后我再也没见过她我想她已经死了,或者我们彼此都认不出对方了。”
在安徒生后来的从1847年到1855年的自传中,克里斯蒂安娜约翰逊就再也没出现。任何与这个曾在1832年的自传中被作家称为“某类姨妈”的女人有关联的事情,和现在这位著名的童话故事作家都永久地消失了。有关她的盈利的企业的零星话题被转移到与作家的家庭无关的人的肩头上,并被贴上“这个女人”和“船长的寡妇”这样的标签。但是安徒生从未忘记克里斯蒂安娜约翰逊和霍尔门斯盖德妓院。毫无疑问,他的妓院姨妈以某种形式出现在只是个提琴手中对斯蒂芬卡里特的描述中。在这里,我们发现了位近亲的痕迹,在1830年2月份她过世了,留下了两个女孩,这两个女孩不是她亲生的,而是她的员工在工作中“偶然”留下的。
堕落的菲英岛1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在我的真实人生1847和我的童话人生1855两部自传中,删掉了家庭和长辈的各种面孔。这个事实反映出菲英岛的这样个现实:17901820年间,没有任何事情是质朴宜人或欢快的。安徒生曾经是这个现实的部分,尽管后来他选择逃离菲英岛,当然他有很好的理由这么做。
安徒生童年的许多秘密与那些有个母亲和几个可能的父亲的男孩子有关,这是贯穿于他的著作中的个模式。他的诗歌剧本童话故事和小说都有这样的孩子,他们向自己的母亲打听谁是他们的亲生父亲,或者我们听到个孩子刚出生就被秘密弄死或送出去。如果我们看看欧登塞的生活,看看1800年左右菲英岛的切,我们就会看到在城镇和周边地区中的许多女人,他们像安徒生的母亲和外婆那样,背负着私生子的沉重负担。很快,我们就会在无意中发现个又大又深的人类沼泽。为了生存,许多带着孩子的穷困母亲被迫在城市农场和整个菲英岛的市场与农田中做起了各种形式的卖滛。我们发现,在大约1800年丹麦的每个地方都存在相似的令人绝望的情况,但是与当时丹麦道德状况有关的历史记载认为,菲英岛乡村与城镇贫困人群更是以放荡不羁而闻名。人们早在当时就对这种情况进行了调查,说明菲英岛实际上是丹麦人均私生子最多的地区。
在1888年的本书中,监狱牧师9郾9郾哈夫斯特罗姆强针对丹麦农民和穷人做了个调查。他开始编辑记录数据全面的小册子,这本小册子表明每年在丹麦王国中“6000个儿童是非婚生的”,占同期出生儿童总数的10。在研究中,9郾9郾哈夫斯特罗姆强说道,菲英岛十三四岁年轻的穷困女孩为了分娩会回到父母那里待段时间。相似地,还很年少的年轻男子,此时会被宣布成为个孩子的父亲。在许多女性中,我们也能看到放任自由的生活,她们有个又个的私生孩子3个4个5个或6个。这位监狱牧师根据19世纪菲英岛的状况,得出了结论:
“整个欧洲都可能发现些与菲英岛的堕落生活相似的地区霍尔斯顿的农民住在同等肥沃的地区,也有相似的活泼性格,可为什么他们就比菲英岛的农民有更高的道德水平我们竟发现,菲英岛的教区的孩子中,私生子占了2030;是的,甚至教区的大部分妇女都有私生子。”
19世纪菲英岛的婚外性接触是多于丹麦的其它地区的。菲英岛的穷人对女性婚外孕和非婚生子持有相当不负责任的态度。所以,安徒生在童话故事安妮莉丝贝特中对这些被遗忘的孩子用了“从未被爱过”这样的表述。
把话题转移到菲英岛和欧登塞,上面所谈的内容不是我们对作家的童话故事般的儿童时代正式的考虑。通常讨论更多的是关于弗立兹王子赋予这个城市的荣耀。弗立兹王子就是后来的腓特烈七世。而且人们的人在冬天离开自己在乡下的庄园,来到舒适惬意的首都之岛,住在被誉为“小哥本哈根”的城镇中自己的土地上。那么我们就会听到俱乐部的生活,听到音乐会和剧院上演的节目,听到舞会和化装舞会,这些都吸引着图章雕刻师肖像画家剪影艺术家和其它卖手艺的人来到这个城市。偶尔他们也会为当地的杰出人物和正在成长的天才腾出空间。正在成长的天才譬如是这样个来自于蒙克穆尔斯特拉德的奇怪男孩:他可以快速背诵完整的剧本,表演芭蕾舞剧,并能像夜莺那样唱歌。噢,是的,菲英岛是个好地方。
但是在1800年左右的其它人的境况如何呢这些人包括小工匠做散工的人乞丐和四处游荡在欧登塞街头的孤儿。所有的痛苦污秽和明朗面下的沼泽呢还有长年在乡间小路卖滛的女人们呢其它水性杨花的女人或穷困的单身母亲以及她们为了找到个丈夫次又次地与别人通。但是她们宁愿经常遭到6个金币的罚款,这些钱相当于匹马的价钱,或者是年租房的费用,因为如果不这么做,她们会被判罚在菲斯凯特维特遭鞭打,然后赶出城镇。不,当谈话转移到1805年到1819年的欧登塞,我们很少听到其它次要人物和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的生活。我们也没在安徒生关于自己出生地的记忆中看到他们。
除了文雅的白色宫殿,就环境和城门内的道德两方面而言,欧登塞是个令人生厌的地方。在仅仅数英亩的区域内,5000口人和500只大型动物如此接近地生活着。孩子们和成年人都涌进了狭小的寄宿处,2到4个人睡在张床上。这意味着身体和性的卫生状况都像家畜样接近。安徒生1805年出生在欧登塞,当时欧登塞没有专门的水供给排污系统,也没有任何类型的公共设施清除垃圾。污水从公共厕所和垃圾堆流出,沿着贫民区流下。广泛分布的污秽可以理解为人们居住的环境,可以理解为人们说话的方式,也可以理解为他们自己的性道德。尤其是男人,他们对自己的欲望毫不掩饰。如果你随便翻下那段时期欧登塞的记录与法庭档案,你会发现,轻骑兵团的下士和二等兵陶匠和鞋匠的学徒做手套的做帽子的做马鞍的,所有这些人都被判是些孩子的父亲,并处罚12金币,是女人处罚的两倍。1800年1月,当过兵的陶匠丹尼尔罗森文奇就受到这种侮辱,被指认为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同母异父的妹妹卡伦玛丽之父。罗森文奇不得不和安徒生的母亲起前往欧登塞法院,以与安妮玛丽安德斯达特“上床”为名受到处罚。和当时很多男人样,丹尼尔罗森文奇在对待异性和家庭责任感方面同样是毫不负责的。但不管怎样,同年他又成为凯伦阿尔里卡汉斯达特所生女孩的父亲。早在1797年,他第次被当局抓住,因为个叫克里斯廷索菲尼尔斯达特的女人指认这位陶匠是她女儿的父亲。
堕落的菲英岛2
如果查阅圣汉斯教区老教堂留下的记录,我们便会发现,欧登塞人在1800年左右的性生活方面可以说绝无浪漫之意。1805年4月15日,也就是复活节第二天,当天的教堂记录中提到了些教父和教母的名字。当时,这些人起为安妮玛丽安德斯达特和汉斯安徒生的儿子做洗礼,并为这个男孩取名为汉斯克里斯蒂安。出席洗礼的4位教父分别为:制帽匠多尔奇鞋店老板瓦尔特斯道夫学徒期刚满的木匠热根森和陶匠戈马德。1805年,他们4人曾经都被指认为是个私生子的父亲。对于他们4人中的某些人来说,这并不是他们第次碰到这样的事,当然也不是最后次。精力旺盛的尼古拉斯戈马德当时是格拉布罗德医院的陶匠。他出生于法国,之后曾经在丹麦经商,也做过语言教师和剃头匠,最终去世于欧登塞。后来,他成为安妮玛丽安德斯达特最要好的朋友之,他是位非常善良非常热诚的教父。由于经常有机会到他的家里以及他工作的医院,于是,汉斯克里斯蒂安开始对戈马德越来越熟悉。在这里,这位像生身父亲样的教父还伺候着座花园。当安徒生在教堂接受洗礼的时候,牧师竟然不识时务地大声斥责说:“这孩子的哭声简直就像是猫叫。”于是,这位善良的法国人只能去安慰他的母亲。戈马德小声对安妮玛丽安德斯达特说,孩子的哭声越大,他以后唱歌的声音就会越动听。1868年,在他68岁的时候,他被指控为让熟悉的年轻女仆人非法怀孕,当年4月,这个女仆人生下了个男孩,在此之前,精力旺盛的戈马德已经成为11个合法婴儿的教父。
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过,这些非正当怀孕或高价出售自己孩子的单身女性,在当时已经成为个相对较为独立的社会阶层。她们大多居住在索特布罗德托夫附近拥挤而又破旧的房屋里,而人们传言中的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出生地,与这里近在咫尺,可能是汉斯约翰逊斯斯特拉德斯库尔肯堡或拉姆谢里德。这些女性构成了个具有高度流动性的劳动阶层。在夏天,她们到处游荡,即使是找到份做短期佣人护理工或是收割工的差使,也会让她们心满意足。而到了寒冷的冬季,她们只能蜷缩在像欧登塞这样的大城市里,忍受着非人的境遇。即使是在最理想的情况下,她们也不过是为别人去做纺织缝纫或是洗衣这样的活计赖以为生。但是,对于其中的绝大多数而言,为了生存,她们不得不从事更为低贱的工作,比如做妓女。
1852年,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在小说她是个坏女人中,形象地描述了这个阶层女性的悲惨生活,其中既有年轻的女孩子,也有上了岁数的女性。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个做洗衣工的单身母亲的经历,真切地感受到这个过着流浪生活毫无基本权利每天以喝上点烈性酒为唯生活乐趣的最底层阶级。在安徒生的小说中,这位穷困潦倒每天醉方休的女性,站在冰冷河水里,撩起裙子,用洗衣板洗衣服的情景,无疑是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母亲最真实的写照。同时,我们也可以从这部小说中窥视到作者的童年。故事中的很多情节是以现实事件为背景的,其中包括些日期,以及这位洗衣工不得不“自寻出路”,因为她只能放弃英俊潇洒的法官之兄,他曾经送给洗衣工枚戒指。故事中,牧师宣布禁止洗衣工和艾里克汉斯卡迈格在2月2日圣烛节的婚礼之时,会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想到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的父母在1805年的婚礼。在故事的最终,勇敢而又现实的洗衣工大胆地向位同样潦倒的工人进行了表白,但她并不是出于爱才这样做的。尽管她不能嫁给自己所爱之人,但是,她却可以去爱自己嫁给的这个人;“你需要个像我这样尊重你爱护你,但却不爱你的人,但这份爱定会来临”洗衣工说。“是的,定会来临”手套工回答说,然后,两个人牵起了对方的手。
从很多方面,我们都可以把安徒生视为个不乏好奇的人,同时,又自始至终是个精明的社会观察者,对于各种形式的爱情,他从不会视而不见,正如他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及的那样。早在孩童时代,他就已经感悟了生活的美好与丑陋。男女之间复杂的性关系不止次地闯入这个孩子的家庭生活,这也是父母经常吵闹的缘由。从老年安徒生1880年左右对年轻时的朋友尼科莱博说过的段话里,我们可以对此略知二。安徒生对他谈起,曾经有人向他母亲提出过厚颜无耻的要求,对此她拒绝了。但从这种无耻的要求以及儿子多年以后的回忆,我们可以揣测他母亲是“个性感的风马蚤老女人”。
巧合的是,安妮玛丽安德斯达特也曾经像她是个坏女人中的单身母亲样,为欧登塞的富裕人家做洗衣工,而且干就是很多年。有天,她带着洗完的衣服来到个非常有声望的大家,正好家里来了位年轻的男士。他刚刚从哥本哈根回来,而且还带着令人羡慕的大学文凭。看到眼前风马蚤性感的洗衣女,这位大学生马上动了邪念,他拿出兜里的钱,向安妮玛丽安德斯达特提出上床的请求。回到家之后,她气喘吁吁地把这件事告诉了丈夫,毫无疑问,他最急于想知道的,是自己的妻子说了什么,又做了些什么。“我什么也没有想,只是想跑得再快些,只有上帝才知道我做了什么我直接跑回家,来到你的面前。”喘了口气,安徒生的母亲又补充说,“虽然那是大笔钱”安徒生的父亲听了之后勃然大怒,攥着拳头大吼:“这种流氓居然还要当牧师牧师”
他是国王的儿子吗1
在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于1875年留下的数据中包括本笔记,笔记中记载了些引言警句和励志之类的话,还包括些我们在本书中曾经提到的语句。在这本小册子最后部分的记载中谈到了欧登塞和他的童年。在安徒生称之为“记载我童年时所见所闻的故事”以及他父亲说的些话语中,我们可以找到两句希伯来人信奉的铭言,每句话都从不同角度触及安
换源: